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1-05-19 18:05:46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班教案汇编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喜欢动植物是宝宝的天性。春天气候适宜,植物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小动物也开始出现在宝宝的身边,它们吸引着宝宝的视线,让宝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节活动正是顺应宝宝这一需要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养殖小蜗牛,带领宝宝观察。

  2、雷声、雨声录音磁带,《蜗牛的房子》故事磁带,录音机。

  3、《蜗牛的房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及生活特点。

  1、 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

  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小蜗牛的身体软软的,还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为了保护自己的,遇到敌人,藏进去。小蜗牛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是为了看方向,小蜗牛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

  二、播放录音,引导宝宝听听、说说。

  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

  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

  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

  “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下蚂蚁正在做什么?”

  “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

  “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

  请宝宝手膝着地模仿蜗牛自由爬行,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宝宝紧缩身体,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

  【活动延伸】

  1、把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幼儿用书投放在阅读区,带宝宝经常听听故事录音,说说故事里的对话。

  2、在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带说唱儿歌《小蜗牛》,感受儿歌表达的情趣。

  【教后反思】

  托班年龄的孩子,思维形象具体,语言理解能力差。为此,我先通过引导宝宝饲养、观察小蜗牛,使其初步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再用通俗的语言边引导宝宝看图,边讲故事,这样使宝宝加深对蜗牛的认识和对故事语言的理解,为故事中的问题做了铺垫;最后引导宝宝通过游戏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学说“轰隆隆”、“哗啦啦”等词语。这不仅丰富了宝宝的词汇,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且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印象,一举二得。

  本节活动设计合理,层次清晰,环节紧凑,达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宝宝积极性高,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教师语言欠精炼,问题的设计缺乏技巧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不同材料放进罐宝宝,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会并制作响罐,并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罐宝宝,PPT课件。

  2.各种操作材料:小米、黄豆、花生。

  3.演奏乐队队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一起手拿罐罐,听音乐入场

  师:哇!有这么多的彩色罐罐,请小朋友选择一个和老师一起去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好不好?

  幼:好!(幼儿选罐)

  师:出发……(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坐好)

  二、展开部分

  (一)初步感知

  师: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让手中的罐罐发出声音,然后把你的办法告诉我。

  探索结束,展示办法

  师:你是怎样让手中的罐罐发出声音来的?

  幼:拍、弹、吹、摔、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展示,边说边做,其他幼儿跟做)

  师:小朋友真棒,都想办法让罐罐发出了声音,现在我们边说儿歌边让你手中的罐罐发出好听的声音来,好不好?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拍/摔

  跑得快,跑得快, 拍/摔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拍/摔

  真奇怪!真奇怪! 小朋友对碰

  (表演完,组织幼儿把手中的罐罐放在自己前面的小筐中)

  (二)再次感受 不同材料放入同种罐罐,唱的歌不一样

  师:(神秘地说)老师这还有更神奇的罐罐,想不想看?

  幼:想!

  (神秘的拿出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罐罐,依次摇三个罐罐)

  师:老师的罐罐和你的罐罐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东西(引导幼儿知道里面有材料)

  师:有东西摇一摇,它们真的会唱歌,但它们唱的歌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它们唱的歌哪里不一样?

  幼:……(引导孩子说出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说不出来再摇一下让孩子听,教师可加入表达声音的形象的词

  师:咦?罐罐是一样的,为什么唱的歌不一样呢?

  幼:……(鼓励幼儿大胆猜测不一样的原因)

  (倒出材料,进行验证)

  师:哇!一个里面装的`是花生,一个里面装的是豆子,一个里面装的是小米。

  原来不同的材料装在相同的罐罐里,罐罐会唱不一样的歌。

  (三)师演奏,激发幼儿制作会唱歌罐罐的兴趣

  师:虽然它们唱的歌不一样,但它们很团结,它们三个一起给大家带来一个表演。请欣赏!

  注意:表演之前用圆形即时贴给罐罐粘上嘴巴,别让里面的材料跑出来。

  (根据节奏进行示范) 《小松鼠进行曲》

  (四)制作响罐

  师:真好听,罐宝宝真神奇,只要装上一种材料就会唱歌,那你想不想把手中的罐罐变成会唱歌的罐罐呢?

  幼:想

  师:你喜欢声音大的就可以在罐罐里装豆子,喜欢声音小的,就可以在里面装小米。

  (边说要求边示范)

  师:老师喜欢声音小的,所以会在我的罐罐里装小米,1.装材料时把罐罐放在盘子里,不要把材料洒在盘子外边,更不能把材料放到嘴巴、耳朵里,那样会很危险2.一个罐罐只能放一种材料,一个手拿罐罐一个手拿勺子,一勺一勺往里放,1--2--3--4--,3.最后用圆形即时贴把罐罐的嘴巴粘上,那样材料就不会跑出来!好!请到材料区进行制作吧。

  (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训练幼儿有节奏的摇罐罐

  (根据队牌组织幼儿有顺序的坐好:花生罐罐坐一起,豆子罐罐坐一起,小米罐罐做一起)

  师:我们都有了会唱歌的罐罐,摇一下让大家听听。

  (师幼一起没有规律的乱摇罐罐)

  师;没有规律的乱摇一点也不好听,试一试,我们怎样摇罐罐唱的歌才好听呢?

  幼:(鼓励幼儿试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真棒!有规律的摇罐罐,声音就好听多了,加上儿歌会不会更好听,我们来试一下。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师幼一起摇罐罐)

  (PPT报幕)

  师:到我们表演了,这次给小朋友增加了难度,我们不是一起来摇的,小朋友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哦!

  (师幼一起有节奏的随音乐摇罐罐)

  (掌声)

  师:听!掌声……哇!大家好棒!

  师:回家后小朋友可试着做其他的会唱歌的罐罐,现在我们拿着会唱歌的罐罐去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表演一下好吗?

  (师幼随音乐摇着罐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回家继续探索把相同的材料放入不同的罐罐,罐罐唱的歌一样吗?

  活动反思:

  1.《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次活动设计就打破了原来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自身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获得了生动的学习体验。

  2.《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本次活动《小松鼠进行曲》的加入,将科学与艺术领域有机整合,使整个活动达到**,让幼儿的情感得以升华。

  3.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废旧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幼儿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乐中变身成了一个个小小演奏家,幼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压的技能,乐意用彩豆装饰小饼干。

  2、大胆想象各种造型,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粉制成的面团,可在面粉中加入适当的油和糖。

  2、分组材料

  3、小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饼干。

  1提问:小朋友都吃过饼干,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出示做好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尝试欲望。

  二、制作饼干。

  1、小面团变变变

  (1)小面团变变变,引导幼儿学习搓圆的技能。

  (2)尝试让小面团编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2、有趣的彩豆装饰。

  (1)认识各种豆子,如花生、青豆、豌豆等。

  (2)尝试彩豆装饰。鼓励幼儿进行有规律的色彩间隔装饰;引导幼儿用豆豆拼出有趣的图案。

  (3)豆豆组、彩色组分组操作。

  三、烘烤饼干。

  教师小心操作,避免烫伤幼儿。

  四、品尝饼干。

  1、引导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饼干是怎样的,评选出幼儿喜欢的饼干。

  2、幼儿品尝饼干,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把这种天性发挥到一个受益的层面上,使幼儿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体会。而舞蹈正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体会。舞蹈《小蜜蜂》。以学习舞蹈动作中基本动作小碎步为课题设计的中心,让幼儿在体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勤劳采蜜的快乐情景中,学习舞步小碎步,当一只快乐采蜜的小蜜蜂。能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并获得一种对小蜜蜂勤劳不懒惰表示认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蜜蜂的基本外形,愿意用动作表现小蜜蜂采蜜。

  2、感受2/4拍的节奏并体验小蜜蜂勤劳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蜜蜂服装、蜜蜂头饰、蜂蜜。

  活动过程

  一、引出兴趣。

  1、讲述故事: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花园里有许多小蜜蜂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采蜜忙。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小蜜蜂都很勤劳的,不停的在工作,不停的在采蜜。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熊慢慢吞吞地走过来,他看到小蜜蜂采了很多的花蜜,肚子有点饿了嘴有点馋了,想吃蜂蜜。于是小蜜蜂说:“小熊,如果你肚子饿了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小熊难为情地说:“我知道了,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的。

  2、你们喜欢小熊还是小蜜蜂?

  幼:小蜜蜂。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小蜜蜂很可爱。

  回应:是呀,小蜜蜂很可爱,很勤劳。那小熊自己改正了错误,我们也给小熊拍拍手好不好。

  过渡语:小蜜蜂不但可爱,长得还很漂亮的。

  3、出示图片:小蜜蜂长得什么样子?

  幼:小小的翅膀。

  幼:有一根小针。

  追问:针在哪里?

  幼:在屁股后面。

  回应:屁股后面有一根小针。

  幼:还有黑色的花纹、黄色的花纹。

  回应:有黑色和黄色的条纹,黑黄黑黄排排队的是不是。

  幼:还有两根须须头。

  回应:这两根叫什么,叫触须。

  :小蜜蜂有两根细细长长的触须,黑黑的、亮亮的眼睛,有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上的条纹黑黄黑黄排排队,身后还有一根小针。

  二、感受小蜜蜂采蜜的快乐。

  过渡语:你们想不想变成小蜜蜂?

  1、教师换装变成小蜜蜂,并示范动作。

  小蜜蜂飞在花园里。飞得挺高的,踮起脚尖,你们也学给我看看,像了我们就变成小蜜蜂。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小蜜蜂飞的动作。(播放音乐)

  过渡语:我都找到了很多漂亮的小蜜蜂,现在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2、幼儿变装成小蜜蜂。

  ——播放音乐,集体表演飞的动作,拿着小桶去寻找花朵采蜜。

  过渡语:妈妈来看看,你们采了多少花蜜,香不香,我们再去采一点。

  3、自主表演(教师指导)

  三、品尝蜂蜜。

  过渡语:品尝过蜂蜜吗?什么味道?幼:很甜的。

  ——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蜂蜜。

  四、延伸

  我们到外面的花园再去采一点花蜜好不好。

  活动反思

  首先在课的内容上我并没有实行“拿来”主义,而是对原有内容进行了提炼。音乐方面的取舍。我舍弃了原来的音乐,重新剪辑了一首新的节奏显明的音乐,更有利于孩子掌握小碎步的练习。

  课的具体环节是:图片小蜜蜂的导入——知道小蜜蜂长什么样,初步体会小蜜蜂的勤劳——学习蜜蜂采蜜的动作——创编采蜜动作——花园采蜜——品尝蜂蜜。

  在课的导入时由于我的问题问的不是很规范,导致幼儿一直重复回答一个问题,是语言的引导不到位而引起的混乱。我没有明确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而是他们来看。而只是说了你在图片上看见了什么。所以我觉得在调整后的教案里我应该在图片出示时,直接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能通过幼儿看到图片表达出蜜蜂的形态及主要特点。

  在模仿蜜蜂采蜜环节时,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结合着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蜜蜂的基本形态和活动规律,引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的同时,幼儿通过演一演,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并且在最后一个环节品尝蜂蜜时,老师指是“请你们常常你们自己采的蜂蜜”,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在这节课中所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行为,尽量避免在以后的课中出现同样问题,共勉进步!

小班教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 复习以某一物体为中心,认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2、 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3、 学习句式:我在╳╳上(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二、 活动准备:

  1、 黑猫警长头饰,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参加的幼儿人数相等)老鼠玩具若干(是幼儿人数的2-3倍)其中一大老鼠作为“鼠大王”,《黑猫警长》的音乐带。

  2、 创设环境:老鼠偷粮打劫场面:内设粮仓(纸盒)制,粮袋数个,椅子五、六把、方桌一张,这些物体的上下左右布满老鼠,“鼠大王”在中间指挥。

  三、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老师扮黑猫警长,幼儿全部扮演白猫警士。

  2、 “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地方打来的电话,说有老鼠偷吃粮食,我们派白猫警士们先侦察 一下敌情,记住,侦察敌情时不惊动老鼠。”

  3、 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场景中,侦察后需向警长报告敌情,教师着重指导汇报时的正确表达。 “我在╳╳上面(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4、 黑猫警长:“情况火急,白猫警士们快去抓老鼠吧!”白猫 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到一只老鼠后方回到警长面前报告,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5、 黑猫警长“紧急集合,白猫警士们你们 真能干在不同的位置找到了老鼠,黑猫警长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黑猫警长》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的效果是比较成功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教师的情景设计满足幼儿学习的愿望,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教师扮演的黑猫队长,不仅从角色中能符合活动的情景,同时黑猫队长的角色位置能够较好的控制整个活动。幼儿扮演的白猫警士同样让每一个幼儿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动画片,喜欢动画片中的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士们,活动中的几个环节处理较好,如: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说出我在╳╳上 (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第一次教师使用了语言指导策略“为了不让老鼠发现,我们要先进行侦查,侦查时脚步要轻,发现老师要马上回来报告”,利用这种策略及控制幼儿发生乱跑乱叫的现象,同时给幼儿创设了说句式的机会,孩子们的表现相当好,第一次的侦查都是轻轻的在屋内的每一个角落看,有的幼儿还打开抽屉进行检查,当发现老鼠后,都悄悄地跑到黑猫警长那进行报告。活动中教师每一步设计较好的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做好铺垫。是幼儿能够在非常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今天活动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陪伴教师教研,集体活动造成活动中幼儿过多,教师不能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有的幼儿没有表现的机会。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一些物品的图片、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小嘴巴乐园”。

  1、教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请幼儿进行记录

  1、请幼儿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自己进行判断、记录。

  2、幼儿讨论记录结果: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

  3、小结: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选择“认识图形”这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对新事物探究的心理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在图形这一抽象事物认识化为实际意义的表征,幼儿通过直观教具和动手操作的辅助,把原本这种枯燥的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

  1说教材

  1) 选材理由: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含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三种图形。

  2) 说目标:

  ① 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② 认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③ 对生活中常见的形状感兴趣

  2说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贯彻直接性、游戏性原则,同时运用了观察、操作等教学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在情感方面,还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3说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

  第二环节 认识图形

  第三环节 图形分类

  第四环节 延伸活动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通过手指操引起幼儿求知欲,吸引幼儿注意力,导入主题。

  第二环节 :认识图形。借助蒙氏几何图形嵌板。使用圆形橱、四边形橱和三角形橱。教师要先做示范,让幼儿初步了解三种图形。教师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是怎么样的?”

  第三环节 :图形分类。这是整个活动的主要部分。以直观感受为主。因此,在此环节教师采用生活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有趣的情节游戏和奇妙的想象中,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并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环节 :延伸活动。寻找周围有哪些东西是与这三种图形相似的,让幼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感知图形,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加深对红色、圆形的认识。

  2、巩固4以内数的点数。

  3、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并简单了解几种常见的取暖用具。

  活动准备:

  玩偶小兔、故事《小兔找太阳》、挂图四幅、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宝宝,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请幼儿自由回答)今天也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和青菜,走路蹦蹦跳跳”的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看看它是谁?出示玩偶小兔!宝宝,来和小兔打个招呼吧!“小兔你好呀!欢迎来做客!”“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故事呢,咱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欣赏故事:边听故事,边放挂图!

  提问:宝宝,故事里有谁?(小兔、兔妈妈)小兔要去干嘛?(找太阳)

  师: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找太阳》

  小兔到什么地方找过太阳?(屋子里、菜园子里、天上)它把什么当做了太阳?(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分别有几个?最后小兔找到太阳了吗?在哪找到的?宝宝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吗?(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寻找圆圆的、红红的东西:

  宝宝,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苹果、西红柿、樱桃、小红点)

  了解冬天的取暖用具:

  宝宝,早上来上幼儿园的时候感觉外面怎么样啊?(冷)小朋友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棉袄、棉裤、棉鞋、棉帽、棉手套)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

  宝宝,咱们的教室里冷不冷?为什么?(有暖气片、空调)你家里是用什么东西取暖的?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取暖?(暖手宝、暖水袋、电热毯、电暖风)

  这些东西都是冬天的取暖用具,宝宝想一想,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我们感觉怎么样?(暖和、暖洋洋的)师: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现在天冷了,小朋友就不想出去玩了,但是这样是不好的,天冷也要坚持锻炼身体,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才有好处!现在咱们就到外面去跑跑步,做做运动,锻炼身体,晒晒太阳吧!

【【推荐】小班教案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实用】小班美术教案八篇

2.【推荐】小班教案三篇

3.【推荐】小班教案四篇

4.【推荐】小班教案4篇

5.【热门】小班教案汇编5篇

6.【精选】小班教案汇编6篇

7.关于小班教案汇编8篇

8.【精华】小班教案汇编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