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时间:2021-01-10 09:16: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

  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一份职业的星辰与大海,更多是沉浸在日常的单一重复当中。然而,越是基础的工作,越需要有一个远大的高屋建瓴的向导,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有些宏大甚至沉重,但全篇读完,能让读者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务产生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第一章到第三章,令我非常有收获。这本书当中,怀特海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现状,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凝练成为一句话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再是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鲜活的生活之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而不是当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机械地将知识填装到学生的大脑中。毕竟教师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实施者之一,也就是说一名教师在立足于教育现实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有一份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

  书中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也感触颇深。单纯的概念必须要结合生活当中能接触的实际事物来举例,学生们才会又快又好地掌握。在解答一些具体问题时,带入到生活场景,学生们也会更印象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个做法也值得我继续发扬光大,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结合当下学生们喜爱的话题上多花心思。

  关于教育的节奏,怀特海结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及综合运用阶段。在他看来,教育的节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阶段时采用。不同的情况下,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长都不尽相同,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周期。所谓教育有周期,其实就是教与学都有周期,从“教”的方面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从“学”的方面讲,有一个接受过程甚至是反复练习的过程都是常见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同时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节奏这一章里,怀特海还特别提到:“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激励作用,学生一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就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这一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很多时候,一句简单的赞扬,就能够激起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希望自己能时时牢记这一点,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们更多的正面反馈,帮助他们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

  这本书在让我透过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能更多地去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对我而言大有裨益。

  01、作者简介: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02、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03、精彩分享:

  1、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

  2、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

  3、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向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4、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我极力主张这样的解决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做仅仅是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看作仅仅在于对有用的原理作系统的叙述,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尽管在对课程大纲无目的的重新安排中,在回避那不可避免的时间短缺的徒劳的努力中,将会进行许多活动。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绝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知识的科目太多了,每一个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充分证明。也许这种知识材料的过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对重要原理处于一种愉快的无知状态,使世界变得有趣了。我非常希望你们铭记于心的是,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为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

  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样的一本书?

  王立忠先生给了我们读者很好的解释,这是一本奇书!

  错过一一遗憾一辈子!

  迟读一一遗憾一辈子!

  知而不读一一后悔一非子!

  知而细读一一幸运一辈子!

  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读的奇书!

  给你一缕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

  给你一个千载难逢的拍案叫绝!

  给你一个今生难得的相见恨晚!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能这么绝、这么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很与众不同,首先从内容组成上来说,它涵盖了"技术教育""古典文学"、"数学"、"大学"等各个学科中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不同领域的教学起到引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其次,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书内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认同的观点,用记号笔标记下来,细细品味,不断地激发我的感悟和灵感。

  在我英语教学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个个chant、一首首歌曲来增添学习趣味,用一个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学生记忆,生日送歌、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补充讲解水果沙拉时,不是只利用PPT的图片让孩子们看,而是带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亲手制作各种水果沙拉……尽量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想栩栩如生"。纵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们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待为精英来教,故造成不少学生跟不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被动学习为多。有时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好的成绩分数为目的,何谈兴趣?

  教育的'模式是不断创新的,新的模式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现在流行用绘本进行教学,在我们学校里虽然还没有开始试行,但是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图书室里或者书店尽量多借阅一些英语绘本,简单有趣,又富有哲理,通过一些基础的英语阅读,想让每一个孩子通过书籍,慢慢的在心中都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怀特海认为:"学习必须有所侧重"!当读到这里时我也不禁在思考,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事实是: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遊,又有艺术般的高雅"。这段论述十分值得细细揣摩。

  学生所学的学科太多了,所有的学科都有值得学的若干理由,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科目给子同的关注,那又该怎么因材施教?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多关注学生个体,携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带着学生们一起去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3

  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变命运的伟力。掌握了知识,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怀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阐明,知识应是生命腾飞的基础,但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是相当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有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的知识是僵化的

  所谓僵化的知识,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帮助儿童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学习过多的僵化知识,会使儿童背上沉重的知识包袱,使其思想呆滞。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如今儿童学习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僵化的知识。例如,儿童学习音乐学科时,被要求记忆大量的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学习美术时,被要求记忆各类门派的作画风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学习语文学科时,被要求掌握大量的并无实用意义的文学常识……这些僵化的知识,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对于儿童学科素养的形成几无益处。

  怀特海认为,童年是智力发展的浪漫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懵懂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此时的知识学习,应努力追求让儿童的心灵中编织出一幅和谐的、缤纷的图案。若在此时让儿童记忆过多僵化的知识,那将会扑灭儿童学习的欲望,折断儿童想象的翅膀,挫伤儿童学习的热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让儿童学习少量的原理性知识,便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利于儿童独立构建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也有利于儿童保持对学习的浪漫情感,为后期的精确学习、综合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过程是灌输式的

  怀特海认为:“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知识,是客观性的存在,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被挖掘、被运用时,才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伴随着发现、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被迫地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批判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前提。丧失了批判意识的人,将沦为没有自主思想的“奴隶”,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机遇。

  然而,灌输式学习不仅让儿童沦为没有批评意识的“知识奴隶”,也让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变得衰弱乃至几近丧失。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人天生具有学习力。灌输式学习,会无情地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机遇,也会逐渐削弱了儿童天生的学习力。正如怀特海所言,在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

  灌输式学习的实质,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漠视,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一种戕害。

  (三)所学的知识不被运用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关于知识的运用是这样论述的:“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只有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变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知识不被运用或“伪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儿童大多只是在思维世界中运用知识,在考卷中呈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纸上运用知识,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儿童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例如,有的儿童在数学考试中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的题目,却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关于“分配”的问题。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们要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运用的知识,是毫无活力的知识,是不能与儿童的生命产生深刻共鸣的,也是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的。

  因此,要让知识具有改造个体生活、改变人生命运、乃至改造世界的伟力,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让儿童的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结,避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对儿童的毒害。我们要让儿童学习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识,并让儿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挖掘知识的惊喜和运用知识的兴奋。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长为有力量的人。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4

  打开《教育的目的》一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看到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昂首走来——英国的怀特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教育、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尽管他的思想言论不全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很多时候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来的我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细读《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颇多,但在此只谈他关于教育“差异化”的一些想法。

  怀特海先生认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中排除差异化,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标准“一刀切”,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这样做表面看,确实能够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的负担,但是对学生来说,便是百害而无一利了。排除差异化,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杀,从而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异化,学生的个性很难展示或很难被注意到,从而无法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好的学生可能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排除差异化,就无法或极少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毁灭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异化,教育唯分数是从的现象更难以撼动,中国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由此观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特点,不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那么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教育若排除差异化,其弊端显而易见,但是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现实很严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然走在思考、探索及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路上。如华国栋教授的《差异教学论》、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扬州一中对学困生学习需要的研究和实践等,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也在努力思考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

  我认为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这种个性,可能有些学生的个性并非教师喜欢的类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排斥厌恶情绪,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特别是班级中成绩不入流、行规有偏差的学生,他们长期不受老师待见,被老师打压、漠视,此时,若是能够对他“另眼相看”,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这也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那么除个别特别的学生实施个别辅导教育外,其他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等分为几个层次类别,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课堂教学及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若是每次对每位学生都用同一种上课方法或教育方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免疫力”,失掉学习的兴趣,若想使学生不断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就需要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课堂“教”重于“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并且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若是遇到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选择这类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浅显的意思。再如对于一些性格较活泼的孩子,课堂可以采用学生讲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当然评价也要有差异性。笔者现在的课堂实行的是积分奖罚制度,实施以来,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之前的目标设定,每个月小结一次学生目标的达成度,由于目标不同,所要求的分数线标准亦不同,在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完成比较好、积分较高的,教师自掏腰包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反之,假期作业加倍。当然,这也仅是一种先期尝试。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从教育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实践它,教育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