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

时间:2023-04-20 08:42: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飘》读后感合集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飘》读后感合集15篇

《飘》读后感1

  “《飘》是一本伟大的小说”,这句话从小到大不知道听多少身边的人跟我说过了。其实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我初中的時候,那時候读书,也无非是看个热闹,必然也体会不到一本书的味道在哪。時隔多年,我又重新读起这本,感悟良多,我相信在以后的每一年,反复的去读这本书,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初中的時候读《飘》,觉得梅兰简直是女人中的极品,以那時候的观念来看,梅兰就是我以后最想成为的一种女人,尽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对整个世界温柔,善良,活得成熟,知书达理,懂事,完美无暇。同時在小说里,她有一个真心相待的爱人,按部就班,互相陪伴共渡一生,对于很多女人来说,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完美了吧。但是小说总不免片面,过于完美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存在,一个越成熟懂事的女孩子,心里越是苦累。或许由于作者的偏爱,小说从来没有剖析过她的阴暗面,但是想要当梅兰,可是相当不易的。若说千年修得巴得勒,那女人想要修得梅兰,想必要有亿年了。首先你要忍受的是世界的恶意,你要学会一个人接纳一切,陌陌忍受一切苦难,然后把它们化作一颗糖,送给别人;然后,你要抛弃自己的很大一部分,从小我,变到无私,時時刻刻为别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爱他人;其次,你要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内心,不卑不亢。单说做到第一点的女孩子又有多少呢?从小到大,我们有无数的受伤的可能,感情上,生活上,事业上,多少人能保持一个人不吭一声的消化掉所有的恶意,然后以一颗勇敢的心微笑的面对未来呢。身边太多的人,都是在感情中受伤以后黑化,无所谓的活着,养备胎,伤害别人。这样来讲,斯嘉丽的影子在生活中反而常见一些。

  整本小说我没有绝对喜欢的人物形象,因为小说里的'人物难免极致化,但是要说让我觉得最鲜活的,那一定是斯嘉丽了。看完书,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斯嘉丽一定和我一样是狮子座吧,哈哈。这几天读着读着,我总觉得,自己跟她真的很像,或者说,她是我的升级版。冲动,自我,任性,坚韧,好强,自由,自信,虚荣。这样说来也很奇怪,一个从初中开始就羡慕梅兰的女孩,怎么越活越像斯嘉丽了呢?事业上人们对我的评价总是,精明,聪明,总是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但是在爱情上,我和她一样奋不顾身,我和她一样永远在乎自己得不到的,看不透的。我喜欢一个人,就会直接的,大胆的告诉他,我会勾引他,吸引他,然后睡了他。同样的,我和她有一样悲惨的命运,就是永远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算得到再多人的青睐,也还是得不到“艾希礼”的心。可是我这样的女生,甚至有時候连我自己都觉得不知道我的自信从何而来,但是总是莫名的充满对明天的信心。

  在之前遇到一个“男神”,我喜欢他,他失恋了,我安慰他,陪伴他,我追求他,直接大胆,他也不拒绝,就这样很久,我们在一起了,在一起以后很久,突然有一天,我才明白,他从来没有爱过我,他爱的不过是我身上他前任的影子,而我没有办法为了他去变成另外一个人。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我才开始懂得,所谓心目中“男神”,不过是穿了一层华丽的衣服,当然这衣服也是我自己的虚构,然后给他硬是套在了身上,于是我就看不清他真实的模样,其实我爱的一直是他的衣服,而不是他这个人。有一次做愛过后,我们躺在床上聊天,他说我是个自我的人,我没有办法否认。可是爱情里面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归根结底,在恋爱中,我们爱的还是爱情中的自己。

《飘》读后感2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梦幻如女孩,坚韧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凑巧、宿命的必然。

  作为《飘》中当仁不让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单有普遍女主有的闪闪发光的优点,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还抛弃了那些仅有虐死人不偿命的女主光环,致力于“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渐渐对她转恨为爱、转恶为怜。

  16岁以前的她,是一个出生于南方种植主家庭的所谓“富家女”,生活似乎从来没有对不起过她,捧于众人掌心中,万众瞩目,于是傲娇甚至任性。她认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运的武器,而她拥有了这一切,便注定常驻于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梦中情人卫希礼要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尝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绝、逃婚后,赌气地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国的南北战争间接导致了查理的死,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伤悲,唯一遗憾的.是她有了遗腹子并且有了寡妇的称号,而之后又因贫穷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并间接导致他的死,之后又嫁给了一向默默爱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无疑问是一个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没有理所应当地成为大家闺秀,甚至对南方上流社会的条条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离经叛道的行为带来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语,而她却并不对此十分在意。她是社会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牺牲品。她虚荣自私,为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别人的幸福,却不为此深感抱歉,战乱后一切都面目全非时,却能够因为金钱使一些卑劣的狡诈伎俩,无情地间接害死了好几个人。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全然的坏人,郝思嘉也并非没有可敬之处。历来为人称道的是她在战争中体现出的坚韧。她一向信守着当初对卫希礼的承诺,冒死保护媚兰母子,热了回忆,却不让承诺变冷。回到塔拉后,发现精神支柱没有了——妈妈去世,爸爸之后也疯了,两个妹妹大病初愈,家里还有两个声称只干家务不干农活的黑人,她还要抚养韦德、媚兰母子,全家的重担全压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却没有弃大家于不顾,并努力保住父亲口中唯一永恒的东西——土地。

  在我看来,她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她的独立,当时社会要求女孩做个“柔软无助、依靠性强,有着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儿”,但她却自我经营锯木厂,公然与这个“男人的世界”反抗。

  书中还有两条为人瞩目的感情线——她与卫希礼、她与白瑞德的感情纠葛。她一向以为自我爱的是卫希礼,而正如瑞德所说“她爱他只是因为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无法容忍一个男人爱上别的女人而不是她自我,她的这份爱,就像一个小孩子要东西吃,要马骑,要一张柔软的床一样,既简单明了,又不可理喻,而她却不了解他,否则不会爱他。同样她也不了解白瑞德,不然就不会失去他。相比卫希礼,白瑞德不是那种公认的绅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这却是因为他爱她,甚至了解她,他说他们是同一类人,郝思嘉是他所认识的女人中唯一一个用实用眼光看问题的机会主义者,然而,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最终他心灰意冷,选择离开……

  小说的最终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日,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是郝思嘉,教会了我们坚韧,更教会了我们要珍惜当下,希冀未来。

《飘》读后感3

  这本《飘》是刘珂宇“飘”到我这边的,看着它1000多页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养病,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把它看完为止。

  《飘》的主题思想很多,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女人们,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她们勇敢,坚强,不屈服,因为

  如果读完《活着》让我感觉到的是压抑的话,读完《飘》让我感觉更多的是气愤和悲哀。

  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甚至阴险。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忠贞不渝,或者历尽艰辛但最终找到真爱。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诱惑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好不气愤,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的骄傲、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了首位。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诱惑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就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论我也有点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或许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静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极尽关爱的。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谊,实在是一种奇迹。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读《飘》,我也对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历史角度判断,北方战胜南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通过读《飘》后,我们能看到从道德判断来看,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飘》读后感4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读了《飘》这本书,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米切尔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米切尔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则克服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

  《飘》的主人翁斯佳丽就是这样的强者,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那种战争爆发的动乱的社会,她一个女子却要独自承担起养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敌在内的一大家人的重担,那是多么繁重的担子啊!况且,在亚特兰大,作为一个妇女,平时出门就也许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可她,为了担负起此重担,不得不与黑人做生意。怀孕期间,为了木材厂,不分白天黑夜的'操劳着。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一遍是读中师时,也许是生活阅历不够吧!我怎么也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也特别的讨厌斯嘉丽。讨厌她的唯利是图,讨厌的虚伪,讨厌她的不择手段。所以读了一半就丢走一遍了。

  今天再拿起来读书,以当年的感觉大相径庭,我不但不讨厌斯嘉丽,反而被她坚韧的性格,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的吸引了。

  曾经有人说:时代造就英雄,经历磨练意志。二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一些涉世未深的“毛孩子”,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我们始终没有挑起生活的重担,没有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知道在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崎岖,有多少坎坷在等着我。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说:一分钱难死一个英雄汉。我当时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如今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既是儿女的母亲,又是父母的依靠,还是社会的半边天。有多少次我问自己:你可以吗?这时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说“不”的权利,我们只有毅然决然的挑起这个担子,步履艰难的走着。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斯嘉丽面临的困难大,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斯嘉丽的压力之大。

  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她大胆的追求阿希礼,当阿希礼选择别人时,她痛不欲生,一气之下嫁了别人。当她知道阿希礼不爱他时,淡然处之。或许是因为她面对失败时的不言败,那种傲气使得她在面对自己的真爱时不敢去承认,还是一路苦苦的寻找,却是一次次的错过。但是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开时,她也只是坚强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对明天永远是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她的坚强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这种精神难道不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乏的吗?

《飘》读后感5

  十六岁是浅尝爱情的一年,眼里只容得下情花轰轰烈烈在绽放。那年里第一次不知不觉中钟情,第一次悄无声息地失恋……,也是第一次读到了《飘》。花季明媚而简单,我像小蜜蜂,无视生活花蕊的奇巧造物,只顾浅浅采集甜或不甜的爱情花蜜。好比那时读《飘》,真正读到心里去的只有斯佳丽苦涩而丰盛的爱情,如同我熟知它《乱世佳人》的中文译名一样媚惑,在暗淡纷乱的时代背景中,带着浓厚亮色飘在十六岁姑娘所能看到的最显眼处,让人感叹又目眩神迷。二十八岁是解读生活的年龄,爱情早已潜移默化地和生活长在一起。连日来,在平淡的日子里操作简单的爱情,那一段把个体命运和情感发挥到极致的故事冷不防在闲暇处冒了头。所以,在想读《飘》的时候适时重新捧起了它。“斯佳丽.奥哈拉长得并不美……”,故事从老地方开始,而今当生活授我以体恤,婚姻授我以头脑,孩子授我以母性的时候,我的心灵不断在玛格丽特优美的文字中发生新的碰撞,继而滋生出许多细小琐碎的思想碎片来。

  -磨难-

  塔拉的春天是极美的,漂亮的公子哥儿和小姐坐在荫凉的走廊下说笑,猎犬和马匹安静耐心地卧在红土上等待它们的主人。屋里是主妇温柔的话语和黑人们从田里归来的欢声笑语,屋外飘来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文字间弥漫着春天懒洋洋的散淡和生机,如果这能是永恒,斯佳丽将是这种生活中最明媚的点缀品,直到她容颜老去。然而,战争来了。

  作者笔下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残酷血腥的重要构成,是中学历史课本上枯燥乏味的必背章节,也是十六岁时翻书的手不耐多停留的文字。可是真正带着对个体命运的关注,走进这场女性笔下的战争,才发现这是些多么生动的场面!五角场大撤离,四辎重军车、救护车、堆满行李的马车充斥街道。黑人和白人小孩无人看管,前者满街乱跑,后者大哭大叫。军队开仓放粮,老小疯狂抢运,成百上千的伤员曝晒在毒日下面,等着被抬走或者死亡……;穿越火场的描述更仿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建筑物上空咆哮的烛天火光把黑夜照成斯佳丽,斯佳丽将是这种生活中最明媚的点缀品,直到她容颜老去。然而,战争来了。

  白昼,南军中衣衫褴褛的少年无声地倒下,平日里风度翩翩的瑞特狠抽着马背驾驭马车在炼域般的火隧中飞奔。战争再怎么紧迫现实,到了后人的眼光中也就带着艺术油画般的壮美了,就好像作者给斯佳丽的磨难,总是在无奈悲哀中透出摄人魂魄的美。她独自驱车带着病弱稚残的一车人通过封琐线,她抬起接受舞伴的臂向闯进塔拉的北军强盗射出了致命的一枪以求自卫和复仇,她用她挑选衣裙的手在地里寻找一块萝卜以求为全家人裹腹,她竭力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拼凑出一套行头以求讨瑞特的欢心,又不得已使出她全身的爱情招数诱惑一个讨厌的老男人以求保全塔拉……,每一个细节折射出斯佳丽身上的韧性,她那些不被和平认可的任性强悍主见和没心没肺,在磨难的调色下全都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

  “以后再去想吧,等我能经受得住的时候再去想过去的伤心事。”斯佳丽这句口头禅把她以及同类的人从一味怀旧固守的人群中绝决地提炼出来,打磨打磨,直至她们最终成为重建时期美国精神的重要构成。至此,磨难把斯佳丽由一道美丽的风景升级成真正主宰生活的主人。

《飘》读后感6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外表小巧柔弱,却散发坚定力量的女人,她并不是主角,因为她快完美到不真实了,她就是一直在斯嘉丽身后给予支持与帮助的玫兰妮。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外表玩世不恭,却清醒冷静认真的男人,他虽然会很久很深地爱一个人,但也会在那个人爱上他时失去了耐心,他就是一直在为斯嘉丽付出而什么都不计较的巴特勒。想先谈谈斯嘉丽,真实到可以活脱脱从书中走出来的女主角。因为斯嘉丽她虽然美丽迷人,但许多缺点暴露无遗,所以她是真实的,人都有缺点,且斯嘉丽并不特意隐藏她的缺点。如果没有南北战争,那么斯嘉丽会一直是个是单纯自私的大小姐,每天在华美的服饰与精致的糕点间流连,与心仪的男子调情,她的故事不会成为一本书。有了南北战争,可以看到她的勇敢、率真、机智,也可看到她的爱慕虚荣,巴特勒可以满足她的虚荣心,可以使她过上最奢华的`日子,她却傻傻地以为自己深爱着阿希礼——玫兰妮的丈夫。阿希礼在和平时期或许的确会是个令人心动的男子,英俊而富有教养,不似巴特勒有些粗鲁与特立独行,我却着实地敬佩巴特勒,读到尾声才发现原来至始至终都清醒的是巴特勒和玫兰妮两个人,斯嘉丽那些小心思他们全都知道又全都包容。男主角应该是巴特勒而不是阿希礼吧,虽然前半部书中许多描写都是对巴特勒在读者心中形象不利的,可后半部书就对阿希礼不客气起来。

  就像觉得玫兰妮是最高贵的女性的人只有巴特勒一样,能够理解巴特勒的只有玫兰妮,因为书中的语言是站在斯嘉丽的角度描写的,除了玫兰妮快死之前斯嘉丽一直都讨厌着这个没有主见的柔弱女子,所以险些把我误导,也以为玫兰妮是糊涂也缺乏力量的。真相还是能把我深深感动,其实也没有什么被掩盖的真相,只是心灵上一种突然的醒悟:原来什么都是玫兰妮在支撑,原来玫兰妮给了他们太多离不开的力量。可是为什么要醒悟得那么迟啊,为什么要等玫兰妮真的要永远离开了你们才发现啊。斯嘉丽你后悔吧,你是该后悔的,你不用后悔你想抢夺玫兰妮的丈夫,你只需后悔你对这样一个宽容的朋友那么尖刻。“我从来都不了解那两个男人,如果我了解阿希礼,我决不会爱上他;如果我了解瑞德,我决不会失去他。我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了解过谁。”——斯嘉丽。因为阿希礼的存在让斯嘉丽失去了巴特勒是着实可惜的,但谁又知道如果斯嘉丽不爱上阿希礼会不会又昏头昏脑且坚定不移地爱上其他人呢。阿希礼并没有错,斯嘉丽也没错,其实斯嘉丽爱的阿希礼只是斯嘉丽头脑中的记忆掺上想象不断膨胀,只看到美好忽略了现实。巴特勒的爱很热烈很坚持,但也自由如他。不是说他愿意等他爱过的人到永远,他也会疲倦的。巴特勒已经给斯嘉丽够多了,明知道用金钱来炫耀不好但他还是满足斯嘉丽的欲望,想接近他们的人众多但他不允许那些可能伤害到斯嘉丽的人进入他们家,他容忍了很久他和斯嘉丽两个人的时候斯嘉丽把他想象成阿希礼,容忍得太多太久了,我想所有读者都在心中允许他离开。虽然结局的时候玫兰妮和巴特勒都离开了,但我仍觉得他们在斯嘉丽身后给她力量。因为斯嘉丽相信: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为什么玫兰妮与巴特勒愿意在斯嘉丽的身后帮助她?因为斯嘉丽本性善良,而且坚强。在你身后的人只是给你力量,你可以借助这力量但必须靠自己前进。

《飘》读后感7

  《飘》,一个甚是贴切的书名,一字中的,洞穿了故事的结局,让人由衷地佩服中文译者对于原著的理解和文字的把握。“飘”,亦如白瑞德对斯佳丽的爱情,随风而逝,他多少年想守护的东西最终如指间沙滑落无痕,他们终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成了两个毫不不相干的陌路人。

  白瑞德和斯佳丽,如此相似的两个人。他们一样只听从于内心的召唤,一样敢于直面和挑战世俗的规范,他们身上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地方就是他们性格和处事的真实与鲜活。正因为他们骨子里是一类人,所以白瑞德对斯佳丽是那么的了解,他直入她的内心深处,看透了她的'好:她热情、不做作;她从来就不知道害怕,从不逃避残酷的现实;她勇敢、坚强,在美国南北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生活变故面前奋力承担起了维持全家生计的责任。但是,他也看透了她的坏:她任性、自私、冷酷,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任何人的感受,她可以为了报复阿希礼抢朋友的未婚夫,也可以为了生计抢妹妹的未婚夫;她糊涂又固执地守护着不现实的、无望的爱情,做着她的春秋大梦,从不醒悟,在现实中却又依仗着白瑞德的爱度过一次次的关口。而白瑞德,他表面看似玩世不恭、花天酒地,却有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强大而坚硬的内心。他在现实生活事务的处理上游刃有余;他对宽容、谦和、善良的玫拉尼心存敬佩,并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他多少年在内心等待和期盼着斯佳丽的爱,却眼看着她结了两次婚,直至自己心累了,人倦了,才收拾起了那份飘忽不定没有结果的情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白瑞德和斯佳丽是两个太复杂的人,让人不知道该说好还是说坏。或许,这才是真正真实的人,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善恶美丑相互纠缠,难以截然割裂开来。

  人活着,总喜欢遥望远方的幸福,总认为幸福在别处,对于身边的幸福却忽于把握。所以,多少年过去了,当斯佳丽在玫拉尼死后,突然地顿悟了白瑞德对自己在感情和生活上的意义,也才明白,其实这么多年来自己是依靠和凭借了白瑞德对自己不离不弃的鼎力相助和宽容呵护走过来的。然而,就如白瑞德对她所说的一样:“梦?你总在梦想,从没清醒过!”斯佳丽从少女时代就爱着阿希礼,此人貌似高尚、正直,实则虚伪、懦弱。他既在精神上背叛着妻子,喜欢斯佳丽的热情、勇敢,却又没有勇气在现实中离开妻子玫拉尼,接受叛逆的斯佳丽,在生活的变故面前又是那么地无力应对,无法撑起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但斯佳丽醒悟的太迟了,虽然爱一个人没有错,但她爱得太糊涂,她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亦如她从未了解过她的第一任、第二任丈夫以及那么爱她的白瑞德一样。她不了解自己该去爱谁,谁对自己用情至深,她终于把一颗爱她的心狠狠地伤透,远远地推开了。当她终于明白,哭泣着向白瑞德表明心迹时,却再也抓不住那份曾经属于她的情感,和此生的最爱自己的人擦肩而过,只留下了永失真爱的心痛和遗憾!

  爱,是需要用心细细体会的,谁才是你人世轮回中的相伴,需要睁大眼睛,用心感悟,方能和真爱携手人生,才不至落得一个擦身而过,最终相忘于江湖的结局。

  这是一位乱世佳人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段传奇人生;是一个错失真爱的让人心痛的爱情故事;是一幅美国南北战争中社会、政治、经济及普通人生活变迁的侧面长卷;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读者挑剔的伟大著作。

《飘》读后感8

  现在很少有人看外国名著了,出于重温,我整整化了一个星期,专心读完了美国长篇小说《飘》,这部不朽的传世名著,确有其不朽的文学价值,引起读者的共鸣。

  《飘》或叫《乱世佳人》主要描写主人公斯佳丽(也有释成斯克雷特)爱情婚姻的故事,同时,小说通过美国的南北战争,种族斗争为主线,描写了斯佳丽一个天真的少女,由于无知的婚姻,三嫁丈夫,最后成为一名寡妇。由于战争的磨难,使她的人生不断成熟,终于事业上苦苦经营有成,她的三度婚姻却空空一场。

  从小说的全部过程看,斯佳丽有得和失的二个方面。失的方面,年轻美丽的斯佳丽,深爱着上流社会风度翩翩的阿希利,而且成为自己心中的偶像。当阿希利与美兰妮结婚消息传到斯佳丽耳朵以后,这对一个天真的十六岁少女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为赌气,使她作出了人生错误的选择,和自己根本不爱的美兰妮哥哥结婚,不久,丈夫在南北战争中牺牲,自己成了年轻的寡妇。第二次失败婚姻是嫁给富来克,动机不是为了爱情,为了保留父亲遗留下来的农场和跟随她身边一群人的生活,当瑞特不借给钱,使她又赌气嫁给了有钱的富来克。为了事业,她根本没有承到一名妻子的责任,缺少对家庭的照顾和温暖,导致丈夫误入“三K党”被抢决。又第二次成为寡妇,第三次是和瑞特结婚,这应该是一场圆满的婚姻,也实现了爱情、婚姻、事业共同发展的目标。可是,她还是念念不忘阿希利,对阿希利的爱是挥不去,抹不掉,结果造成瑞特绝望出走。到了最后,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战争创伤以后的阿希利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也反映了那些风度偏偏的'贵族公子哥,在战争和乱世面前的无能,困难面前的颓废,斯佳丽失去了一切爱,也对爱彻底失望。当然斯佳丽也有得的方面,战争苦难磨练了她,她父亲爱尔兰人的坚强、勇敢、泼辣性格造成她是一个事业型的女性,她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管理企业,学会了商业谈判,学会了上流社会里的社交活动,因为她的母亲是法国上流社会有教养的女性,遗传造成斯佳丽本心善良的一面,她善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同情底层,遇到困难想得开,不计较得失,这些都是主人公的可贵之处。

  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线,以种族斗争为背景来描写斯佳丽的人生,把乱世和佳人有机结合,增加了小说的可看性,更激起读者对斯佳丽的同情心。同时,小说把斯佳丽对阿希利深爱贯穿小说全过程,也激起人们对这位善良、正直、勇敢女性的爱怜。这种在心底里默默而深深的爱正是对爱情至高无上和高雅文明的理念,也是人们内心普遍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爱,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正是小说成为不朽之作的重点。其实斯佳丽许多方面的错误选择,都是为深爱阿希利才做的,她后来选择了瑞特,应该也是幸福的婚姻,可是,他心目中忘不了阿希利,她的善良也使她忘记不了美兰妮临死前托付,要她照顾好丈夫阿希利。其实瑞特也有误解她的方面,这说明有时候爱是多么自私啊!

  作者才思是多方面的,小说不仅对场景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都出于高巧的艺术手法,特别对人物介绍不直说,而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而不厌。小说对战争、政治、社会、事业、生活、社交等描写广泛,读后增加不少阅历和做人道理,可见不愧为世界名著,本人读后也只能略见一斑,仅算班门弄斧,夸夸其谈吧!

《飘》读后感9

  今年暑假,妈妈向我推荐了一部励志小说——《飘》,这部小说使我懂得了坚强,怎样与困难作斗争。

  小说开篇是这样来描述主人公的:她是一位融合她母亲——沿海一位法兰西血统贵族和她的父亲——爱尔兰后裔的一个女孩。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颚,双眼则呈淡绿色,黑黑的睫毛圈在眼睛周围,尾部还微微有点翘,带着点欢快俏皮的模样。她和所有爱美的美国南方太太小姐们一样,总是戴着帽子,围着面纱,戴着露指长手套,小心呵护着自己的皮肤,以免让佐治亚洲炎热的太阳晒黑。这个美丽的女孩就是郝思嘉。

  再从小说内容上来说,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郝思嘉和一对孪生兄弟——塔尔顿兄弟俩出现。我进一步了解到郝思嘉不仅是一个美丽、漂亮而且聪明伶俐,又任信的女孩,她的家庭在当地是很富有声望的,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种植园主。

  虽然出生种植园主的郝思嘉年轻漂亮、个性鲜明,然而,不幸的是,在她尚属青春年少的十六岁花季时,郝思嘉就遭遇了情场失意的痛苦。她爱上了风度翩翩的邻居卫希札,可卫希札却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兰。使郝思嘉更加不幸的是,战乱接踵而至,整个南方社会不得不投身战争岁月。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辛的生活这双重压力下,历经磨难的郝思嘉成了一位二十八岁的成熟女性。

  小说着重描写了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好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则克服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郝思嘉就是在生活的磨炼中锤炼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

  郝思嘉敢爱敢恨,认定自己的目标,并勇往直前,不择手段。尽管她也恨想做一个像她妈妈那样,有大家闺秀的淑女,但骨子里又有背叛妈妈的道德框框的反骨,而在她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她性格中为人称道的一面也就凸显出来了。

  郝思嘉的.反叛行为最集中的描述就是她怂恿卫希札和她私奔以及婚后自己经营锯木场这两件事情上,在她向卫希札说出自己要和他私奔遭遇到拒绝后,郝思嘉不犹豫地给他一巴掌。而后,为了报复,她不假思索地嫁给了卫希札未婚妻的哥哥,郝思嘉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她敢爱敢恨的个性。在她看来,哪怕是有一丝希望,也应该争取得到自己的幸福。

  思嘉的性格中最能给人鼓舞的一点还是她面对现实,不畏困难的精神。综观郝思嘉的一生,从故事面对现实这一点支撑着她,她早就被挫、困难打倒了。十六岁的思嘉经历了失恋的痛苦,紧挨着就是丧夫的伤痛。年仅十七岁的她就已经成

  了有一个儿子的寡妇。如果说这一切都还只是个人生活上的不幸的话,那席卷整个南方的战乱给她带来的痛苦就是人所共知的了。回到家的郝思嘉愕然发现,妈妈在前一天刚刚去世,父亲已经傻了,而这种植园留给她的却几乎一无所有。但是她没有绝望,没有气馁;她下决心要让塔拉存在下去。她亲自下地接棉花;拎着篮子在烈日下到邻居废弃的果园里挖剩下的菜蔬;骑着唯一的一匹孱弱的小马,到邻居家借种子,了解外界的情况;甚至杀了一个前来偷盗的北方士兵……

  她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读完这篇不朽的之著,我深受感触。在生活中,我要像郝思嘉一样有不畏困难、面对现实的精神和勇气!

《飘》读后感10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觉得斯佳丽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

  斯佳丽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要她。就像瑞特说的,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斯佳丽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

  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种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

  整部书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被阿希礼,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飘》读后感11

  《飘》是一部我很久以前就想读的小说,以前曾经看过电影的片断,因为时间太长,已经支离破碎了,早些时候前我父亲买回了这本书,我终于读到了原著,于是我一字一句的认真的读着,这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的惟一一部小说,现时发表一下我的读后感。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南部塔拉庄园的庄园主的长女——斯佳丽·奥哈拉小姐,小说首要讲她从15岁到28岁所历程的一切,这是1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只是她从不想用脑子思考,在我们看来显得有部分笨,但她并不蠢,她了解自我想要什么,然后用心去争取,只是因为她不太用脑子思考,又十分的任性,另外也不中意学习,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事的本质,使得她从一开始就使自我迷失了方向,当她真正思考了解这一切时,她却已经流失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我很为斯佳丽感到惋惜,他们原本应该是天生的一对,就因为斯佳丽没有从她那个爱阿希礼的梦中早些醒来,使她流失了她的最爱。我对斯佳丽的总结是:她很精明、有坚强的毅力、有顽强的斗志、有反抗的`精神、有勇气和自我的命运抗争,缺点是:固执、任性,她不是1个好妈妈,没有很好的照看自我的小孩,实际她也是1个小孩;她因为太年轻了,始终看不透事的本质,不中意思考,而这些则注定她悲剧的一再产生。

  斯佳丽的悲剧告诉我们,要珍惜你所拥有的,不用对不实际的东西抱有幻想,到头来,你什么也得不到,就象玫兰妮临终时对斯佳丽所说的,“好好对待瑞特,他是真心爱你的。”

  这本书里我最敬佩的人物也是玫兰妮,1个被斯佳丽看来及其平庸并且不漂亮的女性,当我看到她快死的时间,我的眼泪都已经流了出来,真为她难过。玫兰妮是1个只看1个人优点不看其他人缺点的人,哪怕1个人仅有一点点优点,她都会将其放大,认为是1个好人,即使她身材瘦小,弱不禁风,内心里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她非常精明,博学,却从不在人面前显露,面对自我的丈夫阿希礼的懦弱和不切实际,她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从不指责自我的丈夫,她能够看到事的本质,这一点斯佳丽永远也比不上她。我很赞同瑞特船长对她的评价,瑞特说:“她是他所见到的所有人中惟一一位十全十美的好人,一位伟大的女性!”我非常中意这个人物,即使她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令人总也忘不了她,1个人要想让所有的人都中意和尊敬是很难的,而她却做得到了这一点,看人的优点,多么好的品格啊,即使在斯佳丽眼中认为这是极其愚蠢的,而正是这种人格魅力使她能够一呼百应,永远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经过这本书,我了解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由来,一开始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实际也是南北战争之后,国家分成两派,北方所代表的一派成为共和党,南方代表的一派成为民主党,即使现时不能用南北还划清共和党和民主党,但他们一开始的确是由南北方所形成的。

  一本好书不仅可令看到里面凄美的爱情故事,还可令看到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以及他们的礼仪,还有当时美国战争年代群众的处境,每一处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我们为主人公忧伤快乐兴奋之余,也能够从她身上看到我们自我的影子,好书真的可令给人以启迪。

《飘》读后感12

  断断续续地看了不知道有多久的书了。最初听说《飘》这本书,是大学一个同学一直唠叨唠叨的,后来也便一直想看,只是各种拖延症的原因,以至于大学毕业都快五年了,才将这本书给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其实不得不说,在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之前,处于养尊处优的郝思嘉得天独厚,那么一个整天只想得将自己沉醉于花草丛中的女人,居然可以为了报复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可以为了生活不断地磨砺自己,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战争年代养活塔拉一家子人。

  看完整本书,说实话,现在自己对整个书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有个大概的印象,不能全篇地将它诉之。

  印象深刻的是,南北战争那些个年代,一步步战败的南方是怎么活过来的。有个中午,我看了半个小时才睡的午觉,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战争的血腥场面,醒来后顿时觉得自己身处如此和平的年代真是万幸。

  疟疾、病痛、寒冷、挨饿等等这些夹杂在战争中,战争的人残酷,活着的人辛苦。断水、断电,甚至于不知道末日何时会到来,有可能是下一秒,有可能是明天,也有可能是后天。

  全书贯彻的主要是郝思嘉,以郝思嘉的角度来写她经历的种种。

  年少时的她迷恋从来都得不到的希礼,一时赌气嫁给查理并生下一个儿子,随后查理从军病亡,她和希礼的妻子媚兰生活在亚特兰大,经历了战争前后的风云,日夜为士兵包扎,为媚兰接生小孩,一点一滴地把自己的.心坚强起来。

  为了塔拉得以生存下去,她不惜嫁给自己不爱的弗兰克,开创先河女性创办锯木厂。

  尝试过饥饿寒冷的她,豁出去一切拼了命地赚钱,只为不想再尝试那种心酸的日子。

  白瑞德,一个从一开始就看穿郝思嘉本性的人,不断地戳穿揭开郝思嘉的面具,却又一步步地沉沦,最后在弗兰克死后以结婚的形式将郝思嘉绑在了自己的身边,给予她物质上所需要的一切,随她任意挥霍。

  只是,郝思嘉在钱和世俗的眼光下愈走愈远,抛弃了那些年共患难过的亲戚朋友,平日里苟同的是投机取巧的外来者。

  白瑞德漠然地承认着这一切,在郝思嘉愈走愈远的路上,将对郝思嘉的爱倾注在了他们的女儿邦尼上。

  只是,历史不断地在重复,郝思嘉的父亲死于引以为傲的骑马跨栏上,邦尼亦然。

  这给白瑞德倾注的爱情打上了句号,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被爱的总是恣意妄为,郝思嘉直到媚兰离开的那一刻,她深刻地明白她是多么离不开媚兰,媚兰是多么地爱她。

  在所有人都要与她断绝关系的时候,就只有她,为她留着她和旧有亲戚朋友的联系;在所有人都怀疑她和希礼的时候,就只有她,坚定不移地站在她的身旁为她辇去那些流言蜚语。

  媚兰的离去,她才幡然醒悟自己原来一直追逐的只是被自己带上了光环的希礼,而非现实中的希礼,只是她想去征服任何一个未追求过她的男性。

  她是喜欢白瑞德的,何时候开始的呢,她也不知道。当她清楚的时候,白瑞德的心却已经灰白。

  故事的结尾是郝思嘉先睡一觉,回到塔拉聚集力量,把事情留给明天再想,她就可以重新拥有回白瑞德的心。

  人的一生那么漫长,谁能保证谁在哪一步不行差踏错呢。我们站在后来者的位置上来看全篇的故事,当然会理所当然地想郝思嘉怎么怎么地。

  可是,设身处地地想,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像郝思嘉那么勇敢吗?

  从那么美好的岁月,跌入战争的谷底,为了饱腹不惜一切的代价,尝遍这世间所有的痛苦。

  感情该珍惜的时候就该好好相待,不要想着破碎后再去重拾。好好待一人,从容完一生。

《飘》读后感13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陆陆续续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它。

  都说:十年修得柯景腾,百年修得王小贱,千年修得李大仁,万年修得陆励成,亿年修得何以琛。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亿年修得白瑞德也不为过。

  白瑞德身上其实拥有着吸引女性的全部优点:帅气多金、懂女人、聪明不安分、慷慨大方、有点小坏还专情……他对思嘉一见钟情,用一颗有力的炽热的心深爱着这个骄纵、任性、坚忍、美丽、自私的姑娘。

  他的爱高于其他人还在于思嘉的一整颗心全然扑在的是另一个男人(卫希礼)身上。他知道思嘉不爱他,却义无反顾地用他宽厚的臂膀为思嘉遮风挡雨,在思嘉人生最灰暗最艰辛时带她走过泥泞的暴风雪。

  他教她在这个血雨腥风的社会上如何生存下去,虽然语言尖酸刻薄,但道出的却全是真谛。他将那份爱意掩埋在讥诮不屑的表情与放荡的身影中。

  他极尽所能地宠爱着这个爱尔兰姑娘,将一个男人所能给予女人的最深情最诚挚的爱无条件地付出,那么纯粹,那么悲伤,那么隐忍,那么坚定,那么让人动容。聪明的思嘉在这份爱里,糊糊涂涂,像个弱智。

  当瑞德说,“我和你结婚,是要把你当作一件心爱的东西留在身边,我的宝贝。”这话使斯嘉丽大为恼火。她选择嫁给瑞德的原因,不仅仅因为钱,也是因为在和瑞德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在我见过的许多男人之中,只有你能够让女人说真话,你不把我当傻瓜,不要我说瞎话。”

  当白瑞德决定离开思嘉时,天崩地裂,我已深知这是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白瑞德说:我喜欢把邦妮看成你,又成了个小女孩,战争和贫穷还没有给你造成痛苦以前的那个小女孩。她太像你,那么执拗任性,那么勇敢无畏,那么高兴快乐,浑身充满活力和生气。我可以把她当宝贝,宠着她——就像我想把你当宝贝宠着你那样。可她又不像你——她爱我。我可以把你不想要的爱给她,这真是件幸事……她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一切。

  一股心酸流向心头,他至始至终都觉得思嘉是不爱他的,而他依然无怨无悔地爱了她十二年。思嘉亲手撕毁了这份真爱,在那一刻我是恨思嘉的。如果可以重来该多好,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白瑞德说:思嘉,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但,瑞德说,无论什么样的爱,都会有干涸的一天。然后,你还敢爱吗?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会分开,我不相信爱着爱着就会不爱了,然后,我就带着这个问题,一直成长着。

  直到今天,那时候不明白与不相信的依旧,但,我却可以接受这个结果了。因为,拼了命爱过以后,你会忽然发现,结果,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了。会爱的人,有一种让爱再生的能力,因为,他的血液里有爱的种子,所以,我相信,瑞德依旧还会爱上,时间,会安抚过往的一切,但,那个人是不是还会是思嘉,我就不知道了。

  最后截取了书里的一句话——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飘》读后感14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几个月我读了《飘》,心里不禁泛起涟漪。这样一本著名的小说,是多么细腻,多么迷人啊!简直美得像散文一样。

  斯佳丽真是使人矛盾呀!对于她,我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重。我佩服她的坚强和勇敢,融入现代女性的刚毅和执着。她能在那种情况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能抛开社会上的冷眼开创自己的事业,最终由一位俏皮、叛逆的大家闺秀成长为成功的、自立的女商人,这难道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吗?

  曾经有多少读者折服于斯佳丽,讴歌斯佳丽。的确,今天的我们缺少她的坚忍不拔,处事不惊,俏皮机智。可谁能否认她的骄傲、贪婪和虚荣呢?从一定角度来看,若不是她的虚荣,也许就不会有她悲惨的感情生活了吧。

  我还是个十几岁的不成熟的人,对生活的经历、对命运的看法尚很幼稚,但我依旧相信,就像斯佳丽自己说的,如果她现在还在上层社会中有生活的保障,她也会像她母亲那样对苦难的人伸出美丽的双手去帮助他们。

  这是我认为最体现斯佳丽“性本善”的理由。当我快对她的冷酷作为感到气愤时,这句话成了黑暗里的星光,心中久久紧扣的弦终于奏出了优美的琴声,看来我们的女主角不是完全麻木了的。这给我以全新的感觉,好像自己飘荡在白云之间,飞旋与丛林之中。因为我充分了解到,仅仅一丝善意也会在现实中扭转一个人的性格,也会让世界多一些温暖。

  不过说到善良,我倒想起一个让我不得不说的南方善良妇女——玖兰妮。如此一个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解人意。她坚定地相信着斯佳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搂在一起,也相信着。她明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承受生育的痛楚,却坚持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

  真是太伟大了,看着玖兰妮,使我想起许许多多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善良,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死去。与斯佳丽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更让我确定了,在一个黑色的、青色的、白色的世界中,女性一定要坚强!

  笛杜将各个角色都写活了,人生不如人们想的绚丽美妙,我们要面对的是人,是勇敢无畏的去征服命运,挑战灾难的有思想的人。

  看来笛杜掌握了人生,也掌握了描写这一幅人生之画的技术。这本小说发展有层次,意境深远。但我读时不免有一分担心,读者会怎样评价我们的主角?如何评价斯佳丽“飘”的命运?不能否定,很多读者都希望作者把主角写的善良些,不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但希望归希望,如果主角真的变成像玖兰妮一样,那么,恐怕也不具有战乱的特色了吧!可能今天,我们不再找得到配得上“乱世佳人”这个成语的小说人物了吧。更有甚者,也许《飘》也就没有创作的意义了!

  《飘》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杂的大千世界,意味着生活,硝烟弥漫的战乱中的生活。一个女人,一个弱者,一缕柔情,如果不坚强,不到外面的世界闯闯,不与一切灾难、一切阻碍幸福生活的骇浪搏一搏,而是贪生怕死,是不能自力更生的,是一辈子也不会对自己满意的一笑的!

  《飘》尽管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一个女子的命运,但它发人深思,并且给人勇气和力量,也让读者对人生有了新的思量。

  很庆幸自己在高中时代读了这本小说,它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勇于挑战千难万险,也让我懂得远离虚荣和自私。你看,现在我正大步迈向未来呢!

《飘》读后感15

  在困境之中,人类必须找到精神支柱。在我这刚满13年的人生中,文字带给我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那段时间,那段心灵狠狠被霸凌的时间,我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着生命的理由,寻找着能抚触我心的事物。很幸运地,我找到了一本属于我爱的经典,这本来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作——《飘》。

  从小就对这本书印象颇深。在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钻到在读书的妈妈的怀里。那时候,妈妈很钟爱的一本书就是《飘》。在她读英文原著的时候,我就在一边静静地听着——虽然我当时是听不懂英文原著的,但是还是很喜欢里边的抑扬顿挫、重复出现的主角的名字,在妈不在的时候,我就偷偷地打开书柜去碰触那本好看的封皮。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母亲在一个年夜,把一本中文译本送给我。厚厚的泛黄纸张摞在一起,是20多年前——1997年妈妈的朋友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打开那本书,我安安静静地开始读起来。这本80多万字的,相当于3本《傲慢与偏见》的巨著,就这样被幼小的我揭开了面纱。

  初开始读的时候,我被原作者玛格丽特的.文笔深深折服,傅东华老先生的译作惟妙惟肖,我很快就被带入了故事情节。当时的我就像战火还未波及的塔拉庄园——是一个笃信“人间皆美”的小女孩。放学后的傍晚我总会在脑海中认真构思18世纪美国南部的模样——一片一片的棉花田,小姑娘穿着弹簧箍撑起的长裙,遍地是枣红色的骏马……很美好吧?我兀自想着。

  很快北方的战火点燃了起来,我的人生轨迹也像苟延残喘的战争一样急速下落。那些从学校归家后以泪洗面的日子,麻木地让我停止反抗,沉默不语。不甘和愤怒被我强压,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是值得被这样对待?我开始习惯独来独往的生活,开始在厕所泣不成声,开始捧着书本麻痹自己——书中的郝思嘉也是这样……战争让她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挚爱,失去了家园。那些日子,我呆坐在沙发上,一页一页地翻着书,眼泪簌簌落下——我和主人公一起同样脆弱同样悲伤,但是我突然发现:

  郝思嘉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因为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从一个富庶农庄的千金小姐,到一个为了家园开始操起黑奴职务的千金小姐,她开始顶着太阳收割棉花,开始负伤却仍旧坚强地骑马跑长途,开始拿起枪杆决绝地直面扫荡的北方军人,开始为了整个家庭的责任拼命赚钱……她从一个娇滴滴的十六岁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变为了一个坚强勇敢的独立女性,战争结束,继续热爱着自己的南方……

  她没有让我失望。她像是有一双翅膀。

  我知道,我也需要改变。我也想拥有一双翅膀。

  我开始学着和自己和解,学着克制自己的脾气,学着努力接近排挤我的同学,学着放下以前和老师的恩怨,努力打破老师对我的原本成见。我是为了我自己活着,Imust。

  晚归回家之后,我仍旧继续读《飘》,尽管已经看了几十遍,那些优美的文字,熟悉的情节,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我甚至可以从随机翻开的那一页开始看,然后一直一直地读下去,读到整本结束。很快“我”就归来了——可能连班主任老师都没想到,在竞选礼仪少年的时候,我的票数超过了当年的班长,半数多的同学选择开始支持我,我从人生的底谷爬了出来。我的生活成功地、又洒进了阳光,我找到了我的那双翅膀。

  毫无疑问,我是幸运的,在我遇到人生旅途的一个小挫折的时候,我翻开了一本世界名著,汲取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回首看往事,那本《飘》告诉我,要有一双坚强的翅膀。

【《飘》读后感】相关文章:

小班树叶飘教案01-16

《飘》读后感06-21

飘的读后感02-28

《飘》读后感06-26

《飘》读后感(集合)08-01

小班语言《秋叶飘》教案11-15

小班综合秋叶飘教案03-18

《飘》读后感15篇11-23

《飘》读后感15篇03-18

《飘》读后感(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