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7-14 12:42:5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合集6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4的组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2、4、5、6题

  教学过程

  一.第2题 自己拼一拼、指名拼这些音节 同位说一说这些音节的声调标在哪? 抄写音节

  二.第4题 听故事《我,我,我,我知道》判断那种说法是这次赛跑的规则。 先小组内说一说,注意说明理由 全班交流 每小组由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发言。

  三.第5题 观察图画写一写 自由填写 小组内讨论 将自己的答案编成一句话 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的回答没有病句,并且符合图意即可。

  四.第6题 分段朗读 思考:丁丁写字不好是因为什么? 后来他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五.自评

  六.总结

  课后札记: 学生对于这组练习,出错较少,只是在说话练习上,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说不清楚,但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表达水平,要多进行此方面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及只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

  3、培养保护环境既美化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方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意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自主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拉花作品

  教学过程:

  1、出示拉花作品

  2、说一说你见到过像这样的东西吗?

  它有什么作用?美化

  3、分析拉花作品

  引导观察制作图

  (1)分析异同

  小组讨论

  (2)试一试

  分析你的作品做的好(不好)的'原因。

  4、尝试不同的剪法

  5、美化

  说说你可以用拉花怎么来美化。

  用拉花美化自己,或美化环境。

  把拉花连起来,美化。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儿歌:《小小的船》。题目中的这个字(出示“船”字),谁会读?

  生:船。

  师:对了,还有谁想读?

  生:船。

  师:很好,我们一起读。

  生:船。

  师:你们都见过些什么船?

  生:(略)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船。

  师:在船的前面加上个小小的,你读一读,你感觉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生:我感觉这是小小的一只船。

  生:好像还很轻。

  师:那你们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小的船。

  (点评: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说、读,由生活中的船引入书本上的船,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师:很可爱的一只小船!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船呢?下面呀,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到文章中去看一看。轻轻地打开我们的课本,翻到76页,准备好了吗?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课件出示课文)你可要仔细地听好每一个字哦!

  二、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

  师:听出来了吗?写的是一只什么船呀?

  生:它是月亮。

  师:原来它是一只可爱的月亮船,(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多有意思呀!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生:喜欢。

  (点评:多有意思的月亮船呀!在孩子的心中悄然播下了情感的种子。)

  师:那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

  生:可以读读拼音。

  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师:这些办法都非常好。我们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这些生字,用自己特别喜欢的符号圈出来,看准拼音,好好地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读起来吧!

  三、自读课文。

  师:(约5分钟后)好了,小朋友,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许多同学把生字拼读得很正确。你们知道吗?这些生字宝宝们呀,特别淘气,他们蹦呀跳呀地跑出了课文,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星星,看一看,哪些生字,你已经会读了?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拼读生字。)

  师:你非常勇敢,但你要注意,“星星”的“星”是后鼻音,你再读一遍。

  生:(拼读“星”。)

  师:你读得非常准。那这些生字中,还有没有哪些字不太好读,你想给大家提个醒,教大家读一读呀。

  生:(教读“闪”。)

  师:还有哪个字不太好读呀?

  生:(教读“船”。)

  师:那我们再一起拼读这些字,可要注意这些难读的字音哟!

  生:(拼读生字。)

  (点评: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他们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习惯。)

  师: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我们也会认识这些字。对吧?那我们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来读读字卡。看一看,谁认识的字最多,读得最准,别忘了给他鼓鼓掌。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学生在小组里用多种方式读字卡。)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孩子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品尝到合作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看看这些去掉拼音的生字谁读得最准。(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在“开火车”认读生字“弯”、“闪”、“蓝”的时候,相机指导读好短语: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弯弯的月儿:(引导:你知道有些什么东西是弯弯的呀?在船儿的前面加上两个弯,你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闪闪的星星:(引导:小星星是怎样闪的呀?做动作。像小朋友的眼睛眨呀眨呀,真漂亮!)

  蓝蓝的天:(引导:生活中,你看见些什么是蓝色的呀?观看课件: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多瑙河,蓝色的天鹅湖,蓝蓝的天空。让学生感受到,蓝色是一种很美的颜色。)

  (点评:将词语的理解与孩子的生活链接起来,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但词语的意思已经根植在他们的头脑中了。)

  师:这些生字咱们都会认了。可是,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课文里,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整篇课文。)

  师:读得真好。所有的同学一起读这首儿歌。

  生:(全班齐读)

  四、读好课文。

  师:这首儿歌呀,是叶圣陶爷爷专门给我们小朋友写的。你想啊,蓝蓝的夜空中,风儿在吹,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小摇篮里,真舒服呀,真快乐呀!听老师读一读这篇课文。

  师:(范读。)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首儿歌读好呀?

  生:想。

  师:那咱们把这首儿歌再好好地读一读。读好了,你还可以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想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整篇课文)

  指导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

  师:(动画: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配乐:虫鸣,蛙叫。)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你看出来了吗?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像笑脸,像秋千,像电话……)

  师:在小朋友的眼里,月亮不仅仅是月亮,它还变成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叶圣陶爷爷,他也觉得月儿特别像小船,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

  生:两头都是尖的。

  生:小船也的弯弯的。

  师:是呀!你们看,(动画:月亮在夜空中飘荡,音乐:摇篮曲)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

  (自由练读——点读——点读——女生读齐读)

  (点评:教师有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再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课文的语言中,通过美美地朗读把这种美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指导朗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在我们好听的读书声中,月亮船微笑地看着我们,这么可爱的月亮船,小朋友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生:想。

  师:那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我们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让我们随着月亮船一起摇啊摇……(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聆听歌曲,在歌声中体验坐上月亮船的感觉。)

  师:现在我们坐在月亮船里,你睁大眼睛到处看一看,你一定能看见很多很多美丽的东西,看见什么了?

  生:蓝蓝的天。

  生:闪闪的星星。

  师:你们看,小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朝着我们眨眼睛呢,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快跟小星星说说话呀!想跟小星星说些什么呀?

  生:小星星,你好!

  师:你好!

  生:小星星,你真可爱!

  师:你也很可爱!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小星星。那我们把这一句美美地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它呀!

  自由练读。

  点读。(评价)你读得很用心,小星星在鼓励你。

  点读。(评价)你读得很好,小星星都笑了。小星星还想听所有同学一起读。

  齐读。

  (点评:让学生进入角色,把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读背全文。

  师:这么惹人喜爱的小星星,这么美丽的蓝天,这么可爱的月亮船,让我们把整首儿歌再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我们所有同学一起读。

  生:(读。)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让我在音乐声中,做上自己想做的动作,一起背诵这首儿歌。不会背的可以偷偷地看一看。(音乐:小小的船伴奏)

  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背诵儿歌。)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师:学到这里,小朋友的收获真不小,我们读会了儿歌,还学了那么多生字,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呀,再静静地看一看,默默地记一记。看看这些生字我们是不是都认识。

  生:(默记)

  (点评:给学生一个自我检查的时间,培养他们反思自己学习情况的习惯。)

  师:谁都记住了,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生字。)

  师:真好,我们一起读一遍。现在,我们跟这些生字们成为了好朋友,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到他们,到时候,别忘了跟它们打招呼呀!今天,还有两个生字朋友,我们来写一写。看一看,他们是谁?

  生:白、田。

  师:

  我们先来写“白”字,看一看,怎样把“白”字写好呢?

  师:(示范书写)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个“白”字写好呀?

  生:想。

  师:那我们拿出小铅笔,在田字格里找到这个“白”字。坐端正,摆好写字的姿势,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学生练习写)

  师:写好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前边的字,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

  师:我们接着要写的这个“田”字,你看看,它有和“白”字特别像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两个字都有个“口”字。

  生:“口”字要写得上宽下窄。

  师:(示范书写)

  师:现在,我们摆好姿势,开始写“田”字。

  师:看这个小朋友的字,他哪儿写得特别好?

  生:他的两个字中,“口”字都是上宽下窄,所以很好看。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写得和他这样好?那我们在田字格里把这两个字再各写一个。

  生:练习写字。

  (点评: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汉字的规范书写,还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寻找规律,为学生的终身识字打下基础。)

  六、总结。

  师:同学们,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不仅仅是我们小朋友喜欢月亮,其实月亮也很喜欢我们,它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快乐的学习,看着我们快乐地游戏,看着我们快乐地生活,她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总评

  我想,一定有很多的老师都是读着《小小的船》这首儿歌长大的,它是我们童年的歌谣。而今天的孩子,他们依然在用着稚嫩的童音诵读着这首儿歌。这让我们不禁在想,是什么让它保持着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当我们打开课本,潜心走进课文的时候,文中所蕴涵的一种丰富的美就会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天空的蓝,蓝得那样清澈,广博;可爱的月儿是如此的温柔、可亲。闪闪的星星又是那样顽皮、活泼。坐在月亮船上的孩子,心情是多么的舒畅和快乐!可以说,它是无数孩子童年的一个快乐的梦,它是孩子们对美的无限向往与渴求。

  儿歌是快乐的,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

  在教学中,教师从情趣识字入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合作中自主识字,展示交流识字成果,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复现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在写字教学中,老师特别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当孩子在音乐声中静静地写字的时候,当他们的字一次比一次写得好的时候,孩子们应该能够感觉到把字写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

  《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

  《小小的`船》这首儿歌是美的,那么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美的。

  那么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呢?教师的做法是:

  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丰富、宝贵的课程资源,看得出,教师在努力去用美的语言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话语:“那我好好的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喜欢它呀!”“我们和这些生字成为好朋友,再见面的时候,别忘了和它打招呼呀!”

  “其实月儿它也很喜欢我们,他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看这我快乐的学习,看着我们快乐的游戏,看着我们快乐的生活。”

  老师希望能够用这样的语言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

  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

  语文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象:弯弯的月儿像什么?月儿什么地方像小船?在音乐声中,乘着想象的翅膀,飞上月亮船,坐在月亮船上,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亲历语文境内,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

  引导学生用美读去抒发情感

  美读是抒发情感最好的方法,同样也是叶圣陶先生,他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一句的朗读,教师是这样去引导学生的:

  首先,通过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和小星星对话,在对话中感受到蓝天的美、星星的可爱。

  然后,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这一段,通过朗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喜欢它。一次次的诵读,是情感的抒发,是美的享受,孩子们沐浴在快乐的情绪中,他们的眼里闪动着和小星星一样美丽动人的光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二)通过分析数量间的相依关系,进一步建立和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正确地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难点:分清楚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数多的部分组成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教师把5朵黄花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黄花多,还是少?

  大部分学生会感到不知如何回答,请优秀的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这样答:只有一种花,无法比较多少,再贴一种花,就知道黄花多,还是少了.

  表扬这位同学回答得好之后,教师在黄花的下面贴8朵红花.

  师:现在说一说黄花多,还是少.

  生:黄花少,红花多.

  师:再表述的准确一些,应该怎样说?

  生:红花比黄花多,黄花比红花少.

  师:比较多少时,应该说清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2.操作.

  请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圆.按要求在课桌上摆.

  师: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6个△.请用手势把三角形和圆同样多的部分表示出来.再把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表示出来.

  △比○多________个.

  算式:________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5,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概念.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教师行间巡视.

  师:第一行摆4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要比圆多两个怎样摆?

  生:先摆与圆同样多的4个三角形,使它们一一对应,再摆比圆多的2个三角形.

  师:第二行摆了几个三角形?

  生:第二行摆了6个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哪两部分?

  生:三角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和圆同样多的4个,另一部分是比圆多的2个.

  摆完后指名学生叙述摆的过程,教师完成板书: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二行摆6个△.

  2.教学例6.

  师:今天我们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谁比谁多和多几是什么意思.

  板书:例6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

  (1)审题.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画批,贴出下面的实物图.边讲边把条件和问号在图上补充完整)

  (2)分析.

  师:红花只是3朵吗?

  生:不是.

  师:纸条盖着的`红花是几朵?

  生:纸条盖着的红花是5朵.(老师

  揭开盖着的纸条,露出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

  师:红花比黄花多3朵是什么意思?红花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红花的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

  师:现在要求红花有多少朵?怎样求?

  生:把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与比黄花多的3朵红花合起来,就是红花的朵数.

  (3)解答.

  师:要求红花有多少朵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用加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生:

  5+3=8(朵)

  口答:红花有8朵.

  师:算式中的5,3,8分别表示什么?

  生:5表示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3表示比黄花多的3朵红花,8表示红花有8朵.

  (4)归纳.

  师:这个算式表示比5朵多3朵的数是8朵.

  请几名同学说一遍,每个同学自己小声说一遍.

  师:求比5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就是把同样多的5,与比它多的3加起来.

  (5)巩固.

  师:求比7多5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7+5=12

  师:求比20多18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20+18=38

  (三)巩固反馈

  1.出示投影,在老师的指导下半独立完成.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把图意叙述一遍.明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哪种狗多?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花狗多.从花狗比黑狗多4只知道的.

  师:花狗的只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生:一部分是和黑狗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狗多的4只.

  师:怎样计算花狗的只数?

  全体学生做在书上.

  指名说7,4,11分别表示什么?

  2.独立练习.

  小民家有2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11只.有多少只母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有________只母鸡.

  师:这道题哪句话最重要?怎样想?(提示到此,让学生先说思考过程,再解答)

  3.提高练习.

  (1)看图编题:

  (2)小明做8朵花,小红比小明多做4朵,________?(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3)有小白兔6只,________,小黑免有多少只?(根据算式口头补充缺少的条件,再解答.)

  6+□=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几两个概念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理解红花比黄花多3朵这句话的意思.

  首先,在复习准备阶段,通过设问这些黄花多,还是少?引起学生注意力,进而探究要比较多或少,必须知道谁与谁比.从而加深对同样多和多几的理解.

  其次,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图,着重说明较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小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小数多.要求较大的数,就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练习设计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

  三、教学材料:

  蜡笔、毛笔、油画笔、抹布、水粉笔、水粉画颜料、水桶、调色盘、粉笔、水彩笔、刀子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让小朋友猜这样一个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扇子,没脚也没手,能在水里游。”你知道它是什么?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美丽的鱼儿,你看!多有趣啊!教师简单描述:它身上穿着白色的衣服,尾巴在游的时候碰到了沙堆,所以变成了这种颜色。(出示:一条用各种纸质材料做成的鱼)

  3、体验感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它的身体和尾巴,感觉一下:分别是用什么样的纸做成的?

  4、一生上来摸一摸,说一说它的身体是用什么样的纸做成的?再摸一摸它的尾巴,是用什么样的纸做成的?你知道这种纸叫什么纸吗?(学生感觉:粗糙、光滑)

  5、鱼儿身上没有花纹,你可以拿什么工具来打扮它呢?鱼尾巴上也没有花纹,你又可以拿什么工具呢?准备好蜡笔、毛笔、调色盘)

  6、请二位学生上来画,其余学生一起观察他们在不同的纸上打扮的`效果会有什么不一样?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进一步拓宽对材料的认识。]

  7、说效果,说感受:请其余学生说说画出来效果有什么不一样?请刚才上来画的小朋友说说你们画在沙皮纸、宣纸上各有什么感觉?

  8、教师小结:刚才两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把这条鱼儿打扮得更漂亮了!学生尝试用不同的作画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作画,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2-17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11-1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1-07

一年级小学体育教案12-03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1-22

小学一年级语文蘑菇教案02-1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