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8-08 17:20: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精)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15篇(精)

论语读后感1

  今天我拿的绘本是《论语》,虽然没有全部读完,但是读了里边的个别章节,就觉得很深奥。

  孔子都说:学过的`东西要随时复习,这应该是一件快乐而高兴的事情,我也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所以我很欢迎好朋友去我家玩。

  我还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过错,一定要改正。

论语读后感2

  翟鸿森教授说:“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藏。”

  而今垃圾一样的文字、俏皮话,不是废话的废话问候语、祝福话,貌似聪明的顺口溜、低级庸俗的小品、让人尴尬的相声铺天盖地涌来,没有美,没有深刻,也没有幽默,真的让人窒息!正如“语言的波浪永远覆盖着我们,但我们的.深处却永远沉静”、“树是大地写在空中的诗。我们却把它们砍下做成纸,好来记录自己的空虚。”所描写的那样苍白、无奈。

  当前中文热风靡全球,很多外国人都在读中华经典,作为中华炎黄子孙,我们在干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品读先祖留给我们的“宝典”吧!

论语读后感3

  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它不是像古时那种极端的.选择,而是日常生活里的一种为人方法,它让我们改变生命状态,以欢乐的信念去面对世界,去建立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真正愿意去拥有这颗心的时候,仁爱就来到了我们的生命里,我们与世界将会变得美好!

论语读后感4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论语读后感5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从网上搜集了《论语》的名句,我和妈妈一起背了三四句。我背的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过这些名句,告诉了我们学习一定要思考,学会了,学懂了,也要返回来再一次巩固和复习,免的'忘记了。

  以后,每天晚上我都要抽出十分钟来背上几句,就连妈妈也答应我,以后她也要跟我一起背诵,朗读!

论语读后感6

  读过《论语》以后,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做人要有仁德。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它的.意思是让我们多和有仁德的人交往。

  这本书还告诉我,做人要懂得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孝道,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要诚心孝敬父母。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还要诚心地去孝敬父母。

论语读后感7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论语》读后感100字。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字》。

论语读后感8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他既承认人是目的,且承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尊严。这里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君子、小人之分。,而这同当代社会的人权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从道德实践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

论语读后感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中关于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还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论语》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语读后感10

  暑假,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读《论语》。并写出读后感。我原本以为,论语是一部很枯燥无聊的书。可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我拿起《论语》看了几页。马上被吸引住了。这里面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但是背后都隐藏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它们都是做人的根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的去学习,把它们继承并发扬下去。

  论语是子的'杰作,是子总结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子的思想。在一天该结束时反省自己。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

论语读后感11

  暑假期间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论语》记录着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我最喜欢里面的《以学为乐》、《宋濂借书》、《孔子学琴》等。

  《以学为乐》写的是一个叫于仲文的小孩,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他让父亲给自己盖了一间小书房,他每天都在里面看书,学习以此为乐,勤奋好学,他长大终于干出一番事业。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这篇故事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快乐的面对,努力去完成,以学习为乐趣。

  

论语读后感12

  我们学校要举行论语读后感比赛我先来介绍介绍论语吧,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幅》《孟子》称为,四书。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与朋友交言而不信,呼意思是;不尊守诺言。我来说说我吧有一次星七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到了门外面我突然想起我好向还有一些事情一想愿来是和朋有一起去玩我和爸爸妈妈说了说爸爸妈妈走了朋有来了我说别但心我给朋有讲讲,朋友说你真是个守信用的人。我开心急乐

  你要来到我们班就会听到我们的'朗读声。

论语读后感13

  《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20个篇章,每篇都有它的意义。

  第一篇是《学而》,共有十六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应该经常的去复习、实践,不是很愉快的事吗?这句话告诉我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为别人的子女,在家里应该孝顺父母,在外面应该尊敬兄长。这一句跟我们背的《弟子规》里面的宗旨一样:孝顺。

  《学而》里面还有很多名句,值得我去学习。它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1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就是:孔子说:“颜回的品德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很简陋的巷子里面,一般的人忍受这种困苦忧愁,而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之心。颜回的品德多么好呀!”

  孔子说的对,我的境遇比颜回好一千倍,但是我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经常发脾气,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比如上次踢足球,对方的人拉我,然后用手把足球扔进球门去,我的怒气好像熊熊烈火一样在我的拳头上发泄了出去,把刘光耀的腰给打伤了,后来我后悔万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但我只知道我打伤了刘光耀。

  不过,看完这篇论语后,我以后再不会了,我会笑看人生的!

论语读后感15

  我今天读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的教案12-09

《论语》教案03-12

论语读后感05-23

《论语》读后感【精选】07-22

《论语》读后感09-03

论语的读后感04-05

论语读后感06-12

《论语》教学设计12-26

论语教学设计12-11

[热门]论语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