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15:35: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读后感(必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读后感(必备)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真是让我意味深长。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有三顾茅庐,空城计,赤壁大战,火烧连营等等,从这些故事中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求贤若渴的刘备,坚贞不离的关羽,鲁莽的张飞,阴险狡诈却又有勇有谋的曹操,聪明机智的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的博学多才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面对事情要冷静的对待,待人要忠诚,胸怀要宽广。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就能战胜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三国演义读后感2

  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对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一些人物印象深刻。关羽,字云长,死的时候惟独58岁,立过战功: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劈颜良,斩文丑,温酒斩华雄等战功,应为,失去了荆州,连自己的命都没了,我们以后做事千万别大意。张飞,字翼德,死的时侯惟独55岁,立过战功:智擒严颜等,性格太暴躁,就是因为这个性格,才死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不要太暴躁。

  赵云,字子龙,死的`时侯惟独60岁,性格很讲义气,当年在长板桥七进七出,杀了2名魏国大将,因为得了重病死了。虽然这只是小说,但我会记住这段永恒的经典。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孙、曹三家之争,三国演义里面写了刘备、曹操、张飞、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等英雄人物。

  书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生死角逐,都让人回味无穷、惊叹万分:奸猾狡诈的曹操,为何在华容道上狼狈鼠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怎样以一座空城抵挡住了十万大军的`进攻?

  此书教我们矫正身姿,让你行得正,走的远。

三国演义读后感4

  最近几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张是桃园三结义,内容是:刘焉招兵准备打仗,刘备、张飞、关羽在张飞家的桃树下结为生死战友。

  第二章是曹操献宝刀,内容是:汉灵帝病死,把王位交给了董卓,董卓掌握了朝中大权,她想废掉刘辩,所以让人收买吕布杀了刘辩。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我奶奶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找到了三国演义,读了一会,我发现很有意思,我说我想买这本书。奶奶说好啊。

  我到家开始看三国演义,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我喜欢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十天做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我只需三天。诸葛亮让鲁肃借自己二十条船和几百个稻草人,第一天和第二天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干。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请鲁肃到船里喝酒,诸葛亮让船只划向曹军的'营寨,因为有大雾所以曹操让士兵们放箭。最后稻草人上射满了箭。诸葛亮让船只掉头回营,一查足足有十万支箭。

  我非常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我认识了神机妙算天神下凡的诸葛亮和会用人重兄弟情的刘备,仁义过人的神将关羽,百万军中去上将手机如囊中取物的张飞,认识了万种英雄豪杰。

  自此三国统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回想刘备的神勇,功成也不忘与军民同甘共苦。被百佳善待信任才成功。当然,也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与张飞关羽的帮助,才统一天下。他们的名在天下人心中立足。好的'生活是前人一代代的努力出来的,我们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们享受自己努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三国演义》是明末清初的作家罗贯中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四大名著。

  在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学识渊博,虽然在还没有出山之前,却十分了解外面发生的所有事情,甚至还能准确无误地推算出好几十年后的天下大事,实在是令人敬佩啊!而且诸葛亮十分善于琢磨人心,在抓住孟获时,他不着急劝降,而是放了他。在这样反复七次之后,孟获终于被诸葛亮的诚意打动,于是投降了他,后来还立下了许多战功呢!

  《三国演义》这本书写得十分精彩有趣,这本书把所有人的性格、脾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把所有打斗场景都描写得十分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后感8

  三国演义让我们走进演义中的三国吧!

  三国顾名思义就是三个国家了,演义就是打仗,三个国家打仗。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开始衰落。

  要我说就是: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终于开始衰落。

  三英豪桃园结义就跟贾家楼结义一样都是英雄豪杰,只是数量不同,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曹操建立的魏国、刘备建立的蜀国、和孙权建立的吴国。

  总结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好的就是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还学会了好多的'著名故事还知道好多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9

  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

  它主要讲魏国、吴国、蜀国三国鼎立的故事。我喜欢书中的.吕布,他是一个武功高强而且重情重义的人。我也很喜欢关羽,一次他在战争中受伤了,可他不顾疼痛,坚持到底一直等战斗结束赢了才回到阵地。回到阵地,大夫说“要动手术取箭头。”我以为关羽会说“不动手术就让它这样自然好就行了。”没想到他却这样说“没关系,我一边下棋,你一边帮我动手术吧!”看到这,我惊讶地叫了起来,有时我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放弃,关羽那么坚强,比起他来我就有些惭愧了。

  看了这本书我懂得了遇到困难、挫折不能后退要勇敢的去面对,遇到难题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自从我读了三国演义,我的内心就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武侠心。

  我被关公的忠义所佩服。临死都不向吴国投降;我被关公的勇敢所佩服,单刀赴会、刮骨疗伤都是他的杰作。我被刘备的.仁德所佩服。若不是因为他的仁慈蜀将怎么会怎么忠诚的跟随他。我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佩服。知天文、识地理、知人才是他的能力,收姜维、收孟获、赤壁之战是他的传奇。

  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比诸葛亮还聪明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对三国时期的.回忆,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是啊!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官场秩序混乱,皇帝昏庸无能,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

  东有周郎,北有曹操,蜀有刘备。他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乱世三国。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李也不是小脚色,十余万大军依然没能将其拿下,可见其实力也不可小觑,而枭雄曹操的父亲虽然被杀了,但曹操也许更看重的是攻取徐州,占领地盘,暴露了曹操的枭雄本性!

  这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举荐之风。荀举荐了程昱,程昱举荐了郭嘉,郭嘉举荐了刘晔,刘晔举荐了满庞、吕虔,二人又共同举荐了毛。这种连环举荐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令我感动。现在,有些人嫉妒他人的才能,不愿意举荐他人,这点就应该跟古人学习。

  读古书、学习古人的长处,古为今用或许这就是我们读的收获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的经历…书中的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三国归晋,读来无不使人不忍释卷,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同时三国的明争暗斗也从这里拉开序幕…在三国武将如林、谋士如雨,我最看重一个人——曹操…虽说诸葛亮用计出神入化,不过他没有曹操豪迈的诗情,也没有曹操严明的`军纪,更没有曹操作战时的狠、勇猛…曹操兵多粮足,大名威震江东,可谓谈得上豪杰也…所以说曹操乃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但也在群雄中争得一席之地…我如果生在那时,一定和他结交,并和他豪饮美酒,笑看天下英雄,畅谈统一中原的霸业,给他出谋划策,那就太痛快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故事,所以叫三国演义,我虽然还不太明白三国是什么,但其中的故事却是很好看,比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还有“火烧赤壁”。

  经过这些故事,我还明白了诸葛亮,张飞,关羽,他们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他们经过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国家和人民。我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我已经明白了这么多历史知识了,我很开心,也要继续读下去。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是讲东汉末年到晋朝、魏蜀吴三国斗争的故事。

  里面有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关羽,还有才高量窄的周瑜,忠肝义胆的赵云等,里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有诸葛亮草船借箭,赵云单骑救主,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木偶吓走司马懿;还有那惊天动地的'三把火,赤壁的火,夷陵之火,还有上方谷的火。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还有他摆的空城计,是一个有智有勇还有胆略的人物。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啊。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6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0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2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4-24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0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5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2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2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06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