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09 08:54:21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毕、废、购、酒、斤、录、疾、驶、郊、段”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了”。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能在说话、写话时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2、弄清楚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如何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借题激疑

  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收购废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首先,请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记生字词,和本课出现的一些成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师:都找出来了吗?我想请来把第一行的字词读一读。生:……

  师:真不错,普通话很标准,声音也很洪亮。

  师:第二行的字词老师还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希望你也能像一样,做

  到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

  生:……

  师:你可以当小老师了,你来带大家把第二行读一遍。

  师:下面再跟老师把生字词读一遍,注意咬准字音。生:……(去掉拼音读)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汇报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师:在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觉得比较难记或者是难写的字呢?

  生:…

  师:你又是如何把这么难的字给记住的?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生1:……

  生2:……

  2、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好“购、酒、驶、段”,注意左窄右宽。

  师:老师认为呢,难写的'字有“购、酒、驶、段”,请大家自觉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注意左窄右宽。(生练)

  3、及时评议,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出示“明了”)你还能给“了liǎo”组几个词吗?

  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我想请字写得的一位小朋友读读第一句话。

  生:……

  师:你来读读读第二句。

  生:……

  师:认真听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我们这里有一个…、、

  生:多音字。(板书)师:谁能分别给它们组词?

  生:……、

  师:相信通过你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能记住这组多音字,谢谢你!师:课文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成语。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成语有哪些?

  生:(预设)一望无际、画蛇添足、关门闭户、自相矛盾。

  师:那你能说说你对一望无际的理解吗?一望无际在我们书本的第5自然

  段。请其他同学做好笔记。

  生:……

  师:解释非常到位,表扬。师:那画蛇添足又是什么意思?

  生:……

  师:看来你对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理解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事的时候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师:再看到关门闭户,你来解释。生:……

  师:自相矛盾呢,是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四)听范读,划分段落大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范读,注意听清楚字音,

  边听边思考:

  本文可划分为多少段?每段分别又说了什么?(段落大意连线)

  师:你把课文分为了几段?是怎么分段的?生:……

  师:真会归纳。下面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分段的。(PPT连线)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2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2.选定内容:确定好习作内容,是写帮助别人,还是写一起玩滑梯,还是写一次郊游……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5.结构顺序: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始末,最后点题。

  下水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①童年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在每个人的童年中,一定会发生不计其数开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小鸟站在枝头歌唱。

  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沙包和一只粉笔便出了门。我们用粉笔在地上划了几个方块,准备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然后身轻如燕地接连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大方块,又跳进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返回时,跳过第二个方块时,我先稳住身子,慢慢地弯下腰,捡起沙包来,再跳回起点。这样跳了几个来回,我真的很累。由于我心里着急,结果没有瞄准,扔出了方块,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我“悲喜交集”,高兴的是我可以休息一会儿,不高兴的是,只要妈妈一上,我胜利的机会几乎就要消失。我心里默默的祈祷:老天爷,赶快让妈妈扔不准吧!老天爷好像听到了我的“祷告”。这一轮,妈妈果然没扔着。我站在起点,静下心来,瞄准方块,一扔。后面几次,我全部都扔进了方块。

  ⑤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这就是我玩得最开心的事。

  ①开门见山,交代童年让我开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当时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务:“我”和妈妈。

  ④详细记叙了“我”玩跳房子游戏的过程。

  ⑤前后照应,紧扣主题。

  你平时最爱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戏过程中最开心的片段写一写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

  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播放音乐《童话镇》。

  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

  二、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

  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

  1、抽生读阅读提示。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师生合作读。

  2、学习字词。

  (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

  (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

  (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

  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

  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

  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

  (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按“原因——愿望——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

  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

  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

  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

  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

  六、拓展延伸

  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

  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

  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

  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

  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动物、植物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倾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美。)

  (4)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妙)今天我们就来从来自英国的彼得?西摩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解题: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妙——它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4)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世界的奇妙的?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小组合作,交流此文主要内容、主题和结构特点。(强调小组成员之间要配合默契,按顺序起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者声音要洪亮,倾听者要神情专注,遇到有见地的看法及时鼓掌,有不同看法全体成员汇报完毕再补充。)

  5.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收获可能是以下几点: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4)重点段落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5)抓住事物特点(颜色、形状、形态等)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

  6.再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最佳的心态,放松地再把课文阅读一遍。注意啥都不用想,就当自己在家读书玩呢!

  (2)交流读后感觉。(舒服、幸福、好玩……)

  (3)教师评议:你用心读了,才会有这种感觉。

  1.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iàn

  ( )

  là zhú

  ( )

  yòu huò

  ( )

  shī rùn

  ( )

  pǔ tōng

  ( )

  mó xíng

  ( )

  呈现蜡烛诱惑湿润

  普通模型

  2.比一比,组词语。

  幻( )幼( )

  忙( )芒( )

  捡( )剑( )

  辉( )挥( )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 )

  奇妙( )

  变幻( )

  普通( )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开始( )

  普通( )

  三、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二、细读课文,感受奇妙。

  (一)感受天空的奇妙。

  1.谈话过渡:通过以上的阅读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了解世界的奇妙。咱们先看看天空怎么样?

  学生自由读课文2―8自然段。提醒学生美美地读,细细地想。

  2.谈话过渡:下面咱们就七嘴八舌论天空吧!你觉得哪里最奇妙呢?勾画一下原句。一会儿说说看。

  3.学生可能汇报的情况如下(随机理解感悟):

  (1)第二自然段是总起句,引起下文。

  (2)第三自然段“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抓住颜色(粉红色、蔚蓝色)、形状(大火球)描写初升的太阳,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太阳比作大火球)。

  奇妙一:是它带来了新的一天,多么奇妙啊!日出日落循环往复,居然就是我们日日夜夜经历的时间变化。

  奇妙二:能想象日出时候天空的变化吗?学生读句子,想象,出示自己看到的日出景象图片。(北戴河日出图片、海上日出图片、云海日出图片、泰山日出图片)再读读文中的段落,用心感受它的奇妙(颜色的变化和形状)。

  (3)第四自然段“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美妙的故事……”哪里让你感觉到它的奇妙了呢?

  ①“飞行”随风飞行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奇妙的经历呢?(和小鸟、星星、月亮、太阳一起游戏、聊天……)

  ②“各种奇妙的形状”“各种”说明形状很多,“奇妙”呢?千奇百怪,你能想象出多少种云的形状呢?

  天上的云像洁白的羊群,像连绵的山峰,像奔腾的骏马,像威武的雄狮、像翻腾的巨浪,像堆积的棉絮,像泛着光的鱼鳞。

  一抹淡淡的云彩,像一片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天空中,飘浮着几朵乳白色的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如果你一不留神,它就变了,让你找不到它了;它在慢慢移动,有时像奔腾的浪花,有时像轻柔的羽毛,有时象闪亮的鳞片,有时像张着大嘴的鳄鱼……

  天空的云十分美丽。有时薄得像一层纱,有时厚得像一床被;有时分散成一块一块的,有时聚集成一座座小山。天空的云又十分可爱。时而像一只小白兔,一蹦一跳,像和谁赛跑似的;时而像一只大黑象,鼻子里都是水,“哗啦,哗啦”地往下洒;时而像一只猫,正在睡懒觉,对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有时云儿们又会聚到一起,像是在说悄悄话。

  ③你能说出多少种形状的名字呢?(高云: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中云:高积云、高层云;低云: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

  ④随便在练习本上画两笔呗?你看看像不像你曾经见过的云呢?好个奇妙的云哪?以后咱们创作本《云集》吧!专门收录你们观察到的云的图片和描写的文字,咋样?

  ⑤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它们的奇妙,注意停顿和重音。找个同学展示一下!

  (4)第五自然段“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又黑又重”那是什么样子?“噼里啪啦”又是一种什么声音?那时候的人、动物、植物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就是这又黑又重的云给咱们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很奇妙吧?

  学生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5)第六自然段更有趣!还是你们自己读自己想吧?哪里最有趣?“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你想象到了什么?(一群可爱的孩子在雨后冲出屋子,雨中嬉戏,累了就静静地蹲下来,看一个一个的小水洼,比比谁最美!看水洼里和水洼外的好玩的东西,比如……蜗牛。)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写法,把水洼比作镜子。

  连起来读读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想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跟你同桌讲讲下雨时的乐趣吧!指名学生讲雨中有趣的经历。

  (6)第七自然段“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换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体现奇妙的词语“不时、变换”,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金色、红色、紫色。

  日落的时候天空只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吗?(不是,还有很多。)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片段欣赏:一轮太阳正在缓缓向西落下,天空中的几朵云彩被染上了数不清的颜色:有橘红、金黄、瓦蓝、绛紫……像披了一件五彩的霞衣,又像仙女挥动仙棒,向云朵问候时送给它的礼物。这时候,太阳已经变成了“残阳”,周围的景物变成得暗淡了下来,可是,叶子和花瓣上的露珠却像钻石一样耀眼夺目。透过水珠看阳光,水珠像三棱镜一样显现出像彩虹般的绚丽,真漂亮!残阳快消失了,天空也变得越来越美:夕阳的余辉映在天空中,染上了血红色,显得分外壮丽;也染上了像成熟的稻田般的金色,显得格外高贵;还染上了大海深处的深蓝色,显得十分神秘……(学生自由朗读。)

  (7)第八自然段:夜幕降临还好玩吗?(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群星闪烁”——繁多的星星发出摇晃不定的光芒,天空真有意思!“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是作者的想象,也是比喻句,把群星比作千千万万支极小的发光的蜡烛。

  指导朗读,读出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4.再默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在表达顺序上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天空的美。)板书:天空——早到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老师也能感受世界的奇妙,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学生大声地感情朗读课文2-8自然段。)

  (二)感受大地的奇妙。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中描写大地的内容,在文中做好批注。然后指名汇报咱们先看看大地怎么样?

  学生自由读课文9―16自然段。提醒学生美美地读,细细地想。

  2.谈话过渡:下面咱们就七嘴八舌论天空吧!你觉得哪里最奇妙呢?勾画一下原句。一会儿说说看。

  3.学生可能汇报的情况如下(随机理解感悟):

  (1)第九自然段是总起句,引起下文,下文按照春夏秋冬季节交替的顺序进行叙述。(板书:大地——春夏秋冬)

  (2)了解春天的世界。

  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为世界增添了色彩,为世界增添了美丽,给世界带来了生机。)

  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抓住水果的颜色特点进行描写,读着读着就感受到了水果的诱惑。)

  指导朗读,读出春天的美丽、诱人,读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3)了解夏天的世界:“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树叶带来这么多绿荫。”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说说对大树的赞叹。

  齐读课文十二自然段。

  (4)了解秋天的世界。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从对色彩和蝴蝶的描写表现了世界的美丽。“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蝴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感受到鸟儿的勤劳。)

  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写出了时间有初秋到深秋的变化,“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准确地写出了深秋的特点。)

  指导朗读,读出对秋天的热爱。

  (5)了解冬天的世界: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冬天的什么特点?(寒冷)“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运用了什么写法?(夸张)“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有运用了什么写法?(比喻,把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比作一颗颗珍珠。)

  朗读课文第十六自然段,跟随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老师也能感受在不同的季节里世界的奇妙,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学生大声地感情朗读课文9-16自然段。)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最后二个自然段,提出以下问题,要学生分析、理解。

  (1)“极普通的事物”指什么?(我们经常见到的事物。)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自然段的含义的?(要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就要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要善于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和知识。)

  (2)结合课后两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首尾连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2.练习全文及生活经验说说你对第一自然段中“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3.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

  (四)课堂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就能发现这个世界无穷无尽的奇妙事物。热爱生活吧,做生活的有心人。

  2.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先总写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接着又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描写,每一个方面又有一个总起句,两个方面的描写结构又非常相似,最后又写了这个世界非常的奇妙,需要我们去寻找,文章首尾呼应,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奇妙的世界的喜爱之情。)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3. 作者是抓住哪些具体事物进行描述的?(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是很普通的事物。)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奇妙的( )

  奇妙的( )

  其妙的( )

  奇妙的( )

  奇妙的( )

  奇妙的( )

  2.照样子写词语。

  (1)又黑又重

  (2)噼噼啪啪

  (3)千千万万

  (4)翩翩起舞

  3.观察周围的事物,找一找,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三、品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读出对这个奇妙世界的热爱之情。继续探究,学习第四部分。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3. 通过《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的学习,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还学习了很多写作方法,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学以致用,去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读句子,谈体会,写片段。

  1.课件出示句子。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写法。

  3.例文引路。

  (1)课件出示例文:

  大地真是一个魔法师,它能使一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最后变得硕大无比,它还使小草变得翠绿,使樱桃变得鲜红,使桃子变得水嫩,使橘子变的金黄……

  春天,百花盛开,那一望无际的平原更是别具一格:绿草衬托着那许多叫不出名的野花,显得是那样的艳丽,迷人,真有一种“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景象。

  夏天,我们坐在那绿色的“大伞”下,倾听着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感觉使多么的惬意。

  秋天,带着忙碌的身影匆匆来到。树儿赶忙换上了新衣裳;麦子摇曳着那金黄的身子,等着农民伯伯的收割;菊花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它那储蓄一年的能量,即将进行“爆发”。

  冬天,大地到处都银装素裹,难怪毛主席写下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空试比高”这样豪放的诗句。

  (2)交流感受。(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4.拓展思维,互相交流:说说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奇妙之处。

  5.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写这个世界其他的奇妙之处。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6.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全班交流,指导修改。

  8.评选出优秀片段,由小作者读给大家听。

  五、作业。

  自由组合小组,用上恰当的过渡段把多人的片段合成一篇小学生习作。

  互相合作对合成的习作进行修改,并认真誊抄。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

  (早到晚)

  大地——

  (春、夏、秋、冬)

  [教学反思]

  《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四季景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的散文,条理清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之情。为了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一上课,我便让他们说说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看法,进而引出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创设情境,形象感知“奇妙”一词。通过背诵诗文、欣赏图片,再次感知世界奇妙的自然风光,引出课题。创设情境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一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我调动了起来,在我的图片引导下畅谈了自己眼中的世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看得出孩子们对探索这个世界的渴望,对美的赞许,在此环节学生们还出人意想不到的说了好多的成语。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有的说像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奇妙的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要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呈现 蜡烛 诱惑 湿润 普通 模型

  2.幻想 幼小 连忙 光芒 捡起 刀剑 光辉 挥舞

  3.呈现(出现) 奇妙(奇特) 变幻(变化) 普通(普遍)

  4.开始(结束) 普通(奇特)

  第二课时

  1. 奇妙的世界 奇妙的形状 奇妙的故事 奇妙的幻想 奇妙的声音 奇妙的问题

  2.(1)又黑又重 又高又大 又甜又香 又大又圆 又哭又闹 又惊又喜又长又细

  (2)噼噼啪啪 叽叽喳喳 呜呜咽咽 嘀嘀嗒嗒 叮叮咚咚 乒乒乓乓叮叮当当

  (3)千千万万 清清楚楚 清清白白 曲曲弯弯 日日夜夜 三三两两 世世代代

  (4)翩翩起舞 面面俱到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欣欣向荣 源源不绝沾沾自喜

  3.在春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舞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斜:不正。

  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

  寒山:深秋的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

  (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晓诗意。

  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预设: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

  预设: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入诗境,悟诗情。

  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

  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预设: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枫叶经霜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横紧凑,撇捺要舒展。“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

  过渡: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苏轼。

  (一)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感知古诗。

  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预设: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想一想:《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

  预设:字、景、情、理。

  1.小组长领学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

  (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写,直至完成任务。

  (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

  2.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预设: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导悟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预设: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

  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

  预设: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

  七、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

  八、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片,观察回答。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

  板书,齐读课题。

  2.解读课题。

  夜:夜晚。书:书写。见:看见。

  夜书所见: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情景)。

  二、感知内容

  1.认识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2.听《夜书所见》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夜书所见》。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读古诗

  (一)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好节奏。

  (二)抓住关键字理解诗意。

  预设: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义和用法。

  促织:蟋蟀。

  篱落:篱笆。

  (三)读一读诗歌,说说你喜欢的诗句。

  1.赏析前两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两句诗中诗人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孤单忧愁寂寞

  诗人的心被思念家乡的情感填满,朗读时要读出来。

  2.赏析后两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

  诗人看到了明灯,想到了“挑促织”——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内心又充满了开心快乐,被幸福感填满。进而有为思想丰富了内涵。

  3.诗人的感情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跟读诗歌,读出情感变化。

  自由朗读诗文,读出诗人的感情变化。

  (四)背诵诗文。

  1.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诗文。老师出示诗句中的一个字,学生背出相应的诗句。

  预设:送、动、挑、夜。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送、挑”的写法。

  2.这三首古诗都是关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诵课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记忆宝库里。

  小组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最有节奏感,最有感情。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背诵成果。

  四、主题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遍地美景的季节,在诗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说不尽的。

  1.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秋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出示诗文《秋思》、《夜雨寄北》。

  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景,诗中的情。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快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总结:秋天的诗歌有古道西风的苍凉,也有一鹤排云的豪迈。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发现秋的美丽。

  五、巩固提高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5、(课件出示4、5)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板书: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4)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单指某一个岛)。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课件出示6)

  (1)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7)

  富饶优美瑰丽岩石海参大龙虾

  划过来挺威武鸟粪祖辈建设

  有深有浅交错鼓起数不清厚厚的宝贵

  (1)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优瑰虾挺饶

  形近字辨析:叁一参没一设措一错金一宝福一富

  组词扩展:数学宝贵鸟粪祖辈威武划过来

  (3)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

  “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课文中还有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提醒学生写“岩”的时候,“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石”要变短,写在横中线的下方。“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4)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5)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①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8)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②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种各样

  ①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②问:怎么读?

  ③学生读词后,(课件出示9)各种各样的珊瑚的画面和字幕“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再读。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成“huà”。

  “瑰丽”的“瑰”应读作“guī”,不要读成“guì”。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海水、海底、海岛。)

  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7、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

  四、拓展延伸,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课件出示10)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课件出示11)西沙群岛图片,让学生观看。

  五、学习新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12)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

  1、指名认读。

  2、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展示:

  “优错虾挺浅”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鼓数”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岩、宝”上窄下宽。

  师重点指导“挺”。

  “挺”左右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廷”,先写“壬”,再写“廴”。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4)“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3、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课件出示15)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板书:海水五光十色)

  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6、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7、(课件出示16)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

  (课件出示17)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四,知道句间联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三自然段。

  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

  4、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18)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3、教师评议,进行总结: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课件出示19)“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这句话的感受。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到处都可以见到鱼。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

  5、课件引读:

  (课件出示20)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有的,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6、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7、练习说话。

  (1)“有的……有的……有的……”

  (2)自由练习,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3)师生评议。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

  (课件出示21)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是以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

  4、教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

  5、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板书:鸟的天下)

  6、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7、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指名读课文。

  2、(课件出示22)重点句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23)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6、(课件出示24)重点句2:“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说说自己读句子后的体会?(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这是第六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这句话与第一句的作用类同,不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6、指导朗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写法。

  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大部分: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包括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产、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2、让学生练习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25)要求:西沙群岛的海里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观察下面的图画,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3、引导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认清段式(即: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展评优秀作品。

  5、范文引导:

  (课件出示26)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真是千奇百怪。成群的扁鱼游来游去,它们的眼睛长在背上,尾巴像把剪刀,这些家伙全身都是肉,几乎没有什么骨头。还有一种五彩缤纷的鱼,它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它的身体比所有我看到的其他鱼要大一倍,像一本打开的语文书,它的花裙子是透明的,在海水里漂动,美极了,像一位小姑娘在跳华尔兹,真是独一无二啊!那条鱼真漂亮,它披着蓝色的大衣,只有背上有*的条纹,这是大嘴鱼吧。这千奇百怪、五彩缤纷的鱼简直成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主人。

  6、(课件出示27)段式练习:

  (1)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练习口头说分述句。

  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_______;________;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2)给总结句,说分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爱美丽的校园。

  (3)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说分述句。

  校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生物角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7、学生独立练习写一段话。

  8、让学生读自己写的一段话,请同学评议。

  四、总结全文。

  1、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全文的内容。

  2、出示课件:回顾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28)我们从海面上,看到了()的();潜入海底,发现了(),(),(),();走上海岛,感受到这里是()。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 )“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这里栽着()。一棵棵榕树就像()撑开的(),树叶(),可以(),()。树下(),每逢(),()总是()。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此文的写作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同桌间相互交流,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很多事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讨才会加强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

  我有一个想法

  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有的时候回家晚了,物业也就关门了,我们只有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才能去拿。

  有的时候,妈妈给快递师傅说,将快递放在我们家的门口就好,可是师傅为难的说,按照规定这样子做是不被允许的,还是要放在物业。

  ③所以我想,要是家门口有一个带锁的能够放快递的箱子,师傅就可以直接把快递放进去,然后我们回到家就可以拿,这是一件多么方便的事情啊。

  ④我希望在房子建设的时候,能够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设计一个快递箱。

  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②指出以前房子建设的问题。

  ③根据妈妈和快递师傅的谈话以及房子建设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奇特的想法。

  ④根据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看完上面小作者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呢?请写一写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8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

  下水文:

  啄木鸟治病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蔡桓公”等词语。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Hello,howareyoutoday?

  生:(自由回答)

  师:Iamfine,too、我很高兴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在这里上学。老师有一个疑问想问问大家,假如你们生病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寓言故事,来看看故事里的病人生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课件呈现课题并板书:扁鹊治病师引入“扁鹊”一词的`介绍以及扁鹊的真名秦越人的介绍。

  二、自读自悟,读悟文章主要内容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这篇课文,大概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回顾上次课学习的课文中的生词,生齐读)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师生一起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感悟故事情节

  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

  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思考从文中的“站了一会”“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能得到什么启发?(扁鹊医术高明)。

  师:作为医生,都有给病人记录病情的习惯,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扁鹊,一起为蔡桓公记录病情。完成第一张扁鹊专用诊笺。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

  2、完成第二张扁鹊专用诊笺。

  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

  2、完成第三张扁鹊专用诊笺。

  讨论:扁鹊三番五次的劝说,可蔡桓公还是不听,由此可见,蔡桓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五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

  2、完成第四张扁鹊专用诊笺。

  师:一个劲儿劝蔡桓公治病的扁鹊,现在却掉头就跑,这是为什么呀?

  第六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

  2、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四、回顾课文,领悟文章主旨

  1、回顾课文,梳理情节病在皮肤热水敷烫病在皮肉扎针病在肠胃服汤药病在骨髓无药可救

  师:认真观察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你有什么发现?

  (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病的方法越来越困难)

  2、思考:该寓言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成语:“讳疾忌医”与“讳疾忌医”的学习。讳疾忌医[解释]讳:忌讳。

  疾:疾病。原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的缺点和错误。防微杜渐[解释]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五、小组交流,拓展想象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中,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五光十色”、“蠕动”、“威武”、“寸步难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学习作者总分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语句优美形象,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更让西沙披上了一件美丽、富饶的彩衣,使其美轮美奂。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两段,更是锦上添花。

  西沙群岛,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进行初步感知,增强感性认识。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为主,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整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西沙群岛的富有体现在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利用网络百度搜索西沙的风光图或录象片及本课课件,在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后,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制作成易吸引学生便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

  2、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

  3、今天,就让老师来做一次“导游”坐上轮船一起走进西沙,感受西沙的水,触摸西沙的沙,俯瞰西沙的鱼,领略西沙的美。(出示课件)

  4、在优美的课文朗读中,大家认真的听,美美的看,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是不是呀?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呢?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补充课题:(富饶的)

  二、新课

  (一)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课前的学习情况。(出示课件)

  2、这些词语意思你都知道吗?不明白的地方举手,我们一起帮助你。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字词同学们学的'很好,不知道课文读的好不好呢?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呢?其他同学认真听,在他们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边听边想边画: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课件出示课文第2、3、4、5、6自然段的开头一句。

  (三)细读课文,感受特点。

  1、精讲第一自然段(总述部分)

  过渡:同学们,美丽的西沙在向我们挥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西沙,尽情的玩耍吧!

  (1)出示课件,西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汇报,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画一画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这些特点的

  (4)生汇报,师随机引导学生“有的……有的……有的”理解写作方法,使学生对祖国的壮美河山产生热爱之情。

  小结:西沙以它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得名,因此,它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过渡:同学们,美丽的西沙风景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找找自己喜欢的景点,好不好?

  (5)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1)、找出自己喜欢景点的相关段落,看看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体会到这些特点的?

  3)、朗读感悟或扮演小导游讲解。

  2、学生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然后汇报,师适时点拨引导,学习作者用拟人、排比的写作方法描写西沙的海参和珊瑚、鱼,并出示珊瑚,鱼群,贝壳相关图片感受特点。

  同时板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过渡:西沙群岛的美景只有这几处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分举手回答,大声说出:海鸟。板书:(海岛:鸟的天下)

  过渡:是呀,西沙群岛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站在西沙眺望美我们美丽的岛屿,我们无比自豪,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

  (1)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6自然段

  提问: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呢?

  (2)小结:使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用到这种写法。

  三、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欣赏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攀登了雄伟高耸的万寿山,畅游了水平如镜、翠色如玉的昆明湖,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正是作者按游览顺序并抓住了这些景点的特点,才能把这个美丽的大公园如此生动准确的展现出来,让我们产生美的享受,课后,同学们也学习这种方法介绍一处景点。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2.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畅所欲言

  1.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

  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3)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不行,也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5)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

  (6)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度。

  四、总结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希望班干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辉煌!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2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再次播放小兴安岭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树木很多,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都让自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

  2。学生交流,课件聚焦“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几个短语以及省略号,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过渡引入:孩子们,小兴安岭除了树木多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那里近距离地看看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情境法,让学生由对画面的感知引入到对小兴安岭的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了深入了解其四季特点的积极性。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景

  (一)指导精读小兴安岭的春、夏之美。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都抓住了春天小兴安岭的哪些自然景物进行描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它们在春天时的特点。

  (1)学生交流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写了树木、溪水),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描写树木和溪水的句子,看看它们各自在春天到来时都是怎样的(树木抽出新枝、溪水涨满了……)。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抽新枝、春水涨。

  (2)课件播放春天树木生长、溪水流动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理解“淙淙”(水流动的声音),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句子,看看这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

  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B。春天,树木生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3)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的“抽出”更恰当生动,把春天到来时,枝条迫不及待抽枝长叶的勃勃生机写活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再读课文中描写小鹿的句子,想象小鹿生活在这样春意盎然的树林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散步、喝水、欣赏”等词语体会小鹿舒适、安逸、快乐的生活情形,体会小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鹿欢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树林的画面美。

  2、认真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分别又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将喜欢的原因简单地写在旁边。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对景物的感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课件适时聚焦“树木、雾、金光、草地、野花”。

  (2)引导学生说说在这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中,自己最喜欢哪句话,原因是什么。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句话说明了枝叶长得非常茂密。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枝叶长得很茂密呢?

  生:“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两个词语都说明了枝叶非常多,而且很有生机(板书:枝叶密)。

  师(课件出示枝叶茂盛的图片):你理解得非常准确,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齐读,注意强调几个叠词,突出枝叶繁茂的特点。

  生:我比较喜欢山谷中清晨的浓雾,走进去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

  师:我注意到了你说的是“浓”雾,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雾特别浓的。

  生:我从“整个森林浸在”体会到的,“浸”字表明雾很多,把森林都包住了。

  师:这句话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觉得就像是水一样,把东西都淹没了。

  师:老师赞同你的理解,“浸”字原本指液体浸泡的意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雾多得就像是一片雾的海洋。

  师:对,更进一步说明了雾很浓,看,都成了乳白色的海洋了(板书:雾气浓)。

  课件播放浓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雾多、浓的样子。

  生:我还特别喜欢阳光照在草地上的景象,阳光照得那些盛开的花儿格外美好。

  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阳光、草地、鲜花的美好样子,也从真像个“大花坛”体会草地上花很多(板书:野花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用略微轻缓的语速读出这种感受。

  (二)自主探究,感受小兴安岭的秋、冬之美。

  1、过渡:孩子们,结合刚才对春、夏两个季节的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景物美(读句子……)。

  教师适时归纳:对,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在读中想象体会,这无疑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式。接下来,让我们自主学习小兴安岭秋、冬两个季节的描写。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找出主要的景物描写,看看秋、冬两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分别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第4自然段感受秋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归纳板书: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播放秋天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同时还有丰富、珍贵的物产。

  (2)继续交流对冬天小兴安岭的'感悟,课件适时播放冬天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引导他们体会白雪皑皑的情景,同时抓住动物们不同的表现来体会它们此时的感受(躲起来,盼着春天快点到来……),教师归纳板书: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两个季节不同的画面。

  (三)拓展延伸:如果你有机会到小兴安岭游玩,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交流的时候注意抓住文中小兴安岭的四季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扶放结合法”,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春、夏两个季节的景物描写,并让他们归纳学法,然后再按照习得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提升了他们阅读语言、品悟文字的能力。

  三、感悟文情,课堂小结

  1、想象体验:引导学生根据对小兴安岭四季的景物描写,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小兴安岭。教师适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归纳板书:花园、宝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两个短语。

  2、教师小结:这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最后,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结束学习)

  板书设计:

  春:抽新枝、春水涨、鹿欢畅

  3、美丽的小兴安岭夏:枝叶密、雾气浓、野花开花园

  秋: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宝库

  冬: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3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s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背诵第3~6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说清楚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喂、盈、彤”出现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识记。结合偏旁识记“檀、喂、庙”,这3个字分别为木字旁、口字旁、广字头,结合字义,联系生活经验,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识记“盈、彤”,这两个字在文中都以词组(“笑盈盈”“红彤彤”)出现,可出示图片,再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动作识记“跪、揉”,可结合动作,识记生字。对比识记“模”,这是个多音字,可结合“模型”,联系学过的知识,识记生字。随文识记“接”。

  写字:“凶、庙、威、武”是半包围结构,要特别注意提示笔顺。“必”是独体字,点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注意点的不同位置,总结书写要点。“胡、灿、骑、秒、猛、接、镇”等字都是左窄右宽,偏旁大多由熟识的部件组成,书写时应引导学生观察“火、马、禾”成为偏旁后形体的变化。

  2.朗读教学

  本文言辞优美,想象合理有趣,适合学生反复阅读。教学时,先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火烧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细致引导学生朗读第3~6自然段。如第3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从这些词语入手,体会颜色的丰富多样,进行朗读指导。

  3.积累表达

  课后有两个积累任务,一个是课后第一小题,要求背诵第3~6自然段;另一个是积累三类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其中背诵第3~6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可以在重点品读之后借助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辅助记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有8个,比较特别的是“金灿灿”,这是ABB式的叠词,凸显了云霞金光耀眼的样子,可结合多媒体体会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这些词语说出火烧云是如何变化颜色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喂、盈、彤”这3个生字,会写“必、胡、凶、猛、接、威、武、镇”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云。

  3.能说出火烧云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理清题意

  1.课堂导入,引出课文题目。

  (1)师:大自然千变万化,就连天上的云朵也有千百种姿态。你见过这样的云吗?(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

  (2)师: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云?(学生描述所见情景)

  (3)介绍作者萧红,引出课文题目。(课件出示萧红简介)

  2.抓住疑问,走进课文。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

  (2)根据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师:读完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题目。

  师: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什么是“火烧云”,通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画上横线。

  3.理解“烧”字,感受异景。

  (1)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指名朗读,师正音。

  (3)认识“彤”字。

  ①教师范读,出示“彤”字的读音。

  ②解释“彤”的字义,“丹”指红色,右边“彡”表示装饰。

  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理解“红彤彤”。

  (4)体会“烧”字,感受火烧云的瑰丽景色。

  ①找出文中用得特别好的动词“烧”。

  ②播放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说说“烧”字好在哪里。

  ③教师总结:“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如火一样红,也使人感受到火烧云如烈火熊熊燃烧那样的震撼景象。

  (5)学生齐读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以火烧云的图片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主题鲜明。对于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的“火烧云”,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让学生初步理解。抓住关键字“烧”,让学生在理解“烧”的过程中,明白火烧云名字的由来,也感受到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绮丽壮美。

  板块二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结构。

  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火烧云”的?

  (3)学生答,教师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2.图文结合,感受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火烧云上来时的美景。

  (2)围绕“变”字,感受美景。

  师: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把它找出来。

  (3)细读第1自然段,体会变化。

  师:火烧云出现时,都有哪些事物在变化?用横线画出来。进一步思考:它们是怎么变的?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喂猪的老头儿的胡子。

  (5)认读生字“喂”。

  ①结合偏旁,理解字义。

  ②课件出示与“喂”相关动作的图片,加深对“喂”的记忆。

  (6)结合“笑盈盈”,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心情。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们见到火烧云时很高兴?

  (7)课件出示“盈”字的演变。

  课件出示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盈”是“充满”的意思。“笑盈盈”即笑容满面的意思。

  (8)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再读第1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结构,找到作者行文的规律。在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火烧云的出现时,先抓住“变”字,发现火烧云的美;再由“笑盈盈”体会人们见到火烧云时的喜悦。最后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对照具体画面朗读,感受火烧云的特点。

  板块三

  书写指导,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必、胡、凶、猛、接、威、武、镇”,学生观察异同点。

  (2)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教师强调:“必、威、武”这3个字的主笔分别是卧钩、斜钩、斜钩。

  (3)教师范写,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笔画重点指导。

  ①“必”:第二笔卧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方,不宜过长,笔顺是点、卧钩、点、撇、点。

  ②“胡”:左右结构,注意“月”字撇画的穿插。

  ③“凶”:先内后外,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点。

  ④“猛”:左窄右宽,右部底横宜长,托住上方。

  ⑤“威”:半包围,被包围部分小且靠左,斜钩是主笔,要写舒展。

  ⑥“武”:第二横从横中线起笔,写得斜长,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小,斜钩要写舒展。

  ⑦“镇”:左窄右宽,右边“真”字里面有三横。

  (4)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特点,将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识记、辨析,重点笔画、特殊笔顺重点指导,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这样先观察后书写,写后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字写美观,从而提高其书写能力。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4

  【教学理念】

  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

  (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1)出示词语: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 黑绸 膜翅 益虫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 斑 录 凡 距 款 绸 膜 瞎 益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 凡 款 斑”。

  (2)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如:绿一录 风一凡 斑一班

  (3)组词扩展:“款待 款款 有益 益虫 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3)“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 肯定)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

  (4)“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 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书: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板书:吐褐色口水)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5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燕子》教案01-10

部编版《跳水》教案11-05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案12-29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1-29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9

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01-07

小岛教案部编02-07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11-25

部编版《花钟》说课稿范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