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日记

时间:2023-06-10 17:14:32 日记 我要投稿

【推荐】游记日记范文锦集7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记日记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游记日记范文锦集7篇

游记日记 篇1

  这个国庆,我和爸爸妈妈回了爸爸的老家——浙江温州,爸爸带我去了温州的标志性景点——江心屿和仙岩,爸爸说朱自清写的《梅雨潭》就在仙岩哦!

  江心屿是瓯江中的一个小岛,爸爸说就像我去过的厦门鼓浪屿一样,是要坐船去的,哈哈哈,我最喜欢坐船了!不过等我们到了江心屿,发现有好多人都在等着坐船,只能慢慢等了,不过很快就来了一艘船,一下就把所有游客都装上去了,厉害吧!到了岛上,我们先去看了东塔和西塔,然后爸爸带我去看了游乐场里的鬼屋,妈妈是胆小鬼,她都不敢进去呢!后来我们还去坐了摩天轮,摩天轮好高啊,我在上面看到很远的地方了。

  仙岩就是朱自清写的《梅雨潭》中提到的'那个仙岩(这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可不知道谁是朱自清,嘻嘻嘻),我爬山爬得很快,我看到了梅雨潭,里面的水真的很绿呢,我还看到了雷响潭和龙须潭,雷响潭的水声真的像打雷那么响,我问妈妈,为什么叫龙须潭,妈妈指着瀑布告诉我说:因为那些细细的瀑布就像龙的胡须一样,所以叫龙须潭呀!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嗯,是的,那必须要叫龙须潭了!妈妈听了笑死了,讨厌的妈妈,老是“嘲笑”我!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开心哦!

游记日记 篇2

  放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和她们医院的同事一起去了香港旅游。

  去旅游的前一个晚上,我在床上辗转难眠,兴奋不已。迷迷糊糊总感觉妈妈在不停地整理东西。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日子,我们乘坐港龙航空飞机顺利地到达了心心念念的香港。

  首先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香港迪士尼乐园。我们先去了灰熊山谷体验灰熊极速矿车,这是西部最疯狂的矿车!捣蛋的.灰熊,会出其不意令矿车从矿山里急速而下,接着突然倒行穿梭整个灰熊谷,吓得我一身冷汗。我忐忑不安地坐着,没等我再次反应过来,矿车又飞了出去,在上升时突然下坠,矿车失灵啦?哦,幸好是个游玩项目,不然我就……哈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下了矿车,我们又去坐了太空过山车,在黑暗中体验太空遨游。我感觉这比刚才那个疯狂百倍呢!最后我们看了精彩的表演和五颜六色的烟花,整个迪士尼的夜晚星光璀璨,太美妙了。

  我们还去了海洋公园,那里也特别好玩,大家都玩上瘾了,太刺激了。

  香港真是个好地方,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去的。

游记日记 篇3

  今天,导游带我们去爬黄山。我们不是爬着去的,而是坐索道上去的。

  导游本来说只要等一个半小时,可是我们等了四个多小时才上,这个导游,这真会忽悠人,我们爬山都能爬到顶了。上午是大好天气,要是去爬多好,我们坐索道刚上山,就开始下起了雨。山下是一片雾海,我们好几个景点都没看,鲤鱼跳龙门、龟兔赛跑、金龟探海、飞来石……不过,我们一共爬了四座山,其中有三座山都是很好玩的.。第二座山的百步云梯,第三座山的一线天最好玩,楼梯非常陡,斜度是75度,从上面还哗哗地淌水,这可可怜了我们的鞋和袜子,爬完这座山以后,有三块石头我们是能看见的,是仙人指路、蛇头石和海龟石,我最喜欢蛇头石。

  第四座山是最高的,我高兴是因为我是跑得最快的一个,一开始比导游跑得还快,而且,我和我爸等大部队等了很长时间,然后我们一跑又跑第一了。哦,对了,我还没介绍第四座山的名字呢!它叫——光明顶。我们在光明顶上拍完照,吃完烤肠,就开始下山。

  一开始我们强烈反对坐索道下山,但是导游说这次不可能再等四个小时了,最多等一个半小时。我们到那个地方,连半个小时都没等。

  虽然下雨,看不见景点,但是一线天也很好玩,这次黄山旅游还行吧!接下来,我们要到宏村玩喽!

游记日记 篇4

  【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门大溪候车夫,久之发,已上午矣。南十里,新田铺。其处山势渐开,正在西华山之南,回望诸岩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无复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饭于联桂铺。又二十里,过马鞍山为横石铺,于是复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岭,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对应天山,为张真人上清宫入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对“应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乌姓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岩只二十里,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岩,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岩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定计,明日分静闻同车一辆待我于上清,余以轻囊同顾仆西从间道向仙岩。主人复言:“仙岩之西十五里有马祖岩。在安仁界。其岩甚胜,但先趋仙岩亦复稍迂,不若竟竟,直接赴马祖,转而东,由仙岩、龙虎以尽上清为最便。”余益善之。

  二十五日平明,饭而发。雨丝丝下,不为止。遂别静闻,彼驱而南,余趋而西。四里,至章源。四里,过一小岭,至桃源。又过一小岭,二里至石底。过水二重,俱有桥,三里,至连塘。过一小岭。二里,过一桥。又二里,铁垆坂。又三里,过香炉峰。其峰回亘三叠,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结佛庐于上。时雨大作,竟不及登。香炉峰西即为安仁东界,于是又涉饶州境矣。三里,简堂源。过一里,雨狂甚,衣内外淋漓。三里,过新岩脚,而不知岩之在上也。从其东峡穿而北入,见其西崖下俱有横亘之岩,飞瀑交洒于上,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已而令顾仆先探其北,不见影响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复还探其南,见南崖有户掩竹间,以为是无误矣,亟出而趋其上。岩虽高敞,盘亘山半,然石粗窍直,无宛转玲珑之致。时已知其为新岩,非旧岩也,且岩僧虽具餐,观其意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趋下山。又踯躅雨中,西一里,转而北入山峡。峡口巨石磊落,高下盘峙,深树古藤,笼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峡而入,其崖东西并峙,北连南豁,豁处即峡口,而连处其底也。马祖岩在左崖之半,〔即新岩背。〕其横裂一窍亦大约如新岩,而僧分两房,其狗窦猪栏,牛宫马栈,填塞更满。余由峡底登岩南上,时雨未已,由岩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帘环映于前,仰视重岩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向迩接近,皆其畜埘shí窝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众作法法事,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令僮以所赍jī携带米具就炊,始辞无薪,既以细米易,而成粥竟不见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东一里,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昌东门宿。

  【译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别,不再有破裂分开的痕印了。又行十里,在联桂铺吃饭。又走二十里,过了马鞍山为横石铺,从横石铺后又进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岭,下了岭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对着应天山,是进山到张真人上清宫去的起始处,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对于“应天”而言的。

  这天夜里,姓乌的旅店主人告诉我:“这里南面到上清宫二十五里,而西面到仙岩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宫后再去仙岩,也有二十里。不如就从这里前往仙岩然后再去上清宫。”我很赞同他说的,于是定下计划,明天让静闻坐一辆车到上清宫等我,我和顾仆轻装向西从小路到仙岩。旅店主人又说:“仙岩西面十五里有个马祖岩。〔在安仁县界内。〕马祖岩景致极佳,假若先奔赴仙岩后又到马祖岩也同样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马祖岩去,然后折向东,由仙岩、龙虎岩最后游览上清宫最为方便。”我更加赞同这个建议。二十五日天大亮时,吃了饭就出发。满天潦檬细雨,一直不停。告别了静闻,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过一座小山岭,到桃源。又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到石底。渡过两条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桥,走三里,到连塘。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越过一座桥。又走二里,到铁沪板。又走三里,过香炉峰。这座山峰呈三层旋绕,南面从上直往下破裂开,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上面构筑了僧人的小屋。当时雨下得很太,竟然没能攀登。香炉峰的西面就是安仁县东界,从这里起又步入饶州府境内了。走三里,到简堂摄。走一里,雨下得很猛,内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经过新岩脚,然而不知道岩就在路上面、从新岩东面的山峡往北穿越,见此岩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横亘的岩石,岩石上飞瀑交洒,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到岩石间去避雨,并剥开橘子、袖子当午餐吃。旋即叫顾仆先到岩北面探寻,但没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寻,见到南面山崖间有户人家掩映在竹丛中,我以为那是马祖岩无误了,赶忙走出避雨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岩洞虽然高而宽敞,盘亘在半山间,然而石质粗糙,洞穴平直,缺少曲折玲珑的意态。这时已经弄清它是新岩,不是旧岩,并且看出居住在岩洞间的僧人虽然备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离开的样子,于是我们赶忙出了岩洞,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时走时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进入山峡中。山峡入口处众多大石头杂沓地堆叠着,自高处到低处盘结耸立,深树古藤笼罩在上面,很是雅致,由峡口进去,东西两边崖壁对峙,山峡的北端山崖连接而南端敞开,敞开处就是峡口,而山崖连接处是峡底。马祖岩在左边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岩的`反背。崖壁间横向裂开一个洞,也大略如同新岩的那个洞一样,僧人分住在两间房子中,岩洞中狗窝、猪栏、牛圈、马棚,填塞得满满的。我从峡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岩,当时雨未停止,从岩下行走,洁玉般的水流交相飞舞在岩外,洁玉般的水帘环绕辉映在眼前,仰视重叠的岩洞上面,栅栏飞架在空中,以为必定美妙至极。等登上去,却坑脏腐臭得不可接近,J'L乎都是些牛马猪鸡的栖息处所,而人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黑暗得如同地狱。当时我衣服很湿,而且天将要黑下来,岩洞南边的房子中正汇集众人作法术,拒绝接纳客人,北边的房子也是一样,要找一个躺卧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许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个石完躺卧在其间。叫童仆用随身带来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饭,僧人先是推辞说没有柴禾,后又用细米换了我们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见不到一颗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时起来,又拿米做饭,那僧人仍用细米调换、我们将就着吃了些就出发。仍然从山峡北端时山崖连接处下来,我让顾仆先走出峡门口,自己一个人转往西登上山崖。岩洞也如马祖岩一样横向裂开,但没有马祖岩深,不过也没有马祖岩那样各种污秽之物到处填塞的情景。我从岩洞边一直奔向南面,路断绝的地方崖壁被凿开,到了岩的边缘处,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有个洞贯通山峡显露出来。越过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两条,‘条顺山崖往北去,一条顺山崖往南去,两边崖壁夹峙,中间便形成了一条线。那条线中间的东边崖壁下面,又破裂开形成岩洞,它也如马祖岩一样呈横向,然而清新洁净,深邃幽远,我忽然觉得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岩洞外面的崖壁与对面的崖壁,都下坠百丈,上插千尺,两边相隔仅有咫尺,而且都是横向裂开,如重重高楼一样深邃。只有最北面很开阔,我以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开处虽然露出天空的光明,地势却更加高峻险要,陡峭弯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实在是大自然中非常僻静险要的一处地方,而这不就是所说的“别有洞天”的那种地方吗?又回到洞门口分路处,仰头观看洞的上层,凌空飞突的岩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无法攀援。我从洞南边的路转到山峰侧面往上爬,飞阁高悬,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块天地。当时顾仆已经在山峡下边等了我许久,于是穿过那个贯通山崖内部的洞,仍然往东到了山崖边缘,想寻找道路下到峡口,然而没有找到路;顺来时的路沿山崖抵达北端山崖连接处时,顾仆见我许久未走出山峡,又大声地连连呼喊着找了过来。于是和顾仆一同出了峡口,往东南走四里,经过南吉岭。遥望岭东面,乱山横翠,那并列耸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为高峻,那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岩,最为秀丽;而从近处俯瞰岭下,那尖峭地插立在平坦的田块中,四面笔直向上耸起的,是喝石,最为峻峭。走下南吉岭,就看见一条大溪从东面流来,直逼岭脚孟这条溪发源于沪溪县,经过上清街往下流。于是从溪北岸溯溪流,向东南走四里,到达竭石下面。仰望这块石头高大弯隆,虽然它向上逐渐伸展而变得宽阔,然而却更加陡直,显出孤柱撑天的态势。它下面有个褐石村,此村在安仁县的东南边界;渡过溪往南走为沥水,这条山溪的岸上住着几十家居民,从这个村庄开始又属于贵溪县地。又往东走五里,直抵达排衙石的西面,这里是渔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纸为业,村子的东面濒临一条大溪。顺大溪向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于是停下来投宿在这里。二十七日从蔡坊渡渡过溪水往东走一里,为龙虎观。从观后走一里,为水帘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为兰车渡。再走三里,为南镇宫。往北而后折向东走一里,渡过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长。往东走一里,为真人府。往南渡过溪水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岭,那岭叫胡墅岭。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冈山,它是金勤县的东界,从这里便进入了抚州府境内。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居民都姓江,这天就投宿在这里。

  二十八日从孔坊走三里,为郑陀岭。七里为连洋铺。十里为葛坊。十里为青由铺。〔有一条石梁水,流往邓埠。〕十里为茅田,这里就是到抚州府的路。下一座岭为五里桥,从此处起水才向西流往许湾,桥南有座庵,庵旁边有个阁,是人们迎来送往的场所。再往东南走,进入金勤城。城东西长两里,我们由东往西走出城,城北门是到抚州府去的路。城外东北面为黄尖岭,它就是出产金子的地方,志书上所称的金窟山。〔在城东面五里〕黄尖岭的西面是茵陈岭,茵陈岭的一条山冈往西延伸,是五里桥北面的分水山冈。位于金窟山东南边、环绕在域南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这座山上。如今称朱干山。〕金窟山、茵陈岭从北、东、南三面环绕县城,就是所说的“锦绣谷”。只有县城西南面略微缺开些,一条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许湾桥才能够航船。朱干山的南面有山峰高高耸立,也是从东北绕往南面去,那是刘阳寨牟滁岭,它的东面为沪溪,西面是金黔县的大塘山,我怀疑就是志书上所称的梅峰。〔再往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从大塘出发。对着大塘的,东面是牟称顶大山。往南走十里为南岳铺,又往西南走十里为贾源,又走五里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为后车铺,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为界山岭。〔又叫韩婆寨。〕下了岭走二里为到沪溪县和建昌府的分路处。又走二里为大坪头,从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为横坂铺扩又走五里为七星桥。又走五里为潭树桥。再走十里为梧桐隘。揭阳没有渡口,到建昌府东门才投宿。

游记日记 篇5

  太和山即武当山。相传真武曾修炼于此,为道教名山,亦以传授武当派拳术著称。山在湖北均县西南境,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池、9井等自然风景。其山中殿宇规模宏大,现保留有太和、南岩、紫霄、遇真、玉虚、五龙等六宫,复真、无和二观。全山游程达60公里。

  下笔之初,该篇日记即对太和山(武当山)地区的行政区划予以记叙,并对其风物景色给予了令人爽心悦目的描绘,如:“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显然,徐霞客对武当山的`印象颇佳。

  从“第一山”之米芾书法写起,寻紫霄宫,摩展旗峰,对山中异品榔梅亦有所记载。山峰接踵而至,霞客笔下生花,至天柱峰,则尽力描摹峰高险绝。继而,对金顶之幽绝亦赞不绝口,文中还有有趣的索取榔梅果实情节的描写,让人倍感亲切动人。描写滴水、仙侣二岩时,已是游踪将止,但其意兴之浓,不逊于前。

  武当乃道教名山,霞客笔下的仙观玉宇也处处透出道教风味,对各祠、殿的描绘也精练纯粹。更有结尾处对杏花美景、桃雨烟柳的再现,显示出一种对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十一日 登仙猿岭。十余里,有枯溪小桥,为郧县境,乃河南、湖广界。东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不见所自来,而下流淙淙,地又属淅川。盖二县界址相错,依山溪曲折,路经其间故也。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竟止坞中曹家店。

  十二日 行五里,上火龙岭。下岭随流出峡,四十里,下行头冈。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静乐宫当州之中,踞城之半,规制宏整。停行李于南城外,定计明晨登山。

  十三日 骑而南趋,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梁,有溪自西东注,即太和下流入汉者。越桥为迎恩宫,西向。前有碑大书“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阳即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笔,书法飞动,当亦第一。又十里,过草店,襄阳来道,亦至此合。路渐西向,过遇真宫,越两隘下,入坞中。从此西行数里,为趋玉虚道;南跻上岭,则走紫霄间道也。登岭。自草店至此,共十里,为回龙观。望岳顶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行绿慕中。

  从此沿山行,下而复上,共二十里,过太子坡。又下入坞中,有石梁跨溪,是为九渡涧下流。上为平台十八盘,即走紫霄登太和大道;左入溪,即溯九渡涧,向琼台观及八仙罗公院诸路也。峻登十里,则紫霄宫在焉。紫霄前临禹迹池,背倚展旗峰,层台杰殿,高敞特异。入殿瞻谒。由殿右上跻,直造展旗峰之西。峰畔有太子洞、七星岩,俱不暇问。共五里,过南岩之南天门。舍之西,度岭,谒榔仙祠。祠与南岩对峙,前有榔树特大,无寸肤,赤干耸立,纤芽未发。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梅与榔本山中两种,相传玄帝插梅寄榔将梅嫁接于榔,成此异种云。

  共五里,过虎头岩。又三里,抵斜桥。突峰悬崖,屡屡而是,径多循峰隙上。五里,至三天门,过朝天宫,皆石级曲折上跻,两旁以铁柱悬索。由三天门而二天门、一天门,率取径峰坳间,悬级直上。路虽陡峻,而石级既整,栏索钩连,不似华山悬空飞度也。太和宫在三天门内。日将晡bū黄昏,竭力造金顶,所谓天柱峰也。山顶众峰,皆如覆钟峙鼎,离离攒立;天柱中悬,独出众峰之表,四旁崭绝。峰顶平处,纵横止及寻丈。金殿峙其上,中奉玄帝及四将,炉案俱具,悉以金为之。督以一千户、一提点,需索香金,不啻御夺。余入叩匆匆,而门已阖,遂下宿太和宫。

  十四日 更衣上金顶。瞻叩毕,天宇澄朗,下瞰诸峰,近者鹄hú天鹅峙,远者罗列,诚天真奥区也实在是未受人世礼俗影响的中心腹地!遂从三天门之右小径下峡中。此径无级无索,乱峰离立,路穿其间,迥觉幽胜。三里余,抵蜡烛峰右,泉涓涓溢出路旁,下为蜡烛涧。循涧右行三里余,峰随山转,下见平丘中开,为上琼台观。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携出三四枚,道流即道士株连破家者数人。”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数枚畀bì给予余,皆已黝烂,且订约定无令人知。及趋中琼台,余复求之,主观仍辞谢弗有。因念由下琼台而出,可往玉虚岩,便失南岩紫霄,奈何得一失二,不若仍由旧径上,至路旁泉溢处,左越蜡烛峰,去南岩应较近。忽后有追呼者,则中琼台小黄冠即小道士以师命促余返。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两枚,少慰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出而视之,形侔móu相同金橘,漉lù渗以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谢别去。复上三里余,直造蜡烛峰坳中。峰参差廉利棱角锋利,人影中度,兀兀欲动。既度,循崖宛转,连越数重。峰头土石,往往随地异色。既而闻梵颂声,则仰见峰顶遥遥上悬,已出朝天宫右矣。仍上八里,造南岩之南天门,趋谒正殿,右转入殿后,崇崖嵌空,如悬廊复道,蜿蜒山半,下临无际,是名南岩,亦名紫霄岩,为三十六岩之最,天柱峰正当其面。自岩还至殿左,历级坞中,数抱松杉,连阴挺秀。层台孤悬,高峰四眺,是名飞昇台。暮返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之,不可得矣。

  十五日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蒨qiàn野草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即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蒨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游记日记 篇6

  今天早上我们四点钟就xing了,因为我们要赶早去安徽黄山游玩。

  一大早,我们洗刷完毕吃早饭,为防止路上饥饿,早饭我们吃的是面条。早饭后我们开车到大剧院集合,六点十分到那我们已是最后一家到达的'了。上了开往黄山的大客车,我们就ta上了去黄山的lv tu。一路上风景很美丽,经过好几个sui道,其中一个sui道很长,汽车开了好几分钟。我在车上睡着了,一会又xing了,这样睡睡xing xing好几次。

  差不多开了六个小时,我们到达了黄山脚下的fu rong谷,我们游山玩水。其中有一个池叫仙女池,池水很清,传说有仙女曾在此洗过澡。离仙女池不远有一个小pu bu,岸边有许多小石头,我们用小石头打水piao,顺着pu bu流过的小河里有一些小鱼,山间的小鱼很ling活,我们捉也捉不到。

  游完了fu rong谷,天色已晚,我们就去吃晚饭了。晚饭过后我们又去超市买了好多吃的,这些都是为明天爬黄山准备的午饭。

游记日记 篇7

  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登都梁山,赏都梁景”的活动。

  我们排着队从学校出发。一路上,我们高呼着口号,我们的声势引起了路人的驻足观望。我们尽量提高嗓门,试图把我们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当我们走到二中时,鼓号队敲着“隆隆”的鼓声穿插到我们队伍当中,我们得到了鼓舞,并劲头十足,个个昂首挺胸,迈着步伐向前走。路上,交警在引导我们过街,在他的指挥下,汽车放缓了车速,直到我们安全通过马路。

  在都梁公园,我们首先参观了龙虾博物馆,虽然我来过数次,但这次和同学一起来,明显感觉不同。我和同学们边参观边议论,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泥人感觉非常有趣!还有各种风味的龙虾宴系列菜肴,感觉非常的诱人,大家注视着,仿佛口水将要流了出来了。

  参观完毕,接着我们开始攀登都梁山,山上是繁花似锦,那是一幅秋天的图画,这些莫名的花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招摇着,就像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点头示意。

  当我们来到都梁阁时,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在这座建筑前小憩,偶一抬头仰望,情不自禁地赞叹:“都梁阁好壮观啊”!我们迫不急待地登上去,目眺远处的淮河,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一刻我们简直陶醉了,夕阳下,渔民们满载着捕获的鱼儿,幸福而归。

  勤劳终有收获,不仅渔民,还有我们,其实爬山是项辛苦的运动,可我们经过努力之后,领略到了美丽的景色,不是很好吗?我想以后若有机会,一我们一定还会再来的!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游记的日记03-23

黄山游记日记11-22

游记日记4篇03-27

游记日记三篇03-31

【精选】游记日记三篇02-22

游记日记3篇04-03

【精选】游记日记4篇03-02

国庆节游记日记10-09

【精品】游记日记3篇03-25

【精品】游记日记三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