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4-17 08:20:41 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过年日记九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日记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过年日记九篇

过年日记 篇1

  伴着寒风,新的一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世间万物都换上了漂亮的新装。

  瞧!大片大片的小草换上了金灿灿的衣衫;一棵棵巨树穿上了色彩缤纷的花裙,有黄,有红,有绿,有棕,浓浓密密,稀稀疏疏;花儿们也不甘示弱:腊梅早已现出了过年的新衣,白白净净。

  大雪纷飞,雪娃娃把人间变成了诗意般的童话世界,到处是白的。雪,不停地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福。

  在这一场雪里,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因为,没有什么比丰衣食足更高兴的了。孩子们呢?个个都在广场上堆起了雪人,每个人都玩得热火朝天。脸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四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看!一个个雪人站立在广场的两边,孩子们为它们穿上红衣,戴上红帽红围巾,都准备着迎接新年。

  大人们也忙得不亦悦乎,你家蒸馒头,我家烧肉;家家户户的灶肚里满是灶灰;碗橱里满是大鱼大肉。

  晚上,“噼里啪啦”的响声使平静的夜晚热闹起来,这家放鞭炮,那家放礼花,黑漆漆的夜空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菊花。一串红。“噼里啪啦”到深夜。深夜里,人们似乎还是不想睡觉,因为什么?是因为对新一年的期待,向往??

  新年新起点,我们又要从零开始,过去的事情我们不再回忆;过去的忧愁,我们不再悲伤??我们将重新面对新的一年,面对新的希望。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拓新路,努力学习。

过年日记 篇2

  今天是的大年初二,爷爷、爸爸、妈妈、我、二伯一家要前往老家铜山县方边村看龙灯。

  俗话说的好“方边的龙灯,曹村的狮灯。”方边的龙灯当然有名。下午三点半,我们便从江宁市区里向铜山驶去。到了铜山,我们先把爷爷送到村里的.家中,在上街去和大伯大妈哥哥一起吃晚饭(爷爷已经吃过了)。吃完晚饭,我们就出发了。车子还没有开到一半,忽然遇到了从村里总出来的爷爷,爸爸幸好及时发现了,来了一个急刹车,调头去问爷爷了个前因后果。原来:爸爸把爷爷丢到村子里以后,爷爷走到屋子里打扫了一番,可谁知出去一问,今天居然不跳龙灯!据说有个人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死了,跳龙灯的人要把他送上山。所以改到了正月初八。

  我们就纳闷了,爷爷不能打个电话告诉我们一声吗?非要走过来,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唉,真是白跑一趟!

过年日记 篇3

  过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因为过年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了。

  正月初一,没等妈妈叫我,我就起床了。以前,每逢节假日,我都会睡上个大懒觉,一觉睡到九点才起来,而今天我没有睡懒觉的原因就是过年了,可以玩了啊,何乐而不为呢?吃过早饭后,我们全家就去阿太家拜年。刚进门,只见阿太家已经有好多客人。见我来了,阿太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我,我连忙说了一些祝福的话,其他客人也给了我压岁钱。不一会儿,我便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嘴巴甜一点,财源就会滚滚来。

  今天我弟弟也来了,他一来,我就立刻迎了出去,然后我们就到楼下去玩。我们在小店那里用各自的'零花钱买了一盒摔炮,边走边炸。这时,弟弟发话说别太浪费了,让我们要炸有价值的地方。不一会,我发现前面的一个小水洼结了冰,正好可以炸冰。二话不说,拿起一个便炸,嘭一声响,冰面上立即被炸出了冰花。之后,我们又炸了许多种东西,如树啊,墙啊,泥啊等等,特别是炸石头,可好玩了--拿两块形状扁平的石头,把摔炮夹在中间,只听见一声闷响,打开一看,石头炸白了。我们玩了一下午,玩得不亦乐乎。

  晚上,我们全家围在一张桌子吃团圆饭,桌面上弟弟菜肴5应有尽有,有海蜇、红膏咸蟹、春卷等。大家谈笑风生,这天我们的食量也变大了,刚上来的春卷瞬间就抢光了。吃完饭,我们打开电视机看春晚,可是今年春晚不给力,我看到九点便不看了。

  我伴着隆隆的爆竹声,沉沉地入睡了。

过年日记 篇4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坐在电视机前看盼望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非常科技化,丛灯光到屏幕都非常先进,让人耳目一新,眼花缭乱!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种类可真多呀!有唱歌、跳舞、小品、杂技等等,化笑声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

过年日记 篇5

  今天是二月六日——除夕,家家户户都挂灯笼、贴春联,大街小巷到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一大早,妈妈就去超市里买了许多年货,爸爸也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鞭炮,我呢,则兴高采烈的跟在旁边跑来跑去。到了下午,妈妈就在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我和爸爸就开始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以及老师发出祝福的短信,大家互相祝愿,真是开心极了!终于,妈妈把年夜饭端上了桌,啊!又是鸡、又是鱼、又是肉,还有虾,真是好丰盛!我们一家三口高兴地坐在一起,说着一年来的往事,又许下了来年的心愿。八点整,新春联欢晚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着糖果点心,欣赏着精彩的节目,那幽默风趣的小品节目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将所有的烦恼都抛掉了。过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赶紧给自己许下了过年的心愿。

  新的一年来到了,新的春天来临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福山好少年。新的一年也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年,我和大家一起期盼着。

过年日记 篇6

  伴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来我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大街小巷上挂着火红的灯笼。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最喜庆的日子就是大年三十了,每家都和亲人坐在一起吃饭。我当然高兴,一打早爸爸就出门了,晚上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在桌上有各式各样的'菜,琳琅满目。吃饭时爸爸在述说着365天的故事,我一边听一边遐想,妈妈听得津津有味,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大约吃完晚饭,我听到阳台外有隆隆的响声,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有人在放烟花啊。只见一颗颗白色的“彗星”像连珠炮一样射上天空,然后化为一道道亮丽的弧线,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有玫瑰,菊花,百合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又将展望新的一年。

  我静静的在窗外凝望,思绪化为一道光,知道夜空充满宁静,我才意识到今天就要结束,新年已经来到,我带着疲倦和依旧的兴奋来到床边,进入了梦乡。

过年日记 篇7

  每当北风渐劲,天气渐冷,麦苗刚披上一层初冬的淡霜时,儿时的我们便越发高兴起来,因为随着冬天的来临,春节就不会太遥远了,快过年了!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在送灶的前几天,村民组长便挨家挨户的散发二斤白糖和二斤煤油的计划供给票,尽管80年代中期农村已安装好了照明电,但随时会出现毫无预兆的停电,所以这个计划供给是珍贵的也是必须的,家中大人将这两张票小心翼翼的收好,待购置年货时将这两样物品一同捎回来。农村的庄户人家有个习惯,要趁交冬数九的年前给庄稼施一遍腊肥,所以进了腊月门之后,家中大人们便忙碌起来,购置年货的任务就落在当时不满十岁的我的身上。说是年货可能十分的夸张,除了村民组长发来的国家计划的煤油、白糖外,无非是一打火柴、一袋味精、酱油香醋、几条大糕、几张红纸或者更奢侈的几挂鞭炮而已。寒假中的某日,吃过早饭后我和邻居家的哥哥便一同赶往离家三里路程的供销社门市部,那时每个乡镇有中心供销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队设有门市部,离家较近的是闫尖门市部(即大慈寺所在地),这里早早的便聚集了很多乡邻,人们欢声笑语,因为这个计划供给的煤油和白糖一定会给今年的春节增色不少。

  买回的红纸主要是用来写春联的,按照前门、中门、大门的要求,将红纸裁好,并用铅笔在背面做好标识,以便书写时确认写上什么内容。我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后,父亲便抽空书写春联,每写好一副,祖父便会和我们一一讲解所要表达的意思。腊月二十三是家里送灶的日子,也是新年的序幕,下午奶奶便开始张罗好三两个小菜,最主要的是做好糯米饭,一家人晚饭后,将火叉等物品从灶膛拿走,便在锅灶边送灶神,期望他老人家能上天言好事。

  过了腊月二十五,人们更加忙碌起来,主要是忙于蒸包子(农村习惯说馒头),这是迎新年的重要环节,一般一个村民组只有少数的几家有蒸笼,所以蒸笼都是相互穿插借着使用的,上一家还在用的时候,下一家便在高高兴兴的等候了。送灶之后特别是蒸馒头的时侯,大人小孩的说话用语便要拘束起来,尽量要说些吉利的话,只要我们一不留意说出了粗俗的话,祖父便虔诚的说:童言妇语,一概无忌。因为今年馒头做的好不好,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光景如何!所以这事丝毫马虎不得,随着第一笼可口可人的包子出炉,全家人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厨房里热气腾腾,暖和和的,大人们赶快利用暖和的厨房为我们洗个热水澡,如果错过了蒸笼这一天,想要洗个热水澡非得等到来年阳春三月不可。

  除夕当天刚过了凌晨12点,就开始听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了,那是每家每户祭拜土地公公的配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方土地公公保佑本地方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祖父母早早的就起床了,将先前腌制好的咸鸡、咸鸭等拿出来准备年夜饭,在厨房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喷香的排骨味道了,这一天我是舍不得离开厨房的,趁奶奶做菜的时候好尝个鲜,奶奶说是为我“解解砧板馋”。母亲忙着里里外外的卫生,父亲忙着贴春联。简单的午餐之后,最为庄重的事宜便是在家里祭拜先人,摆好香案,呈上饭菜之后,按照先后顺序,祖父第一个恭恭敬敬、目不斜视的在堂前行跪拜大礼,然后依次是父亲、我和弟弟,最后才轮到祖母和母亲,这里可能带有些重男轻女的封建遗毒吧!祭拜之后,全家人便开始吃年夜饭了。祖父边吃边讲有关过年的传说: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会危害人类,但是他惧怕响声也怕看到红色……我想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和贴春联的原因吧!我和弟弟听的入神,以至于不愿睡觉。

  年夜饭吃过之后,家人便开始做汤圆,主要是用于除夕之夜守岁时的夜宵和年初一大早祭拜天地。收拾妥当之后,一定要赶在除夕晚上十二点前举行接灶神仪式,具体要求和送灶神相当,家人虔诚的盼望灶神爷能够下界保平安。父亲趁大家还没有完全睡熟的时候,在每个人的床头或者枕头下面放上大糕和压岁钱,这样一觉醒来就能够看到,预示着步步登高、出门见财。

  年初一,天还没有完全亮,父亲便起床祭拜天地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呈上五碗元宵,先面向门外跪拜后,再面向自家的中堂,对着天地国亲师跪拜。祭拜天地结束后,父亲先到祖父母的房间给二老拜年,并请二老起床一起吃早饭,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和弟弟早就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如不是昨晚祖父一一交代:一定要等祭拜天地后,小孩和妇女才能起床见天地,不然的话两个小孩岂肯窝在被窝里!早饭之后,左右邻居就开始互相走动,互祝新年快乐,然后结伴到村里的一户林姓人家看电视,那时村子里近40户人家,只有他家有1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男女主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糕给来看电视的.乡邻一人发上几片,图个新年吉利吧!

  一晃就到年初五了,这也是比较讲究的小年----财神节,每家每户也会在家里祭拜财神,然后将印有财神老爷画像的红底图片贴在中堂附近或灶神边上,乡邻见面互相恭喜发财,当然更期待自家发财。先前用于祭拜先人的豆腐煮鱼,因为还没有舍得吃,财神节当天祖母会重新回锅煮一下,一是因为这道菜意味着富贵有余,其次因为年十三举行上灯(有的地方称为时灯)仪式时还要用上。

  喜庆祥和的日子总觉得非常短暂,一眨眼的功夫,就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也有的地方称为灯节,当时村里少有的两户人家购置到了豪华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节日当天他们骑自行车到离家30里路的县城看灯,晚上回来时,家里已聚集了很多邻居,主要是想分享一下城里更为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从城里回来的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着看到的一切,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足以证明当天的收获非常喜人。什么时候我家才能买得起自行车?什么时候我才能骑上自行车风风光光的去城里看灯呢?。

  节日的余庆还没有完全散去,池塘边的柳树已吐露出一些新芽,迎面吹来的风似乎柔和了许多,新学期已经开始了,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迎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吧!

过年日记 篇8

  大年初三,我和妈妈、姥姥、舅舅、舅妈、表哥去了舅爷家拜年,舅爷家里也是很热闹,来了好多客人。

  舅爷准备了很丰盛的饭菜,尤其是舅爷家的臊子面很香。吃完饭,我们几个小朋友一起玩闹,很开心,我觉得在西安过年没有在老家过年好,因为老家过年太热闹了!

过年日记 篇9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我们家也不例外。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出一些关于过年的题目或对联给我们来答,答对了就有红包拿。爷爷出了一个上联:过年、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我的下联是:做事、做事,事事难做事事做。姐姐的下联是:满月、满月,月月满月月月满。爷爷说:“这两个答案都可以,只要对的工整。”我后面还答了很多题目。

  今年还增加了一项抓宝,爷爷把一些纸条上面写上不同的.数字,就带表不同的红包,把这些纸条折好放在一个杯子里面,让我们用筷子去夹,夹到的纸条上数字是多少,就给一个多少钱的红包。我夹了三次,分别是我、妈妈和爸爸,一共夹了一百贰拾元。

  我们家过年很有趣吧!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08-16

过年的日记08-13

回家过年日记01-24

过年拜年日记01-08

关于过年的日记09-03

过年拜年日记01-18

过年了日记15篇04-30

【精选】过年日记三篇03-31

【精选】过年日记9篇03-05

过年的日记15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