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22 11:53:2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6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大班科学:

  有趣的鞋子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名称、特征、材料及穿着者。

  2、知道要穿合适的鞋子。

  3、激发幼儿进一步了特殊鞋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鞋子的图片若干;大人的鞋人手一份;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图片各一;

  2、特殊作用的鞋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

  听说大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

  猜猜是什么?(鞋子)

  二、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认识童鞋。

  今天你穿的是什么鞋子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认识运动鞋、靴子、皮鞋、布鞋等。

  (从鞋子的名称、材料、款式等来介绍,幼儿认识童鞋)

  小结:我们小朋友穿的这种鞋叫童鞋。

  三、参观鞋展认识男鞋和女鞋。

  1、参观鞋城

  小朋友的鞋子可真漂亮,今天正好是步步高鞋城开业,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些什么样的鞋子。

  (小朋友参观鞋城,认识更多的鞋子。)

  参观后提问:你看到了那些鞋子?哪双鞋子印象最深?

  是什么材料做的?什么季节穿的?是谁穿的?

  2、送鞋

  今天明明一家也来到了鞋城,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分别贴出明明、妹妹、妈妈、爸爸的头像)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挑鞋子,你们能挑好吗?

  (幼儿把鞋子图片放到相应的人身边)

  请幼儿说说自己给谁挑选了鞋,挑选了什么鞋,并说说为什么送给他?

  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得到了哪些鞋、爸爸得到了什么鞋、明明和妹妹得到了什么鞋?

  小结:妈妈穿的这些鞋是女鞋,爸爸穿的这些鞋叫男鞋。

  四、游戏穿爸爸、妈妈的.鞋

  小朋友们你们穿过爸爸、妈妈的鞋吗?今天我们就来穿这大人的鞋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

  (幼儿换上大人的鞋子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体验穿大鞋的感觉。)

  你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穿大鞋是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穿大鞋会觉得不舒服,我们应该穿自己的合适的舒服的童鞋。

  五、认识一些特殊的鞋子

  播放课件,你们见过里面的鞋子吗?是在那里见过的,谁穿的?

  认识钉鞋、溜冰鞋、潜水鞋、芭蕾鞋等。

  活动延伸:

  继续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了解更多关于鞋子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听诊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听诊器能把声音放大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究欲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卡纸、书、25~35厘米长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漏斗、手表、手机等。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周围有哪些声音?人的身体内部有什么声音?

  听一听,把耳朵贴在同伴的胸口上,有什么声音?与平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身体里还有哪些声音也是很微小的?

  试一试。幼儿将卡纸卷成纸筒,将纸筒一端贴在同伴的胸口,将自己的耳朵贴在纸筒的另一端,听一下心跳的.声音,与耳朵贴在心口听到的心跳进行比较。

  做一个小小“听诊器”。把橡皮管一端套在漏斗上,若有空隙用彩泥固定。

  游戏:“听诊器”好用吗?

  (1)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用漏斗听同伴的心跳声,再用耳朵直接听,比一比用哪种方法更方便、听得更清楚。

  (2)请同伴原地做运动,再用自制“听诊器”听他的心跳声,比较一下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3)利用“听诊器”听同伴呼吸、肠蠕动等内脏发出的声音。

  应用“听诊器”去听周围的环境及身体内部发出的细小的声音,如手表、手机、喝水、咽唾液、呼吸等声音。

  六、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小漏斗。橡皮管的长短应选择在25~35厘米之间。

  2.橡皮管和漏斗衔接不密封,可以用橡皮泥或胶带密封。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和记录,并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二、活动准备:

  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凸面镜、凹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幻灯片;魔法师合格证(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学魔法情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学习了魔法,你们想学吗?魔法师是要有自己的宝贝的,小仙子有魔法棒,老巫婆有扫帚,那我的宝贝是什么呢?请仔细听“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要问他是谁?只有你知道”。

  (二)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比较勺子的两面,发现勺子的凸面和凹面。

  我的宝贝不是镜子,而是魔法勺子。你们仔细看一看,勺子是不是也可以“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呢?”你在勺子里能看到自己吗?

  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后面准备了一个魔法勺子,请小朋友拿出来

  1.摸一摸勺子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勺子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嗯,勺子的一面是凹进去的,这就是凹面(出示字卡凹),还有一面是凸出来的(出示字卡凸)小结:原来镜子是平平的、很光滑的,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一面是凸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魔法宝贝——魔法勺子。

  现在请小朋友把魔法勺子放在后面的袋子里。

  (三)填画记录表,感知并记录勺子的反射现象。

  1.介绍记录表的填画要求。

  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来照照自己,看看在里面你是什么样的?记录在纸上。

  师: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勺子,待会请小朋友选择一根勺子,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照一照自己,看自己变成什么样?然后画在这张记录表里。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走到桌子旁边,找一个位置坐好。

  2.幼儿交流记录的结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样的魔法勺子,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从而揭示魔法的秘密:用凸面照出来的人,脸都变形了,这就是“变形术”;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颠倒过来,这就是“倒身术”。

  (四)魔法考试,巩固幼儿所得经验。

  我要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魔法,学会的小朋友我要给他颁发魔法证书。

  教师介绍要求:我来说魔法的名称,你来做动作。例如:我说瘦身术,你就要用勺柄照自己。

  提示语:你们可以看着魔法秘笈来变魔法。生活中我们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凹凸面,也可以当我们的魔法宝贝的?回去找一找再来跟小朋友说一说。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只定了认知目标,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活动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具体如下: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习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位置。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

  原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位观察认识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对幼儿来说有点太深奥。根据现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的难点是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原教案中的活动准备为活动的开展是准备较充分的。但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

  不错的学习情景和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

  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幼儿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只黑色笔.一张照片供游戏使用。

  三幅色彩鲜艳的背景大图,采用了磁性教具,一方面方便幼儿操作,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和使用次数。

  四.说教学过程

  原教案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是比较清楚,幼儿在学习中也比较积极.教师也提供教学具让幼儿操作,并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游戏让幼儿巩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整个过程始终是教师直接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受到了约束,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幼儿为主没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法.引导法.讲解法和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但教师注重了知识的.掌握,没考虑到让幼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运用。

  针对原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把新教案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习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通过帮小动物搬房子,给5座小房子钉门牌号码,学习序数词第一至第五,并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及时地肯定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还让孩子们表达了帮助他人以及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第二个环节通过给5个小动物分5座小房子的游戏,请 幼儿按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挂相应的数字钥匙。立即对第一个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这个活动结束时采用了一小段歌表演的形式,既让幼儿体验成功又一次强调了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启发幼儿探索,通过再帮小动物找房子这一活动,让幼儿学习能够按指定的序数词来找到相应的位置。幼儿在说说做做这样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个环节是对前面三个环节的巩固,我又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幼儿学习用第几层第几间形式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是第几层第几间,使幼儿把体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在这一环节中参与愿望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四个环节的安排,我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的第一条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选择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内容,注重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本节课通过帮小动物找房子的游戏串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活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让幼儿自主操作,体验成果,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达到认识5以内序数的目标,并且能进一步学巩固它。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区别大小。

  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

  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说出谁的长谁的短。

  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师:请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请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

  游戏:看谁反应快。师:小花站到老师前面,大花站到老师后面。再交换活动一次。

  4、复习巩固区别上下。

  出示大树,让幼儿观察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

  幼:树上有果子,树下有筐子。

  师:请大花去摘树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树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请把果子放到树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换活动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出头在身体的上面,脚在身体的下面。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按大小头饰分成两组,分别跑过长短两座“桥”大花去拿树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树上的小果子,再分别到玩具娃娃的前边与后边。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瓶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

  2、注意幼儿安全的操作,培养实验的安全意识。

  3、幼儿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透明玻璃瓶,图片,毛巾,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瓶子,了解瓶子的形状,材料。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看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点)

  “原来这些瓶子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那我们拿瓶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幼儿透过空的瓶子看物体,观察物体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1)幼儿透过瓶子看周围的物体。

  提问:“你们有没有试着用空瓶看东西?”“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瓶子去看一看周围的东西,看看他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分批拿瓶子,以免过于拥挤)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看的?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变化?”

  (3)幼儿透过瓶子看记录表上的图片并进行记录。

  (2)“刚才我们看了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记录纸上有漂亮的图片,你们可以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仔细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4)幼儿相互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在瓶子里装上水,透过装水的瓶子看图片,并进行记录。

  (1)猜想:“刚才我们用空的瓶子看东西,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验证:“刚才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试试好吗?装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引导幼儿分批装水并帮助幼儿将盖子拧紧,将瓶子和手擦干)

  (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纸上。

  (4)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使所照成像变形。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2、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发展听觉分辨能力,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经验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感知声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今天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演奏他们呢?

  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索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介绍小实验方法: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

  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教师: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

  请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咙,喊“啊——”。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索声音

  (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用的什么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结果。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叫音乐,大家都喜欢听。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听多了会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乐器,体会声音的奇妙。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07-12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16

科学活动教案【荐】03-11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2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3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