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6-05 11:37:52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过年日记范文集锦4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日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过年日记范文集锦4篇

过年日记 篇1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总的来讲,新年里没有逛庙会之类的活动,确是可以用单调无味来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过年日记 篇2

  过年前几天最忙的莫过于理发店了。老王没耐心凑这份热闹,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趁店里不怎么忙就想把理发的事给解决掉。他跑到小区外那个拐角的理发店,只见铁将军把门,门上的纸条写着,店主回家过年了。兴许是担心回程票难买,也没说几时回来。落款日期是一周前,那时老王正与家人在外地旅游,所以不知情。

  “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呢?”老王悻悻地摸摸一头长发自言自语。

  理发店的店主叫小徐。店不大,除了一把理发的.椅子,墙边还有两张供人等候的长凳。没有像样的招牌,就玻璃门上“理发”两个红字。小徐来自四川农村,瘦高个,长脸小眼睛,头发乌亮。别看才二十来岁,来这里开店已三年多了。有人劝他花点钱将店面重新装修一番,再取个新潮点的店名,这样就能赚大钱。他摇摇头说:“这哪行?自己就这点手艺,不能糊弄人。”对他的手艺,有说一般的,也有说不比对面那家形象设计室差,但服务水平却是众口一词地说好。别的不说,凡上了点年纪的客人理完发,他都会帮着捶背揉肩,让客人浑身轻松地离开。所以尽管地段冷僻,依然顾客盈门,特别受老人青睐。

  老王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小徐来这里开店的三年多里,每到临近过年,总是因为车票难买留在店里。那些天,他总忙得连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让老王难忘的是,他老伴前年年底不慎跌断了腿,绑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要过年了,老伴的头发长了不说,那染过的黑发又长出了寸把长的白发,这不白不黑的实在不雅,过年难免人来客往,她这般模样怎么见人?

  所以老伴每次对着镜子梳理,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老王想请小徐过年前上门给老伴理个发。这天他推开店门,见店里挤满了等候的客人,便又悄然退出。当他失望地往回走时,小徐从门里探出脑袋喊住他,问清缘由后竟一口答应说:“没事,明天我早点起来上你家,赶在开门前帮你老伴理发。”老王听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小徐小心翼翼地将他老伴扶上椅子,洗头、剪发、吹干、染发,不多会儿,他老伴完全变了个人,乐得眉开眼笑。老王想多付点钱,可小徐死活不收。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正当老王为理发想另找“出路”时,这天早上听说小徐昨晚回来了,他连忙跑去解决“头等问题”。

  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轮到老王理发了。他坐上椅子就问小徐:“怎么不在老家过年?”“过啦。”“离过年还有几天哩,怎么说过了呢?”“在老家过阳历年,这里也是我的家,赶回来过农历年。”小徐接着又说:“两地都是家,阳历年农历年都是年,两头不误!”话刚落音,老王忘了正在理发,竟摇头晃脑地大笑起来。小徐惊得赶紧停手说:“别动,别动!”跟着也笑了。

过年日记 篇3

  今天是的大年初二,爷爷、爸爸、妈妈、我、二伯一家要前往老家铜山县方边村看龙灯。

  俗话说的好“方边的龙灯,曹村的狮灯。”方边的'龙灯当然有名。下午三点半,我们便从江宁市区里向铜山驶去。到了铜山,我们先把爷爷送到村里的家中,在上街去和大伯大妈哥哥一起吃晚饭(爷爷已经吃过了)。吃完晚饭,我们就出发了。车子还没有开到一半,忽然遇到了从村里总出来的爷爷,爸爸幸好及时发现了,来了一个急刹车,调头去问爷爷了个前因后果。原来:爸爸把爷爷丢到村子里以后,爷爷走到屋子里打扫了一番,可谁知出去一问,今天居然不跳龙灯!据说有个人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死了,跳龙灯的人要把他送上山。所以改到了正月初八。

  我们就纳闷了,爷爷不能打个电话告诉我们一声吗?非要走过来,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唉,真是白跑一趟!

过年日记 篇4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爸爸笑眯眯地说:“今天我带你们去放烟花。”我和妹妹高兴地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

  我们来到人民广场,啊!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砰,砰,砰”随着响声,一个个烟花在空中“开放”,有的像一簇簇菊花,争奇斗艳;有的`似喷泉,美丽非凡;有的如爱心;有的宛如一朵朵蒲公英……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的日记08-13

过年了日记08-16

过年拜年日记01-08

回家过年日记01-24

关于过年的日记09-03

过年拜年日记01-18

过年走亲戚日记01-25

【精选】过年日记三篇04-10

【精选】过年日记五篇05-10

关于春节过年的日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