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的语录38条

时间:2023-08-20 10:31:33 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通用静思的语录集锦38条

  不再自我教育者,才是真正的文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静思的语录38条,欢迎阅读借鉴。

2023年通用静思的语录集锦38条

1、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2、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3、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4、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5、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6、静坐常恩己过、閒谈莫论人非。

7、我们要接受天下人、事、物的磨练,方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伟人。

8、夫妻间相处言行,对子女不仅是直接的身教,也将是子女们的处世范本。

9、只有在平心静气的时候,才会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

10、命是可以改变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11、修养是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

12、一双手健全却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没手的人。

13、人生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知不满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

14、真正的智慧,在于坦诚的爱和彼此间的信赖,而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

15、只怕力量不够,不怕做的工作太多。

16、多一分善念,少一个恶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痴迷。

17、不要怕人家说你傻,要担心人家说你太聪明,太聪明就是狡猾。

18、佛心看人,人人是佛。

19、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灵不被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万难,难行能行;做到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这才是「藉事练心」。

20、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发生。

21、瞋恚害人,会破坏处世善法。為了一时的不能忍,不仅破坏了处世的好名誉,也会破坏过去一切的功德及修养。瞋怒心比猛火还厉害,猛火烧毁的物质,可以经由努力再失而复得;但一个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坏,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22、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閒」,并尽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时不失道心,閒时不迷本性,就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地。

23、道德的昇华,关键在於「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24、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25、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在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26、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27、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28、极少有人会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还能行动自如?今日财势顺利,明日有无不测?人常处于悔不当初……的懊恼中,想做却力不从心,后悔又已太迟!此时不仅罪业层层迭迭,甚至到了临终仍惶惶不知所归?

29、怎样才能消业、消灾?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鐘即消一分灾。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业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灾解厄。

30、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31、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32、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33、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34、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35、能付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6、人生无常,人命只在呼吸间,一秒间过不了关生命就结束了,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37、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38、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会,有好的社会才能有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