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记

时间:2023-04-04 18:15:05 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读书的日记范文合集八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的日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读书的日记范文合集八篇

读书的日记 篇1

  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题记

  那时的我并不明白,难道看了书就能进步吗?考虑到每次考试吊车尾的状况,我在爸妈讶异的目光下近于无赖似的要求逛书店,父母只好妥协,那是我第一次亲自逛书店并且病态式的买了十几本书。那个寒假我与书为伍。

  但是遗憾的是我发现高尔基是个大骗子,我的分数证明了这一点,我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我很气愤。于是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将买的所有书用废旧箱子打包到了地下室。爸妈下班知道后,并没有对我的行为加以评论,就这样过了一夜。

  第二天周末,妈妈让我陪她出去逛街,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妈妈带我走的是一条我从未走过的老街,我很疑惑。最终我随妈妈走进了一个看不清名字的书屋,原来她要带我买书。说实话,想到我昨晚的行为我不认为还有买书的必要,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破旧不堪、标号危房的老屋,但是我没有表示出来只是安静的跟在妈妈身边,顺便打量着这个可以进博物馆的房子。恍惚间似乎听到妈妈说话,“或许你很疑惑这样的一家店怎么还会存在,不过你要知道想要从书中受益,首先要做的.是选对书,只有你选对了,它才能为你所用,使你进步。而选书不一定要去大书店,该有的书这里也有。但是相反的,大书店却没有这里的环境安静。挑选书不是看别人拿什么你就买什么,而是你心里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书,想要从书中得到什么,而这就需要你在安静的环境中仔细的感受到底哪本书适合你。”

  是的,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第一次买书的那种无方向的随便。我并不知道自己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只是人云亦云,想起同学说哪本好我就拿哪本,而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我需要的。我很赧然。那天,我回想着妈妈的话终于用我的感受买到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想读的书。

  吃晚饭的时候,我向爸爸公布了这一特大喜讯,他先是高兴,随后又很认真的问我:“那么你知道要怎么读这本书了吗?”说实话我有点啼笑皆非,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说:“就是好好看呗。”刚说完,爸爸看着我的眼睛对我摇摇头,“这样你还是不会进步的”。我有点不服气。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说:“虽然提到书时,我们总会说读或者看,但是你要明白这是一种言语的说法,对于书来说它们只是一种运用的手段,你要做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来感受书中想要表达给你的重要的思想和内涵,它们可能属于书中的人物,也可能属于书中的故事背景,还可能是作者的意向。至于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你在看的过程中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说实话,我并不完全明白爸爸的意思,但我知道他是在教我如何读一本书,如何感受一本书,所以那本书以及之后的每一本书,我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是主人公,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每一本书想要告诉我的思想。

  那么回答最初的问题,我到底进步与否呢?很高兴我承认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如果你还是仅限于“看”书或“读”书的话,让我来告诉你快化身书中主人去深切感受书的内容吧。

读书的日记 篇2

  “我读过很多书,每读一本都觉得很快乐。

  雷锋,可是家喻户晓了,《雷锋的故事》就是描写雷锋的书,雷锋的事迹有的我们知道,有的我们不知道,因为他帮人经常不留名就走了,做无名英雄。下面我来和你们讲一讲吧。

  有一次,雷锋乘列车回家时,他在车站、列车上扶老携幼,忙这忙那,找到座位总是让给别人坐,简直成了闲不住的义务列车人员呀!

  雷锋曾说过一句话,我来告诉你吧: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让我们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并要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除了这本书,我还看了童话书《笑猫日记》。这是杨红樱写的,是《淘气包马小跳》的续集,杨红樱是国内有名的童话作家之一,这本书是围绕着笑猫和京巴狗地包天写的',我能感受到杨红樱对孩子们的喜爱。

  我喜欢读书,科普读物当然也不例外。

  《宇宙奥秘探索》能让我知道关于宇宙、天文的奥秘和知识。给我们足够的线索,让我们去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敢想,就一定办得到。《科学家的故事》就是典范,也为我们打开了知识之门,探索更多奥秘。

  读书使我很快乐,读书能让我学到课外知识,同学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他,我觉得很光荣。读童话、漫画里的情节不仅能让我哈哈大笑,还能让我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增添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所以读书使我很快乐。

读书的日记 篇3

  周末下午在街上闲逛,见两三人蹲在一旧书摊前翻看,不禁勾起内心深处似曾相识的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尚未充裕的年代。我刚读初中。与现在相比,学习轻松许多;但可读之书,除了课本别无他物。饥渴的我们每天都在班上搜寻课外书,若某位师兄能拿出一本即使破旧的连环画或《故事会》之类,必定会被大家追逐,直到肩贴肩头碰头五六个人挤坐在一起开始阅读才停息。聚读之处,或是课桌旁,或是屋檐下,亦或是石阶上。中间那位当然是舒服地坐着,负责翻页,甚至朗读(因为靠得后一些的人看不到书的全貌,便要求读出来),俨然是阅读小组的头儿。其余“搭到看”过干瘾的`(因为人多)或挨坐,或蹲,或站,或弓腰,表情雷同而姿态各异。待看到精彩的页面,挨得远的没能看得分明,中间那位却要翻过去了,因此,便时常有小纠纷、小吵闹,但迅即又归于平静,因为真的闹翻的话,书主人便会恼急地把书收将起来,道:“今天不看了,怎样?”害得大家心里如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

  镇上文化站有千把册书,对外租借,一本每天两角钱,但是要收押金。对于十来岁的我来说,偶尔有两三张角票是可能的,但要有块票作押金却是几无可能的。有一年正月里,连续给好多家亲戚拜了年,我的口袋里居然积了五元之巨,当下喜不自禁,径自奔到镇上,选了一本向往已久的完全版的《三国演义》,一路上边走边看地回家。家里人却叫我去看鹅。我拿着书到得田边,瞄了一下,见鹅的只数正常,活动也正常,便站着继续看诸葛亮布空城计,不觉入神,又在不知不觉中蹲身而读,好久都没挪窝。忽一人大呼:“猪跑出来了!”不禁惊诧,应声:“诸葛亮没出来!”扭头循声望去,方感膝盖酸麻,一时支撑不住,“腾”地跌坐在泥地里。起身之后,抬望眼,鹅已不知去向,免不得要去找。那邻居犹且叫:“帮我赶一下猪哇!”我说:“我要去找我。”邻居既惊且怪:“你要去找你呀?!”

  有一次逢场,在镇上逛,忽见一间店铺墙壁上挂满图书,店里摆着几条长凳,十余老少在里面看书,神态甚为享受。乃大喜,入内。方欲摘书观之,一老者近身道:“小朋友,两角钱!”原来这是一家“书吧”。我问:“可以看好久?”答:“可以看一天。”搜遍全身口袋,竟然找出两角。于是交钱看书,却苦于读者众而无凳可坐,只得行蹲读之法。

  平时未能完整阅读的几本连环画,此时此地终于得偿所愿了。纵情饱览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忽一转眼,见店内空旷,长凳上无有老少读者,而店主人正端着饭盒扒饭,方知时已至午,而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叫着可以为证。欲舍书而去,却又舍不得还有半天的钱没有看完,于是强忍饥饿,扑向精神食粮。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本,一直看到店里的读者来了又走了,多了又少了,眼见得店外光线昏暗,远处炊烟升起。店老板(那位老者)笑呵呵说:“别人两角钱都只看半天,你硬要看一天,我折惨了!”

  自此之后,一有机会就去那儿看书,也不拘何书。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仍旧去,发现老板换了一位年轻的,也没空去注意观察他。交上两毛钱,摘下书照例要坐在凳子上,却被年轻的老板客气地挡住了:“坐位子要三毛。”啥?有这种事?这才察觉新老板的不同;但似乎又无理可讲,无法可想。然而,奈何?身上就是没有多余的一毛板凳钱!又担心与他理论耽误时间只会自己吃亏,只得将就站着看了,反正是练熟了此等姿势的。站了半小时左右,复摆蹲读之势,良久,脚踝酸痛,又立而读之,如此反复变换,居然坚持了四个小时的样子。经此一回,以后每看到别人上厕所就要拿书报,便会在脑中预先浮现其蹲着阅读的造型,且联想及己,哑然而笑。

  弹指一挥间,二十余载过矣。在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无比丰富的今天,书之多之美之豪华且不论,阅读时之装备更可谓大升级了:午后阳光、沙滩凉椅、再加一杯馥郁的茶。故此,读书时便失去了从前狼吞虎咽的快感,而获得的是细细品味的从容。

读书的日记 篇4

  最近,我刚刚读完一本书书中有许多关于感恩的作文。在这些作文中,《心存感激》这篇作文让我记忆深刻。

  书中写道: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已实属不易,难道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或许我的理解不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的确确不容易,生命是重要的,但是感激别人和生命比较,更加显得重要。所以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关怀身边的所有的人。这不正如歌曲《感恩的心》中那一句吗?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把握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让我们去感激父母,感激生活,感激朋友,感激磨难吧!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去感激的吧!但是在我的眼中,不止这些,但这些也是极为重要的。

  感激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的'生命。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呵护我们。母亲是伟大的;父亲总是默默地支持我们,教导我们,给我们讲述生活中的经验。

  感激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充满爱心,用善良的双手共同建造这感激的城市。正因为我们心存感激,所以才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感激朋友,是他们的真诚和关心,惦记和牵挂,令我们内心深处一直很感激他们。心存一份感激向朋友道谢,或许给我们给朋友带来愉快的心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你感激的。

  曾经见过一个比喻:“感激是一杯美酒,品出真情,品出心底对生活之美的眷恋。感激是一曲动听的咏叹调,唱的人陶醉在乐曲里,听的人陶醉在欣赏中。感激是一剂良药,医治心灵的麻木,催生生命中诗一样的良知。”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20xx年9月17日星期一晴

读书的日记 篇5

后来我顺利毕业,这两年学习的作用就一点点显现了出来。和别人一起去应征喜欢的工作时,hr只留下了我,因为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学历是什么”;申请工作签证的时候,很多朋友申请失败无奈回国,移民官却没有刁难我,因为我手里拿着货真价实的本地文凭;后来拥有自己的一份小生意,开始写发票申报税目,不必花钱去请会计,自己做起来也得心应手,那一刻就明白当年在大学毕业后再学点什么的坚持,并不是别人说的“无用功”。

  我观察过身边三十岁左右的朋友们,生活大多过得忙碌充实,却很少有人坚持学习,一年也读不完一本书,上学时用的英文完全忘光,爱写字的习惯也不再坚持。这总是让我感慨,中国年轻人放弃自己太早了,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就不肯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棒的人?

  每当我听到有人说,哎,我都快三十了,结婚了也生孩子了,生活现在也挺好挺稳定的',还学什么习?”我都觉得特别惋惜,那么年轻那么有潜力的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地限定自己人生的拥有?怎么能确定自己以后不需要跳槽不需要加薪?怎么能确定以后不被公司派去接待外宾不出国旅行?而又怎么确定你的孩子,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扬起脸天真地问你,“妈妈,你怎么什么都不会?”

  这两年搬家多次,见过很多国外的家庭主妇,我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她们除了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大多在生活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一小段时间,用来提升自我。我认识的一个韩国主妇,孩子上小学后她报名读护士课程,每晚哄孩子入睡后,自己在客厅里啃课本写作业,今年毕业的时候,她顺利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高薪护士的人生转变;另外一个朋友,生了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职家庭主妇,不甘心生活里只有洗衣煮饭,于是跟着网上教程学习手作,虽然过程辛苦,常常要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才能构思创作,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的网店,也开始有顾客的频频光顾。

读书的日记 篇6

  今天,吃完午饭妈妈带我去书城看书,我特别开心。

  我和妈妈坐车,来到了书城。一进去哇!好凉快呀!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儿童书刊区,好多小朋友都在那里认真的'看书。我看看这本,又看看那本。每本书都让我爱不释手。最后选了一本《三国演义》看了起来。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妈妈过来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我说:“啊!时间过得真快呀!”

  看见妈妈手中拿的书,我兴奋极了。好想赶快回家看这些书,我对妈妈说:“今天的收获好大呀!”

读书的日记 篇7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上朋友,我喜欢的书有漫话书、故事书、笑话书和脑筋急转弯。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海的.女儿》、《白雪公主》,我还喜欢讲笑话,有机会的话我可以给大家露一手。

  现在我想让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小朋友你们能用一支蓝色的铅笔写出红字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啦!我还能写出赤、橙、黄、绿好多颜色呢。

读书的日记 篇8

  书就像是一盘杂果粹,把酸的、甜的、涩的、醉的滋味都搅拌在了一起,让你说不准那是种什么样的味道,但却让你迷上它的种种滋味.。

  我看书从不挑,只要有我就看,因为我认为无论是什么种类的书,自有它值得读的地方。看书时我总要联想,喜欢把自己变入书中,即使不做主人公,也要亲眼目睹,领悟文中人的情感,从中找寻处世之道,至少要享受一番.。这样我时常会变成个多面人。

  读<<孙子兵法>>一类的书时,我总喜欢变成一个老谋深算的谋士,混入一片尔谀我诈的尘世之中,与书中人捣个天昏地暗。试想着与书中人一比高下,为局势扭转乾坤,最后往往是古人的做法较为周全,于是自己相形见绌,却又喜欢倒转时空,想考究考究古人是如何想出这如此妙计。虽说以我的智慧,无法想出些什么的,但我却喜欢着种挑战的滋味。

  我也喜欢读些感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自己会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常常坐在当事人的身边,默默地守护,伴着主人公高兴而高兴,悲伤而悲伤,为他们的高尚人格或善良本性而感动得泪流满面,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书中人的一个知心挚友,形影不离,相知相慰。

  在读一些学者的文章时,我又会变成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学生,细心聆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和那谆谆的教诲,生怕丢失哪一句至理的话语,再把这些与自身的现实结合,取其精华,与自身校正。

  “书中只有黄金屋”,在书海中,我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品尝到了各种各样让人迷醉的滋味。

【读书的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日记11-14

读书的日记01-07

读书趣事日记12-09

初中读书日记06-20

关于读书日记12-07

读书的日记15篇08-22

【精选】读书日记4篇03-21

读书的日记(15篇)02-08

精选读书日记三篇12-11

有关读书日记四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