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读后感

时间:2022-06-30 21:4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秦诸子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先秦诸子读后感

先秦诸子读后感1

  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先秦诸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再到老子庄子和韩非子,所有学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全都是风神独具,美不胜收。它反映了各家学派的思想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是一门高尚的艺术。

  既然是百家争鸣,那么他们在观点上必然是不同的,会产生矛盾。矛盾最尖锐的一对就是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因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乱世,孔子又想拯救天下混乱无道的局面提出了这一思想。而韩非子却不这么认为,韩非子却反对孔子这一观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提到“法”字,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律这个词,但韩非子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商鞅(同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看法,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商鞅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这一点足够能说明问题,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的“爱”的矛盾最明显。韩非和商鞅也同处于战乱时期的人物,而这一战乱是儒家学派所带来的恶果,韩非子说,儒家学派的思想是毒药,救不了天下,孔子提出的“爱”是害人的,害社会的。

  在现在看来,一些年轻人的做法确实需要用韩非子的观点来实施。例如,迟到现象,有些人认为迟到是无所谓的事情,也有些人是故意迟到,他们认为反正迟到又不影响。有些严格一点的单位会扣钱,不太严格的单位,最多也就是让老板批评说两下也就完事了,这确实使得有些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我告诉你,这在秦朝时要杀头的。也许这些人平时的习惯就很差,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会说他做错的事,这就反映出了孔子“爱”的思想的危害性,难道有“仁爱”就一定会有“道”吗?这正是社会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在家庭方面来看,有些富人家庭里的孩子最终会学坏。他在家里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什么,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思想,我家有的是钱,我干什么事情不对的话有我父母和钱给我撑着腰呢,这就使得他学坏,会对个人及家庭造成不利影响。父母这样对他,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这时候父母就不能在这样了,而是应该对他进行严加管教。我认为,父母还是应该对孩子严厉一点。现在的哪个知名的人物不是靠父母对他严加管教而成名的,没有今天的苦,哪能有以后的甜呢?

先秦诸子读后感2

  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找到久违的“道德”力量——读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有感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金融大鳄的“道德”的缺失,过度“贪婪”,引发了金融海啸,殃及各国企业和平民百姓,造成世界的不和谐。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有些高官、高管经不起花花世界诱惑,“道德”的缺失,因不择手段的贪腐,受到法律制裁。因特网给人们带来信息传递快捷和便利,同时带来信息负面效应,人们开始担忧的是道德水平下降,独生子女的叛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人对金钱的追求,采取尔虞我诈的手段,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病,造成社会不和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时代一个课题。

  读了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同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台上这门课。如易中天讲先秦诸子百家、于丹讲论语、于立群讲《史记》等,央视“百家讲台”系列节目成为百姓的观看电视热点,实际上“国学”也在全国悄然掀起。人们需要正在寻找这一颗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璀璨的优秀文化瑰宝,找到了久违的“道德”的力量。而“国学”可以缓解及避开这些社会病。

  如今在中国崛起之际,国内再次兴起“国学”热这股古风,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些地方出现久违的私塾,这些孩童们又像过去几代人一样,捧着《三字经》和《四书五经》的通俗读本读起来。这些孩子不仅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到“敏而好学”的道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好的运用起来。

  “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及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加上汉赋、唐诗宋词及历史史学等和学术体系。不过,普通人理解的“国学”,就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

  我认为,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弘扬了“国学”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经典。这本书,使我了解到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智慧结晶。在这本书中

先秦诸子读后感3

  先秦诸子中,最另类的当属法家学派。儒、墨、道三家至多是创立学说或是躬身实践,法家则不然,法家的思想学说是要拿生命作交换的,用流血的方式来奠基。流血牺牲的不仅仅是平民或贵族,其中还有法家的人物。代表性的便是商鞅与韩非。

  商鞅之死,简而言之是因为其得罪了太子赢驷这个未来的国君。韩非则不一样,司马太史说韩非死得很冤,入秦没多久就被下狱致死。连自己的主张和抱负都来不及实现,就被李斯、姚贾陷害,死在了云阳大狱里。最为法家最杰出的代表,法术势最后的集大成者,韩非理应是个大阴谋家,但为什么就是斗不过同样是阴谋家的同学、大秦廷尉李斯呢?

  从表面上看,韩非之死是因为李、姚二人的陷害。然究其本因,韩非是死在自己的学说上的,是死在自己手里的。

  作为韩国的王族子弟却无法实现自己的主张。于是韩非闭门著书,在此期间写下了《说难》一文。所谓“说难”即游说国君之难。而且,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但是,作为专制主义代表的法家一旦离开宣传、游说人主,便一无所用其技。所以即便知道游说之难,也要义无反顾地去游说君王。

  其实从韩非入秦到韩非死于云阳大狱这一过程可以清楚的知晓,韩非只能算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与阴谋学家,而非一个合格的实践者。这就是为什么韩非会斗不过同样是阴谋家的李斯。韩非自己在《说难》中坦言:“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然而韩非却给秦王写了一道书,大谈存韩之益处。韩非自称韩国早已“与郡县无异”,并称秦国应该攻打的应该是赵国,因为赵国“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赵国才是秦国的首要敌人,而韩国早已形同秦国的郡县了,不具有威胁秦国的能力。秦国若是攻打韩国,只会让“天下明赵氏之计”,对秦国没什么好处。此外,韩非还当着秦王的面指责姚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还因为姚贾的“前科”要秦王注意。就这样,韩非与姚贾结下了梁子。不过,韩非也许不知道,他的一篇存韩书,同时也和秦王结下了梁子,让嬴政对韩非的好感度与狂热度骤然下降。

  不得不说,韩非其实很可怜,他总结的'除阴谋之计,到头来却把自己给除了。而且,嬴政是绝对不会后悔杀死韩非的,他会把韩非的理论变成实践,但绝对不会要一个碍事的韩非。司马迁所谓的“后悔”只是联系到了自己而发出的一厢情愿的感慨而已,毕竟他是司马迁而不是嬴政,他怎么会知道嬴政的思量。他只是把秦王与韩非的关系强加到了自己与刘彻之间的关系之上。连司马迁自己都说“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当时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解而开罪武帝,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处境与韩非联系起来。故司马迁言秦王悔,实则希望武帝会后悔而已。

【先秦诸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读后感04-05

《青鸟》读后感【经典】09-09

(经典)《简爱》读后感09-22

读后感的作文09-24

罪与罚的读后感09-11

传承读后感09-12

[经典]《简爱》读后感09-21

雷锋读后感02-01

《输赢》读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