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7-17 07:41:06 日记 我要投稿

【热门】过年日记范文八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年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过年日记范文八篇

过年日记 篇1

  每年过年,陆巷和湘城的爷爷都给我们买一大堆鞭炮。我、姐姐、爸爸和妈妈一起放鞭炮。今年政府提倡不放鞭炮,因为放鞭炮会污染空气,会导致雾霾,我让陆巷的.爷爷不要买鞭炮了。可是,陆巷爷爷说:“小鞭炮没有事的,可以放点小鞭炮。”我说:“小鞭炮一样会污染空气,一样会导致雾霾的。”我再三地说,陆巷爷爷才懂了。

  我再给湘城爷爷说,湘城爷爷一下就听懂了。两个爷爷都不买鞭炮了,响应了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号召,我们就继续开开心心地过年。

过年日记 篇2

  大年三十,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家家户户合家团圆,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天,很多亲戚朋友来我家了。一见客人来了,妈妈便摆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零食和瓜子等食物来招待客人们,我则有礼貌的向客人们问新年好,客人们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各种各样的食品。房子里十分热闹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吃中饭了,大家围坐成一桌,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菜十分丰盛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味香肉嫩的红烧鱼,有自己种的大白菜,有细长的鱿鱼丝,还有那金黄诱人的南瓜饼……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吃的我肚皮都快撑破了。大家都夸妈妈的手艺好。妈妈的脸顿时变得像桃子一样红。

  吃完中饭大人们有的打牌,有的打羽毛球。小孩有的`看电视,有的玩游戏。大家都不亦乐乎!

  晚餐后,客人们都回家了。剩下我们一家人看春晚,听着美妙的音乐。与家人聊天说笑真好!不知不觉中快到0:00了,我们一起随着主持人倒计时:10、9、8、7、6、5、4、3、2、1、0!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来到空地上放鞭炮。

  啊,过年真好!真希望天天都是过年。

过年日记 篇3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圆日,我们会放烟花、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爷爷和爸爸在贴春联,我在旁边递东西,奶奶忙着剪窗花贴在窗户上,妈妈忙着准备团圆饭。忙完这些,我们就坐着看电视,等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抬着烟花和花炮来到空旷的前坪燃放。我们首先放的是花炮,一条长长的花炮放完之后,我们就放烟花,把引线点燃后,烟花就开出了花儿,那时的天空全部被花儿遮住了,漂亮极了,烟花一个一个放完了,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进屋,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

  过年真开心呀!要是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就好了!

过年日记 篇4

  2月7日 星期日 晴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我们这里大年三十要开始这其中的一些习俗。

  大扫除、贴春联、团圆饭、看春晚、守岁,是我们每年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准备的`团圆饭了,看起来我像吃货是不是?其实不是我喜欢吃,而是被爷爷准备过年的态度所感动。

  今年爷爷跟往年一样,买了许多的食材回来自己加工,有鸡鸭鱼肉海鲜蔬菜,品种我都来不及数了,而且全是生的,需要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加工。爷爷先是将菜品分类放置,再挑选今晚需要的菜进行清洗切好备用。根据烧制时间的不同将食材先入锅炖煮,再做其它的准备。我也忙得不亦乐乎,拿盘子、扔垃圾、洗碗弄得我满头大汗。吃饭时间到了,爷爷突然一声“孩儿们,吃饭啦!”我们突然感到是’美猴王”来了。20xx猴年欣喜得很,于是跟阿嗲一顿调侃!看着一桌子丰盛的晚餐,心里很是愉快,这也有我的功劳哦!

过年日记 篇5

  “有一叫年的怪物,每当除夕夜晚,它便出来吃人,大家到了除夕晚上都不敢出来玩,后来一个勇敢的人发现年最怕爆竹声响,于是用烟花火赶走了年,大家欣喜若狂,所以每当除夕夜晚人们都出来放烟花,也把除夕夜晚称为过年!”妈妈拿着故事书津津有味的给我读着,一旁的我已经吓得直冒冷汗了,我下定决心这次除夕夜一定要好好放鞭炮吓吓年!

  终于到了除夕晚上了,快到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是放烟花的时刻了,我和妈妈,叔叔一起特意在我们楼下找了个空场地专门来放烟花,我们先把买好的烟花放到一边。现在,正是放烟花最热闹的时刻,只听“轰”“嘭嘭”的几声响,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盛开了,好似五彩斑斓的菊花,在黑的有些神秘的苍穹里,瞬间绽放开来,又迅速地凋零,这时的`月亮与星星都显得不怎么起眼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烟花,那美丽的一瞬间,我真想用照相机把这给拍下来,可是这烟花精彩,美丽的一刻消逝的太快,实难扑捉。我又不是专业的照相师,不得不只在脑海里记下这最耀眼的一刻。

  看见别人放烟花那股爽劲,我们也顿时觉得心痒痒了,连忙拿出一根叫“魔术棒”的烟花来放,我一手拿着“魔术棒”,叔叔用打火机点燃了烟花,我拿着“魔术棒”,突然“嘭”的一生,从魔术棒里冲出一簇火花,冲向远处,然后又“嘭”的一声爆炸,呵呵,真好玩,我朝四面八方的放,金黄的烟花,一飞冲天,在黑色的天空中,绽放出如此美丽的瞬间,释放出最后的能量,化作一点火星,最后只剩下一缕清烟消失在夜幕中。“魔术棒”用完了,我们开始放另一种烟花。这种烟花是冲天炮,我们把冲天炮的导火线点燃,只听见“乓乓”的几声,红色的烟花冲天而起,然后“嘭”的一声在空中绽放,好像一朵在湖里盛开的莲花,又好像芭蕾舞演员跳舞时所飞起来五颜六色的舞裙,好漂亮!紧接着,那“飞转型”的烟花飞转起来,发出绿色的光芒,“呼”的一下飞上了天,又慢慢的散落下来,在天空中散飞着星星火花……我们又放了许许多多的烟花,红的,黄的,橙的,紫的,绿的,蓝的……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瑰丽无比。把黑色的天空照的绚丽多彩,衬托得光彩耀人,又多了一些漂亮的装饰,美丽迷人。

  我们的这次放烟花,真是开心!放完后,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真怀恋这次放烟花,烟花真美丽啊!也许年早就被我吓得魂飞魄散了吧。

过年日记 篇6

  新年天晴朗,万里无云,草青青,水清清,小鸟也在枝头吟鸣,太阳带着多彩的灿烂东升。

  新的一年来了,我们一家都在忙着办年货,父亲将春联贴好,春到福又到。母亲忙得不得了,厨房做年糕。奶奶出去买青菜,让我们吃得饱饱的。我去买彩带,来装饰家里。

  等装完了家里,我们就出去放鞭炮了。我先点了一支魔术弹。“哧——”魔术弹喷出了一个个彩色的流。“红的!”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黄的,绿的',蓝的......,”父亲母亲也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接着,父亲又点了一根烟花,它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花,争芳斗艳,飞到了天空上,父亲母亲都笑出了眼泪,火光照亮了他们带皱纹的脸,他们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啊!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告别了——猴年,迎来了——鸡年!

过年日记 篇7

  每当北风渐劲,天气渐冷,麦苗刚披上一层初冬的淡霜时,儿时的我们便越发高兴起来,因为随着冬天的来临,春节就不会太遥远了,快过年了!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在送灶的前几天,村民组长便挨家挨户的散发二斤白糖和二斤煤油的计划供给票,尽管80年代中期农村已安装好了照明电,但随时会出现毫无预兆的停电,所以这个计划供给是珍贵的也是必须的,家中大人将这两张票小心翼翼的收好,待购置年货时将这两样物品一同捎回来。农村的庄户人家有个习惯,要趁交冬数九的年前给庄稼施一遍腊肥,所以进了腊月门之后,家中大人们便忙碌起来,购置年货的任务就落在当时不满十岁的我的身上。说是年货可能十分的夸张,除了村民组长发来的国家计划的煤油、白糖外,无非是一打火柴、一袋味精、酱油香醋、几条大糕、几张红纸或者更奢侈的几挂鞭炮而已。寒假中的某日,吃过早饭后我和邻居家的哥哥便一同赶往离家三里路程的供销社门市部,那时每个乡镇有中心供销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队设有门市部,离家较近的是闫尖门市部(即大慈寺所在地),这里早早的便聚集了很多乡邻,人们欢声笑语,因为这个计划供给的煤油和白糖一定会给今年的春节增色不少。

  买回的红纸主要是用来写春联的,按照前门、中门、大门的要求,将红纸裁好,并用铅笔在背面做好标识,以便书写时确认写上什么内容。我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后,父亲便抽空书写春联,每写好一副,祖父便会和我们一一讲解所要表达的意思。腊月二十三是家里送灶的日子,也是新年的序幕,下午奶奶便开始张罗好三两个小菜,最主要的是做好糯米饭,一家人晚饭后,将火叉等物品从灶膛拿走,便在锅灶边送灶神,期望他老人家能上天言好事。

  过了腊月二十五,人们更加忙碌起来,主要是忙于蒸包子(农村习惯说馒头),这是迎新年的重要环节,一般一个村民组只有少数的几家有蒸笼,所以蒸笼都是相互穿插借着使用的,上一家还在用的时候,下一家便在高高兴兴的等候了。送灶之后特别是蒸馒头的时侯,大人小孩的说话用语便要拘束起来,尽量要说些吉利的话,只要我们一不留意说出了粗俗的话,祖父便虔诚的说:童言妇语,一概无忌。因为今年馒头做的好不好,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光景如何!所以这事丝毫马虎不得,随着第一笼可口可人的包子出炉,全家人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厨房里热气腾腾,暖和和的,大人们赶快利用暖和的厨房为我们洗个热水澡,如果错过了蒸笼这一天,想要洗个热水澡非得等到来年阳春三月不可。

  除夕当天刚过了凌晨12点,就开始听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了,那是每家每户祭拜土地公公的配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方土地公公保佑本地方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祖父母早早的就起床了,将先前腌制好的咸鸡、咸鸭等拿出来准备年夜饭,在厨房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喷香的排骨味道了,这一天我是舍不得离开厨房的,趁奶奶做菜的时候好尝个鲜,奶奶说是为我“解解砧板馋”。母亲忙着里里外外的卫生,父亲忙着贴春联。简单的午餐之后,最为庄重的事宜便是在家里祭拜先人,摆好香案,呈上饭菜之后,按照先后顺序,祖父第一个恭恭敬敬、目不斜视的在堂前行跪拜大礼,然后依次是父亲、我和弟弟,最后才轮到祖母和母亲,这里可能带有些重男轻女的封建遗毒吧!祭拜之后,全家人便开始吃年夜饭了。祖父边吃边讲有关过年的传说: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会危害人类,但是他惧怕响声也怕看到红色……我想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和贴春联的原因吧!我和弟弟听的入神,以至于不愿睡觉。

  年夜饭吃过之后,家人便开始做汤圆,主要是用于除夕之夜守岁时的夜宵和年初一大早祭拜天地。收拾妥当之后,一定要赶在除夕晚上十二点前举行接灶神仪式,具体要求和送灶神相当,家人虔诚的盼望灶神爷能够下界保平安。父亲趁大家还没有完全睡熟的时候,在每个人的床头或者枕头下面放上大糕和压岁钱,这样一觉醒来就能够看到,预示着步步登高、出门见财。

  年初一,天还没有完全亮,父亲便起床祭拜天地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呈上五碗元宵,先面向门外跪拜后,再面向自家的中堂,对着天地国亲师跪拜。祭拜天地结束后,父亲先到祖父母的房间给二老拜年,并请二老起床一起吃早饭,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和弟弟早就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如不是昨晚祖父一一交代:一定要等祭拜天地后,小孩和妇女才能起床见天地,不然的话两个小孩岂肯窝在被窝里!早饭之后,左右邻居就开始互相走动,互祝新年快乐,然后结伴到村里的一户林姓人家看电视,那时村子里近40户人家,只有他家有1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男女主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糕给来看电视的乡邻一人发上几片,图个新年吉利吧!

  一晃就到年初五了,这也是比较讲究的小年----财神节,每家每户也会在家里祭拜财神,然后将印有财神老爷画像的红底图片贴在中堂附近或灶神边上,乡邻见面互相恭喜发财,当然更期待自家发财。先前用于祭拜先人的豆腐煮鱼,因为还没有舍得吃,财神节当天祖母会重新回锅煮一下,一是因为这道菜意味着富贵有余,其次因为年十三举行上灯(有的地方称为时灯)仪式时还要用上。

  喜庆祥和的日子总觉得非常短暂,一眨眼的功夫,就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也有的地方称为灯节,当时村里少有的两户人家购置到了豪华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节日当天他们骑自行车到离家30里路的县城看灯,晚上回来时,家里已聚集了很多邻居,主要是想分享一下城里更为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从城里回来的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着看到的一切,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足以证明当天的收获非常喜人。什么时候我家才能买得起自行车?什么时候我才能骑上自行车风风光光的去城里看灯呢?。

  节日的余庆还没有完全散去,池塘边的柳树已吐露出一些新芽,迎面吹来的风似乎柔和了许多,新学期已经开始了,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迎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吧!

过年日记 篇8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街道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

  三十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写春联。我们先把红纸裁好,然后在短的红纸上写横批:春回大地。在两条长红纸上分别写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最后在最大的纸上写上了一个大福字。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今年我要好好地练练字,争取明年贴上自己写的春联。

  接下来,该准备年夜饭了。我和爸爸的任务是包水饺。爸爸擀水饺皮,包饺子,我揉剂子。我先把切好的剂子放在面板上,然后用手揉匀,按成小圆饼的形状,交给爸爸,再把爸爸擀好的水饺皮送到包水饺的面板上。一阵忙碌之后,一排排水饺像一个个小元宝一样摆在面板上,就等下锅了。

  眼一看,妈妈做的菜也差不多了。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电视上精彩的联欢晚会节目,时间过得真快,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给爸爸妈妈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爸爸妈妈也祝愿我虎年有更大的进步。小区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好热闹啊!向窗外望去,五彩缤纷的烟花也燃放起来,红的,金的,绿的,蓝的……烟花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的像星星一样撒在各处、有的像含苞怒放的花朵,有的像人在天上跳舞,还有像价值连城的钻石,可真漂亮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鞭炮声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08-16

过年的日记08-13

寒假过年日记06-30

[优]过年的日记07-09

过年日记范文06-05

关于过年日记06-06

过年的日记范文06-06

过年拜年日记01-18

关于过年的日记09-03

回家过年日记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