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7 12:14:3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优]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 对各种材料能否溶解感兴趣,乐意通过探索来验证猜想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筷子。

  2、白糖、盐、果珍、味精、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

  3、标有“×、√、?”的牌子。

  活动重难点:乐意去猜想各种材料能否溶解并通过实验区验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果珍,这是什么?我们怎么把它变成平时喝的果珍?请一位幼儿演示。

  2、发生了什么事情?(果珍不见了,融化在了水里)

  二、第一次探索,知道有些材料可以溶化有些不能

  1、今天,我给你们每位都准备了一杯水,我们就用这杯水来做游戏吧。

  2、认识提供的操作材料:白糖、果珍和红豆。你觉得这些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吗?

  3、幼儿探索:请你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样,动手试一试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4、交流:你选择了什么,它溶化了吗?

  5、教师小结:原来不是每一种东西放进水里都可以溶化的'。

  三、第二次探索,在猜想、验证中提升经验

  1、出示更多的材料:盐、味精、大豆、绿豆、小石子和沙子。,引导幼儿认识。

  2、猜一猜哪些东西是可以溶化的,哪些是不能的?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将材料分为三类:可溶化、不可溶化和不确定的。

  3、验证猜想: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每位组员选择一样材料来进行实验并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刚才实验前的猜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结果调整牌子。

  四、活动延伸

  1、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别的材料来试一试。

  2、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感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了解指纹的作用。

  2. 尝试用指纹进行拓印。

  活动准备

  “黑猫警长”录像、指纹考勤机等图片、橡皮泥、印泥、纸等。

  活动过程

  1.了解指纹

  (1)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有纹理,有线条,有一个一个的圈……),,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指纹”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小结: 同一个人手指的指纹是不同,而每个人的指纹也不同。指纹分为弓形指纹,箕形指纹,斗形指纹。

  2.指纹的作用

  (1)你们知道指纹有什么用?(幼儿讨论)

  (2)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黑猫警长》是怎样利用指纹破案的。

  (3)指纹除了对破案有帮助,还有什么用处?

  老师出示图片 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

  a.指纹考勤机

  b. 光学指纹鼠标

  c. 指纹保险箱

  d. 指纹锁

  小结: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指纹不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指纹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辨认人。

  3.拓印指纹

  (1)怎样将指纹复制下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幼儿讨论)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如:在橡皮泥上、印泥上印指纹等。

  (3)幼儿拓印指纹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此活动开展期间可让孩子对指纹有所认识,让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爸爸***指纹。

  2. 和家长进行沟通,上网找找资料发现更多的秘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关于指纹的科技产品。

  3. 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手指按上印泥敲印在纸上,并且添画。利用幼儿的手指作品还可以装成一本《小人国》的书,把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可以讲给小朋友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纸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一个存在,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我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学期科学领域中有一块是《一起来玩纸》,之前也带幼儿用纸折过、剪过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幼儿都比较感兴趣。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出发,让幼儿从中认识纸的功能、纸的特性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纸,感受纸的功用以及纸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种类的纸。

  2、能够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并制作出简单的纸制品(折纸、剪纸)

  3、体验制作活动中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纸:白纸、彩色纸、卡纸、皱纹纸、宣纸、瓦楞纸、餐巾纸、复写纸、锡纸。

  2、各种纸制品:报纸、纸杯、折纸成品(小动物、纸风车、纸飞机等等)、卡纸头饰。

  3、不同种类的废纸。

  4、剪刀、胶水、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会变魔术的新朋友,但是,它现在还不想出来,它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它是谁,猜对了它才会出来和小朋友做朋友!

  2、教师出示谜语:四四方方,又白又薄,又能写字,又能画画。

  3、教师出示答案:纸。

  (谜语念完,好多孩子都猜是笔,教师通过强调“四四方方,又白又薄”,孩子们很快的就反应过来,大声的猜出是纸。)

  二、活动部分

  1、认识幼儿园中常见的纸。

  师:这是我们用来写字、画画的纸,老师这还有好多不同的纸,你们来看一看,你们认不认识?这些纸是用来干什么的?摸一摸、玩一玩,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在每一组分发彩色纸、卡纸、皱纹纸、宣纸、瓦楞纸、餐巾纸,供幼儿看、摸、玩)

  (活动中教师出示的都是幼儿园中常用到的纸类,幼儿大都能够认识并清楚地知道它的用途,能够从软硬、薄厚、粗糙柔滑等来区别。)

  2、认识复写纸、锡纸。

  (1)师:刚刚老师拿出的纸你们一看就知道了,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猜猜这是什么纸,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教师出示复写纸、锡纸)

  (2)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感受一下复写纸、锡纸,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给出答案:蓝色的叫做复写纸,把复写纸放在两张白纸的中间用,两张白纸上都能够写到;银色的叫做锡纸,可以用作烧烤。

  (这两类纸幼儿大都见过,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只是不能够准确的说出它的名字,而是自己用颜色来命名:蓝色纸、银色纸。)

  3、认识纸制品。

  (1)教师出示各类纸制品,请幼儿说一说哪些东西是用纸做成的?

  (2)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纸做成的?

  (3)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纸和这些纸做的'东西?

  (活动中教师出示的纸制品都比较明显,幼儿一看就能够知道是纸做成的,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可穿插一些其他制品,如:塑料制品等,加大本环节的难度。)

  4、区分不同的纸制品。

  教师出示各种纸的原材料(纸妈妈)和各种纸的纸制品(纸宝宝)图片,请幼儿为纸宝宝找到自己的纸妈妈。

  彩色纸——纸飞机、折纸成品

  卡纸——卡纸头饰等作品

  宣纸——宣纸画、书法

  皱纹纸——皱纹纸花

  5、提问:如果没有纸了,我们生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会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这一环节幼儿最多提到的是生活用纸,没有纸了就不能写字、画画了,没有纸擦眼泪、嘴巴,不能装饰教室等等。)

  6、动手做一做。

  教师提供卡纸和彩色纸供幼儿选择,制作纸制品。(卡纸供幼儿剪贴,制作作品;彩色纸供幼儿折东西。)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白纸、彩色纸、卡纸、皱纹纸、宣纸、瓦楞纸、餐巾纸、复写纸、锡纸,但是啊,纸的家族很大很大,有好多好多种类的纸,我们今天才认识了其中的几个,我们回家再找一找纸的家族还有谁?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选择的纸类都是幼儿比较常见的纸类,这些材料做成的纸制品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活动中幼儿都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到活动中来,都愿意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本次活动基本都是以教师的引导提问为主,幼儿完全是跟着教师的思维来进行整个活动,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能够突显。操作的部分是整个环节中幼儿最感兴趣的部分,本次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发现,教师可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去发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泥螺在不同烧制方法上呈现出的泥螺肉大小、色泽、口味上的变化,泥螺壳的变化,这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幼儿的兴趣点,它将成为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由于泥螺在海泥、水、盐这三种不同的材料了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泥螺里加了水,它就能变胖了,加了盐的泥螺会缩小。同时加了水和盐的泥螺也会缩小,让幼儿探索泥螺的特性。

  活动目标 1、观察泥螺的外形特征,知道泥螺有多种烹饪方法。

  2、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泥螺在各种材料中的不同变化,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探索鲜泥螺、腌制泥螺的外形和口感的不同。

  活动准备 新鲜的泥螺、腌制的泥螺、盐、海泥、水、记录表、熟泥螺、盐水。

  活动过程

  一、泥螺的外观。

  1、看泥螺的'生长视频。

  2、刚才我们在视频里看到的是什么?

  3、请幼儿说说泥螺的外观形状。

  :泥螺驮着淡灰色的圆壳,伸出肥胖的大舌头,吐着白沫,在沙地上懒洋洋地蠕动着。它们的食物是海水和沙。爬累了,它们就把舌头缩进壳里,躺在沙滩上无忧无虑地“睡大觉”。

  二、泥螺的变化。

  1、刚才我们看来视频泥螺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2、泥螺在沙地里是懒洋洋地蠕动,那它在别的地方是怎样动的呢?

  3、交代规则:老师在后面的桌上放了新鲜的泥螺、海泥土、水、盐、记录表、盐水。请你们在记录表里记录下泥螺的不同变化。

  4、幼儿操作将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盐里、盐水里的变化。

  5、验证。

  (1)请幼儿将记录表分类贴在展示板上说一说泥螺在海泥土里的变化。

  (2)说说泥螺在水里的变化。

  (3)说说泥螺在盐里的变化。

  (4)说说泥螺在盐水里的变化。

  :泥螺在海泥土里会慢慢地蠕动,在水里会慢慢长大,在盐里会慢慢变小,在盐水里也会变小。

  三、探索鲜泥螺于腌泥螺的不同。

  1、你吃过泥螺吗?你吃过的泥螺可以怎么烹饪的?

  :泥螺可以放汤吃、红烧吃,蒸着吃,腌着吃。

  2、活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盐里、盐水里有不同的变化,煮熟以后的泥螺也有很多种变化。

  3、出示鲜泥螺与腌泥螺。

  4、请幼儿看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

  5、摸一摸鲜泥螺与腌泥螺有什么不同?

  6、尝一尝熟的鲜泥螺与腌泥螺的口感有什么不同?

  :鲜泥螺的肉比较大、吃起来软软的、鲜鲜的、壳一碰就碎。咸泥螺肉变小、变咸、变硬了、泥螺壳也发生了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磁铁有吸铁和相吸、相斥的特性。

  2、利用磁铁进行分类活动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纸、积木、钥匙、一元硬币、回形针、扣子、小铃铛、铁制易拉罐、小石头、橡皮筋、铝制易拉罐、橡皮筋、磁铁、铁沙和石沙混合放在若干个塑料版里、小布快,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老师魔术表演,启发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使纸上的东西动起来的?有几个小朋

  友说纸下面有吸铁石(磁铁)。

  二、观察磁铁相吸、相斥的特性。

  1、让幼儿尝试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2、教师总结:有时两块磁铁会吸在一起,有时不会吸在一起,但是只要转换方向,两块磁铁就可以吸在一起了。

  三、通过操作,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

  教师:请你们试一试,磁铁能不能吸起其他东西。

  1、幼儿观察桌上的各种物品,猜想每样物品能否被磁铁吸起,并在书中的表格里做记号。

  2、请每个幼儿用磁铁吸一吸桌子上的物品,把可以吸起来在幼儿用书框中做上记号。

  3、请幼儿将物品分成能被磁铁吸起来的和不能被磁铁吸附的两堆。

  4、讨论磁铁能吸起和不能吸起的物品的原因。

  四、通过找铁沙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磁铁特性的了解。

  1、教师:磁铁只会吸含铁的.东西。现在这儿有一堆沙,老师不小心把铁沙混在了这堆沙里,请小朋友帮我把铁沙分出来好吗?

  2、幼儿分组,每人一块用布包好的磁铁,每组一盘石沙和铁沙混合物,以及一个空盘。

  3、教师向幼儿说明为了防止磁铁沾得满块都是铁沙,所以才用布块包着磁铁。

  4、请幼儿将沙盘里的铁沙吸出来,放在另一个空盘子里。(教师先示范,将布块和磁铁分离,铁沙就会被取下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让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钥匙、铝制易拉罐和积木猜测为能被吸起来的东西,经过实验孩子们才发现铝制易拉罐和积木原来是不可以被吸起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了磁铁的特性。并且边实验边做了记录,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记录,但是还有个别小朋友不知道怎么记录。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引导孩子记录他们实验的结果。

  收获:

  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屋顶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还有植物没有嘴巴,为什么可以和人一样慢慢长高呢!”针对幼儿的质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就是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神奇的小细管》。

  这一活动紧紧围绕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点来设计,我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蕴含在操作活动中,并运用启发、引导、直观形象法、讨论法,表扬鼓励等教学方法激励孩子们去操作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一、场地布置:10张桌子 40张凳子 一幅标语《蓝猫游戏城》 一幅蓝猫画像 一幅淘气画像 学生40名

  二、游戏:《帮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个 小塑料盆10个(盛适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蓝色塑料筐8个:毛巾8张 海绵15个(用两个筐装) 棉布2张 纱布3张 毛线团7个 医用脱脂棉5个 哑铃5个

  三、游戏《蔬菜、吸管吸水》

  1、红色长方形塑料筐10个装蔬菜,每一个筐五种蔬菜有:白菜、莴笋、青菜、冬人菜、菌类等。

  2、20个烧杯装红墨水,每桌两个。

  3、细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红墨水三瓶。

  5、毛巾10张,一桌一张。

  四、游戏《纸树吸水》。

  1、广告色红、黄、蓝、绿四瓶,塑料杯子共40个,其中红色10 杯,黄色10杯,蓝色10 杯,绿色10杯。

  2、塑料小碗40个,每桌4个。

  3、粉红色小筐10个,其中2个小筐皱纹纸8叠,2个小筐餐巾纸8叠,2个小筐粉笔8支,2个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纸做的),2个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画纸做的)。

  4、毛巾10张。

  五、课件《蓝猫游戏城》

  1、音乐《蓝猫》、古筝音乐。

  2、图片

  3、现场演示解说,廖红戴上蓝猫头饰。

  第一个环节入场解说:廖红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游戏城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的形式,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

  3、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难点:向老师提出关于自己妈妈肚子里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从哪里来。

  物质准备: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

  “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皮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我从哪里来”,幼儿了解我从哪里来。(8分钟)

  1、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幼儿相互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看了之后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了”

  4、播放[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幼儿观看。

  二、幼儿大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了解更多孕育生长过程的知识。(10分钟)

  1、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胆的提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根据幼儿回答播放“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

  3、师:“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三、游戏: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孕妇的辛苦(7分钟)

  1、请幼儿说说做孕妇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大皮球。〈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动手动脑参加探索电线的活动,对螺旋形有一定的认识。

  2.学习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与现象。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根电线、圆柱体积木、铅笔若干。

  2.螺旋形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电线变变变——了解平面螺旋形。

  1.师:(出示电线)老师这儿有一根电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电线,好吗?每人到旁边的桌上找一根电线,玩一玩,看看你的电线能变成什么?

  2.幼儿探索活动:用一根电线大胆造型。

  3.集中交流:

  师:请你告诉大家,刚才你变了什么?

  (可能会出现:数字、爱心等等)

  4.了解平面螺旋形。

  师:(出示螺旋形画)看看老师用电线变了什么?像什么?

  它有个名字叫螺旋形,从中间往外,一圈一圈,越来越大,也叫平面螺旋形。

  5.师:(出示蚊香)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6.幼儿再次探索:用电线变平面螺旋形。

  师:现在,请你再用电线变一变平面螺旋形。

  二、电线变变变——了解立体螺旋形。

  1.师:(再次出示蚊香)蚊香要变魔术啦!(向下拉蚊香)变变变,现在变成什么形状啦?与平面不一样,这叫立体螺旋形,就象螺蛳壳上的纹理一样。

  2.师:(出示电话线)这是什么?上面有没有螺旋形?电话线一圈一圈的,它也是立体螺旋形。

  3.师:(出示电线)电线看见蚊香变魔术,很羡慕,它也想变成立体的螺旋形,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好吗?

  4.幼儿探索活动:用电线变立体螺旋形师:立体的螺旋形怎么变?(如幼儿想不出来,师启发在圆柱体的积木上绕)师:除了在积木上变立体螺旋形,还可以在哪里变呢?

  (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变,如手臂、手指或脚上等部位变出立体螺旋形。)

  三、螺旋形物品的大聚会。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螺旋形的?(或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螺旋形?)如果幼儿答不上来,老师可出示一些物品:螺丝玩具、弹簧、灯泡、开酒瓶的起子,请幼儿找出螺旋形在哪儿?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螺旋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带来与同伴分享。

  四、幼儿尝试如何使电线站起来。

  活动反思:

  1 . 此活动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精神。本次活动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

  2 . 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磁铁吸铁的特性探究如何将纸鱼钓上来。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纸鱼、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引题激趣:我们去钓鱼。

  (1)教师出示鱼竿,引起幼儿钓鱼的兴趣。

  师:小朋友,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池塘边区钓鱼吧!

  (2)幼儿每人拿一根钓鱼竿和小桶,站到大盆旁边,尝试钓鱼,把钓上的鱼放在小桶里。

  2.尝试发现:我能钓到什么样的`鱼?

  (1)自由探索。

  请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鱼钓上来?

  (2)集体讨论。

  请幼儿拿着钓鱼竿和小桶回到座位上,进行讨论。

  师:你钓到鱼了吗?

  引导幼儿发现,钓鱼竿身上有一块磁铁,有的鱼身上有回形针,能被磁铁吸上来;而有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不能被磁铁吸住,所以钓不上来。

  (3)小结。

  原来在鱼的身上安装铁做的物体,能被钓鱼竿上的磁铁吸住,就能成功钓到鱼。

  3.再次探索:把每条鱼又快又准的钓上来。

  (1)提问引导:我们要把每条鱼都钓上来,有什么好办法?

  (2)操作安装

  请幼儿选择材料,用回形针别往吹塑纸鱼头的头部或者尾部,或者将螺丝、螺帽安装在塑料鱼头部。

  (3)再次钓鱼

  4.交流分享:我的钓鱼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变化。

  2.积极参与跳地垫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小蜜蜂》。

  2.录音带、录音机、5种颜色的地垫。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蜜蜂》,并请幼儿回答:

  --小蜜蜂是怎么飞行的?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为什么小蜜蜂喜欢在花间穿梭?

  2.请幼儿模仿小蜜蜂的飞舞动作及鸣叫声

  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3.学唱新歌《小蜂蜜》。

  --教师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师边唱谱子边按谱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画出黑点,再将黑点连起来,画出旋律线。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小蜜蜂》,边看图中花的高低位置变化边唱歌。

  --请幼儿边唱边照着白板上的线条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条,也可一让幼儿轮唱。

  4.跳地垫游戏。

  --在地板上连接5个不同颜色的地垫当作do re mi fa so,再带领幼儿随着歌曲的恶意界玩跳地垫的游戏 。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12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水11-29

【热】中班科学教案02-24

【精】中班科学教案02-24

中班科学教案【精】02-14

【荐】中班科学教案02-17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