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31 09:17:1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第13课大力神(活动一)

  教学目的:(1)掌握以线造形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3)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1.欣赏录像资料: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揭示课题:大力神。

  二、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

  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吊车。

  三、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为什么?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1)出示吊车不同部位的图片。

  (2)学生对应尝试画出不同细节。

  3.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四、尝试表现

  1.每组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六、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lI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情分析

  1、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尝试后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摸索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互相学习。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美术教案 篇3

  折纸飞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

  折纸飞机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飞机的结构

  难点:喷气式飞机的折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

  2、学会折叠喷气式飞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飞机的构造图)让学生了解飞机的结构

  2、通过老师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折喷气式飞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折叠“飞机”,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折纸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常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五年级学生一般处于9到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且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好动与积极的状态是我们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的依据,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

  (一)学习资源的准备

  折纸

  (二)课件资源的设计

  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构造的介绍?学生自己折普通的'纸飞机?喷气式飞机的折法图示?学生交流讨论、试飞

  (三)学习资源功能

  课件主要在于帮助介绍飞机的构造还有喷气式飞机的折法,是教学内容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应的技能。

  五、学习过程的设计

  1、教师提问:同学们心中所想像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想象

  2、教师借助图片介绍飞机的构造,以互动式问答为主

  3、教师提问:同学们平常会不会折纸飞机

  4、请一位同学示范纸飞机的折法

  5、教师示范喷气式飞机的折法,学生模仿,老师指导

  6、学生讨论折纸飞机中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助

  7、学生试飞纸飞机

  六、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为飞机的美观程度,以及折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美术教案 篇4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花卉与纹样美术教案

  【课题名称】: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课型】:设计·应用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形式上,设置了两个活动,由表及里,由简到难,都注重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

  1、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2、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课后拓展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彩笔、剪刀等学具:绘画工具、彩笔、白色纸杯、笔筒、预习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激发情趣

  1、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花,学生欣赏

  2、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自然界中的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花?

  (学生回答)

  3、欣赏敦煌藻井宝相花纹样,阅读链接,回答问题:

  *你认为这个纹样描绘的是哪种花?

  *结构上如何?用色上如何?表达了什么愿望?

  4、为什么这些花会这么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纹样的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续千年呢?(提示:可以从花的寓意说开来)(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

  因为每种花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这花是怎样变成漂亮的花卉纹样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的呢?来,一起走近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二、、探究设计方法

  (一)、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美丽的.花儿怎么变成花卉纹样的?

  1、观察与写生: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态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瓣行,把握总体特征。

  2、变形: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多媒体演示对荷花的各种变形)

  3、还可以运用点、线、面来进行装饰,也可以综合运用(以树叶为例演示装饰过程)

  (教师总结板书)

  (二)、分层次练习,掌握方法:

  1、要求(根据自有条件,任选其一完成)

  *请选择一种花的写生稿,尝试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进行

  花卉外形变形。

  *尝试用学案上的轮廓运用点、线、面或点线面的综合完成3—4个纹样装饰。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作业展示评价(自评、互评)

  (三)、进一步探究:

  1、刚才我们完成的小训练就是单独纹样的雏形。

  2、制作纹样首先要确定骨式(定义),展示两个单独纹样,对比观察一下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均衡式和对称式

  3、接下来,我们就以对称式和均衡式的骨式来进行纹样设计。*教师示范对称骨式的纹样设计:

  *了解纹样的色彩和搭配方案

  三、自主设计

  1、把你之前完成的小作业整理成对称式或均衡式的单独纹样(任选其一完成)

  填充在学案纸上物品轮廓的合适位置

  画在道具上(手套、纸杯、圆筒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提出宝贵意见

  四、拓展延伸

  把你设计的单独纹样连续的摆在一起,会是什么?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关于鸟巢建造的自然常识,进行爱鸟教育。

  2、运用基本形及基本形的组合,画出鸟巢,想象出大鸟和小鸟有趣的生活情景。

  作业要求:想象小鸟在鸟巢里怎样生活并画出来。

  教学重点:掌握形的组合方法。运用基本形的组合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画面情节生动有趣,富有小学生的特色。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铅笔、彩笔或其它技法所需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教材:欣赏与评价《小鱼游游》的作业。

  三、讲授新课:

  1、讨论课题,板书“小鸟的家”。小鸟以树为家,是人类的'朋友,小鸟是怎样造窝的?教师总结,并介绍几种有趣的鸟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小鸟和小鸟的家

  3、分析:鸟窝有哪些形状?

  (1)鸟巢的整体基本形。

  (2)用彩粉笔画出不同的线,表示枝、草、叶子羽毛等,交叉着填充在鸟巢的基本形内。(3)填画小鸟的头及露出的部分身子。

  (4)在鸟巢内外,用基本形组画大鸟的形象,使大鸟和小鸟互相呼应。

  四、学生作画:

  1、思考:画哪种鸟巢,什么形状?

  2、定位:画出鸟巢整体的基本形,安排在画面中的位置。

  3、画具体形象:在基本形内外,直接用彩笔画大鸟、小鸟、不同材料的鸟巢,将构思的情节大胆表现出来。

  五、小结工作:

  展示典型画面,嘱咐下节课用具。

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的情况,发现幼儿对动手制作非常感兴趣喜欢各种漂亮的事物,初步自己寻找美、感受美的意识,所以制作一节《热闹的小池塘》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塑造小鱼的形象。

  一、 活动名称:《热闹的小池塘》

  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搓、团圆和镶嵌的技能来塑造小鱼的基本特征;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活动准备:小池塘若干,橡皮泥若干,小鱼范例,手指游戏《小鱼》

  四、 活动重点:幼儿学习制作小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情感

  五、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六、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

  (出示小圆饼,细长条等)呀!还有一个大圆饼,还有一个细长条,他们来干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它们说‘我来变一个小动物,变谁呢?小朋友要仔细看哦!’

  2、制作完成后,请小朋友说这是什么小动物?请幼儿观察小鱼的结构(有漂亮的花纹,眼睛、嘴巴)小鱼多神气多漂亮啊!小鱼最喜欢在池塘里游泳了。

  3、引导幼儿学习塑造小鱼的方法

  <1>老师把小鱼放到池塘里:“池塘的'水蓝蓝的,清清的,小鱼游到东,游到西,哎呀,一个人玩真没劲,要是有好朋友就好了,他的好朋友在哪里?小朋友来帮它吧!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七、 活动评价

美术教案 篇7

  教具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

  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

  教学目的;

  1. 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教学难点:

  彩带编织的穿插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 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 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1平面2立体

  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 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 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 图案的组织

  五.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

  1. 先编织底部

  2. 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

  3. 收尾及绑带

  4. 完成

  5. 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

  六.作业要求:

  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3-15

美术的教案02-24

花瓶的美术教案11-25

美术汽车教案11-30

美术写生教案11-28

支教美术教案11-28

美术夏天的教案11-22

有关美术教案01-02

美术线条教案12-28

美术艺术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