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学路上》有感

时间:2024-03-27 12:07: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上学路上》有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上学路上》有感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上学路上》。

  电影讲的是一个叫王燕的女孩因为没上学的学费,她妈妈不想让她继续上学,还要她嫁人。说媒的媒婆把对象都领到了她家里,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被关在房间里,他们一会说这个,一会说那个,两个人都不情愿。后来两人竟然谈成一笔生意,男孩子把一支笔卖给王燕,王燕把买来的笔卖给自己的老师,老师知道她很想上学,所以一支价值8毛钱的笔老师给了王燕5元钱。想帮她筹齐学杂费,可离二十四元八角的学杂费还差很远呢!于是,王燕决定去打工,到很远的山上去摘枸杞,摘一斤枸杞可以挣2角钱。一直到暑假结束开学的时候她终于挣到了学费,她可以如愿地继续读书了。

  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条件下都那么认真读书,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今天看了一部《上学的路上》的电影,电影里面的主人公王燕打动了我。你知道为什么吗?那就是因为王燕家里很穷,可她却还是坚持学习。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呀!需要什么,爸爸妈妈都满足我们。你还知道王燕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吗?小小年纪的她每天早上去外面挣学杂费,同时还不让妈妈受一点累。她是多么孝顺自己的母亲呀!可是现在的很多小朋友却不是这样,天天就只想着怎么玩好,怎么吃好,一点都不听爸妈的话。

  所以我想对这些生活在美好年代的小朋友们说:“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珍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观《上学路上》有感2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从一开始的哈哈大笑,到中间的沉默不语,到最后的潸然泪下,这部电影带给我许多感触。

  娜香和瓦娃是一对姐弟,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大峡谷。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走山路需要好几个小时,于是他们在两端的山头之间架起了溜索。过江的人靠一根绳子,一条铁索,从空中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怒江。上三年级的娜香每天都要溜索去上学,悲剧发生了。城里来的聂老师送了瓦娃一双鞋子,让娜香带回去,可就在溜索过程中,鞋子不慎从包里掉落江中,娜香不顾危险想去抓,就在这一刻,绳子脱落,娜香坠入了江中。还记得她走前的一句“阿妈,我走了……”,可是,这一句话竟成了永别,娜香灿烂的回眸一笑永远成了家人的`回忆。

  山里的孩子一年四季只能穿拖鞋,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忍着寒冷跋山涉水,却轻飘飘地丢下一句:“不冷!习惯了。”印象最深的是聂老师给孩子们测量脚长的情景:16个孩子一齐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大声背诵着乘法口诀,阳光沐浴着他们的笑脸。聂老师笑着帮每个人都量了脚的长度……聂老师的善心令人动容。如果每个人在享受着幸福时,还能感受到别人的不幸,我们的心也会悄悄被温暖。

  那条上学路上,有太多的温情,像水滴一样在我的心中化开。

观《上学路上》有感3

  “珍惜美好生活”瓦娃和那翔生活在云南怒江边的一个艰难的家庭里。那翔每天冒着风险去上学。瓦娃非常羡慕她。

  有一天,城里的聂老师来给乃祥和她的朋友们上课。佤族发现后,偷偷去上课见聂。聂发现她和奈香起了疑心。聂来到她家,认出了瓦。他的母亲担心瓦的安全,想打断他的腿。奈香拦住了她。聂还送给一双雨靴和两双袜子。聪明的那翔帮她妈妈买盐。聂老师付了些钱,让把它送给瓦娃。在过河的路上,运动鞋要掉了。那翔急忙试图抓住鞋子,但是绳子没有保持平衡,那翔掉进了怒江。当这家人发现时,他们非常震惊。瓦瓦被重重地打了一下,停止了说话。聂来到瓦瓦补课。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怒江上建了一座桥,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步行去上学。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特别感人。我哭了。那翔的离开给了瓦沉重的打击,她停止了讲话。聂非常担心他,所以她来教佤族,让佤族画一幅画。聂大吃一惊。瓦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长桥。在桥上,他和他的妹妹一起步行去学校。后来,怒江上真的建了一座桥,但那翔不见了。

  瓦瓦和他的妹妹那翔关系很好。步行上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眼里却很难。我们并不觉得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和鞋子。我们不担心食物和衣服,我们也有车接送我们去学校。我一顿盒饭需要几十美元,是他们的几倍。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山区的孩子无论多努力都必须去上学。他们是多么渴望啊!坚强的去爬山,只是为了增加知识。

  这部电影震撼了我,我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天吧!

观《上学路上》有感4

  《上学路上》的故事发生在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宁夏西海固,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孩子王燕为了挣学费而做小买卖的简单故事:为了24.8元的学杂费,穷孩子王燕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想象力开始了挣钱的艰难旅程,她要和小伙伴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帮人摘枸杞挣钱,摘一斤枸杞可以有两毛钱的报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几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一系列交易,最后王燕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在开学那天争够了学杂费,重返校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甚至让我们厌恶的上学对王燕这些孩子确实最珍贵的。此外,24.8元的学杂费在我们看来只是少吃一两顿饭的事情,甚至能一件衣服都不够买,但对西北的孩子来说却是极其难得,看着王燕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费劲千辛万苦把10个鸡蛋最终变为24.8元的学杂费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的东西。由于这部电影我们是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课上看的,而陶行知先生平生最关注的就是乡村教育,这部电影所描写的就是西部乡村中的孩子上学的问题。因此,我在本篇文章想讨论的是影片中反应出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资金缺乏、办学条件差的问题。

  因为缺钱,所以王燕必须自己赚取24.8元的学杂费才能上学;因为缺钱,所以学校教舍是破破烂烂的;因为缺钱,老师一支笔用完了却没钱再买一只;因为缺钱,当上面有补助名额下来时,很多家长争着帮老师做事就为了让自己小孩得到这一名额;因为缺钱??整部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农村教育资金的缺乏,不仅仅是在影片中的小山村,我相信中国众多的农村教育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而对这么多的农村学生国家的`资金投入却是少之又少的。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素质不行的问题。

  整整一个多小时的影片中我们只能看到唯一的一位老师,可见学校的教师是多么的缺乏。别的农村学校虽然不会这么夸张,只有一个学校,但教师资源应该都是缺乏的。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农村人民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

  影片中主人公王燕没钱上学除了家庭贫困是一部分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王燕有两个弟弟,但是她妈妈可以给弟弟买新书包,却没钱给王燕交学杂费,而且还说女孩读书是给人家读的。除了王燕,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三花的遭遇也是相同的。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三花是真的很想上学,然而因为她是女的,她读书是没用的,于是只能早早的嫁出去。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如今农村的两点落后观念:

  第一就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这一观念是自古就有的,虽然如今社会发展、思想进步了,但这一观念在中国人特别是农村人的思想里却早已经根深蒂固的。男孩子要有出息,所以男孩子必须得上学,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上。但女孩子就不一样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孩子就算上学也是为别人上,还不如早早辍学为家里赚钱。正是因为农村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思想才会出现很多女孩想上学而不能上的悲剧。

  第二是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以上只是我从这部电影里面看到的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些问题,其他的问题应该还是有的。希望国家能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加大教育的投资,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宣传,转变农村观念等。我真心希望能看到这样的一天:所有的农村孩子背着崭新的书包,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拥有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能偶尔为了每天都要上课而烦恼。

观《上学路上》有感5

  今天,我看了电影《上学路上》,太好看了,也非常感人,看得我泪流满面。

  主要讲述的是有一个小姑娘,她的妈妈去世了,她爸爸又找了个新妈妈,很不幸,有了新妈妈后爸爸却永远离开了她们。后妈妈生了两个孩子,所以,这小姑娘的生活都得靠她自己了。

  有一次,学校该交学费了,小姑娘问新妈妈要,可她们太穷太穷了,哪能交得起呢?小女孩就想自己挣这学费。她天天上山砍柴,有一次,她的弟弟把要卖掉的羊给丢掉了。可是,妈妈却骂这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跑出了家门。

  她生活得很苦,天天晚上不能回家睡觉。经过了好多天,小女孩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挣够了学费,交给了老师。

  我为这个小女孩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小女孩要比我坚强得多,她才是一年级的`农村小姑娘。我想对她说:“你很了不起,你能做到的我做不到,我为你鼓励,加油!”

  看了这部电影,我也明白了:钱都是用双手挣来的,爸爸妈妈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平是不能乱花钱。因为这些钱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换来的。

观《上学路上》有感6

  今天下午,妈妈给我看了一部电影——《上学路上》。我悠闲自在地躺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看着画面。我看到,屏幕上老师正在给放暑假的学生们交代假期作业和下学期的费用。同学们对于假期的来临,显得特别兴奋,纷纷蹦蹦跳跳起来,可是,他们中的一个身穿蓝色外套的女孩,王燕,不但不高兴,反而一脸的焦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学期的学费从原来的20元涨到了24.8元,她们家有三个孩子上学。

  王燕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三花姐。三花姐,很难过的告诉王燕,她准备不去上学了。王燕劝不动三花姐,自己跑回家了。果然,不出王燕的担心,妈妈决定,让她停学,让两个弟弟接着上。王燕倔强地坚持争取上学的机会,后来妈妈松口了,叫她自己去挣学费。王燕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村口了,她想去水固摘枸杞挣钱,可是,她没有车费,去不成,只得无奈地返回了家里。

  聪明的她,回家看到母鸡,顿时想到了办法。她趴在鸡窝边上,看见草丛中的一枚鸡蛋,眼里放着亮光,脸上尽是满满的欢喜,那神情,像看见了稀世珍宝一样。我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心里揪了一下,在我眼里,一个鸡蛋,实在不算什么,可是,在她那里,此时此刻,那枚鸡蛋,竟然是如此珍贵!

  终于凑齐了10个蛋,她拿到了集市上去卖。她想卖3角一个,可人家只肯给她2.5角一个,正在犹豫不决时,她的鸡蛋被人踩碎了。她心疼得快哭了。踩碎鸡蛋的人不理她,理直气壮地往前走,她着急又勇敢地追上去,一把抓紧那个人的单车,让人家陪她鸡蛋钱。看着个子小小的她,那么勇敢,我佩服极了。

  后来,王燕又从一个陌生男孩手上花1.7元买了一支笔,她拿起笔一路飞跑,来到学校,找到老师,气喘吁吁地高高举起那支笔,想要老师花2元买下来。老师,看着满头大汗的王燕,郑重地收下了笔,并付了5块钱给她。王燕高兴得一溜烟不见了影……接着,她又去市场买了羊回家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了去外地摘枸杞的车费钱。

  直到开学典礼,王燕才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跑到了老师和妈妈面前。她伸出黑黑的小手,用力地抓着血汗钱,抓紧,松开,又一次用力地握紧了,然后,缓缓地,手心向上,慢慢地张开手指,露出了皱巴巴的几张钱,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终于赚到了学费,可以继续上学了。

  她的勤劳,她的'朴实,她的勇敢,她的执着……让她的形象,变得光辉而高大。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幸运,但我又是多么的惭愧!伙伴们,让我们都向她学习吧,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像王燕一样的孩子,努力向上,建设我们可爱的祖国!

观《上学路上》有感7

  今天我在家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走路上学》电影中在一个大山之中有很多户人家,可是每个人家的小孩上学的时候,都要溜着绳索去上学。因为学校在另一个大山上,这两个大山之间有一条长江,长江的上方还没有建桥,所以只能溜着绳索去上学。其中有一户人家,他家的小孩很想和她的姐姐一起上学,可是妈妈不让她上去上学,因为他妈妈有一次在过江的时候差一点就掉到了江里,所以不让他自己、姐姐一起去上学,只能等他爸爸回来才去上学,这时他和妈妈吵了架,他说过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回来,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妈妈说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一直等到你回来才能去上学,小男孩没办法,他只好自己偷偷的拿着她妈妈的绳索去。

  可是他去上学的时候,都是偷偷拿着她妈妈的'绳索去。在学校读书,她也学着,有一次她的姐姐,在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掉到了江里,再也没有姐姐了,小男孩,睡觉的时候也想,和她的姐姐,在桥上走着去上学。这部电影打动了我的心,非常感动,小男孩做梦都想和她的姐姐团聚在一起,在桥上一起去上学。

观《上学路上》有感8

  我们在学校观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瓦娃和娜香姐弟俩的生活。这个故事发生在云南怒江的一个山区,大山里住着一对可爱的小姐弟,因为姐姐想上学,所以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绳索一次又一次的过江上学。他们常年赤脚,几乎没有鞋穿……

  正当姐姐心怀激动的抱着城里老师给弟弟瓦娃买的新鞋准备过江回家时,姐姐大意了,一时失手,不幸坠落在江中……这一片段我非常感动,姐姐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鞋子,照我看来姐姐对弟弟非常的`疼爱。这应该值得我学习。自从瓦娃失去姐姐以后,他那寂寞的眼神拼命回忆和姐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姐姐的微笑却被无情的江水吞没了……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伸出你关爱的大手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过的更好一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大家快行动起来吧!

观《上学路上》有感9

  上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催人泪下。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是彭家煌导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为了到江对面的希望小学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瓦娃背着妈妈偷偷溜索过江,趴在姐姐上课的窗户外面偷偷的、静悄悄的,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刚听了一会儿,被新来的'聂老师看见了,聂老师说:“这位同学,你怎么不进教室呢?”瓦娃一听老师这么说,只见他一溜烟儿的功夫就不见了。我能看出瓦娃对上学的极度渴望。

  后来老师家访,给姐姐带来了新鞋子,姐姐知道弟弟非常喜欢这双鞋,就让给了弟弟,弟弟晚上睡觉都抱着它。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姐姐上学的时候,弟弟飞跑过来,亲自给姐姐/穿上。看得出瓦娃多么懂事,姐弟俩相亲相爱。放学后,姐姐到小商店买盐,看到一双帆布球鞋适合弟弟穿,想买,可是没有钱,被聂老师看见了,就把它买了下来,送给了她。她随后小心翼翼地塞进书包,可在溜索过江中,一只鞋滑落出来,她扭头伸出一只手想拾鞋,可滑索失去了平衡,娜香跌落江中,不幸失去了她年幼的生命。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情异常沉重。我看到还有很多山村的小朋友,他们学习的条件异常艰苦,他们所处恶劣的地理环境让我震惊,他们对走路上学的渴望,让我泪湿眼眶,因为我体会不到光脚没有鞋穿的滋味……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妈妈接送我上下学,走的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衣食无忧,条件优越,比起山里的孩子,我们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我们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应该更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以及老师对我的期望!

观《上学路上》有感10

  我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替我们交的,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王英上学的学杂费是她自我经过劳动换来的。

  故事讲了:在一个山村里,有一所学校。这天,是学期的最终一天,教师宣布:“下学期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王英的朋友三花因家中没钱,无法再上学,只能出嫁。而此刻王英家中还有大瓜、二瓜两弟弟,家里再也拿不出钱让王英去上学了,可妈妈对王英说,你能够自我赚钱去上学。

  王英走上了赚钱的道路。

  王英把自家的十个鸡蛋,取出来后卖了,共挣了两块五。又从一个小男孩的手中用一块五买了一只笔,又卖了五块钱,此刻王英的.手里已经有了六块钱,她听说能够坐车出摘枸杞,就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刚上车就被车主赶了下来,要收十块钱的车费,王英哪有那么多钱啊,只能下车回家了。

  在此之后,王英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只羊,用五元钱做了押金,花八十元买了那只羊羔,卖羊人告诉王英,等长大一个拳头大小,就能卖一百元。

  王英在家中时间不多,哪有时间照顾小羊啊!只好让两个弟弟每人去山上打草,可那两个弟弟那么懒,那肯去啊!王英没法,只好买了一盒糖。大瓜、二瓜吃了糖,才去割草的。

  可干了没几天,两弟兄就干够了,就把王英量半身长的木枝割断了一拳头,这可害了王英,当天就卖了,可也只得了八十五块钱。

  最终,王英攒够了十元钱,坐上车去摘枸杞,好不容易攒够了学杂费二十四块八,最终能够去上学了。

  我们此刻的孩子,学杂费、学费都是家长出的,完全感受不到挣钱的辛苦。二十四块八在我们的想像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在王英她们眼中是上学与不上学的差距,这些钱来之不易啊!

观《上学路上》有感11

  4月份,大朗镇开展了亲子电影月活动,一共播放了四部电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路上》这部电影,因为这电影让我看到了燕儿的童真,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经历,给予我一种亲切感。

  “上学路上”,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讲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等我看完影片后,才发现,原来是讲主人公小燕面临辍学,她利用暑假自己挣学费的故事,展现了她求学路上的艰辛。

  小燕生活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但她的'毅力和恒心不比我们每个人差!小燕的家境贫困,姐弟三人正读小学,妈妈交不上学费要燕儿退学嫁人,但小燕坚决不向命运低头,自己挣学费继续读书。她的生意头脑可不简单:把自家的鸡蛋拿到市场上卖;把从小男孩手中买的圆珠笔卖给老师;买了小羊回家养大后卖出去;去摘枸子……经过了千辛万苦,燕儿终于挣够了学费(24元8角)。看到这,爸爸便对我教育一番:“你看人家,多懂事,自己挣钱交学费,你呢?不浪费钱,节约一点,就是好事。”

  其实,我并不比燕儿差,我也有靠自己的双手换取钱的经历,不过,并不是挣钱交学费,因为现在是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我筹钱为的是捐款。在上次的玉树振灾活动中,因为我家不富裕,父母给了我极少的零用钱,我捐不出手,只好自己想办法筹钱。我的拿手本领是做茶叶蛋,于是,我趁双休日,把亲手做的一桶茶叶蛋借摆在熟人的摊子上。头一次出来做生意,我总低着头,生怕遇到熟人,当我想到玉树灾区时,就顾不得那么多,抬起头,喊到:“卖茶叶蛋,卖茶叶蛋!”路人听了,都投来异样的目光,正在这时,一位阿姨迎面走来,对我说:“小朋友,我要5个茶叶蛋,多少钱?”我听了,心一喜,说:“您是我的第一位客人,收4元!”就这样,我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我已有燕儿的生意头脑,但这只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并没有燕儿那种坚持与执着精神。

  看了《上学路上》这部电影,我感触颇深,我深深体会到贫困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社会的关爱以及孩子的自强不息。小燕身上的坚强值得我们学习,她敢干面对困难与失败。我从她身上看到人虽然贫穷,但志不穷,生活得快乐,生活得有价值,更胜一筹。让我们向王燕学习,学会奋斗,学会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

观《上学路上》有感12

  今天上午,我们班同学一起去北四楼会议室看电影。

  我们看的是《上学路上》,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王燕。王燕是一个比较贫困家庭的小姑娘,她的爸爸在城里打工 ,她的妈妈靠种田喂鸡生活。王燕放暑假了,老师告诉同学们下学期的学费是二十四元八角。王燕回到家之后把学费的事告诉了妈妈,王燕的妈妈听到王燕说的话后就说:“太贵了,太贵了!下学期咱就别上学了,要想上学你就自己挣钱去。”王燕听后非常伤心,于是就决定自己去挣钱。王燕挣钱特别辛苦,先是卖鸡蛋,鸡蛋被踩破; 又卖圆珠笔,圆珠笔丢了;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帮人家摘枸杞。临开学之前王燕终于挣够了学费,上学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就想起一件事来,记得那天是我八岁生日,妈妈花了许多钱给我买了新衣服,买了生日蛋糕,买了生日礼物,还去照相馆给我照相······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吃的、穿的`、喝的都不用自己去买,父母都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和王燕来比的话差距太大了,我们太幸福了!我们生活中从没遇到困难,从来没有像王燕那样努力地去拼搏,去挣钱。我们的幸福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是爸妈给我们的。我们从今以后一定不能乱花钱,钱是爸妈辛苦挣来的,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回报我们的爸爸妈妈。

观《上学路上》有感13

  我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怒江边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在怒江边上,有一所希望小学,江对面住着一些人,在这一些人里,有一位小姑娘叫娜香,她有个弟弟叫瓦娃,她的父亲去城里打工了,奶奶又生病了,只有妈妈来照顾她们,每天,娜香和小伙伴们都是溜索过江去上学,但他妈妈却不让瓦娃去上学,因为他妈妈有一次差点掉进江里,只有父亲回来的时候才可以去上学,父亲能保证瓦娃的安全。

  娜香的学校从城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对学生很好,很关心学生。有一天,娜香去买盐,她看好了一双鞋,想买,但钱不够,被新来的老师看见了,老师掏钱买下了这双鞋,送给了娜香,娜香很感动的向老师鞠了一躬,走了。在溜索的时候,鞋掉了,就在娜香转身想捡的时候,绳子断了,娜香掉进了江里,被水冲走了,这一重大打击让娜香的妈妈不再让瓦娃溜索去上学了。六个月以后,桥修好了,瓦娃可以去上学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哭了,为娜香的悲惨命运而哭,为那些山区靠溜索艰难上学的孩子而哭,为母亲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而不让孩子去上学的'无奈选择而哭。

  通过这部电影告诉了我: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有了私家车还不满足,而怒江边上的孩子上学还要溜索,因为他们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穿着新衣服,还不爱惜,他们会为拥有一双新鞋而兴奋不已,甚至抱着睡觉。要懂得节约,不要那么浪费。我长大也要帮助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因为山区的孩子有新鞋都抱着睡觉,说明对于孩子来说,一双鞋就能当宝贝一样抱着。

  (指导老师 王玉河)

观《上学路上》有感14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它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终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上学路上》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习。她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还有她的勤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希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习,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希望和阳光。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

  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这些有好的环境,好的学习条件的人却还有时候不懂珍惜。

  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观《上学路上》有感15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它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光为自我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最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上学路上》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习。她敢于应对困难和失败,还有她的.勤劳和用心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期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习,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期望和阳光。此刻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观《上学路上》有感】相关文章:

观《上学路上》有感06-15

上学路上观后感500字 上学路上观后感06-19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400字 上学路上观后感06-19

上学的路上、放学的路上06-27

上学路上06-19

上学路上06-19

上学路上06-19

上学路上06-17

上学路上06-17

上学路上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