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时间:2024-02-14 08:00: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文章开头讲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郑武公娶申国女子为妻,生下了后来的寤生和共叔段兄弟俩,由于生(庄公)是脚先出来,头后出来,这是难产,使母亲很惊讶,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他母亲一直很讨厌这个儿子,喜欢共叔段,多次在丈夫郑武公面前说想要立共叔段为国君,武公没有答应,武公死后大儿子寤生继位为郑庄公,母亲姜氏请求把制这地方封给弟弟共叔段,庄公说这地方不好,虢叔死在那里,后来又请把京这地封给弟弟!所以当是人称“京城太叔”

  上面所述的故事为以后的兄弟挣权夺地埋下伏笔,由于母亲姜氏这种不公平的私心对弟弟的偏爱导至了自己与弟弟和母亲的关系不好,所以母亲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这种愚孝思想和处处忍让态度,使母亲和弟弟得寸尺,肆无忌惮的扩张土地,修补城墙,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准备袭击都城,而母亲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来取代自己的王位,而且祭仲和公子吕等大臣的建意也没有采纳,后来到了最后一刻才发兵诛杀弟弟,把母亲幽禁在城颍这个地方还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听取了颍叔考的意见假惺惺的挖隧道母子才能相见,文中的郑庄公有以下三点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一:庄公处心积虑他故意让弟弟和母亲范错,而且不闻不问,始终忍让,欲擒故纵为了诛杀弟弟找机会,有意让弟弟日益骄横等时机成熟才出师有名,一网打尽!

  第二:因为古代儒家“仁”的思想和孝道文化的影响,用“仁”的思想去套所有的政治事件,实在太可笑了!文章从姜氏厌恶庄公而偏爱共叔段开始,写到共叔段在封地京邑,不断扩大势力,暗中预谋反叛,点出了故事的基本矛盾,矛盾越来越大导至兵戈相见。

  第三:在矛盾发生后他为了围护自己的君权必须把母亲幽禁起来,并说到死不复相见,后颍叔考以身作则给庄公上了一堂孝道课,并且为了不给庄公丢面子,为他说出的话承诺,出叟主意让母子在隧道中相见,这种大费周折就是为了让君主郑庄公即不失君主的权威性,又尽到了孝道!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他起初就不应该太放纵母亲和弟弟过分的行为,作君主的不应该优柔寡断,才给国家和自己酿成大祸!

  我读完《春秋左传》这章后为了支持我的论点查阅了《春秋谷粱传:隐公元年》这章来说明,原文是“贱段而胜郑伯也。何胜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

  意思是(《春秋》贬斥公叔段,更加贬斥郑伯。为什么更加贬斥郑伯呢?是贬斥他处心积虑,最后终于实现了杀害弟弟公叔段的目的。于鄢,是说郑伯追杀共叔段时穷追不舍,都追到了离城很远的鄢地,就像是说从母亲怀里将共叔段夺过来杀掉一样,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