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1 10:01: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

说课稿 篇1

  指导思想:

  “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技巧项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的力量。本课的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我改变原有教学内容缺少主线的教学结构,以利用身体摆一座“桥”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的时期,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依赖性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教学思路:

  1.导入激趣

  通过让学生回忆各种形式的桥,引导学生利用身体搭一座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是主要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课程他们会乐于学习。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课程他们则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置之不理,因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从而保证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

  2.热身准备

  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几个小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为完成用身体造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仰卧推起成桥

  通过前面的热身活动,在教学“仰卧推起成桥”时,我注意到将这一技术动作分解成几个层次,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

  首先要解决的是推手的问题:我利用游戏:照镜子,使得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用手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达到推手的目的。其次是让学生仰卧在垫子上完成“仰卧推起成桥”,通过“抽垫子”这个游戏,使学生体验到这个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蹬地、推手、挺髋。在充分准备练习的基础上,在同伴的帮助下,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这一技术动作。独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动作,最后进行交流,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桥”,互评成功的“仰卧推起成桥”。

  4、游戏:携手钻桥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桥的理解,通过游戏,使学生再次体验“仰卧推起成桥”动作,更加巩固刚刚学会的技能。

  5、恢复身心,小结

  放松运动摆造型中,通过俩人合作摆造型,四人合作摆造型,最后的八人合作摆造型以及让学生给自己今天的学习取名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及迁移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体现了四个注重

  1、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需探究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

  2、本课中有两处体现:

  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利用金箍棒打妖怪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金箍棒的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可以结合情境、还可以结合数据来谈,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数据有什么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既遵循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诱发学生的思考,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探究规律这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刚刚同学们发现,小数点位置发生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借助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都是小数不便于观察、比较小数的大小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便于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就要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是数学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3、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本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数学小游戏1234,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规律,同时还解决了补0的问题。

  另外还设计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种题型。这样不仅使学生灵活的运用规律,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还借助练习题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区分,例如:判断题:把0.3扩大10倍是0.30 ( )这道题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和这节课所学习的规律进行区分。这样解决的不仅仅是几道练习题,而是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得以综合运用,使学生借助有限的题目,达到无限的思考。

  4、注重培养学生自评互评意识。

  学生应该学习着自评和互评,评价要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这就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扫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回答,尤其是有所偏差的说明,我并没有马上给予否定或指正,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有自我评价反思的机会,同时给其他学生思考、补充或纠正的空间,这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补充完善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发展。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指点和帮助。

说课稿 篇3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板书)让我们一起认识这篇文章(读题)。

  课前同学们肯定已经看过文章了,你觉得这课题有什么特点?(引用了人物的语言)你的眼睛很敏锐.

  二、教学新授

  (一)初读课文,分辨真伪

  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一句怎样的话,理由是什么,可在文中去找出。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先将课文读通顺了,然后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认真”。

  生字新词是我们学习课文的交通障碍,谁能排除万难,

  检查词语: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攥着(就是紧紧握着)、茫然、枯蔫、奔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3、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哪里直接就告诉我们这是谎言?

  ①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说你的理解。你能从字里行间去理解,不错。

  枯蔫焦黄意味着什么?(时间很长)

  有多长?(从卖马草的那天起)

  你们的一双慧眼发现这是一句假话。把你的发现再读给大家听。刚才谁也发现了这句,好,再把事实告诉大家,读。

  ②“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把你发现的蛛丝马迹说给大家听。你把你的目光锁定在了词上,很会抓重点。

  轻声地跟我说一说,读。

  原来这匹马是残疾青年所编造出来的,那是他的谎言。

  (二)深入课文,研究细节

  其实在文章里,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感受到那说谎的痕迹,让我们再次地走入文中去寻找。

  1、编造谎言

  ⑴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从茫然的眼睛,我知道姑娘是很不明白,家里明明没有马,为什么哥哥这么说,还要买他的马草。)把你的理解融入朗读中。你读懂了姑娘的眼神。

  你很会读书,已经明白了哥哥的用意。那就把他的用意读出来吧。

  ⑵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

  (我进去了只会看到一堆枯黄的马草,却看不到那匹马,这样,他的谎言就戳穿了)

  你真会分析,说到哥哥的心坎里了。用你的理解来读读。读书就得像他那样投入。

  ⑶“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你觉得当时他会怎么说这句话,再读一读。说你的理解。

  刚才用行动阻止不了我,现在居然用语言来恐吓我了。

  2、剖析原因

  同学们,他家明明没马,那为什么要说有马呢?为什么要帮我?

  从哪看出我酷爱看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

  a那里是我放学后惟一流连忘返的地方。

  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就是。而且这样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是惟一的,就是那个小书摊。

  一个惟一,一个流连忘返道出了我的酷爱读书

  爱读书的你----读。流连忘返读得特别精彩,老师看到了你在那里驻足停留的身影了。

  b偷偷地看上几眼,也能过过书瘾,十足的书虫。

  c攥着来之不易的毛票,我立即奔向那书摊。

  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你已经基本理解了,谁还有补充?

  珍惜这钱,就是珍惜看书的机会。

  请你读一下,将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匆忙奔向书摊的身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d可马草并不那么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

  让我们听听你的理由。你说出了我的心声,更是你的心声。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面对知识我是如饥似渴,我面对书就像饥饿的人面对面包一样,我实在是饿啊。

  这一切青年都看在眼里,于是就有了这个谎言。

  3、真相大白

  ⑴识破谎言,心存怨恨

  我们是旁观者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切,可当时的我并没有明白青年的心,只想卖出自己的马草,只记挂着那匹马。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再来读这段话。同学们,当我提着马草走进后院之前,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当时我是什么心情?

  可事实呢?

  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不断的在我眼前放大、放大,我不禁自问:读

  我环顾四周开始寻找:读

  我在院子里到处寻找:读

  我发疯似的跑遍每个角落寻找:读

  ⑵回顾往事,心存感激

  哪里出问题了,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我停下寻找的脚步,细细回想

  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幕的往事。此时此刻,我看见了……

  (看见了眼神)出示句子,你读,此时我明白了,

  ……此时我明白了

  (三)真情补白,情感升华

  这时,我全明白了,我到底明白了什么?写下来。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突然之间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青年的良苦用心。此时的你是激动万分。你是个会感恩的人。你被这样一位青年感动了,是吗?

  此时的我是心潮澎湃,我扭头冲了出来。于是在我们眼前展现出这动人的场面:读

  所有的感动汇成了一句话,深埋心里没有说出来,现在请你帮我大声说出来吧!

  谢谢你,叔叔!(出现几个叹号)

  三、蕴意提升

  走进文章,走进内心,再回到课题,现在你是否对它有了更深的体会。读

  (让我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希望我能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你真的很会读书。你理解的非常透彻。什么叫知音啊,你就是青年的知音。这是青年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

  《别饿坏了那匹马》那是一个谎言,但却是一个善意、美丽的谎言!

  四、课外拓展

  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话题。在课的尾声,老师向你们推荐几篇同类型的文章:《天使的吻痕》、《最后一片叶子》、《妈妈爱吃鱼头》、《善意的谎言》、《高贵的施舍》……有心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说课稿 篇4

  信念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它的成真与否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立了信念,或将它束之高阁,或让它付之东流,只是徒有一种形式;而有的人,会为了信念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让梦想实现;更有的人,不论经历多少苦难,哪怕是遭受到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厄运,也都能坚持不放弃,一心一意的始终锲而不舍地追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就是第三种人。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有鸿篇巨制的《国榷》,更有让我们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人性光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是专门叙述谈迁是如何坚持他的信念,让幼时的志向最终得以实现的一篇课文。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这篇课文虽然语言比较平实,但是语言背后人物的精神却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最后一句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全文最需要学生咀嚼体味的一句话。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运用数据来表现人物对信念的执着,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家徒四壁,化为乌有,奋笔疾书等词语的意思,有选择地积累。

  读通,读顺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谈迁写成《国榷》的曲折经过。

  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能结合谈迁写《国榷》的史实以及其他相关事例理解,并能背诵。

  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复述,品读谈迁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能完成《国榷》这部历史巨著,正是因为他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谈迁写成《国榷》的曲折经过。

  1,读题切入,营造阅读期待。

  请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或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厄运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厄运,才能真正感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坚定。)

  2,读一读题目,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语气,引导他们进入硬朗的感悟顽强的信念的氛围。)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话想说

  (不论是就课文内容提问,还是对拥有这种信念的人物进行猜想,都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原始激情。)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感受,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谁能准确地读出这些词语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翔实可信,奋斗,鸿篇巨制,意想不到,家徒四壁,下落不明,化为乌有,体弱多病,茶饭不思,夜难安寝,挣脱,决心,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一袭破衫,奋笔疾书,诞生,名垂青史。

  (出示的这些词语,能体现谈迁写成《国榷》的全过程,为后面的复述作铺垫。)

  再读课文,试着用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

  (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凭借语言,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谈迁写成《国榷》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把这个过程比较详细的说出来吗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1)说说第1,2,3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2)抓住主要内容练习复述。

  (复述是语文学习中一项比较难的能力,既不能脱离文本,又不等同于背诵,它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安排这一个训练,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读了,说了谈迁写《国榷》的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应该是也必定是有个体差异的,聆听学生整体读文章的感受,除了能刺激他们对文本内容作积极的思考,也能让老师知晓学生初步读文的情况,有助于老师对后续的教学设计作调整,让后续的教学安排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作业设计:

  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搜集和谈迁写《国榷》类似的事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家徒四壁,化为乌有,奋笔疾书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谈迁之所以能完成《国榷》这部历史巨著,正是因为他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理解最后一段话并能背诵;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朗读导入,创设感悟氛围

  请学生简单地说说谈迁是怎样写成《国榷》的。你觉得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记录下这一段历史事实的

  试着体会作者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2,3自然段男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全体一起读。(在齐读中互相感染朗读的情绪,在分读中感受课文的结构。)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当它被一定的感情色彩包裹,其文字便能恰如其分的对读者发挥感染并且渗透的作用。)

  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默读课文的第1,2,3三个自然段,反复地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或者令你为之一震,随手划下来,对此,你一定会心潮澎湃,有自己独到的感慨。不妨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首先意味着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交流过程中,结合理解词语,同时切合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谈迁第一次完成《国榷》就很辛苦。其间,将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与经过奋斗,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一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在文字表达中的效果。

  谈迁遭遇到的厄运是什么 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厄运

  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但同时, 不能忽略老师的引领功能。对于谈迁编写《国榷》的经过,学生必然能找到体现谈迁如何努力,如何坚持的词句,进而谈感受。但是不是能与中心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建立起密切,显然的的联系,可能就不得而知,不能保证了。所以,在学生的自读感悟中,穿插老师的点拨与适当的归纳,力求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有序性。其实,第2自然段就是专门刻画的厄运,第3自然段则是具体阐述的打不倒。)

  小结:谈迁之所以能最终完成《国榷》的编写,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综合提升,丰富阅读体验

  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帆风顺的。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如贝多芬,海伦·凯勒,凡高,司马迁的事例。)

  面对厄运,他们取得成功的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有着怎样的信念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结合进行朗读。

  (最后一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倘若没有事例的说明,学生是很难理解透彻的。教材选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有例可依,有例可想。然而,光有课文中这一个例子,学生对这个道理的理解还是不可能实现深入。因此,我安排学生在第一课时后就试着搜集相关事例并在此时一同整合,旨在为理解最后一句话提供相对丰富的感性材料。)

  说说这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激情:信念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信念是一种顽强的品质。让我们向谈迁学习,向贝多芬学习,向海伦·凯勒学习……向更多的有着打不垮的信念的人学习,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去打开自己成功的门,永远心怀希望,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作业设计:

  背诵,摘录最后一个自然段。

  活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故事会。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成

  谈迁————————————————《国榷》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说教材内容时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

  2.说教学目标

  做到正确、具体、全面。

  3.说教学重点、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

  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

  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讲读法和谈话法。还有“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查读法、疑读法、划读法、议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的各阶段,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接下来说怎样教。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布置作业的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等。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会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如何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课书的内容分为几课时,再逐课时安排教学环节。可以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再说,可以把一个环节的内容说完后,再依次说下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上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说课内容浑为一体。

  说课人应具备的心理要素

  一、认识是说好课的前提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方能做好。说课活动也是如此,要想说好课,必须对说课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要求说课人应有良好的认识素质。

  首先要认清说课活动的性质。

  说课是把教师的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教师在独立备课基础上,向同行系统的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其次要明确说课的内容及要求。

  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训练反馈等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是:

  1、依据教材、课标,符合学生实际。

  2、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

  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语言准确、简练、科学。

  掌握说课方法。

  说课不仅要明确说课性质、内容和要求,而且更要掌握说课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说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说课质量的高低,除本人的素质外,准备工作也重要环节。准备的充分,说课质量才会高。说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如下四步:

  1、学:即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的结构,基本知识;确定重点、难点;学习必要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做好理论准备。

  2、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教法和学法。

  3、写:遵照相馆说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写出说课讲稿。

  4、演:说课前的试讲,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修改和完善说课内容。

  说课活动开展的好与坏,首先了取决于说课人对说课活动认识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搞好说课,必须从认识说课入手,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素质。

  二、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原各种活动都与情感不无关系。列宁曾说过:“没有‘分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乞追求。”同样,在说课中不能不考虑教师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于说课活动具有积极的情感可激发教师说课活力,使教师精神焕发,朝气蓬勃,从而提高说课水准。

  1、说课要有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坚强的的意志相联系,能激励说课人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成为说课活动的巨大动力。所以说课人必须要有激情。

  2、说课要有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动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积极良好心境可使人振奋,从而完成困难的任务。

  说课要求说课人具有稳定的情绪,不急不躁,在说课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心: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教学水平一定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说课人必须有良好的心境。否则,无论准备的多么充分,也有可能挥失常。

  3、说课要有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一个人思想行动的基本方向,成为巨大推动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热情的。”

  说课是一种新型教学研究活动。它的要求严格,教师即要有深厚的文化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说课的难度大,人们对此经验又不足,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要想较

  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参与说课,解决遇到的问题,没有热情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要求说课人要有热情参予说课活动。

  情感是决定人的活动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说课人只有化消极的情感为积极的情感,用饱满的激情、稳定的心境、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说课活动中去,说课活动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意志是说好课的保障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具有巨大的作用。意志在说课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

  1、坚持力

  坚持力也称毅力。它是指人确信行动的正确性而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意志品志。

  坚持力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对事业原信心。说课人坚信说课活动会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活力,那么就会推动说课人去寻找设备,查询资料,向他人请教,使自己的说课活动获得圆满的成功。

  自立性是坚持力的重要特点。自立性这里是指说课人能独立分析情况,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说课中不墨守成规,努力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应变力

  应变力是指人根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变动的能力。说课是新鲜事物,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会遇到许多新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克服障碍。

  说课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随机性很大。如果说课人没有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较强应变能力,那么说课活动很容易陷入困境,再则说课人在说课中的角色与讲课中的角色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说课人迅速的适应,因此说课人应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

  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要素互相联系。认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不可能产生,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认识也的情感的基础,情感又是认识的动力。意志与情感也有密切联系,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也成为一直的动力,因此,要想说好课,说课人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

  说课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近两年的说课实践,充分地证明了说课在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作用,表现在:

  ——说课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由于在说课中除了要求说清教学设计常规项目外,还要求教师说出进行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使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学习和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法和学法等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从单一的学科文化知识过渡为既有学科文化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多元的素质结构。

  ——说课促使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现代的教学,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在说课中,不仅在说教什么、怎样教中需要理论指导,在说明理论依据中更需要从教育教学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如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需要以教学论中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为指导,而在教

  与学的关系中就要依据教育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的理论,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课,即课堂教学,至今它仍然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全体学生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这一点上说,任何教学行为都是为它服务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也是为它服务的.

  关于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技术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

  2.备课所写的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对教学方案的书写具体、详细,甚至教学倒题的求解都详细罗列,以利课堂教学中重视;说课所写讲稿,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上课起一种导演的作用。

  二、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

  1.独白语言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2.教学语言

  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样教”。说“怎样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只是不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那么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在何时用呢?

  (1)设计的课堂导语应用课堂教学语言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

  (2)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

  (3)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

  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论依据

  说课中应该说出哪些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

  3.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

  4.教育理论和名家名言也可做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不管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切忌出现以下问题: 1.理论堆砌不适用。

  例如教学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据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观战出发......”,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加上“小语大纲的的要求......”

  2.理论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课都用“根据大纲要求,我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这种理由只是空架子。没有实际内容,究竟根据大纲的哪一条要求,你班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你的教学实践又如何呢?别人不得而知,与其这样说为什么,还不如不说的好。

  说课稿模板

  关于 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课稿 篇6

  1、说教材

  22课《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共有5节,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尤其是第三节和第四节,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课文中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充满童趣,学生非常喜爱。

  2、说学情

  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极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在识记汉字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减一减法、换一换法等,能有效地帮助识记汉字。在阅读方面,学生逐渐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能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

  3、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

  22课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读课文识字。既是对前几个单元识字方法的巩固,又为下一单元读课文识字打基础。这一课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认识10个生字,1个部首,一是借助拼音这根拐杖来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二是在拼读生字的过程中,对拼音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正确区分前后鼻音的发音,对上海地区的学生来讲比较不易,因此在生字教学时应加以重视。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读课文最起码的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点抓,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抓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感悟三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不能为阅读而阅读,重感悟是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把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练说话当作教学目标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安排写字的任务,目的是使学生的写字练习经常化,做到课课写、天天写,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体现了新教材识字分流的原则,也不加重学生负担,不但让学生写好字,而且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说教法

  教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设计的。课开始出示两只可爱的小兔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许多遐想,立刻对学习课文产生了兴趣。最后一环节中,利用游戏来巩固字词,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课结束时依然兴趣盎然。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第三板块中,主要采用了自学、小组讨论、集体反馈、对比等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说课稿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纸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

  活动过程:

  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

  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4、消灭污染,消灭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找出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材料。

  5、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使幼儿积极的投入。

  6、欣赏纸袋,启发幼儿观察它们外形特点,装饰上表现的不同风格。

  7、引导幼儿进行设计,提醒幼儿在提包外形设计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制作出新、奇、特与众不同的纸袋。

  8、分组设计制作纸袋,提供半成品,成品及其制作图解。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情况给予提示和帮助。

  9、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出创造奖、精品奖、时尚奖。说出获奖幼儿在设计制作上的优点,并为幼儿祝贺。

  10、做一名环境保护宣传员,宣传纸袋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说课稿合集9篇

2.【必备】说课稿初中3篇

3.【必备】说课稿集合九篇

4.【必备】说课稿3篇

5.【必备】说课稿合集6篇

6.【必备】说课稿四篇

7.【必备】物理说课稿3篇

8.【必备】说课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