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的日记观后感

时间:2023-06-06 10:44: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妮的日记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1

  如果你处在战争的环境,一直隐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密室中,你会有什么感受?1942年7月,13岁的犹太女孩儿安妮和其他7个人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捕,开始长达两年多的密室生活。

  《安妮日记》这本书就是安妮在密室中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与世隔绝的密室中,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不能打开窗户,还要提心吊胆提防轰炸。安妮没有向命运屈服,坚持记日记,从不绝望,从不放弃。1944年8月4日,由于有人告密,安妮一家和朋友们被抓进了集中营,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

  我不敢相信安妮居然熊在那么混乱的环境中写出这么多优秀的日记。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见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无论如何我也要坚持下去,克服我的苦闷,给自己找出一条路来!”你能相信这些话语出自一个13岁孩子之手吗?这些文字鼓舞人心,让我们看到了安妮在黑暗中的勇敢和乐观!

  而我呢?妈妈去上班,爸爸有事情,让我一个人在家。我打开了房间里所有的灯,生怕哪里跳出一个人把我抓走。还有弹琴。那首复杂的练习曲我怎么也弹不好,这里没弹正确,那里节拍没对上……我又气又急,火一下子冒了上来。“费脑细胞的事,我再也不干了!”我重重地拍打琴键发狠地说。琴发出了一阵阵吱呀吱呀的噪音……缺乏勇敢和乐观,这就是我与安妮的最大区别!

  “希望已经在我们的心中复活了,这希望给了我新的勇气,使我再一次坚强起来!”安妮的身上,具备了许多我们身上缺少的东西。她从多个角度谈论战争与和平,谈论人性。她的快乐、期望、悲愤、寂寞、苦闷以及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未来的向往,让我们心生震撼。更可贵的'是,安妮一直用真善美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言行,不断地自我批评并努力改正……她是我们的榜样!

  一朵娇嫩的小花凋谢了。我们要热爱和平,学会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在黑暗中不屈服,勇敢地坚持下去!

  简评: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要求写一篇读后感。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有某个打动自己的点,抓住那个点,联系实际抒发感想,就是一篇读后感。这篇文章主要抓住《安妮日记》里的几句话带给“我”的心灵触动,写出了“我”从安妮身上学到的勇敢和乐观,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2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女孩子叫安妮,她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933年希勒特(德国元首)上台,开始疯狂的迫害犹太人。为了逃避逮捕、坐牢和屠杀,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的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有人告密,隐居的8个人被捕并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走出了集中营。这本安妮日记,是安妮在被抓进集中营之前,在躲在密室里偷偷写的日记。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佩服写这本日记的作者安妮。刚刚开始迫害犹太人的时候,对犹太人有很多规矩,比如,犹太人不能在晚上八点钟不能在大街上行走,只能上犹太人的学校……这些还不算什么,当安妮他们住进密室的时候,早上不能说话,做什么事都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如果说话很大声的话,就会被可恶的德国兵发现。这些拘束对一个才刚满十三岁的'女孩而言,这是多么难做到的呀!

  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安妮过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啊!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跟二战时期的安妮的生活比一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多么自由啊!多么快乐啊!

  安妮虽然承受了这么多,但她非常坚强。在她的一生中,她曾经说过: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经历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魅力开端。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安妮所要承受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如果我们大家都有一段困难的生活经历,为什么不像安妮一样,去把那些痛苦的经历“变成”一段有趣的冒险呢?让我们和安妮一样吧,让每一段痛苦的经历都“变成”一段有趣的冒险吧!

  安妮虽然很早就死了,但是她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3

  一本好书,如同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待人细细品味,似苦似甜;它,又如一杯美酒,让人陶醉其中,若隐若现;它,亦或一层层阶梯,让人穿梭自如,时上时下。

  曾经,老师在上课时就向我们推荐过《安妮日记》这本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寒假中看完这本书,并认真的写一篇读后感。

  安妮13岁那天,她收到的礼物中,有一样是日记本,那天,她就在日记本上写下第一篇日记,后来,这本日记成为了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日记处了开头一小部分外都是以假托写给好友凯蒂的书信形式形成的。安妮,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日记中表达了她在密室中与母亲的争执、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活泼热情的天性以及她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等等。日记中,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安妮说: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样的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我想:安妮可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学习,可以写作。而我们,拥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思进取,每天只是,做完作业就了事。这种环境的对比,态度的对比铸成了一种反差,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改正这种现状,像安妮一样坚强,不想困难屈服,把困难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

  看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把安妮当做自己的榜样。我想,如果安妮还活着,一定会是一位作家,能带给我们更多好书。

  在《安妮日记》中我看到了许多安妮身上的优点,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逻辑,能用真、善、美的标准衡量自我。我希望自己能从安妮

  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并把它们用到平时的点滴生活中。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4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可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希特勒视犹太人为,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助,但他们每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想想现在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现在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希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写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和平万岁!团结万岁!”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5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满布灰尘的旧窗帘布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乐观、坚强而又令人辛酸的话语出自安妮弗兰克的笔。《安妮日记》它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它是一个女孩最真实的手笔写下的一部日记,一部感动世界的日记。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萌生了一种从前阅读时从未有过的感受,这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写的一本日记,一本普通的日记,是有怎样的力量,感动了世界呢?我带着好奇与期盼进入了这个故事。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她在13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一个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记本。她称她为“吉蒂”,与吉蒂分享心事,当做自己最知心的密友。为了躲过纳粹的破害,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里还有同样患难的其他4个人。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安妮几十万字的日记,就是在这间荷兰阿姆斯特丹263号的密室中写成的,对吉蒂这个密友,她毫无隐瞒的坦露,对饥饿的嘲弄,恐惧的倾诉,对于自己的乐观与一闪而过的悲伤和失望,对爱的渴望,对青春期母女的冲突……对,《安妮日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少女的眼光,观察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创伤。

  最终,安妮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关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玛戈因传染上斑疹伤寒而悲惨的死去,她没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虽然长久的闭上了双眼,而我们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记了,但她的乐观、勇气、感恩于爱,长活在亿万世人的心中!《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6

  一开始,戏份在一种温馨和煦的背景下进行,后见两女孩在树边拥吻,我祝福他们历尽磨难后能携手到老,可惜,我想差了。玛丽安娜选择了婚姻,选择了财富,又或者她选择逃避世俗的眼光,总之,她背叛了Anne。对我而言,无论出于何种塬因,背叛的感情始终不尽纯粹。

  Anne塬谅了她,我佩服Anne能够爱到如此极尽,放下尊严,我自问我做不到。其实,若是旁人,甚至是Anne,若不是泥足深陷,她早已发现两人对彼此付出的爱已经严重失衡,玛丽安娜终会再度背叛。可怜的Anne,直到玛丽安娜亲口残忍地告诉她那一刻,她才恍悟。我爱Anne那注入血液的深情,我也无法恨玛丽安娜的背叛,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斯强大的意志抵抗俗世的眼光,言论可像利剑一般,刺穿心脏。我在看影片时,无数次问自己能否做到如Anne这般,当众人皆不看好我的.爱情时,我会否坚持陪伴他,走下去?至今我回答不了。若一定要痛恨的,也只是她的左右逢源。Anne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内心的强大可见一斑,我们自问也没有几个能做到如此这般。又可说Anne的确幸运,在有生之年能遇上这样一个让自己神魂颠倒的爱人,即使最终悲剧收场,也比众人幸运。

  再说Ann,一个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女孩,古老的服饰更加衬托她的气质,清丽,恬静,优雅,我愿意用最好的词语装饰她。她良好的修养更让我喜欢她。她的内心和外表绝对不成正比,当世人把她当作一个懵懂怯懦的女孩时,她却用回吻告诉我们,她知道这些所谓“不好的话”“会让她找不到丈夫”的话。实在觉得Anne拒绝玛丽安娜的复合,让我大舒了一口气。Ann值得。严重失衡的付出注定没有延续的资本。玛丽安娜她还是适合离开,去追求她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才不会诚惶诚恐,不得终日。Anne没有办法给到她内心安稳,因为玛丽安娜没有爱Anne到甘愿舍弃一切的地步。戏剧落幕时,我感慨良多,现在愈之物质的社会,有多少人能追求自己最理想的爱情,不委屈求全?我没有鄙视任何人,因为自问也没有办法做到。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7

  和平的时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玛戈生活在一个和谐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记,她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记录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们一家由于收到传讯通知,与凡丹一家和牙医杜瑟尔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从此过着隐姓埋名、暗无天日的生活。除了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先生、克莱斯先生和艾莉与米普小姐和一对蔬菜商夫妇外,没人知道他们的行踪。日记记录到对德国无比的憎恨,安妮与父母间的关系,渴望和平的梦想,心灵中的情感和在密室生活中的经历。1944年8月4日上午,纳粹党卫军官和荷兰绿衣警察逮捕了隐藏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和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和克莱斯。后来,库拉勒和克莱斯分别获释和逃脱,而其余八个人被送进波兰的奥西维兹集中营,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惨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捡到了安妮的日记,交给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安妮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两年,她每天都企盼战争的结束,期盼和平与幸福的到来。在密室中无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经历了大人无数的责骂,经历了她心中情感的转变,对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对战争的恐惧,她每天都在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美好的未来……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们却像被软禁在囚笼中的鸟儿,听着外面轰隆隆的炮响和哒哒哒的子弹声,和平和希望又似乎离他们是那样的遥远。安妮在这样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对不称心的事对大人发脾气,她将自己痛苦的心灵紧紧地锁在自己的心里。大人们哪里知道,安妮开朗的外表里边包含的是一颗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个家庭的温暖,缺少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时候强忍住自己的眼泪,对她的日记述说自己的悲伤,用学习和写日记来消磨难熬的时光!对于安妮来说,她身边所有活生生的人还不如一本没有情感,没有语言的日记本!

  读了这本书,我想:安妮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安妮在那样的生活中都能表现得那样坚强,正如杏林子所说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8

  两个月前第一次看此片我没看的下去,也许是《指匠情挑》开发了我看英国古装片的兴趣,这次我能顺利地把这部片看完。

  我对于李斯特的感觉,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同情,再到最后的钦佩,她是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好吧,虽然她骨子里就是个男人,很man很man,很有见识很有担当很有胆量。

  李斯特去勾引布朗小姐我可以认为她是寂寞空虚要慰藉么?那手边就有提布为什么不满足呢?后来布朗也没什么戏份,就是个过客啊过客。不过这一小段插曲倒显得李斯特很真实。

  至于玛丽安娜,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塬来就是《灵契》的女主角啊。开始时是对她很有好感的,因为她澄澈的眼神,尤其是她结婚时在教堂跟李斯特握手时,我以为她是真想结束跟李斯特的同性情缘了。放弃也需要勇气呀。oh~whoknows~塬来她结婚只是为了掩住悠悠众口,她想李斯特依然做她的地下情人。= =从此开始不喜欢她。

  还有提布,对她我真是又爱又恨,她的真情和执着令我触动,她妄图从玛丽安娜手中分一点李斯特的心,oh,so stupid~

  识时务者为俊杰,即使我不想做俊杰,识时务还是不可缺的,做蠢事只能以大概率招来伤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即使在恋爱之中。

  沃克小姐,在她说出“我想留下”之前,她闪烁的眼神我还以为是对李斯特坏名声的恐惧呢。沃克是一个很理想的角色,在李斯特人生的低谷给了她强有力的支持,在缺钱时提供资金,在缺爱时献上自己的真心,难怪李斯特会说,她很适合我。

  (出去玩了,玩耍回来都没有感觉了,容我仓促结尾吧)

  好吧,昨天刚看了《前度》,在想,要是狗血一点,玛丽安娜亲吻李斯特的时候被沃克撞上了,沃克是否会介意呢?

  哈哈,不过现实哪有这么多ifs。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9

  今年暑假,我看了《安妮日记》电影,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电影主要讲了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面对德国对犹太人残酷的迫害,她们一家人只好躲进她父亲公司大楼后面的一些荫蔽房屋里,在这不见阳光的日记里,安妮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给它取名为吉蒂,这本书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青春期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其中,我最欣赏的人是安妮,安妮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是在密室里面是极其枯燥和烦闷的,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恐惧和饥饿不断折磨着她们一家人。安妮对自己的情感,对别人的感情都直言不讳,坦率地表现在文字之中,她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扭曲的人际关系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她还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对将来能出去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她是一个有理想的小女孩。

  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两年,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她没有享受到花季女孩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只有日记本陪伴着她。她向日记诉说自己的苦闷,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描述和亲人间的各种冲突和情感,同时,她以勇敢的态度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让我感到由衷佩服的地方,是她敢于深刻剖析自己,在碰到家人对她有过分的批评时,她正视自己的缺点,尽量做得合大家心意,并努力想做得更好。安妮的母亲不怎么为孩子的精神方面考虑,对安妮很苛刻,使得安妮对她很反感,不过,安妮尽量地理解母亲,她听见楼梯上有了脚步声,就盼着妈妈来向她道早安,然后安妮又会热烈地问候妈妈,渴望看着妈妈亲切地注视着她目光。如果妈妈指责她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她的心情就一落千丈,但是过一会儿,安妮心里就原谅了妈妈,还为妈妈找理由,因为她烦心的事情太多了,安妮觉得,如果我们与人相处,彼此互相友善,都心胸开阔一些,不是只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那么关于教育、饮食等问题的冲突都可以变成一种友好的讨论,简洁的文字,却包含了真理!

【安妮的日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心得体会11-10

《安妮日记》心得体会7篇11-17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11-14

关于安妮宝贝的说说03-21

读《安妮日记》有感06-15

安妮宝贝名人语录12-16

安妮宝贝的名人语录11-07

安妮日记读后感07-20

《安妮日记》读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