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17 08:22:1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兴趣,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美的情感。

  2、 能够尝试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由律动,培养幼儿表现美的情趣。

  活动重点:幼儿愿意参加音乐欣赏活动,喜欢音乐。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由律动。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图一幅

  头饰(大公鸡、羊、鸭子、小猫、小狗)

  音乐《欢乐满山谷》

  动物图片(大公鸡 、羊、鸭子、小猫、小狗 )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听着音乐随老师走进音乐教室。

  导语:小朋友们好(幼儿:老师好)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郊游好不好?(幼儿)

  1 、教师出示大森林图片。

  导语:对了,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小客人和你们一起玩耍,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幼儿:想)

  那就请小朋友来听一听是谁来了?好不好?(幼儿)

  听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就是小朋友们要像小兔子一样仔细倾听,好不好 ?(幼儿:好)

  2、教师放音乐《欢乐满山谷》

  导语:有哪一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在音乐中听到了有那些小动物?(幼儿:大公鸡、羊、鸭子、小猫、小狗)

  导语:小朋友说的很好,下面老师再让小朋友听一遍音乐,小朋友要仔细听哦。

  3、教师再一次放音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说明:幼儿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字,教师就出示一幅小动物的图片,并且一次贴近大森林里。

  (1)导语:小朋友们,在音乐中第一个出现的小客人是谁? (幼儿:大公鸡)

  对了,是大公鸡。哪位小朋友知道大公鸡怎样走路?(幼儿)

  提示: 教师将大公鸡的图片贴进大森林里。

  教师在前面做大公鸡的动作,幼儿自由模仿。

  (2)导语:第二个出现的小客人是谁啊?(幼儿:羊)

  说的很对,是羊。老牛怎么叫的、走路什么特点?(幼儿)

  提示:教师将羊的图片贴进大森林里。

  教师做羊的动作,幼儿自由模仿。

  (3)导语:第三个出现的小客人是谁啊?(幼儿:鸭子)

  非常好,小朋友听的.真仔细!小鸭子怎样走路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叫呢?(幼儿)

  提示:教师将鸭子的图片贴进大森林里。

  教师做鸭子的动作,幼儿自由模仿。

  (4)导语:第四个出现的小客人谁呢?(幼儿:小猫)

  说对了,是小猫。小猫走路什么特点呢?怎样叫的?(幼儿)

  提示:教师将小猫的图片贴进大森林里。

  教师做小猫的动作,幼儿自由模仿。

  (5)导语:最后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幼儿:小狗)

  小朋友们真聪明,对了是小狗。小狗是怎样叫的呢?

  提示: 教师将小狗的图片贴进大森林里。

  教师做小狗的动作,幼儿自由模仿。

  导语:小朋友们做的很好,学的非常认真。我们自己鼓励一下好不好?(幼儿鼓励)

  下面老师再放一遍音乐,小朋友们仔细倾听音乐,然后自由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好不好?(幼儿:好)

  2、《听听谁来了》游戏

  导语:老师这里有五只小动物的头饰,下面请小朋友按照每次分组,分成五组站好(幼儿站好)。

  每一组的小组长来老师这里,请你们五位小组长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头饰。(幼儿选择)

  游戏规则:小朋友们认真听音乐和老师的要求,老师喊到哪一种小动物,戴这种小动物头饰的那组小朋友就做出该小动物的动作,比一比那个小组听的最准模仿的的最像,好不好?(幼儿:好)

  3、教师放音乐,幼儿做动作。

  4、根据幼儿的喜好每两个小组互换头饰表演。

  小朋友们做的真好!鼓励一下自己吧!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回家后仔细想一想森林里还住着那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跳的或飞的,明天来幼儿园分享给小朋友好不好?看谁想的多,模仿的像。

  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图书介绍】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故事里有着友情的温暖:有个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常常吃药、打针,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有一天,当风把帽子吹走的时候,一个叫小丁子的小男孩儿骑着脚踏车来到了她的身边。他为她追回了帽子,他给她带来了友情。他们一块儿做游戏、说故事。有一天,小姐姐带来一个“开心锁”,他们把锁挂在树上,约定在小姐姐生日那天一起许愿,并且打开锁。可是,小姐姐住院去了,没有如约回来跟小丁子一起过生日。但是,小丁子还是用手指头做了一个心意“蛋糕”,为她许了一个愿……

  【设计理念】

  温暖的友情不是谁对谁的施舍,而是相互的给予和感受,这友情既满足了同伴交往的`心理需要,又促进了他们的人格和社会认知的发展。瞧,小丁子给小姐姐捡帽子、挂“开心锁”、数花瓣儿、用手做生日“蛋糕”、为小姐姐祈福;小姐姐教小丁子做游戏,给他讲故事……

  癌症的折磨是痛苦的,但是,友情使那些被癌症阴影笼罩的日子变得温暖而多彩,让两个小心灵充实而愉悦,令死亡也变得浪漫而温馨。

  【阅读目标】

  1、尊重生命,感恩惜福,体会友情的可贵,用怜悯的心、温暖的手,关怀病痛伤残者。

  2、有感情吟诵童谣,完成相关练习。

  【阅读过程】

  一、谈话入题

  1、小朋友们,一年中什么日子最令你们快乐而且期待?为什么生日令人期待?几乎每个人都期待吃生日蛋糕、收到礼物。

  2、有没有小朋友今天或是这个月生日?表示想送他一个生日蛋糕,但是现场并有没有准备啊,怎么办呢?老师示范用双手围成蛋糕的形状,小朋友一起做。

  每人的双手手掌靠近,手指向上伸直微弯,像一个蛋糕,10根手指头假想是蜡烛。

  3、合唱生日快乐歌或一起说“祝你生日快乐”,并让寿星许愿。

  4、鼓励运用想象力,大家各自对着蜡烛用力一吹,手指收紧成拳头即完成。

  5、寿星收到了祝福,请上台说说心情。

  6、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想一想,有哪些人可能过不了今年的生日?为什么他们不敢期望呢?你能想象他们的心情吗?

  有些病人长期卧病在床,忍受吃药打针的痛苦,他们不知道能不能年年过生日。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来读一个感人的故事--《祝你生日快乐》。

  二、阅读封面以及扉页

  1、看封面,教师:橘红色的光温柔地洒在房间里,洒在孩子天真的脸蛋上,萤火虫飞起来了,是从孩子的手中飞起来的?还是从孩子的心中飞起来的?还是从温暖的世界里飞起来的?

  2、看扉页:教师读文字

  三、阅读故事

  1、教师读文,你发现了什么?小姐姐为什么只有一点点头发?

  2、教师读文,这是小丁子和小姐姐的对话,读了他们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我们来看看小姐姐,小姐姐得了重病,头发都掉光了,可是她依然笑眯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她不怕死吗?

  3、教师读文:理解“癌症”,教师和学生一起数花瓣。

  4、教师读文,教师再次数花瓣,引导看图画。

  5、教师读文,姐姐为什么不让小丁子在大树上刻小天使?你们想听听《乌龟撒种子》的故事。

  6、教师讲故事,仔细看图,看看小动物在刻自己的脸时,大树怎么了?大家为什么说乌龟是一只笨龟?

  7、教师讲故事,问学生,为什么大家终于知道,小乌龟留下的才是最好的纪念?《乌龟洒种子》的故事,有什么特别含意吗?

  8、教师读文,如果你是小丁子,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呀?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小乌龟洒种子》的故事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唱歌曲,体验乐曲的欢快情绪。

  2、根据歌曲,尝试简单的创编歌词。

  3、知道各种菜都有丰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课前和家人逛过菜市场,知道各种菜的名称。

  2、课件买菜。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我最喜欢吃的菜。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在哪买的'?是谁买的?你在菜市场看到了什么菜?

  二、学唱歌曲《买菜》

  1、出示课件《买菜》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菜场逛一逛,看看有哪些菜?(师引导幼儿看课件有节奏地说菜名)

  2、介绍歌曲的名称《买菜》。

  师:你们知道吗?这里藏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哦!

  3、放音乐《买菜》让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4、听歌曲,排图片

  5、根据图片学唱歌曲

  6、玩藏图谱的游戏。

  三、创编歌词

  1、如:我和爸爸去买菜。南瓜大又大等

  2、让幼儿跟着音乐《买菜》的旋律进行改编歌词的演唱。

  四、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喜欢吃的菜。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音乐稳定的节奏性“××︱×—︱”,在音乐慢、快、中等的速度变化中学跳舞蹈。

  2.根据教师动作、语言提示,在第二小节“︱×—︱”处及时地做出抱和换的动作。

  3.体验交换舞伴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

  1.地上贴好圆圈。

  2.红腕花、黄腕花各8个。

  活动过程

  1.散点游戏,初步体验中速音乐。

  教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玩一个“照镜子”游戏吧!

  2.体验音乐的慢速和快速,熟悉音乐节奏型“××︱×—︱”。

  (1)听慢速音乐,创编动作,感受节奏型。

  教师: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做“拍拍︱跨—︱”的动作,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跟着快速音乐做动作,进一步感受节奏型。

  教师:刚才你们做得很好。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跟刚才那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跟着这个快速的'音乐来试一试吧!

  3.分辨快、慢速音乐,将快速和慢速音乐连起来做游戏,巩固节奏型。

  4.在掌握节奏型的基础上,站圈练习“拍拍︱抱放︱”的动作。

  教师:你们想不想找个朋友来玩一玩?好,我来邀请一个朋友,看我们做了哪些动作?

  5.随着中速音乐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1)幼儿站在圈上明确自己现在的朋友和下一个朋友。

  教师:举起戴腕花的手,顺着腕花的方向指出去,眼睛看着你的新朋友。

  (2)借助教师的语令学习交换朋友。

  教师:我拍手的时候脚动不动?

  (3)尝试听音乐交换朋友。

  6.完整表演舞蹈。

  (1)整理完整舞蹈的动作编排顺序。

  教师:刚才你们玩的“拍拍抱”“拍拍换”就是一个很好看的舞蹈,想不想连起来跳一次?舞蹈开始时是“拍拍抱”,然后音乐先慢后快,然后是“拍拍换朋友”。

  (2)幼儿随着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习乐器——沙罐的制作方法及操作。喜欢参与乐器自制活动,体验并享受使用自制乐器伴奏的乐趣。?能自己探索自制乐器的操作方法,并尝试用自制的乐器为音乐伴奏。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哈喽歌》进入教室

  创造性地根据音乐中的`变化表现打招呼的动作。

  二、教师用故事引入所欣赏音乐并作简单律动。

  三、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里的特殊音效。

  四、学习自制乐器——沙罐。

  五、音乐伴奏游戏。

  六、退场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

  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1、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3、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

  ③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

  ④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幼儿能大胆的表演,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浓厚。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2-29

中班音乐教案12-21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教案06-17

【精】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热】06-13

【热】中班音乐教案06-13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3

中班音乐教案【精】06-12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12-31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