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1-05 09:22:4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在田野间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发现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3、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录音机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六、板书设计:

  梦已经被染绿

  残、融、嘱、散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检查儿歌的背诵

  2、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儿歌

  1、背诵儿歌(齐背、指名背)

  2、小组内检查生字(学生运用生字卡片读字,组词)

  二、《春天的脚步》展示会

  1、上节课布置找资料,下面谁来说一说你都找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说,老师板书,然后进行补充,完成语文天地4,对于容易理解的词语,让学生明白意思,并且试着说句话。)

  2、除了描写春天的词语外,有很多古诗也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还能背一些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背,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3、这些同学真了不起,积累了那么多的诗句,真棒!书上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来听一听雨点在唱什么歌?(生自由读短文)

  4、你都知道雨点在唱什么歌?谁听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么?

  5、多么有趣的文章,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介绍,老师评价)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好词、好句、好篇,收获可真不少!回家后请你们把这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好吗?

  四、课后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学习提示,给课文分段,细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三、证实审题推测。理出课文思路。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四、学习提示,对照以上板书,明确阅读训练重点,给课文分段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才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词浯表中11个词语),重点教学繁殖、水蒸气两个词。

  六、细读第一段。

  1.默读第段,边读边填写表格。(表格见《教参》65页)

  2.讨论填表的情况,然后齐读表格的内容。

  3.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七、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细读课文第二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细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沦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这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叙述和反面叙述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叙述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叙述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三、作业,

  (1)作业本第1题。

  (2)背诵第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明确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填写课后习题2的表格。

  二、讨沦检查填表情况。

  三、看表格完整地回答:课文作者按太阳的哪几个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四、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可从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五、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古对今》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台阶,问题情景:

  1、有没有同学了解韩愈或古文运动的?(学生介绍引入新课);

  2、自读全文,找出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第二台阶,互动情景:

  1、四人一组讨论解决各自找出的疑难问题;

  2、每组推荐一人提出本组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供全班集体探究;

  3、讨论完毕,下发译文,解决遗留问题,然后自由诵读全文。

  第三台阶,成果情景:

  1、分小组诵读,互评互荐,每组推选一人全班演读。边读边议:“为何这样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语意。);

  2、你认为写得最好或让人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有哪些?四人一组互相交流;

  3、每组推荐一人总结本组评鉴成果,并在全班交流。

  第四台阶,拓展情景:

  1、怎样看待老师的“传道受业解惑”?

  2、“尊师”与“重道”是否适合现代社会?

  3、写一篇有新见的《劝学》读后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12)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人生意义(8、9、10、11)奋斗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②朗读、背诵。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课后心得:

  在课堂上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了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且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

  三、出示目标

  四、学习新知: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课文分析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朗诵课文。

  五、小结:对联常识。

  六、作业: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3、练习具体地记叙事情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概念混乱。

  四、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短文,训练一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短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二、学生自学,边学边做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读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内容:林巧稚回忆自己上中小学时,教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有条理地记叙的?

  (两件事:一是海滩上做地形沙盘;二是生物课上教师告诉大家树叶千奇百怪。)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难,讨论。

  五、作业:

  想想生活中让你不能记忆的事,为作文做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4.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5.【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6.【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7.【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8.【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