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0 08:44: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说课稿四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当我拿到这个课题,首先让我关注的就是“中国”和“好娃娃”两个关键点。结合社会活动特点,围绕这两个关键点,我认为应该在幼儿具有积极爱国情感体验中内化自身的真实想法和行动。同时,在对比中国娃与外国娃不同中,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认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说教。”《纲要》还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要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将通过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唱一唱等多种途径,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在多领域融合、渗透中提高幼儿的认识、培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

  此活动的主角是大班幼儿,他们聪明、活泼、好奇心及探究欲望强,而且我园大班幼儿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及小组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将充分发挥幼儿主体地位,让他们多感官参与,在个别、小组、集体多种学习方式中充分表达和表现,将积极的爱国情感体验内化到自身的意识上、行动中。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育主题内容和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规律、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以下两个目标。

  1、在充分情感体验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树立“争做中国的好娃娃”的自信心。(活动重点)

  2、通过比较中国娃和外国娃的不同,进一步感受中外在体貌、饮食及语言文字上的差别。(活动难点)

  以上目标的定位遵循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社会领域的教育指导思想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具体目标内容,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和科学性、有效性。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达成目标服务的,我们要让幼儿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活动准备将从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和环境创设准备三方面提供。

  1、经验准备:

  1)活动前班级开展了节奏乐活动《大中国》

  2) 活动前幼儿与家长一起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知识,了解几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成绩,可以将了解的内容制作成纸质海报或电子海报

  3) 活动前与家长交流“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理想)

  2、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包括《大中国》音乐和图谱,幼儿制作的海报,文字辨别游戏,中外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视频,升旗仪式的视频

  2)每组幼儿两张不同国家的外国娃娃照片,一支记号笔

  3、环境创设:各区角提供相关主题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供幼儿感知、操作、体验、拓展经验

  五、说学法、教法

  幼儿是活动、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创设条件、提供方法,不仅让幼儿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提升情感体验,还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南》中提出“幼儿学习品质(学习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的培养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幼儿的学法有表演法、情感体验法、多感官参与法、操作游戏法、交流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

  《纲要》还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还将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引导法、多种方式鼓励法、家园合作法等教法,帮助幼儿解决重难点问题,促进幼儿更加优化的游戏、学习、表现。

  六、说活动过程

  以上提出的想法和方法,都需要在科学合理、充满趣味、层层深入、重难点突出、游戏化的活动过程中予以实现。

  过程如下:

  一、 演一演:演奏节奏乐《大中国》导入。

  震撼的音乐,幼儿喜爱的节奏乐活动都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积极兴奋起来,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获得。在这样自然的情感流露中,让幼儿通过接下来的说一说环节,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体验。

  二、 说一说;激发情感体验

  1、演奏后的感受。

  将幼儿演奏后的内在情感通过表达的方式得以外显。不仅渲染了气氛,还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前自主学习的收获,说说自己知道的大中国。

  2、说说自己知道的大中国。

  从幼儿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能迅速打开幼儿的话匣子,经验得以共享。

  两项活动的提升,助推了重点目标的达成。

  三、 比一比:分析比较中国娃与外国娃的不同。

  1、外形上的不同。

  难点目标则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分析比较中国娃与外国娃的不同。

  首先小组利用提供的外国娃的照片,与小组内的小朋友进行外形上的比较,用记号笔画出不同,并用语言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表述分析比较的结果。以小组形式开展这项活动,为每个孩子的参与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的个别指导提供了机会。大班幼儿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得以培养。

  2、辨别语言文字上的不同。

  采用白板操作的方式,师幼一起开展文字辨别游戏。既有倾听层面的辨别,又有观察层面的区分。在趣味性的师生、生生互动中感知中外文字上的不同。

  3、了解饮食、习惯的异同。

  播放视频,让幼儿在观赏中总结中外饮食和习惯的异同。相同点的介绍要渗透有关中外融合、交流的意义,萌生相互学习、共享美好的愿望。

  这一环节,在游戏体验中,在比较分析中解决了难点目标。

  四、 夸一夸:了不起的中国人。

  当幼儿有比较,有了新的认识后,将话题回归到幼儿自身,设计了夸一夸。

  1、说说自己知道的了不起的中国人

  2、设想“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娃”

  从夸夸我们知道的了不起的中国人延伸到争做了不起的中国好娃娃。既有对主题的切合,又是将社会性认识和社会情感落到幼儿自身行为上。交流了不起的中国人采用幼儿个别表达及视频介绍两种方式,为幼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设想“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娃”则通过小组交流和绘画方式开展。在这样两种形式中,满足了每一个幼儿表达、表现的需要,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纲要》还指出:“在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如水般地渗透,必须与幼儿真正融合,教学应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淡化教育痕迹,力求在自然状态下,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五、 唱一唱:更随升旗仪式视频,演唱国歌。

  师幼共同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共同演唱国歌,将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延伸:班级区角提供相关主题的活动环境和操作材料,供幼儿进一步的操作、游戏。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找寻新的生成活动内容。

  六、延伸。

  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幼儿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本着这样的宗旨,我还将结合班级区角活动和家庭教育,关注幼儿在相关大中国主题的兴趣和问题,提供支持与帮助,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推进活动深入、多角度的开展,促进幼儿多方面的获取经验,获得发展。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拓展课《情绪表情》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作用 :人像写生,对于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讲有些难度,不能要求过高,表情制作,旨在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规律与网络流行相结合,感受绘画造型的乐趣,以及勇于探索的学习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能目标:了解人物的脸型分类及常见面部表情的特征,能用剪贴的方法表现情绪和表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掌握面部表情的规律并尝试绘制表情,完成表情的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绘制面部表情的过程中,感受绘画制作的乐趣,激发勇于探索的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等表情的特征及人物脸形的种类。

  教学难点: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完成表情制作。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图例为线索充分利用多媒体,不断采用欣赏、启迪、讨论、展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领悟课程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美好情感的传递,从而感受知识的价值、情感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有丰富表情的影片(截取憨豆先生夸张表情片段)出示课题——情绪表情

  2、“喜形于色”分析情绪与表情之间的联系并总结:

  画人愁,嘴角下弯皱眉头

  画人怒,咬牙瞪眼眉头竖

  画人笑,舒眉眼弯嘴角翘

  3、欣赏蒙克的作品

  《呐喊》

  4、人物脸形的分类

  5、化难为易,把握特征并示范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表情

  6、巡视指导,提示:不同情绪可选择相应颜色的卡纸(色彩与心情)

  7、展示评价并总结: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成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和他们亲近的人。虽然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但那些人究竟给了他(她)怎样的爱?这些爱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如何去珍惜和回报这些爱?这些恐怕是一年级学生从来也没有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和细心体会过的问题。

  在描绘他们形象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表现生动的表情。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记忆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为今后的主题创作打下基础。对于人物表现这些课,教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学会观察并表现人物的特征,不至于发现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从此对表现人物失去信心。

  本课选自于浙美版第一册18课《画画亲近的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相貌特征,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征,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学着用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家人。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

  二说学生: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人物的表现还属于第一课,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学会观察并表现人物的特征,不至于发现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从此对表现人物失去信心。学生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于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他们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也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表现画面。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把兴趣放在首位了。所以在学生画人物时,教师应更多关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那种情感的交流,对于人体的比例等要素则不必过分苛求。“精确不等于真实。”心灵的“表现”,在于尽善尽美地“表现他的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最亲近的人的关心画进去。

  三说过程:

  1、课前谈话,帮助回忆;

  2、尝试表现,观察评述;谈谈“破原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表现人物脸型时,多半为圆型,所以今天我以学生的作品进行深入,结合照片找到脸型的区别,从原生态的学生作品,然后借助照片放大,发现脸型的凹凸,再到寻找自己家人脸型的变化,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从点”到面的基础。发现了许多脸型的变化,现在我们画的才是最爱你们的家人的脸型。

  3、欣赏作品,激发创意;

  4、学习技法,表现“亲人”;今天我与学生尝试的是一种新的材质卡美纸,他的特点为底色很漂亮,可以用橡皮擦出亮面,所以本课教学中对新材质的运用也是一个亮点。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6、课堂总结,研究拓展;

  课虽然是结束了,但是我知道,我的思考并不能到此结束。一次公开课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课后的反思、总结更能让自己更快得成长起来。希望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感谢大家给予的这次锻炼的机会,也感谢我们的朱特,冯校长,师傅阿朱对我这次上课的帮助。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3,主题是“家务和许可”,其功能项目是“礼貌地请求”和“征求许可”。语言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用情态动词culd来礼貌地进行请求或者征求他人的许可。本节我要讲的是本单元的Sectin A的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表示家务的短语;学会用culd表示礼貌的请求以及征求许可,并能作出相应的回答。

  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问题导入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在家中是如何帮助父母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做家务,由此过渡到关于家务和许可的话题,然后教授与家务相关的短语和表达。多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c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一结构来进行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意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重要性,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父母。

  三、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一些动词短语和c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c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实用的说课稿四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四篇

2.【精选】说课稿四篇

3.【精品】说课稿四篇

4.【必备】说课稿四篇

5.美术说课稿四篇

6.说课稿四篇

7.【热门】说课稿四篇

8.关于说课稿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