植物观察日记

时间:2023-08-22 10:25:01 日记 我要投稿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植物观察日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1

  记得上星期,老师说:“今天同学们各自回家后泡豆芽,看一看小豆豆有什么变化。”“泡豆芽!”我一听心里特别高兴。我自己终于可以做一次试验了。 我一回到家,就拿了许多黄豆,放到碗里。它在碗里跳来跳去,同时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那声音像放鞭炮一样好听,好像在说:“祝你成功!”。然后又接了半碗水倒进去。大概30分钟过去了,我发现黄豆皮上满是皱纹,像一位皱着眉头的老人。咦?那么多的水哪去了?我左想右想,可就是不明白。终于在书上找到了答案。

  水被碗里的豆豆 “喝”光了。我马上又给它一些水,好给它补充体力,让它更快地发芽。 第二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地又去观察黄豆,发现皱纹没有了,变得光滑光滑的。个头比原来大了许多,身体鼓鼓的,像个胖胖的娃娃。“呀!黄豆身上还有一层透明的衣服呢!”我欢快地说,“有的都快要脱掉了。” 第三天过去了,我像小老虎一样冲进家里,看看黄豆都有变化吗?啊,有的黄豆长了一小点芽,那芽白白的,好像比雪还白呢。样子更像一个个刚长出尾巴的小蝌蚪,看上去可爱极了。

  我仔细观察,这些小芽只有一毫米长,就像长了一根小头发。奶奶说:“那是豆芽的根。”看完后,奶奶却用湿毛巾把黄豆盖住了。我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用湿布盖住?”妈妈听见,走过来说:“只有保持住水分,豆芽才能长大。” 不几天,我就跑回家看它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掀开毛巾一看,呀,豆芽已经长成一厘米那么长了!真的好奇妙啊!又是一天过去了,豆芽又比昨天长长了一厘米。不知不觉中,豆芽在慢慢地变粗变长。

  我赶紧把这个特大新闻告诉了妈妈:“豆子在变魔术呢!” 太好了,太好了!我泡豆芽成功了!经过几天的观察,豆芽长得更长了。我的知识也高了一层。看来观察一个小小的黄豆都有什么变化,是很不容易的。必须细心观察才能看到那些细微的变化。 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植物观察日记的范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相关阅读:植物的定义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机体,均属于生物。生物应分为几个界,把行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称为植物界,简称植物。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1] 亚里斯多德将生物区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动的)和动物(时常会移动去获取食物)两种。在林奈系统里,则被分为了植 物界和动物界两界。后来,人们渐渐了解过原本定义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数个不相关的类群,并将真菌和数种藻类移至新的界去。然而,对于植物仍然有许多种看法,不论是在专业上的,还是在一般大众的眼中来看。而也确实,若试图要完美地将“植物”放至单一个分类里是会发生问题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植物”这一词对现今分类学和系统分类学所立基的种系发生学的概念之间的关连性并不是很清楚,繁殖方法主要有压条、分株、扦插、嫁接、种子、孢子等。

  注:现在有泛植物界这个分类。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2

  我用了一个塑料瓶,装了一些土,种了几颗绿豆,浇好水,就开始等待着绿豆的发芽。

  几天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绿豆成功地发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苗。我看着他们,觉得他们像一个个骑士,带着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奋力地挣扎着,一个个都想争谁是第一个钻出来的,第一个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我的豆苗都长高了,长大了。我用尺子大约量了一下,没想到长得快的已经了两厘米,慢的也长了一毫米。我可是高兴极了,希望自己种的绿豆越长越快。

  大约又过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时,竟然发现他们又长了一点。虽说很高兴,但是还是有那么一点失望,可能是因为我无法量出他们的根有多少长吧。因为如果有了根的长度,就能知道他们的总长是多少,这样会让我对这几棵绿豆苗的怀疑略微缩小一些吧。

  又过了一些时间,这些豆苗竟无缘无故地长出了一些圆圆的小东西。我左看看,右看看,却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我便去问了妈妈,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的果实呀!但是我却又想把他们给摘掉,好喜欢这种小东西,不过我还是忍住了。看看还会长出些什么?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耐心,着急可是不行呀。

  我家有一盆仙人掌,我就开始观察仙人掌。

  过了几天,我发现仙人掌,绿绿的,共有三大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很像三个直立着的大巴掌。每片都有几厘米高。都是上面大,下面小。扁平的身子上长着一些尖锐的小刺。我很少给仙人掌浇水,因为仙人掌原先它是生活在沙漠地带,所以一个月只浇一次水。如果我们半年浇一次水也没关系,因为仙人掌的生命力很顽强,据说它可以活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比我们人类的寿命都要长。

  我知道,仙人掌一般一年开一次花,开花季节大多在夏季,花朵谢了,会长出花果,花果内包的是种子。一两个星期内,花朵就谢了。绽开的时候是那样多姿,凋谢后也不改本面。还有10月份是仙人掌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尤其是疏松、肥沃的土壤更有利于它的生长。而且在秋天是最会下大雨的季节,但是仙人掌会安然无恙,经过风雨的洗礼,会变得更加的苍翠欲滴。

  以前,我在老家的九龙山的山坡上见过含羞草,听爸爸妈妈说,这种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又不像另外的草本植物那么柔弱.含羞草的花长得非常特殊.他开着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花球,其实并不是一朵花,而是有许多的小花组成的花絮.如果不小心地把球上的一个小单位分开,便可以看见每一个小单位都有四裂的花瓣、四根长长的蕊,原来那一个个小单位才是它的一朵花.可是,这种植物为什么会叫含羞草呢?哦,原来如果你轻轻的触动他一下,他那片开放着的羽状复叶,立即闭合起来,紧接着整个叶子又垂下来了,显露出“害羞”,而是植物受刺激和震动后的一种反应.正中反映在生物学上称为感性运动,是含羞草受到刺激后,细胞紧张改变的结果.

  从以前的观察来看,今天我还是得到了很多收获的.至少我懂得了含羞草为什么叫含羞草以及它是怎么“害羞”的.含羞草也非常绿,而且还绿中带青.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3

  10月1日 星期四 天气:晴转多云

  我家窗下的花坛旁,不知谁堆了一些闲置家具,在家具里不知何时,住进了一只大黑猫。我每天上学和放学都会看见它在花坛周围跑来跑去。

  但从上周日开始,我就一直没有看见它,当时我没在意,以为它搬家了。今天早晨我去上美术课时,看见一楼的老奶奶正拿着一碗小鱼和一块馒头,放在猫窝旁边。哦,大黑猫原来没有搬走。但它为什么不出来呢?

  下课回家时,我好奇地跑到猫窝旁,往里一看,原来大黑猫生了一窝小猫崽,小猫崽像一只只小老鼠似的,蜷缩在大猫旁。我走近一步,想数一数有几只小猫。大黑猫一下子站了起来,狠狠地盯着我,吓得我扭头就跑。

  10月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早晨妈妈的手机闹玲响了,这是我昨天晚上睡觉前为了第二天早起,设定在六点半。

  为了消除黑猫对我的敌意,我特意叫妈妈给我准备了一小碗饭菜,下楼准备再探猫窝。

  当我走到猫窝旁才发现猫碗里有吃剩的饭菜,显然有人比我早一步过来喂猫。猫已经吃完了早饭,懒懒的躺在窝里,小猫都躺在大猫身下。“管它吃不吃的,随它了。”我边想边把饭菜倒在了猫碗里,也许猫也了解了我的好意,消除了对我的敌意,眯着眼睛看着我,一动也不动。但我还是保持着警惕性,后退两步后蹲下身子观察小猫。小猫皮肤有点红,长着细细的小白毛,闭着眼睛,偶尔四肢动一下, 我数了一下共有五只,它们都蜷着身子靠在一起,好像还没睡醒,肚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的,鼻子也随着一张一合,蹲了一会腿觉得酸疼,于是我站起来冲大猫挥挥手跑回了家。

  10月3 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是仲秋节,昨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到奶奶家住了一宿。今天吃完晚饭后,我们六点多钟才回到家。

  到家门口后,爸爸妈妈上楼了,我直接跑到猫窝旁边。大猫正在吃碗里的饭菜,听到声音后抬头看了我一眼,好象认识我,冲我“喵”的叫了一声,又继续吃了起来。

  我往窝里一看,今天的小猫比昨天变化可大了。它们正步履蹒跚的在窝里走来走去,其中两只小猫刚走了几步就撞在了一起,跌倒在地上,然后,摇摇晃晃又站了起来。小猫身上的毛比昨天浓了不少,皮肤的红色已经完全褪去了,白白的,眯着小眼睛,时而在窝里蹭来蹭去,偶尔也张嘴发出“喵”的声音,声音又小又细。它们的.小腿又细又短,走几步就要躺下,休息一会儿。这时,大猫吃完了饭,又回到窝里躺了下来,“喵”的一声,小猫好象听到了命令一样,争先恐后地朝大猫身下拱来吃奶。哦,这是它们的吃饭时间到了。

  10月4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早晨刚下完雨,地面湿湿的,天气有点凉。等到接近中午太阳出来了,拿了一点吃的下楼去看猫。

  我还没走到猫窝旁,就看见大黑猫正在猫窝旁边的草地上晒太阳。我径直走到猫窝前把吃的倒在猫碗里,后退两步蹲下来。大猫好像也饿了,站起身走了过来,闻了闻就埋头吃了起来。

  这时猫窝里传来“喵喵”地叫声,我往里一看,小猫正互相嬉闹滚在一起。我也学着小猫的叫声音“喵喵”叫了两声,小猫们立刻停止了嬉闹,瞪着小眼睛看着我,同时它们的小三角耳朵也竖立了起来。它们身上的毛已经变得粗硬起来,并且有的地方呈现出黑色,这时有只小猫张开嘴打了一个哈欠,漏出细细的小尖牙,并把小舌头伸出来舔了舔嘴唇。小猫们瞪了一会,看没有危险,就又闹在一起,小猫们终于长大了!

植物观察日记范文4

  吊兰已经三天没换过水了,但是盆子里的水分却仍未减少,只是有点泛青。吊兰的叶子还是和前几天一样像一朵花似的像外盛开,这也就是“吊”的由来吧。我把吊兰小心地从盆子里捧出来观察,发现交织在一起的应该是须根。盆子里有三株吊兰,每一株都有手指长的直根,然后再往外延伸出许多小根,就像萝卜的根一样,是从一处渐渐延伸开来。吊兰的吸水性不是很强,但是生命力却很旺盛。听说从吊兰上采下一株已开花的小吊兰,再养起来还是可以活的。

  看来吊兰的吸水性不是很强,放了4天了也不见说浅下去。只是吊兰好似越来越长了,颜色也翠绿了不少。根部的叶偏淡一些,接近浅绿色,但越往上叶子就越宽大,直到叶尖才形成一个披针形。奇怪的是这几天吊兰的叶子好似弯曲了不少,在叶中间最阔的部分开场像里弯曲,又向外舒展,如此循环,就像波浪一样。在垂到桌面上的吊兰叶中有一些已经开过花的吊兰,在花落掉之后形成了一个芥蒂,里面又抽长除了新的吊兰叶,几天观察下来,发现叶子里面的茎变粗了,而且白色的根也从下面长了出来,简直就是大吊兰的缩小版。

  少观察了一天之后居然发现吊兰的水浅掉很多。可能是天热的缘故吧,吊兰吸收了比以往都多很多的水分。感觉好似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白色的根越来越长了。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是宽叶吊兰,详细是:叶片宽线形全缘或微微具有波皱。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后形成匍匐走茎,可以生根发芽长成为新株,花期春、夏季。蒴果三圆棱状扁球形。

  这几天都忙着置办学惯用品,也没怎么观察吊兰了,却没有想到,吊兰的水少了一半以上,而且还微微的泛着绿。看来我前两天的推断是不正确的,这几天很阴凉,不可能是因为天热的'缘故,那么这可能就是吊兰的习性了。总结了几天的观察结果,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吊兰可以水养,但是水必须经常换,要不然的话,或许前几天吸水性不是很强,只会少掉一点水,但是大概在5天之后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吸水,使水浅下去很多。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宽叶吊兰是喜阴的。看来关于吊兰我所理解的还是不够多啊。

  马上就给吊兰换了水,这几天的通风使它焕然一新,好似一下子充满了活力。本来泛绿的水也换成了清澈的自来水,这不仅使我能看见错落有致的小鹅卵石,还能更好的观察吊兰的根。最近几天,吊兰的根好似因为吸收了很多水分而显得更有力了,有一盆更明显的变粗了。许多小根交织在一起,让人觉得头晕目眩。经过这次换水,吊兰的叶子变得绿了些,有些很自然地垂了下来,就像流苏一样,但却比流苏多了一些活力。以前人们总是把吊兰比作君子,更赐它一个雅名——“君子兰”。以前也很奇怪,君子就是君子,吊兰怎么可能像君子呢?如今也就明白了。吊兰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古人更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除了这个名字,吊兰还被誉为“绿色仙子”。确实,吊兰就像仙子一样,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毒气,故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不仅如此,吊兰全草还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消肿散瘀之成效。

  总结:连续几日的观察,让我不仅理解了吊兰的生活习性,还知道了吊兰的一些芳名和对人类的作用。从丝毫不懂吊兰到养殖得头头是道,我已经完全喜欢上了这种植物,它不仅娟秀得意,还能为人类造福,让我陶醉于养兰之中。

  仅如此,吊兰全草还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消肿散瘀之成效。

【植物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植物的日记10-11

植物观察日记05-12

观察植物日记06-16

植物的观察日记05-06

观察植物日记06-18

植物观察日记(精选)07-04

植物观察日记06-12

植物观察日记[精选]07-11

[经典]植物观察日记07-26

【热】植物观察日记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