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读后感

时间:2021-06-09 21:43: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报任安书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报任安书读后感

报任安书读后感1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报任安书读后感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报任安书》里的一句尽人皆知的.话,司马迁用它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生死观。司马迁口出“恶”言,便遭受宫刑,但思及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作,于是默默忍受了令人耻笑的宫刑,明知道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路,却还是毅然迈出自己的脚步。

  越王勾践,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为了复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终于成功消灭吴国,取得胜利。品尝苦胆,睡在薪草上,这不是一个皇帝所应有的待遇。他为了复国是多么的艰辛。不但要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还要受尽天下人的耻笑。这是何等的痛苦,他本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毅然踏上了这条复国的艰辛道路,迈出自己的脚步。这是为什么?为了一个信念,一个梦,一个复国的梦!

  飞蛾扑火,人尽皆知。为了那短暂的光明,心甘情愿地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冲向火光,在终于汲取到一丝的温暖时,也奉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南宋词人李清照赞美项羽的诗。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大败,一路逃到乌江边。却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于乌江边,他原本可以逃回江东,等待时机,再度东山再起,以他在江东的声望,绝对可行,可由于内心极度的谴责,便在乌江边自刎了。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体现他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他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什么?为了光明,所以宁愿牺牲。

  何为生?不在于活的是否长久,在于活得是否绚烂。何为死?不在于死的方式怎样,在于死得是否有价值。

  人生短暂,我们无法控制,但它所散发的光辉是我们亲手创造的。让生命大放异彩,这才是活的价值。

【报任安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读《报任安书》

2.《报任安书》说课稿

3.【必备】报任安书教案4篇

4.【精华】报任安书教案3篇

5.关于报任安书教案4篇

6.森林报读后感

7.《森林报》读后感

8.森林报读后感

9.《森林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