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3-07-06 10:46: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红楼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

  《红楼梦》这本书感情色彩丰富,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十分扣人心弦。每每我看了后,心中就久久

  不能平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现在只能读懂《红楼梦》写得很荒。唐,但我相信我可以读懂它心酸之处。《红楼梦》博大精深,我次次读都能领悟其中的魅力。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2

  我读了红楼梦知道了它的原名本为《石头记》,是中国十八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一部古典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公子贾宝玉、娴静稳重的薛宝钗等,为我们呈现了精彩奇妙的.大舞台。

  我最喜欢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她不仅温柔贤惠还特别有魅力,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她是个稳重的形象我要向她学习!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3

  最令我难忘的是最后一回:中乡魁宝玉了尘缘。读完之后,让我感到十公悲伤。贾宝玉在交完卷子时,在门口一挤,就不见了。后来看见时,宝玉已了尘缘,出家了。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有道是:说到辛酸住,荒。唐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天下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梦。唉!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啊!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4

  班级里漂流图书,我拿到的是《红楼梦》,这本书有趣又令人感动,书中主要讲了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荣国府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相互喜欢,后因王熙凤使出了“调包计”让贾宝玉娶了带着黄金锁的薛宝钗,最后林黛玉含恨去世,贾宝玉当了和尚。

  林黛玉是个才女,她多愁善感很爱哭。贾宝玉很聪明,从小不爱看书,喜欢跟女孩子玩。

  书中还有很多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比如泼辣外向的王熙凤,善解人意的薛宝钗,憨厚可爱的刘姥姥等。大家也可以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喜欢上里面的人物呢!

  读完《红楼梦》,我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去读原著的。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5

  《红楼梦》是一部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文学杰作,因为它有真正高潮的.写作技巧。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这部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毫不夸张地说,两个世纪以来,大观园的一草一木都牵动了读者的心。

  《红楼梦》虽然晦涩难懂,可它是四大名著中文化水平最高的,所以,以后我一定要细细琢磨。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6

  当我又一次翻开红楼梦这本书的时候,又一次被里面的情景感动,特别是当我读到黛玉葬花这段时,提着花篮,手把花锄,本是一片小小的花瓣,但都会引起这位淑女的哭泣。

  我喜欢薛宝钗的'那种端庄大方、聪明伶俐。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元春贵妃回家的时候,在大观园里帮宝玉作诗,连皇妃都夸奖她呢!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7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年)。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有好听的`故事,不管是小孩、大人、还是老人都喜欢看。里面还有很多道理。其原名为《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红楼梦不但有很多历史,而且里面有很多丰富的知识,但是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我喜欢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聪明、灵气。她长得又漂亮又乖巧。她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但是她很坚强,还是每天在贾府快活地生活。

  我还喜欢薛宝钗。她性格开朗、活波。她还喜欢和别人交朋友。她还很大方、热情。还有迎春、探春、惜春、贾宝玉等人我都喜欢。

  我喜欢这本经典的《红楼梦》。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8

  今儿,我闲着没事便打开我素不爱看的《红楼梦》。

  刚翻开,我便被它那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住了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却带有神话般的色彩,而主角贾宝玉更是如凡间仙人一般。他虽乃贾母的心头肉却被父亲冤枉毒打霉呀!他的爱情极不顺利林黛玉也真是的竟老是怀疑这怀疑那好了吧!死啦!她的.死也和贾母有关系。谁让她想把薛宝钗当作贾宝玉的媳妇了?她们的爱情十分清雅而宝玉却有点狂人的味道。我还未读完,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俺说。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9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经历为主要线索讲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等。

  宝玉生下来时胸前就佩带一块玉,所以才叫“贾宝玉”。他十分喜欢林黛玉,而黛玉对他也是一见钟情。他们和其他姐妹和丫环们建立了一个诗社,一有空就去作诗。他们的诗都写得很好,尤其是林黛玉,写得十分出色,非同常人。可是黛玉却悲观甚极,宝玉和黛玉本来应该可以成为夫妻,但宝玉父母却硬生生把他们拆开,让宝玉和宝钗结成了夫妻。黛玉本来就自幼多病,后因伤心至极而死。宝玉因为只想和黛玉结为夫妻,后离家出走。从此贾家便开始逐渐走向衰败……

  有因必有果,他们的衰败是必然的,并不是出于偶然。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0

  今年9月,奶奶给我买了拼音美绘版的四大名著,她让我了解下中国古典文化瑰宝。这四本书中我最喜欢读《红楼梦》。书中有精彩的故事情节,还有四百多个人物吸引着我,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我最喜爱的两个主人公。贾宝玉是书中的核心人物,聪明伶俐,和黛玉相知相爱,却被迫被骗的娶了宝钗。最终家破人亡做了僧人。林黛玉擅长诗文,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多愁善感,可惜最后黛玉积郁成疾,泣血而死,只留下一缕香魂,一段传奇。听妈妈说研究红楼梦的.学者许多人,我只是刚刚揭开了《红楼梦》书的一角,我以后有时间会再次阅读这本书,我相信每一次的阅读都会让我更靠近一点《红楼梦》,更了解一点《红楼梦》。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红楼梦的第二回,在这一篇文章里,有一段是我印象很深刻。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凤姐来到了贾府,穿着身份华丽,黛玉是初次见到凤姐,不知该怎样称呼,探春几个姐妹告诉她那是琏嫂子,就是大舅母的儿媳妇,叫王熙凤,大家都叫他凤姐。

  从这一段中我感到凤姐一定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她让人使人有一种很富贵的'感觉。我还知道了以后我们要写人的文章时,可以运用这一段的好词好句,文章一定会变得更生动形象!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2

  我读了《红楼梦》这本书。里面从第一章甄士隐梦中见“宝玉”到第二十五章得通灵宝玉绝尘缘,里面的经过是:女娲补天洞,顽石变玉却通天,兴衰成败失计算,贵贱祸福不由人,不知金玉良缘,哪管木石前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尝遍人间三百味,石头回去谈空空。

  这本书的意思是:石头通灵尝人间百味,世间顽愚惜真假不分。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3

  早就有红学家指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诗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不过范成大原诗“铁门槛“应作“铁门限“,虽然意思相同,但用字显然不同。能否成为《红楼梦》中铁槛寺命名的来源,殊可怀疑。至于馒头庵源于庵中“馒头“的说法,不过是作者故弄狡狯罢了,原意还在于与“铁门槛“对应的'“土馒头“,乃是古人对坟头的戏称。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4

  这几天我读了《红楼梦》这本书,刚看的时候,我根本看不懂,妈妈说看看就看懂了,于是我又看了看,慢慢的`我好像有点看懂了,主要是讲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

  看完这本书,我似懂非懂,就是告诉我们不能欺负弱小,不然就会得到报应。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15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情节感人的小说,以前,我还没看过这本书。前天,我满怀希望的.读完了这本书。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无比浓厚,从小就一起长大。宝玉和黛玉慢慢长大,都要结婚了。可是,黛玉听到宝玉要和自己的表姐薛宝钗结婚,止不住自己的忧伤,后来,因病去世。宝玉知道了这件事,心里别提有多伤心了,于是借着赶考的机会出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可以为自己的朋友做出一切,才是真正的朋友。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楼梦小学生读后感07-05

红楼梦读后感06-12

《红楼梦》读后感06-12

红楼梦的读后感09-21

红楼梦读后感05-14

《红楼梦》读后感06-02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5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4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