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3 12:51: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1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2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4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是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

  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三百六十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12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应 “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12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应 “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2

  导入

  介王羲之生平 代表作

  请学生积累成语典故

  一 默读第一段 概括第一段内容

  明确 墨池的处所 形状;王羲之学书法的故事

  提问:作者对荀伯子的记载的看法?是否同意?

  明确 作者持怀疑态度

  讲解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第一段内容

  承接第一段最后的疑问,作者是怎样继续展开文章的呢?

  第二段继续写王羲之,我们来一起来看看王羲之除了上节课了解的“临池学书”等故事外,还有怎样的特别之处?

  二 翻译第二段第一句

  1.王羲之是一个不看重功名利禄,喜欢尽情任意地游山玩水的人,性格清高,随性,不喜欢受约束。我们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会在字体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2.另外作者再次提出了疑问,为第一段的疑问提供了依据。

  三 翻译第二句

  作者的语言很干脆,用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他的什么观点?

  明确 王羲之的成功依靠的是勤学苦练。

  四 翻译最后三句 看作者是怎样推进他的文字的?

  1.2 作者用强烈的语气引出了观点 练习书法一定要勤学苦练。

  3. 关键 由此及彼 以小见大,引出了更深层次的观点。

  回顾第二段结构

  紧承上文 由记叙转入议论 以小见大 引出观点 加强道德修养更要刻苦学习

  五 第三段

  记叙了王盛书“晋王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作者间和让作者写文章。

  提问:王盛书“晋王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昭告天下这里是王羲之练字的地方?

  作者推测:1 出于对王羲之书法的喜爱,重视遗迹。2 勉励后学。

  在推测的基础上,作者又推进了一步,由“一能”推到了仁人庄士的道德修养,教化德行。

  六 第三段结构

  记叙 推测转入议论 以小见大 引出观点 要学习前人的道德修养

  (交代了文章由来 这也是作者虽然怀疑临川未必是故迹,却依然写下这篇文章的由来,可以避免以讹传讹的笑柄。 同时在文中留有余地语气委婉,让王盛能够接受,)

  七 总结全文结构和观点

  作者是正统派古文家,卫道气息浓厚,这里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卫道的传统思想。

  《墨池记》说课稿

  《墨池记》是曾巩于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盛之请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记事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多朗读课文,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难点是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意图

  [学情分析]

  学生对王羲之的故事有粗浅的了解,知道他是位名书法家但对他的勤学苦练缺乏深刻的了解且对做人的道德修养缺少体会教学中应串联补充,唤起学生“勤学苦练方有佳绩”的情感共鸣,进而体会文本思想及写作意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了解王羲之的轶事和历史上的勤学故事及典故教师可以作简要补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2. 能力目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

  3.情感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会“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2. 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

  [教学方法]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2.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自己领悟基础上合作交流

  3. 合作探讨,分析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 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对王羲之成就的简介,引起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

  环节二 简介文史知识

  1. 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

  2.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3. 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和本文有关的人物及景观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三 诵读、积累

  1. 多媒体播放视听材料《墨池记》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句读,听明语气)

  2. 朗读课文 朗读方法可以多样自读、默读、范读、齐读等

  3. 根据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

  4. 积累:

  (1)实词:任 极 意 徜徉 肆恣 致 信 善 能 固 章 揭 推 尚 被

  (2)虚词:之 以 于 岂 邪 况

  (3)一词多义:

  方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然

  有地隐然而高

  岂信然邪?

  及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书

  羲之之书晚乃善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

  能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夫人之有一能

  (4)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课文,讨论交流,积累语句: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5)合作探究文中设问句的特点,积累: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6) 你觉得文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字词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说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诵读,运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环节四 精读课文,理解主旨

  1. 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说一说本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本文的写作主旨?

  参考:

  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

  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本文通过记述墨池的位置、地形、形状,及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 ,告诉人们要想有所成就,学习就要刻苦,修养道德更要刻苦

  2. 探究文本(先自读思考,再小组讨论明确)

  (1)本文记叙王羲之的一件轶事是什么?课文中的相应原文是什么?

  (2)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抚州学官王君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并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的目的是什么?

  (4)“羲之之书晚乃善”原因有哪些?讨论交流

  (5) 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原因是什么?

  (6) 曾巩想借墨池的传说阐明什么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课文材料,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

  环节五 拓展延伸,活动体验

  1. 你还能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成就事业的名言和事例吗?

  2. 假设你是“州学舍”里的一名学生,当你看到“晋王右军墨池”六字的时候,会有何感悟?

  参考资料: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

  闻鸡起舞(祖逖) 程门立雪(杨时) 磨杵成针(李白)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现实,拓宽对“勤学苦练”的认识更好的实现本文的情感目标)

  环节六 总结全文

  让学生对本文做小结总结不完整的,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反思习惯,查漏补缺调动学生积极性)

  环节七 推荐作业(任选二题)

  1、熟读成诵,掌握内容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读本文后的最深感受,

  3、除了“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外,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吗?

  4、了解了这么多通过勤学而终于成就事业的人的事迹,你一定深有感触,请写下你的感受,并抄写一句名言或自拟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努力上进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多种方式及时加以运用和巩固 ,并做到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墨池记》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洼然(  ) 徜徉(   ) 肆恣(  ) 楹间(  ) 不可强仕(  ) 羲之(  )

  2、《墨池记》作者        ,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3、“记”在宋代是一种  的说理散文,这篇文章记议错杂使用,辟出了作者自家的蹊径,富有创新精神。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隐然:            )

  ⑵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以长:          )

  ⑶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自致:             )

  ⑷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  )

  ⑸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推: )

  ⑹以勉其学者邪(学者: )

  ⑺况仁人庄士遗风余思(遗风余思: )

  ⑻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尚: )

  5、作者认为王羲之能成为“书圣”的原因是什么?

  6、杭州学者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7、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

  方羲之不可强以仕( )

  ⑵书:羲之书晚乃善( )

  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 )

  8、作者是怎样记叙墨池的?他认为这是王羲之临书的墨池吗?

  9、翻译下列句子:

  ⑴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⑵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10、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读选文,回答问题: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之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⑴  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⑵  人这有一能,  ⑶  使后人尚之如此,  ⑷  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⑴且 ⑵夫 ⑶而 ⑷虽  B、⑴而 ⑵盖 ⑶且 ⑷况

  C、⑴而 ⑵盖 ⑶而 ⑷况  D、⑴而 ⑵夫 ⑶而 ⑷况

  12、“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句中三个“其”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  那些

  B、莫非  它的(指州学的)  那些

  C、莫非  他的(指王羲之的)  那些

  D、难道  他的(指王羲之的)  他的(指王盛的)

  13、对“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

  B、用什么来影响后世的人呢?

  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

  D、影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

  14、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

  B、借表彰、推广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来劝勉州学学生刻苦读书。

  C、附庸风雅,借曾巩的才气抬高自己的声望。

  D、仰慕王羲之,不想让他的遗迹默默无闻于民间。

  第三部分:

  客有好佛者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郁离子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至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借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以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好: )

  ⑵昔者鲁人不能为酒(为: )

  ⑶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唯: )

  ⑷闻有酒,索以饮之(索: )

  16、选出与例句中“善”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句: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

  A、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B、齐、楚之交善

  C、京中有善口技者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7、选出与“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8、下面句子中均有“以”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必以其说驾之 B、以鲁酒渍之

  C、索以饮之 D、今子以佛夸予

  19、本文用“千日之酒”比喻 ,用“糟液”比喻 。

  第三部分:

  20、下面诗句都是有关友谊的,请在各横线上填上一句,使诗句完整。

  ⑴劝君更进一杯酒, 。(唐·王维《渭城曲》)

  ⑵海内存知已, 。(唐·高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 ,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⑸孤帆远影碧空尽,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中国科学院刚成立时,郭沫若请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担任领导工作,严济慈对郭老说:“科学家离开实验室,科学生命就等于结束了。”面对他的委婉拒绝,郭老采取了效果最好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是(  )

  A、你说错了,科学家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奉献的精神。

  B、你说错了,领导科学院的工作,仍然可以延续你的科学生命。

  C、你说得对,但是如果你能因此使千百人进入实验室,这不是更伟大吗?

  D、你说得对,但是组织的决定必须服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22、下列诗句各写什么?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⑶春风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弃水晶( )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经历和作品。

  2、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屈原的童年、读书、从政,流放的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设想】

  通过了解屈原的基本史事,加深热爱屈原的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感情。对屈原的相关作品有一个基本感悟,同时加深我们对屈原的热爱,增强我们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53年评选出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入围的是屈原而不是孔子,可见屈原在国际上的影响非常大;每年端午节民间都要隆重纪念屈原,也说明屈原人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今天我们走近屈原,进一步认识屈原。

  二、名字与生辰:

  从屈原的姓来说起,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平就是平正的意思,那么在宇宙当中天是最平正的,他的名象征着天;原就是宽广平坦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宽广平坦的是大地,原是地的象征。出生于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也就是说,屈原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以屈原是真正先天禀赋有内美,因此他引以为自豪,以天、地为他效法。

  《屈原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2,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屈原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1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6、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熟悉。

  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疾病。

  D、人穷则反本。反:同“返”,追溯。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于治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

  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

  参考答案:

  一、6、C 7、C 8、C

  三、9、1译: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

  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译出“疾”、“聪”、“谗”、“谄”、“蔽”、“邪

  曲”等2分,句子正确通顺1分)

  2译: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

  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译出“欲,甚,何不用”2分,句子通顺正确1分)

  附《屈原列传》的参考译文:屈原,名平,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屈原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4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章的生字词;

  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名言导入:“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法布尔

  板书课题:《蝉》。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积累文章生字词。

  蜣qiāng(屎壳郎)窠kē(鸟兽做的窝)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曝pù(晒)

  词语补释: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qǐ)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2、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人,生于1823年,死于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读文章,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蝉的地穴、蝉的卵。

  2、文章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的?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第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 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一、课前绸缪

  师:我们古人写“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回忆一下,从你所知道的诗词当中搜寻,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生: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生: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胭脂泪,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生: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用梧桐来表现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生:用山来表现愁。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生:李白、杜甫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师: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诗人们愁肠百结,所以百般写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抒发愁绪的。

  师:诗人们抒发自己的愁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一是直抒胸臆。老师说诗词句,大家说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师:“巴山夜雨涨秋池。”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直抒胸臆。

  师:“杨花落尽子规啼”、“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直抒胸臆。

  ……

  师:通过具体物象来写愁,或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让澎湃的情潮溢出心堤。我们今天再学一首婉约词《武陵春》,看看李清照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愁苦的。

  二、背景介绍。

  绍兴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三、朗读指导。(示范朗读)

  四、研读

  师: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生:愁。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生: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生:扣住细节来写愁。

  生: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生: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板书

  描摹动作神态

  扣住细节愁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欣赏

  师:“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

  师:是人怜花乎?还是花怜人?

  生:众说不一。

  师:你们说的都说得通。但老师认为是人花相惜,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种理解更生动些。注意赏析的时候要融情于景。

  师:“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为什么词人倦于梳头呢?用对称句来赏析。

  师:红颜已老。

  生:韵华已逝。

  师:丈夫不在。

  生:知己难觅。

  师:对生活失去信心,

  生:对现实充满失望。

  师:所以词人懒于晨妆。

  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请美好的回忆来反衬现实的孤苦。要求句式对称。

  师:以前:夫唱妇随,郎才女貌。朝看日出。

  生:晚数星星。

  师:短锄栽花。

  生:长诗佐酒。

  师:以前夫妇俩携手游天下名山,

  生:并肩读千古奇文。

  ……

  师:说不尽的美好,道不完的甜蜜,然而,这一切都不在了,只有山川依旧。请用晏殊的词句来表达这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觉。

  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师:“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

  师:“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说说这三句是怎样把作者的心情写得一波三折的?

  生:“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六、师总结、生朗读品味。

  七、拓展延伸

  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句,请找出来背一背,并说明其特点。

  《武陵春》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下面问题。(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 ”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 ”“ ”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答案:

  (1)(3分)倦,闻说,也拟

  (2)(4分)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2分),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2分)。)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6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比喻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2、能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3、学习作者凝炼的语言技巧。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上京赴试,发动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往日本,一度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有接触。先后办《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他也是一位著名学者,撰写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能字。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多字。课文选录其开头两段及末尾一段,并作了适当删节。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文章从帝国主义者讥讽我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接着点出老大之说是“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言”,这样就概括了东西方帝国主义者当时对中国的看法。文章先立起了批驳的靶子,然后马上用一设问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引出下面的反驳文字。作者标出姓名作答,以示尊重和负责。

  重叠“是何言”,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愤激不平的情绪。段末一语“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是从正面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用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和处事态度来比拟国家之强弱。开头两句,针对开篇“老大帝国”之说,以人之老少喻国之盛衰,挈领全段方案,而后列举、对比老年人和少年的种种不同性格。段末再标作者的姓名,庄重地指出:“人固有之,国亦宜然”,这既对前面列论人之老少的性格不同的内容作一概括总结,又自然地回到本段所论主旨,与段首句相呼应,且照应了“少年中国”这一论题。

  第三段,指出造成今日老大中国是老朽者的罪过,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此段分两层阐论。第一层(从段首到“则国雄于地球”),阐明中国少年肩负建设重任。段首把文意转到建国立业上来,突出少年承担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首先从老年人、少年人活在世上的时间长短来说明少年人对建设未来中国的重要作用。接下去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直接拴系在少年人身上。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发展,并且合理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第二层(从“红日初升”至段末),热烈讴歌少年中国。这一层用四字句写出,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其中用了八种象征、比喻: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中国少年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横”两句,一指时间之长,一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感情的影响,文章中也反映出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片面认识。例如:作者把国民按老年、少年来区分并加以否定和肯定,把保守与进取,怯懦与豪壮,无为与有为等等,仅仅归结于老年和少年性格上的差异,把少年人全部看成先进,老年人全部斥为保守,并且把旧中国的衰弱,仅仅归根于官僚的老朽,这些认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有些偏激,对于这些提法都应历史地加以认识。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1、自由运用语言,“纵笔所至不检束”。为了晓畅地表达思想,作者使用词语无所顾忌,不求雕饰,不以文害意。

  2、务求说得详尽,不嫌反复强调。如第二段写老年人和少年人种种不同性格的对比、推论,以及老与少对比的比喻、象征句,都充分显示出梁文这方面的特色。

  3、感情充沛,“别有一种魔力”。

  本文便是这样。为了表达他那奔纵的思想感情,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反复、重叠的修辞法,文章酣畅淋漓,热情洋溢奔放,如第二段运用重叠排比层层推进的手法,从正反两面加以反复阐发;又如结尾部分也是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写法,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饱含气势。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孔子的传说:

  (1)龙生虎养鹰打扇

  (2)“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

  2.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5章:

  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

  二.翻译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特点和作用。

  1.朗读1-5章。

  2.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

  3.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

  克:克制复:回归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由:依靠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监:通“鉴”,借鉴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谓:评论

  4.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2.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

  (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

  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

  3.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

  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1-5章

  2.提问: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译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有道:政治清明自出:由发出命令希:通“稀”,少

  盖:大概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天下有道。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阙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适当错:通“措”,放置名(之):给名分

  无所苟:没有什么马虎。苟,马虎而已:(才)罢了

  四个句子:

  (1)子将奚先:子将先奚,宾语前置。

  (2)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强调孔子迂腐之深。

  (3)奚其正:其正奚,宾语前置。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4)野哉,由也:谓语前置,强调子路粗野之深,表达了孔子对子路不认可正名强烈的不满和批评。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

  正名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八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君君:君有君道,第一个“君”,名词,君主;第二个“君”,动词,守君道,有君道(同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信:诚然,这里表示假设虽:即使诸:“之乎”,它么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九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孝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弟,同“悌”,敬爱兄长犯上:冒犯长官

  鲜:少务:致力,从事本:根本

  道:原则

  两个句子:

  (1)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宾语前置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大概是仁的根本。判断句,其与,大概吧,表揣测。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孝弟

  5.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十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色:在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弟子:为人弟,为人子

  服其劳:尽力效劳。服,做,从事先生:年长者馔:吃喝

  曾:竟以为:把作为

  一个句子:

  曾是以为孝乎:曾以是为孝乎。宾语前置。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的内涵是什么?

  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三.归纳

  这五章语录阐述了恢复周礼的内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弟、要保持进该和悦的神色。

  《克己复礼》参考资料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克己复礼

  读音:kejifuli

  解释;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出处:《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克己复礼》课堂实录

  “克己复礼”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孔子?

  一、导入:国学热中说《论语》

  师:近来国学正热,儒学尤其热,《论语》与孔子更是一派火热大家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一个是易中天品三国,还有一个是

  生(齐声):于丹

  师:于丹她讲得最红的是

  生(齐声):《论语心得》,还有《庄子心得》

  师:2500多年的那个孔子,居然会热得如此在这当中,既有实在的,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可有些则是炒作,有的更是盲目的复古那么我们作为高中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读读《论语》,能够同两千多年的孔子,同他的灵魂、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博大精深的儒家的学说做些交流和接触,那是非常必要的我给大家提个问题:你觉得怎样的人来上《论语》最好?其实我觉得我来上最好(生大笑)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孟轲

  生:哟,孟子

  师:孟子又是谁?

  生:是儒家学说的代表者之一

  师:对,只我是伪托的,我姓黄当年我的父母大概也是望子成龙啦,想让我成为像孟子这样的人

  生:(大笑)孟子当然是老了

  师:所以,我说我上这个文章最适宜,孟子教孔子大家说说,你们心目中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但很有学问

  师:对,还可以再进一步说说

  生:是一个大教育家,有弟子八千

  师:应该是三千,有七十二贤人被封建帝王称为“万世先圣师表”了解他的思想学说吗?

  生:主张仁政,很崇拜周礼

  师:这你们从哪里了解?

  生:文章中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等等,还说,“吾从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师:大家都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孔子!这是大家在以前的学习中了解的我想,我们通过《克己复礼》这篇选文的学习,去了解一个更具体更人性化的孔子

  二、孔子坚守仁政的意义:一个人的悲剧与时代

  师:孔子为什么要主张克己复礼呢?他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的理想

  师:可以这么理解,按照《论语》的观点主要是为“仁”另外我们还可以从造字法看,“仁”是一个怎样的字?

  生:同“人”有关,是两个“人”

  师:孟子说过:“仁”一曰人,人为一个外壳,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所以,孟子又说:二曰心“曰人、曰心”,这是孟子对“仁”的理解“克己复礼,为仁”大家看这个“礼”字,从我们中国造字法来看,它的繁体字应怎么写?“禮”这个字大家看看,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它同什么有关呢?首先,同祭祀宗教及艺术有关,在孔子儒家的学说中主要是指道德与思想有关纲常人的伦理及规范秩序有关所以后来宋代赵普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等都是同此有主要关系我们后人往往把把它理解成政治我想,《论语》首先是一部关于人的书那么“克己”的“己”怎么理解?

  生:应该是指人自己

  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己”在文章中不仅仅是指自己,是指个体的生命那么,克制自己个体生命当中什么样的情感?

  生:

  师:大家知道,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

  生:(齐声)春秋末年

  师:对,春秋末期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被大大削弱了,而诸侯纷纷兴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制度,就是

  生:礼崩乐坏

  生:所以孔子提出要“克己”,克制自己的一种浮躁的欲望的东西,从而达到“礼”

  师: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周天子的思想的权威的法令的制度的核心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什么?

  生:仁,仁政

  师:是呀,生命个体情感欲望.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个人在动荡的世事面前,常常会不能自已呀;所以孟子是看得很深的,从人的角度,从人心的高度来思考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人的伦理修养至于礼,我们刚才已经谈到

  生:同祭祀宗教及艺术有关,主要是指道伦理及规范秩序等

  师:《左传》里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矣”

  师:我们了解《左传》吗?

  生:《左传》是解读《春秋》的著作《春秋》传说是孔子编订的,也是儒家的代表著作

  师:“经国家”的“经”,是治理的意思儒家学说关于为人处世有一句重要的话,叫修身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师:这四个词语实际上就贯穿在这个“经”字上后面的“定”,安定,平定;序,有秩序、有规范;利,有利于后代对于理解“礼”的理解,我认为这个注解非常重要

  师:对于仁与礼我们大体了解了那么这里谁在发问“仁”的问题?

  生:颜回

  师:大家知道,孔子弟子有三千,有七十七贤人,为什么是颜回提出这个问题来呢?在这么多弟子当中,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思想比较好,心胸比较开阔

  生:他忠诚于孔子的学说

  师:《论语》孔子怎么表扬他的吗?

  生:好象是一碗饭,一碗汤

  师:不错,虽然还不完整,但你已经转化为今天的语言了《论语.雍也第六》里写颜回道: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粗菜淡饭住在简陋的巷子中,人家是不能忍受,而他却乐呵呵记得我以前读《庄子》,庄子经常调侃孔子,因为庄子属道家思想但一提到颜回时,庄子马上就严肃起来不再玩世不恭了因为颜渊是一个庄重的安贫乐道的人,庄子对他很敬重所以只有颜回才有资格问这个“仁”如果下文出现的子夏、子路、宰我等可以吗?

  生:不行因为子夏、子路等人没有这个资格,在孔子眼里常常有不仁之言行

  师:只有他最有资格问仁颜渊被后人称为“复圣”可以这样说颜回更是孔子的精神弟子,他沉静、内敛,有自觉的牺牲精神

  三、克己复礼的背后:指向人心

  师:他问仁是什么呢,孔子解答道:“克己复礼,为仁”,就要回归到人心,人这个本体,去思考“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共有109次那么,克己以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生:“天下归仁”

  师:这“归”字,怎么理解?

  生:课本里的注解说“赞许”,而译文里是回归的意思

  师:两种理解都可以,权威的解释是“赞许”颜回问到底怎么做呢?

  生:孔子回答,对于非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师:颜回怎么说呢?他很谦虚哪里表现了他的谦虚?

  生:不敏

  师:对,“不敏”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聪明”但他会怎么样?

  生:照着做

  师:哪个字表明他会照着做

  生:“请事”

  师:“请”是一个谦敬词“事”就是“执行”

  师:那么仁也好,礼也好,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第二、三两则中,从哪两个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礼是非常崇敬的?

  生:“郁郁乎”

  师:什么叫“郁郁乎”?

  生:文采丰富的样子

  师:或者可以说“文明昌盛的样子”这个还不能说明他对礼的崇敬,更特别的是哪个词?

  生:从

  师:什么叫做“从”?

  生:依从

  生:尊重

  师:对,依照、遵从、尊重大家看,这篇文些篇章中反反复复地围绕“礼”“仁”,来做文章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这个核心实际又是规范了中国2500多年来文化的纲(在黑板随手画一个圆圈)我们用这个大圈代表儒家文化和思想,大家看看第一章关键是抓住哪个字?

  生:“克己”

  师:第二则呢?

  生:从周

  师:为什么要从周,从什么呢?

  生:周礼

  师:为什么要从周礼呢?

  生:我们历史中也学到过,因为周礼是当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所制定的一套制度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8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2.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板书设计: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兵车行》诗词鉴赏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韵译】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赏析】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兵车行》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干云霄生荆杞声啾啾生男恶陇亩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行人弓箭各在腰

  2、役夫敢申恨

  3、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4、武皇开边意未已

  5、纵有健妇把锄犁

  6、耶娘妻子走相送

  7、老翁逾墙走

  8、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9、预备走舸,系于船尾

  10、信知生男恶

  11、低眉信手续续弹

  12、余固笑而不信也

  13、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C、道旁过者问行人D、禾生陇亩无东西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

  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

  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17、24章,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八课4、3章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16章,4、10章:

  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生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生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生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为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探讨“过”与“不及”的关系究竟谁更胜一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

  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4、10章,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

  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四、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2、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鲜”“原”“贼”“过”“适”“莫”“之”“而”等)。

  《中庸之道》知识点

  教材要点概要:

  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

  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2、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一、重要思想陈述

  1、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立脚点应该是仁义之道。

  ②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中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③强调取两用中,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④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3、 “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

  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

  D、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

  B、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

  C、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D、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适也,无莫也B、乡原,德之贼也

  C、然则师愈与D、不得中行而与之

  4、下列加点的.字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B、孰能为之大

  C、曾皙后D、风乎舞雩

  5、名句填空。(4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

  (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豹”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谈谈豹的象征意义。

  三、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设想]

  一、分组搜集里克尔的资料,组长汇总形成报告,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写作此诗的时代背景。

  二、诵读品味,体会感情。

  三、阅读鉴赏,质疑讨论。对精彩的诗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对重、难点问题分组讨论,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想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题:说说生活在非洲大草原或原始森林的豹子过着怎样的生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抓住豹的野性美,自由,奔驰,凶猛,机警等特点描述,只要符合大自然中豹的特点即可。)

  二、整体阅读,简述内容。

  诵读并思考:假设作者笔下关在笼子中豹的就是你刚才想象中的那只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豹,结合诗中所描写的内容,用第一人称豹的口吻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现在你就是那只被囚禁的豹。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进入笼中豹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作者对话。)

  第一节示例:我不停的在这坚固的铁笼子里走动着,目光焦躁机警地在四处观察,寻找着突围的缺口。但是,这日复一日的走动、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缺口。那坚固的铁栏消耗着我的精力和意志,摧毁了我的信心和希望。想想曾经的我生活在天高地阔的荒野林莽,但是现在却被这铁栏变成的蟒蛇死死地缠住了,心中的火焰熄灭了,只剩下极度的疲倦……

  三、分析意象特点。

  这首诗歌对囚困在铁笼中豹这个意象进行细致而逼真的观察和描绘,作者从哪些方面着力刻画豹的形象?作者笔下的豹身上有那些特点呢?

  (作者抓住豹的心理和眼神刻画了豹的形象,下面从两方面分析豹的特点。)

  1狈治鋈节诗中豹的心理有何变化?(提示:学生可从诗中抓住一些描绘豹的外貌和精神状态的词语进行分析。)

  讨论交流:第一节中写在铁栏后来回走动寻找出路的目光,和那目光后透露出的内心世界:疲倦。第二节具体描绘了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眩。第三节中通过写豹的眼帘和四肢,描写了豹的雄心一现即消失的悲哀与无奈。

  2北的眼神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题:(1)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神入手?

  (2)第一节中,“缠得这般疲倦”中“缠”用的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

  (3)第三节中,诗人再次写到豹的眼睛,第一节相比,你觉的豹子的眼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怎样理解“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句话?(提示:“画眼睛”——抓住事物典型特征进行描绘。)

  讨论交流:眼睛同样也是动物内心世界的窗户,诗歌正是抓住豹的眼神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深入地刻画出豹的内心世界。第一节中豹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是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而第三节有时无声地撩起眼帘,好象在瞬间又一次获得意志和力量,似乎看到一副诱人的前景,它的四肢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好象要猛然跃起,冲出牢笼。但是当它看到周围的铁栏,以前的努力,刚才的美好景象都“化为乌有”了。

  四、体会诗人情感,探究象征意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要体会诗人借豹表达的情感和在豹身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写作此诗的背景。

  1毖生展示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强调。

  (1)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是德语文学界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2)寂寞而不正常的童年时代,暗淡而郁郁寡欢的少年时代,造成了他极端敏感而丰富的内心。(3)满怀理想的青年时代,却在巴黎体味着极度的贫困、人情的冷暖和世界的冷漠。(4)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5)不幸中的万幸,1902年旅居巴黎,结识了大雕塑家罗丹,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参见课后“相关链接”)

  2弊髡呶什么要选择被囚困于笼中的豹作为抒情对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交流:作者借用关在铁笼里豹的形象,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他们脱离群众,和当时的革命运动有很大距离,在窒息的社会的压抑下,感到无处发挥自己的力量,因而苦闷、彷徨,好像铁笼中的豹一样,被束缚在一个极小的圈中,以致“伟大的意志昏眩”。

  3蹦闳衔诗中的豹象征什么?(提示:抓住被“囚困的自由、力量、美的悲剧”等意思发挥,可能有以下看法,学生只要谈出一两点就很不错。)

  讨论交流:这首诗明写豹,实际上写的是人,豹就是人的象征,是诗人和像诗人这样的年轻一代的象征。豹的厌倦、苦闷、迷茫正是人的厌倦、苦闷、迷茫。豹的形象,可以有很多象征意义:可以是被束缚的自由和生命力,可以找不到人生出路的追求者,可以是被物质和世俗世界的围困的精神世界,可以是坐困愁城的英雄……可以象征所有胸怀大志的人处于被囚困状态的悲剧。

  五、《豹》的艺术特色。

  (可依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程度,有选择的总结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就)

  1蹦馊嘶的手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拟想它的“疲倦”、“昏眩”,它的无奈、忍耐,它的厌倦、苦恼等等,这种比拟从外在行为一直深入到内在心理。比如描写豹的眼光,就如同把豹当成人来写一样。

  2彼枷胫觉化手法的运用。豹在铁笼内无休止地走来走去,它从疲倦到厌倦,乃至造成铁栏杆外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丧失。它在铁笼里不断旋转,以至认识到这是一种“力之舞”,甚至在其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诗人把抽象的“力”和形象的“舞”、抽象的“意志”和形象的“昏眩”相结合,用具体的形象使抽象的观念获得感觉的手法,这种手法就被称为“思想知觉化”手法。

  3毕笳鞯氖址ā(略)

  4毙蜗蟮氖泳跻帐趸。诗人在形象刻画上,诗人追求一种客观、精确、雕塑般的效果。作者力图摒弃早年创作的感伤性和主观性,转向为现实的绝对的客观视觉创作为“劳动”的表现风格。也就随之产生所谓的“物诗”的效果。作家描写豹就如同画家、雕刻家去现场写生一样,在自然面前真实地工作。如“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等等。

  六、写作借鉴,课外拓展。

  (可在课堂作口语训练,也可课外练笔。)通过《虎》《豹》的学习,我们不但可从中领略到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方法指导,比如:《虎》中惊人的想象力和富有气势的反问句等,《豹》中拟人化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等。试选取自然界中你熟知的一种植物或动物,选用以上写作方法中的至少两种,写一段话,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2

  《卖炭翁》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赏析这首古诗

  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过程

  1.复习前两首学过的唐诗,先齐声背诵,再提问(出示幻灯片):

  第一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流泪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家人和诗人狂喜之态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歌的句子:

  明确:

  绝句

  律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2.导入:再学另一类体裁,乐府诗《卖炭翁》(板书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一篇乐府诗体裁的文章是什么?《木兰诗》。

  补充介绍: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3.简介白居易(择要写入幻灯片)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旋子其中。

  幻灯片显示: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4.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录音。

  5.串讲课文(讨论式)

  问: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让学生看注释5回答)什么叫“宫市”呢?

  明确: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首诗揭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那么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师生读毕)问文中写了哪两种人?明确:卖炭翁,宫史。

  指名读诗的前一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问: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问:“一尺雪”说明什么?

  明确:雪大,路必难行。

  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行动。

  问:“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明确: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

  问:“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明确:“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6.朗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这一节写卖炭翁烧炭、运炭的艰辛。作者分别从外貌、心理、行动三个方面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同时也表现诗人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7.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诗人掉转笔锋,故事情节也急转而下。“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点明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

  问:“偏偏”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明确: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学生回顾卖炭翁又是一副怎样的形象(结合第一节的外貌描写的字句以及再次对照插图)

  这就同蓬头垢面、老态龙钟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写他们的行为,“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问;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明确: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千余斤”,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问:“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明确: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

  8.学生朗读第二部分,从中细加体会。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9.教师小结归纳:(主题思想,先让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原文和译文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卖炭翁》备课资料

  1、复习巩固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字词及品析诗句;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4、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5、背诵、默写诗歌。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3

  教学目的:

  一、学习、体会作者通过采用分头描写的方法,展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

  二、理解《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阅读全文,整体感受、了解抄捡的前因后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宝玉挨打》一课过渡到《抄检大观园》。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但表现了贾氏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体现出封建与反封建,正统与叛逆的矛盾冲突。此波未平,一波又起,《抄检大观园》构成了《红楼梦》中又一起重大事件,反映出封建家族内部的矛盾斗争。

  二、交待原因:丫头傻大姐到大观园里游逛的时候偶然捡到了一个绣春囊,被邢夫人缴获,邢夫人认为这是一个个打击王夫人、王熙凤一派的良机,借此发难,指责二王持家不严,管理无方,于是派了心腹亲信王善保家的将绣春囊封了送到王夫人那里,成为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线。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注意如下词语:

  [劳什子]东西、玩意儿,含有轻蔑厌恶的意思。[掐尖]逞能,出风头。[越性]逞强使性,任意作为。[标致]漂亮。[对了坎儿]与实际对上了号。[体统]应有的规矩。

  [断乎]绝对。[作法]做个样子给别人看。[庶出]偏房(妾)生的子女。

  四、布置作业:

  1、找出抄检大观园的七个分镜头并概括大意。

  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要求学生找出七个分镜头并概括大意。

  二、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与上节课衔接,检查作业,要求学生一一说出七个分镜头的内容并对其大意进行概括。教师归纳。

  (投影或板书)

  1、王夫人接到绣春囊来找王熙凤,商量抄检大观园。

  2、王善保家的趁机陷害晴雯,准备抄检大观园。

  3、开始抄检大观园,在怡红院遇到晴雯的强烈反抗。

  4、王熙凤提出薛姑娘那里不能抄,却抄了黛玉处。

  5、探春坚决反对抄检并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

  6、惜春处发现了入画的藏物,虽无大过,惜春却不依,执意将入画逐出园去。

  7、迎春处司棋被查出男用物品,使作为外祖母的王善保家的十分难堪。

  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讨论,然后发言,为分析人物性格作准备。

  1、作者在记叙七个分镜头的内容时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

  2、此次抄检中,作者记叙的重点在哪里?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作者在记叙七个分镜头的内容时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

  抄检大观园就要一处处地秋、翻箱倒柜,无外乎都是一种重复性的活动而已,为避免雷同化,作者不但采用七镜头的记叙方式,而且在记叙过程中决不平均使用笔墨,有详有略,有侧重点地进行记叙。既使情节得到了延展,又避免了平铺直叙,处处相同的弊病。

  [此次抄检中,作者记叙的重点在哪里?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请学生分别朗读第5段、第6段(重点语段),然后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查抄重点:

  A。晴雯――从被王夫人叫去遭训斥之后,便知有人陷害,加之对她无理的抄检,更激起了她的强烈反抗的情绪,她对抄检的态度表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点:敢作敢为,大胆泼辣,光明磊落。

  B。探春――探春是另一个坚决反对抄检大观园的人。她的反抗与晴雯的一样吗?不同。她对“祸起萧墙”“自杀自灭”的行为痛心疾首,她反对抄检大观园,是从维护封建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而她对抄检一事的认识则表现了她有知有识,有胆有魄力。

  其他人物:

  王熙凤:伶牙俐齿善于机变,不动声色,善用心机,待机而动,稳中求胜。

  王善保家的:十足的奴才,狗仗人势,借机整人。

  (投影或板书)

  晴雯:敢作敢为,大胆泼辣,光明磊落。

  人物性格探春:有知有识,有胆有魄力。

  王熙凤:伶牙俐齿善于机变,不动声色,善用心机,待机而动,稳中求胜。

  王善保家的:十足的奴才,狗仗人势,借机整人。

  三、如何看待抄检大观园?(学生讨论发言)

  表现了封建大家族――荣宁二府的相互倾轧,就连妯娌、婆媳之间也免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下人丫头不过是她们互相争斗的工具、牺牲品罢了,显示了封建家族走向衰亡的趋势。

  四、布置作业:课后作业一、二、三、四题。

  《抄检大观园》阅读练习

  探春,贾政与赵姨娘生的女儿。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曾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兄弟妹妹跟前(暗示对同母弟弟贾环),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她独具胸怀,又与大观园众姊妹不同,“我但凡是个男人,可走得出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探春这番话可见她非同一般的志向。

  她勇建海棠社,在建社宣言中写道:“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众姐妹及宝玉都听她的号令,入社吟诗谈文。

  凤姐患病时,她和李纨、宝钗暂摄家政,对大观园进行了一番改革,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她提出来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月银,该项是以上学为名的开支,实际上津贴了袭人、李纨、赵姨娘。第二件,把各位姑娘每月头油粉钱二两银子也取消了,因各位姑娘,每月各有其月费银子,此项开支是重复。第三件,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有办法,联想到大观园中每年所产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等,年产可值四百两银子,全都糟蹋了。因而提出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来,除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等外,各自享有剩下的盈余。探春的改革,部分地纠正了贾府的弊端。

  探春最值得称道的,是她在“抄检大观园”过程中的表现。一花独秀,主子中能够反抗的只有探春。她不愧庶出,她没有白白付出代价,她已经学会了在不利情况下捍卫自己的尊严。她言语尖刻,说得又狠又准。她读书知理,能一眼判定此次搜检的极不正常的性质与严重后果。她敢于斗争,一个耳光的清脆响声永垂天地。《红楼梦》中整日男男女女吃吃喝喝,哭哭笑笑,本来就少阳刚之气,“抄检大观园”读起来更是令人憋气,幸亏有探春这个耳光,金声玉振,为抄检的受害者也为读者出了一口恶气。

  1、探春为什么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春诗才不及钗、黛,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她,从中可看出她有什么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探春改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探春有眼光,有魄力,但庶出的地位,暂摄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B、探春拿赵姨娘开刀,是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投王夫人所好的最好例证。

  C、探春是改革家,她可以为贾府每年省下几百两银子,但这个封建家庭的衰亡是必然的,她无法挽救。

  D、理家的这段经历,使探春对贾府的家政痼疾了解得更深,以致“抄检大观园”时,她发展成为“看之重、言之痛、怒之深、虚之远、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的“反抄英雄”。

  4、有关探春反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探春反抄,实际是在以歹攻歹,以毒攻毒。

  B、对于这种残暴而愚蠢的抄检,晴雯和探春都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表现了强烈的反抗。

  C、探春站在维护贾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对贾府的黑暗势力,明争暗斗,危机四伏,败在旦夕的现状痛心疾首。

  D、探春打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却得到了凤姐的微妙的赞许,可见,“反抄”不过是凤姐事先设计好的把戏而已。

  5、在大观园里众多女子中,探春是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你喜欢这个形象吗?你如何评价她的言行?她的悲剧意义是什么?请以《说探春》或《我看探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是为了显示主子的地位和尊严。

  2、从中可看出探春的组织才能和高远的志向。

  3、B(探春的改革,显现出她的“公正”)

  4、D(“可见”之后有误,应为探春反“自杀自灭”,可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处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呢!)

  5、提示:可先把散见在《红楼梦》各回中的对探春的描写集中在一起,形成“探春小传”。然后再加以评析。探春的主要言行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第五十回、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和第七十回)

  评《抄检大观园》

  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注重言语信息的传授而忽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培养,也往往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重新建构。因而阅读教学不管形式如何新颖,若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都不会使阅读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下面以某中学的一堂网络公开课——《抄检大观园》为例来探讨知识的建构问题。

  这节课以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打通了课内外的联系,颇有新意。然而用建构主义理论来评价,发现依然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即主要在于言语信息的传递,而非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建构。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将知识与技能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定义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被定为“赏析本文展示的主要矛盾及其刻画的人物形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赏析,即培养学生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未朝着这个方向进行。

  来看一下教学过程。上课教师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组织教学的。

  1、观看大观园图片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上课教师展示图片和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作为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兴趣。从图片看出大观园很大很美,由此引出大观园的抄检,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抄检大观园的悲剧性质,首先就值得商榷。而且作为教学设计,当它无关于教学目标,更无益于智慧技能的建构时,则失去了先行组织者的意义。

  2、观看内容为晴雯、探春等人在抄检时表现的影片片段,大家对谁以及什么行为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

  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去注意晴雯的“倒箱子”和探春的“一巴掌”,通过这两个典型的场景来分析二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动作及语言对人物形象分析无可非议。但是这种提问方式似乎欠妥。教师引导的目的性是很强的,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对这两个动作印象深刻呢?根据接受理论,由于接受者的兴趣、注意力、关注的对象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学生印象深刻的内容不可能完全一致。事实也是如此,直到第三个同学的回答才符合了老师的要求。实际上无论谁的感觉都不能算错,因而无所谓正确答案。但教师为既定的目标和步骤人为设定了正误之分。如果学生碰巧答对了,其他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错了,而轻易否定自己的感觉去接受教师认为正确的结论。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弃自己的思想去猜测、迎合老师的思路。问题在于提问的无效性,也就是这个问题根本没必要问。问了反而让学生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了,结果混淆了学生视听,弄乱了学生思维,导致学生只好一步步被动跟着老师走,失去了思维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这个提问好像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实际结果是否定学生的个人感受。现实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不该问或错问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课,允许学生各抒已见,那另当别论。

  3、重点围绕人物形象及矛盾冲突展开讨论赏析。

  (1)作为奴婢的晴雯的激烈表现所反映的意义。

  (2)作为主子的探春展现出的独特的个性色彩。

  (3)抄检大观园的矛盾表现和冲突本质。

  从逻辑上来看,第2、3两大问题间有着内在联系,第三大问中的三小问也有关系,但是这些问题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呢?学生是不明白的。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学生是否对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程序性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学生能建构些什么内容呢?学生的认识恐怕是模糊的,就连教师也未必清楚。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学生的学习除了获得言语信息外,更应获得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智慧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学过程应能清晰地体现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要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懂得如何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意识到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怎样的,并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学目标的重点应是建构赏析主要矛盾和人物形象的智慧技能及认知策略。鉴于一节课的容量问题,可以侧重于一个方面,如建构赏析人物形象的智慧技能及认知策略。

  根据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智慧技能应作为教学和教学设计的主要框架。其通常的表现形式是由学生执行的一连串步骤或活动。这些步骤或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以一种新的方式加工信息。因此,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具备任务分析的意识,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完成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智慧技能的练习。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对目标一进行分解,也就是要解决这个目标先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学生往往不会对问题(或任务)进行分析,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缺少这一个教学步骤。分解的目标是:

  1、雯、探春二人是怎样的性格特点?

  2、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动作、语言、矛盾冲突等)

  3、二人的形象有何文学意义及现实意义?如何评价?

  要解决这三个子目标,还需进一步分解出更多的小目标(小问题)。这些更小的问题往往需要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根据具体情况由学生讨论解决或由教师提示。

  重点和难点是第三小问,可由教师引导再分解。

  (1)矛盾冲突体现了人物性格,那么人物性格对矛盾的展开(情节的发展)有无作用?其中矛盾是什么?仅是晴雯、探春同刘宝善家的矛盾吗?(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探讨更深一层的矛盾,即邢、王二位夫人的争斗。)

  (2)晴雯、探春二人斗争的结局如何?如何评价二人的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3)两个人物形象有无当代意义?当个性与环境发生矛盾时你如何处理?

  (4)两个人物形象还可与其他人物形象比较产生新的问题吗?

  这四个问题课堂上不可能全都解决。未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二:一是留为作业,下一节课继续讨论;二是通过BBS网上交流。

  具体的操作过程便可按照此流程进行。其特点是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为解决中心问题而不断分解出子问题,通过各种层级的子问题的解决最终解决中心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流程,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任务)的解决需要对问题(任务)分解后一步步完成。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建构赏析文学形象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而不只是知道晴雯、探春是什么样的人。而且,学生通过对二人形象意义和价值的评析,同自己的人生经验、价值认识建立了联系,这才真正实现言语信息的建构。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忠而获罪的愤慨。

  2. 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教学设想:

  1.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2.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注音并简介作者

  1. 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本诗作者是唐代人韩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②写出诗歌中描写冬景的句子(雪拥蓝关马不前);为国家赤胆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将衰朽惜残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歌鉴赏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此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成之感。五、六句宕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阅读练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15

  1、检查背诵(检查预习情况)

  2、结合课下注释解题:

  鹧鸪天——词牌名;代人赋——词的题目,替别人写的

  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

  3、本词内容是描写乡村田野生活的词作,内容分为上下片。

  4、从何处可以看出是描写乡村田野生活的?

  从诗词中找依据:柔桑、蚕种、平冈、黄犊、山路、沽酒人家、溪头、荠菜花

  5、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情感是怎样的?何处可以体现(从文中找依据)?

  (1)陌上柔桑破嫩芽

  (2)东邻蚕种已生些

  (3)平冈细草鸣黄犊

  (4)斜日寒林点暮鸦

  这几句内容集中描写了一幅温馨美丽、安详的春景图

  6、总结主旨

  词的最后一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通过对比赞美了荠菜顽强的生命力,也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喜爱赞美之情。

  《鹧鸪天》宋词鉴赏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细玩词意,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请看诗人是如何创新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辛弃疾向来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这首词,却写得如此深婉!任何一位伟大作家,其艺术成就总是多方面的,其艺术风格也是多样化的。(霍松林)

  《鹧鸪天》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 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 况,效果独特。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12-31

小学人教版语文课文教案12-29

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12-27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2-27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2-2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01-02

人教版认识角教案01-01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2-29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