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10:00: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说课稿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幼儿在日常 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事情是要靠同伴或集体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解决的,而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小蚂蚁》是最能体现出团结合作而又充满童趣的儿谣,它注重音乐与动作、语言的紧密结合,让幼儿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从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儿谣里的“嘿哟、嘿哟”更是幼儿感兴趣的,明快欢乐的节奏,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浓,更能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2、目标定位

  1、初步有节奏念儿谣,并能根据语词的变化用肢体作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重难点:幼儿有节奏的念儿谣,并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等动力。并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4、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各种形状的木材,小蚂蚁头饰、乐器:打棒、圆舞板。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音乐欣赏法: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儿谣的美妙之处,培养幼儿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幼儿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情景表演法:通过表演,让幼儿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表演中更能感受到儿谣的乐趣,同时也熟悉儿谣内容,充分感受音乐的节拍和节奏,也感受到参加音乐活动的乐趣。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既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

  三、说学法

  1、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并模仿出图片中的动作,为幼儿学习儿谣做好铺垫,给幼儿模仿的空间,是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2、倾听法:首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音乐,其次,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动作的积极性。

  3、参与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幼儿在活动中扮演小蚂蚁亲自体验儿谣的节奏,能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四、说活动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的内容。

  (二)学念儿谣运用肢体表现:搬、推、拉、堆的动作。

  1、欣赏儿谣,初步熟悉儿谣内容。

  提问:小蚂蚁用了哪些方法运木材?(幼儿:搬、推、拉、堆)接着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播放录音,让幼儿跟着录音边念儿谣边用肢体表演。(两人一组,一人扮小蚂蚁,一人扮大木材,跟着儿谣表演,可交换表演)。

  (三)小蚁蚂运木材游戏

  1、小蚂蚁把木材运到指定的地点搭舞台。

  2、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运木材所用的方法,然后启发幼儿探究说出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四)音乐演奏

  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边念儿谣边打节奏。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着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本节课借助把4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

  二、说教法

  本课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在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在数学思维的训练中,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一个小游戏:任意抽取五张扑克牌,不看牌判断五张牌中同种花色的至少有2张,让学生猜猜。为什么老师可以这样判断?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第二环: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时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实践操作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对“列举法”、“假设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让学生借助直观和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有余数除法”形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抽屉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小学生不要求学生用反证法进行严格的证明,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说理。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比较优化,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在有趣的类推活动中,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当物体个数大于抽屉个数时,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这样的教学过程,从方法层面和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了提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合同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同学的特点,首先从同学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溢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同学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发明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同学谈一谈自身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同学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同学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同学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沛感知角,让同学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身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小朋友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小朋友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优秀教案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同学充沛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 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方法,使同学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同学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同学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区分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同学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同学思维,也发挥了同学间的相互作用。】

  4. 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同学利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笼统,又由笼统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同学在获得了从感性资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同学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同学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 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方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同学自身想方法判断,自身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方法,为同学提供了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方法,养成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同学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同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胜利。在小小的成绩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2、同学自学画角:同学看书后,画一个自身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同学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身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同学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同学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出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同学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学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志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出现同学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同学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全课设计意图:

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一)内容、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这一章让学生经历探索推到的过程,体会到证明的必要性,利用学过的公理和定理解决一系列证明题目,养成用数学符号说话的好习惯。

  (二)教材简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平行公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的有关证明及应用,关于平行线的知识是学生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对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证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能

  2.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3.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的应用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白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命题、公理与定理

  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

  二、类型题讲解

  (一)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应用

  (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三)能力提高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119页习题4.7第1

  四、课堂小结

  本环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学习的感受,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布置作业习题2题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美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十二课《会跳的玩具》,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课堂小结几方面来说一说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会跳的玩具》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用纸作为面材去塑造立体形象,即我们所说的纸塑。

  纸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我认为五年级学生学习纸塑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纸塑的方法做小动物,而是要通过纸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一目标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纸塑的制作方法是直观的,学生可以过目不忘,易于掌握。但制作之前的设计形象和赋与小动物灵气这一环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难产的过程。五年级学生对小动物的形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表现在他们的记忆中有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现在的关健是要求它们利用相似的方法表现个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见解,它是开放和无限的,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与众不同。落实到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定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例如在老师示范了一只纸塑老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用相同的材料做出样子完全不同,但更美,更有趣,更逗人喜爱的小老鼠来。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突破这个难点,还应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就是:改变面材各个部分的方向,就会从视觉上产生立体感(讲解过程中用一张纸简单演示)。

  (二)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纸塑的基本方法。这一目标也是本课和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人。在完成教育目标时,我将直观演示一只纸老鼠的制作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观察、思考的对象。在观察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我所用到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自我途径获得的满足感。

  同时,我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常见但很实用的一些制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本课的审美教育除了体现在前边两个目标的完成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部分,我将采用两人协同创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相互分析、评论他们自已或他人的作品。通过此法,提高审美能力。

  二、课前教具准备

  (一)学生准备

  学生收集会弹跳的物品,例如:衣夹、旧圆珠笔里的弹簧、各种有弹性的球、橡皮筋等。

  (二)工具准备

  纸(稍硬,有可塑性)、剪刀、胶水(最好是双面胶)、绘画工具及其它可用的材料。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三、教学手段

  本堂课要以老师的引导,以学生的积极思维为基础,通过平等自由地对话渲染氛围,为了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是比不可少的,学生自由的畅想、创新,详实地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大胆、公正地评价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拟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贯彻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导入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将采用以下步骤: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分析、讲解、演示――学生自主创作――评价、总结。

  现将各环节实施过程、方法及涉及到的理论依据介绍如下:

  (一) 利用欣赏引入法,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独具的天真和善良本性更是让他们对小动物充满好感和喜爱。特别是精巧的手工制作的小动物更能博取他们的青睐。教学开始部分,将展现已做好的纸塑小动物“鼠’’、“鸡’’(做简单动态配儿歌)。欣赏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小动物产生感情,给学生美的享受,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视频展示纸塑“鼠’’(配音),要求学生观察材料和制作形式,对纸塑有一个总的概念。

  板书课题《会跳的玩具》

  (二) 分析、讲解、演示过程

  深刻分析纸塑小动物设计意念,让学生认识纸作为面材成形的规律(面的方向变化),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直观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自行总结制作方法。随意、简单地通过卷、折等方法塑造立体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材立体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鼠’’,注意形体特点和形态特征,训练学生深入理解视觉形象,体会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对象。

  学生同桌讨论:纸塑的“鼠’’非得和现实中的鼠一模一样吗?你认为纸塑的“鼠’’在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教师总结:纸塑动物形象要概括、夸张、充满趣味。同时,要求动物的个性特征要突出。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更具有直观形象教学的特点。操作过程的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并接受和创造性地运用。

  直观演示“鼠’’的制作过程,学生自行总结方法。(视频直观展示,没条件的可以教师演示制作)

  教师总结板书:画、剪、卷、折、粘。

  特别介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视频演示:曲线折曲面体,剪插口等。没条件的可以教师演示制作)。

  展示一些小动物平面图和纸塑立体型,巩固前两个目标,即能力目标和技能目标。

  根据经验,当教师做完演示后,面对成功的演示学生会由哀的.赞叹和佩服。此时,可抓住学生心理,鼓励他们自已试一试,激发实践的冲动。

  (三)学生自主创作过程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敏锐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而且还要把这些独特的意念通过具体的方法表达出来。据此,我采取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择优选用,协同创伤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具体创作。每人都可设计方案,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和技巧上的问题。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做能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而且整个制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运用,同时主他们得到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学生创作中提醒,强调:概括、夸张。

  放轻声的、轻松的音乐。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美术和音乐是促进右脑进一步发展的最好选择。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 鼓励、评价的过程

  学生做好一个纸塑小动物,当即赞扬。指导学生相互欣赏其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审美能力提高。

  五、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课余仔细观察和体会小动物的特征。想一想,通过今天的学习,用平面的纸,你能做出同一种小动物的不同造型吗?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要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我把这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几方面: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付,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在交流中感受表达的乐趣。

  重点难点有两方面:

  这次交际,我打算分两个课时来完成,这里我说一个课时。

  具体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从题目入手

  (板书课题)结合题目,教师质疑:同学们带来了许多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说课稿 篇7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 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增强"慎独"的意识。

  运用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慎独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高级境界,是方法与境界的统 一。从现实来看,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理解慎独的意义,而学生在慎独方面还有做得不够的地 方,必须引导学生投入积极自觉的道德实践,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因此,我们把理解慎独 的意义作为本框的重点。

  理解慎独的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慎独"的含义。

  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 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 方法切实可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还要从社会层面上理解慎独的意义。

  最后, 还要从学生现实的角度考虑, 学习和理解慎独的意义, 必须落实到增强"自律"意识、 提高"自制"能力上。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内省之难,难在道德评价标准的正确选择上,难在对自我的严格解剖上,难在天天坚持上。

  因此,我们把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作为教学难点。

  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并认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其次,要引导学生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自尊、自爱的健康 情感,学会自我奖赏与自我惩戒。

  最后, 要帮助学生把内省的一般方法与自己的职业实际相结合, 开发一套符合职业要求和岗 位特点的内省方法;培养克服惰性、战胜自我的坚强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养成天天内省的好 习惯。

  结构线索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角度看:从职业道德一般(特点和作用)到职业道德规范(二十个字)再 到职业道德养成(慎独、内省、学习榜样、小事做起、躬行践履) ,第五课是整个第二单元 的逻辑终点,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从第五课看:职业道德养成,内省和慎独侧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从 小事做起,侧重于外在道德行动;无论是内心的道德修养,还是外在的道德行动,都以实践 为基础,实践是职业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

  从本框来看,内省是方法,慎独既是方法又是境界,通过内省的方法达到慎独的境界。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 同学们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 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上,还知之不多,做得也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缺少内省的意识和习惯, 更缺乏坚持天天内省的毅力; 二是践行道德规范方面缺少自觉性, 在有监督的场合和无监督的场合表现不一样。

  四、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中间穿插使用引导性沉思、辩论等方法。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逻辑顺序上看, 第四课主要讲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课主要讲职业道德的养 成。本课的主题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行为习惯。共包括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内省和慎 独两种方法; 第二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实践, 要求学生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和从小事做起 涵养职业道德品质。

  相对而言,整个第五课都是讲"做"的, "在做中学"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总方法、总要求。

  多设计一些活动,多组织学生去"动" 、去"做" 、去"体验" 、去"感悟" .如学习和理解慎 独的意义,就引导学生讲一些自己过去曾经"独处守法度"的经历, 并从这些经历中去体 验当时的感受,激发愉悦的情感;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当堂做一次内省,帮 助学生开发一套内省的标准,然后督促学生天天内省,养成习惯;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就要 引导学生发现榜样,与学生一起发掘榜样身上的闪光点,一起学习,一起感动,一起成长; 学习从小事中涵养职业道德, 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小事小节的表现如何, 就要培养学生 用心于细节、执著于小事的品格;学习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行为习惯,就要安排一些活动,与 学生一起去经历。运用做中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可以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 理解,可以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 1:

  小王和小李是一个村长大的好朋友, 毕业于同一所中职学校, 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训练不同。

  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身 体力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扎扎实实,业务日益纯熟,业绩连年创优,很快就成为业务 骨干,3 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

  小李在学校时就对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扼杀了自己的个性,约束了自 己的自由。参加工作后又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 事故,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公司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

  【引思明理】 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①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 结果也很不一样,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在校时, 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 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 却有如此大的不同? ③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 ,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 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板书: 一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 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 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 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

  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

  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

  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 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案例 2: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 次性注射针头上。

  尽管患者没有看到, 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 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 但她还是决定更换一只新的注射器。

  案例 3: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 100 元,并 做出书面检讨。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 车间主任不近人情。

  提出探究的问题:①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②哪个更重要? 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

  在此基础上,介绍"慎独"的内涵。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 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 的作用。

  板书:

  2.慎独

  (1)慎独的内涵 案例 4:某中职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 .消息 传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案例 5:某公司拟在车间和办公室安装监控器,引起了员工的议论,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 的。

  探究问题①: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什么是"隐微"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 探究提示: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地方最 能显示人的灵魂。要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必须在隐蔽和微小之处下功夫,在别人看不见、 听不着、管不到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探究问题②:慎独的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 ,这靠的是什么? 探究提示:

  "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 ,靠的是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是慎独的 灵魂。

  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 不让坏的、恶的、邪的等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 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抵制不正当名、利、情等私欲之诱惑,达到孟子所 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 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把职业道德规范由"必然之则"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 ,自觉、自愿、自由地 遵守之,而不是消极地将其视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达到孔子所说的"从 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探究问题③:为什么说"慎独"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探究提示:如上所述,慎独能使人们排除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拒绝诱惑,达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能够化"尽然之则"为"当然之则" ,变他 律为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坚持做到"慎独"的人,就会不断地激发内驱 力,不断升华个人的道德品质,逐步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境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能够做到慎独的人, 其自律能力、 道德修为和人格素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是受尊重、值得信赖和受欢迎的人。无论是政府 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都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慎独功夫如何。

  探究问题④:从社会层面上看,慎独有什么重要意义? 探究提示:慎独要求人们言行一致,真实无伪,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当慎独成为全体社 会成员都奉行的道德准则, 当大家的道德境界都达到一定程度, 整体社会诚信风尚就能得到 张扬,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探究问题⑤:从个人层面看,我能做到慎独吗?有没有慎独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情形,谈 一谈当时的感受)?慎独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探究提示:部分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子,离开老师的视 线又是另一个样子, 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这不利于学生形 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板书:

  (2)慎独的意义 探究小结: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 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 功夫,方法切实可行。

  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 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慎独有助于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慎独有助于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案例:20 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记住老师的那句话:

  "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 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 题:1)今天我多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什么?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 十几年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人们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

  "每天 20 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 案例:富兰克林的《美德分类表》 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节制、恬淡、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 稳健、整洁、宁静、坚贞、谦虚的美德,特为自己制定了一张《美德分类表》 ,并且每星期 预备一本册子, 把这十三种美德记录在册, 随后画出七行空格。

  每到晚上, 都要做一番自省, 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 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

  过了一个星期, 再换一本册子。

  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消灭这些代表缺点的黑点。

  案例 6: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

  (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

  (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以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

  (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探究问题:①什么是内省?②内省对于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作用? 所谓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内省是中国古代 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3.内省

  (1)内省的内涵

  (2)内省的意义 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可以全面地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

  内省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只有通过自觉的 内省,才能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

  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知道了自己存在什么毛病, 知道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 么错误,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犯大错误。

  互动在线(引导性沉思) :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排除杂念,认真地进行一次内省:

  首先, 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想、 语言和行为, 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稍候……) 想一想,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哪些人带来了伤害?带来怎样的伤害? 现在,你有没有勇气向那些受你伤害的人说一声"对不起"?(若是同学,当面说出来;若 是家人,可打电话致歉。

  ) 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改进意见? 内省结束,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内省过程中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感受, 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 生的情感和情绪。

  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选择和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板书:

  (3)内省的方法 ①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探究问题:作为中职学生,你的道德评价标准有哪些? 探究提示:对中职学生而言,既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 、 各项规章制度去做, 又要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得失的评价标准。

  离 开这些标准和依据,内省就会失去方向和原则。

  追问:为什么要按照这些标准去做?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 可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经历, 有无遵守或违背这些标准的事例, 分别带来什么结果或后果, 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道德情感, 只有引导情感的共鸣, 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同这些标准。

  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板书:

  ②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互动在线:

  《为我画像》 六至八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出一个同学,小组内其他人都要为这个同学找出优点,同时 由衷地赞美他, 还要诚恳地指出他存在的缺点, 并激励他改正缺点。

  (课下再对其他同学 "画 像" ) 活动结束,请被"画像"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通过互动,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特别培养自尊、自爱的情感,真正激发发扬 优点、改正缺点、自我完善的力量。

  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天天坚持。

  板书:

  ③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坚持不懈。

  内省不是纯粹的个人心理活动,() 内省必须和岗位实践相结合, 内省的道德评价标准必须依据 职业道德规范, 内省活动必须指向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实践活动, 内省中发现的问题也必须在 未来的岗位实践中加以解决。内省不是一时即兴所为,它是一个长期的、经年累月不断积累 的过程,必须天天坚持,时日既久,方见实效。内省必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互动在线:

  《每天我们该反省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开发一套内省问题列表。这些问题或者指向自己目前在校学习生活,或 者涵盖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可以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活、设立旨在培养职业素质的问题。

  小组之间可以交流。

  活动结束,各组谈一谈如何把这种内省常规化、制度化、习惯化。

  【体验导行】 (1)课堂评价 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句式:

  今天我学习了第……课第……框,通过学习,我学习了……知识,明白了……道理;认同和 接受了……观点, 澄清过去在……问题上错误认识; 我为自己的……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 豪,为……而感到内疚和不安;学会了……方法,今后,我会如何去做。

  然后,同学们对各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分 A、B、C、D 四个等级,包括课前 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最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同学提出表扬。

  (2)学以致用 某药店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①"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体现了职业道德修养中的什么观点? ②有一次,营销经理意外发现一盒"天王补心丹"中混装了一丸"地榆槐角丸" ,马上告诉 了老总。如果你是药店老总,你会怎么做? ③老总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令将已经发售出去的 4 万盒"天王补心丹"全部追回。请你从职 业道德养成的角度评价一下老总的做法? ④有人认为,老总此举小题大做,有作秀之嫌。请你驳斥这种观点。

  ⑤如果你是老总,为了避免类似事故重演,你将如何指导员工中运用内省的方法,强化职业 道德意识?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案例:邮递员王顺友事迹 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案例:习惯 1988 年 1 月 18 日至 21 日,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21 世纪的希望和威胁" 75 以 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 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 提问者楞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 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本课总结 设置情境, 比如:

  某某同学在定岗实习仅两个月, 便因------原因被企业辞退。

  经过老师教育, 他决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请你为他提出一些建议。

  由学生提出建议。建议可涵盖整个第五课,可以包括内省、慎独、榜样、小事、实践等各项 内容。通过这个活动,对全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课堂结构清晰。

  1.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信念目标。知、信、 行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对以往知识、运用二维目标的突破,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

  但情感目标如何实现?过去没有做过,本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如,理解慎独的意义,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真正认同、接受。本案在明 确了理论意义之后,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⑤: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慎独的经历,并谈一谈当 时的感受。这样,学生从切身经历出发,体验由于做到了慎独而得到的尊严和自豪,体验到 道德成长的愉悦,从而实现了情感目标。

  再如,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先引入了一个引导性沉思,老师通过语言、音乐等多种手段创 设一个宁静、郑重的氛围,把学生带进体验、感悟和思考的情境之中,通过设身处地地体会 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从而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通过道歉等互动,把学 生的情感引向高潮。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实际上已经完整地进行了一次内省,后面再讲内省 的方法也就是理论上的概括了。

  在引导学生认同道德评价标准时,也从"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角度让学生 去感悟,并把情感的体验置于其中。在讲严于解剖自己的时候,引入《为我画像》的互动, 在这里,不仅仅是找出优缺点,而且通过赞美、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情 绪体验。

  2.切实转变老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老师只是一个导 演。本案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得到的,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破 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护。老师的作用只有三个,一是设计剧情,通过案 例及设问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架子;二是控制课堂进程和节奏,确保教学重点突出,课堂结构 合理, 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点拨释疑, 概括提升, 确保德育课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落实基本的知识观点。

  3. 采用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在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同时, 鼓励小组合作, 生生互动,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团队精神,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 理念、 新方法。本案采取分组教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 有利于成员合作,组内互动, 组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有利于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

  4.把教学评价引入课堂。教学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也不只是知识方面的单 方面评价。本案在新授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既有知识 方面的,也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然后,对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 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当然,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 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 活动日常化是新大纲、新教材所倡导的新理念。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富饶的海洋》,本节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富饶的海洋》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走进科学,向往未来”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精彩和神奇,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文通过介绍生命孕育的过程、海洋对人类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小品文。

  进入五年级的学生,一般能够较好的预习课文,能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学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子中分号与句号、逗号与顿号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并借助图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激发学生热爱、赞叹海洋的感情。

  b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海洋的美丽、富饶与慷慨。

  2、体会句子中分号与句号、逗号与顿号的不同。

  二、说教法与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观察法,点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导入新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去海边看过大海吗?说说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老师在暑假去旅游,亲眼目睹了大海,并搜集了一些图片,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展示海洋图片)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对大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引出课题。

说课稿 篇9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写的是人与人、人与鸟之间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虽写的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故事,但民间故事传达出的是人们渴望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诚实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级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学懂这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3、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及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帮助等。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通过快速阅读筛选关键信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基本内容。

  2、采用“读——赏——联——议——悟”的教学组织方式。

  (1)读: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这是一节课最基础的部分,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关信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鸟”之间的关系。

  (2)赏:本文词汇丰富,对动物的描写精当、传神,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同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领悟、赏析并学习“拟人化”的手法也是教学目标中的一点,所以应到学生赏析文章中优美的词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3)联和议:联系现实,拓展课文学习的范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阅读过的相关材料,以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学生就“人与动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信赖的创造等话题展开议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并进行课外延伸,锻炼了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悟:最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悟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

  三、说学法

  1、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怎样才能学得聪明起来呢?我认为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教师应着力训练,遵循“示范——尝试”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观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注意动词运用要准确、传神,发挥想像和联想,仿写时,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

  四、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第二课时教学,我将围绕书后练习第4题,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板块来进行本课教学。分别是: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读中感悟;第三板块:自读自悟;第四板块:仿写段落。

  板块一:设疑导入

  从课文最后一节入手,齐声读一读,再提出问题,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板块二:整体感知

  课文四、五、六三个自然段,主要写珍珠鸟和我的关系,从渐渐亲近到亲密最后到亲昵的过程。学生自由朗读,悟出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精读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在本节课我将重点指导、分析课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三板块:读中感悟。

  板块三:读中感悟

  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评价。读书要品味,要能从语言文字里读出味道来,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 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 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

  (“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反而”?(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

  ② 问问学生,将“只”、“竟然”、“索性”、“反而”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你又有什么体会?

  (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

  3、 教师再出示第四自然段:

  提醒学生,如果你再细腻一点,你还可以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新的意思。

  比如通过“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在空间距离上珍珠鸟离我越来越近,实际是珍珠鸟在心灵上也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4、此时,再让学生练习读一读,鼓励他们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并作积极的评价。

  5、指导背诵。学生在明白作者写作思路后,也便于记忆。

  在学生已掌握课文第四自然段写法的基础上,我在教学课文五、六自然段时,将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第四板块教学:自读自悟。

  板块四:自读自悟

  1、首先我让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注意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用心体会一下。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再组织班级的交流。

  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句的含义。

  如:“再三”,表示珍珠鸟对我的留恋;

  “扭动、挤开、钻进去”,体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居然” 、“竟”,体现珍珠鸟已经完全信任我,没有一点防备。

  只要学生有道理,都要及时地加以肯定。

  3、 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5、6自然段,看谁能将课文中的“味”读出来?朗读,背诵。

  4、 读到这里,我将出示一个小问题:这三小节写的都是“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与我越来越亲近”,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齐读1-3自然段。

  5、从那些词句中你能感悟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有感情朗读。

  板块五:仿写段落

  1、 其实,还有比亲近更亲的,看!这是“亲吻”!出示一位小女孩正在亲吻一头犀牛的照片。提问:我们一下子就想起这么一句话:(齐背课文最后一句话)。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 你曾经历过或看到过人与动物美好相处的画面吗?现在请你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将画面写下来,能用上“居然、不由自主”等词语。我将指导学生将这件事与书上的故事作比较,找出相似的地方,谈谈体会,再将事情写下来。

  3、 学生仿写片段在全班朗读交流,此时多媒体一张张切换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结束今天的课堂学习。此时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给学生以最好的人文熏陶。

  五、教学启示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样,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融字词句训练于其中,强调朗读感悟,要求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说、写促读,提倡活记乐背,增加积累,注重说、写结合,促进迁移运用。一句话,这就是走“以读为本、内化语言”之路。

【【精选】说课稿9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三篇

2.【精选】说课稿4篇

3.精选说课稿三篇

4.【精选】说课稿汇总6篇

5.精选说课稿4篇

6.精选说课稿3篇

7.精选说课稿七篇

8.【精选】说课稿七篇

9.【精选】说课稿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