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8 08:20: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说课稿十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今天与各位一起走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志向的远大,胸襟的博大。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而且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各层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二、设计意图:

  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思绪万千,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人口巨人,竟让弹丸之地的矮子随意瓜分,占领、宰割呢?为什么我们国人面对侵略者不仅逆来顺受,苟且偷生,还纷纷为列强出谋划策,甘当顺民,甚至甘当汉奸,灭自己的志气,长他人的威风呢?再看看今日,日本首相参拜***,韩国有人削指明志,而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为什么韩国人坚决不买日货,而我们国人有那么多人做不到呢?包括我在内。当然我不是说买日货就是不爱国。我在思考这些是不是与我们国人缺乏骨气、缺乏志气有关呢?是不是与我们部分民众思想意识里只有一家一姓,没有国家民族有关呢?再看看我们的学生自私成性,懒惰成风,有几个怀着目的来校读书呢?因此我希望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能使我的学生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曾经所受的屈辱,在历史中得到教训,使他们反思为何中华不振。同时,希望我的学生能从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中受到一点启发,反思自己读书的目的。

  基于这些思考,加上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了解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准备。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道理、神韵,让课文语言在学生心理活起来,去触动他们心灵。教学时,我围绕“中华不振”这四个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再补充租界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接着通过周恩来与别的学生的对比,及与其他爱国之士的对比,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与博大胸襟。最后结合实际及周恩来的其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让周恩来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再高大起来。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的考虑,结合本单元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胸襟的博大,志向的远大;引发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重、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由于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五、教材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堂课是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1-8节,感悟“中华不振”的含义,体会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一大原因。

  六、教学流程

  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我分四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学情,揭示课题

  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每天脚步勿勿来到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读书?这种以闲聊的方式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使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同时我也能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俗话说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闲聊引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四章第一节。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章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描述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倡导学生学会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科学方法。用培养基培养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是认识细菌很真菌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这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将涉及的“菌落”“培养基”和“接种”等重要的生物术语会起到铺垫的作用。这一节也对下面学习细菌和真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的实验探究中,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从而更深的认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我的授课思路也基本按此展开。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分布特点

  2、能力目标:探究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很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操作过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很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难点的依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学生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初二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发生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说学法

  学习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理论依据: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各项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并简单提问。(5分钟左右)

  导入新课:(2~3分钟)通过直观观察的方法进行导入。事先准备一个长毛的的馒头,抛出问题,馒头上长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揭示馒头上长的是青霉的菌落,那么什么是菌落?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相同吗?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30分钟):

  (1)通过导入引入课本66页菌落的概念,让学生仔细阅读67页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区分PPT上哪些是细菌的菌落哪些是真菌的菌落。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67页科学方法中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五个步骤。

  (3)在理解五个步骤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完成68-69页探究实验,并分别找出一名代表回答探究实验的过程,并请同学进行互评,最终通过教师进行总结探究实验流程。(4)通过探究实验引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条件,并让学生在70页勾画出相应的重点。

  (4)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把本节的重点,再次强化。

  (5)在课堂小结的基础上完成PPT上的自我检测和课后练习。

  (6)对自我检测和课后联系所表现出来的的问题进行解惑。

  (7)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请同学自行列举出怎样的环境含有细菌和真菌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可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侵染,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板书设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观察菌落

  2、实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4、布置作业:针对初二 年级学生素质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作业是:完成课时练第五节的基础满分练和提能测试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是根据 初二 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3

  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一起走。妈妈,踏上天堂的路太黑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温柔的眸。妈妈,你别哭,让我用稚嫩的声音最后喊你一声:妈妈,妈妈……这是一首写给地震中不幸死去的孩子的诗歌,我要把它献给四川雅安4·20大地震中不幸逝去的人们。无情的地震夺走了多少宝贵的生命,毁灭了多少幸福的家庭,但是如果在地震中懂得一些自救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因此,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地震来了。

  下面我就从教材与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的说课。

  一、说教材

  《地震来了》是小学生安全读本---《我的安全 我知道》高年级阶段第六章:《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章节介绍了地震常识、地震自救方法。之所以确定地震来了这个主题,是因为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沉着应对,避免受到伤害。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更是束手无策,所以汶川地震中才会使伤亡人数占很大比例,学生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守护自己的生命,所以本章节就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地震的应对措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张探究活动,让知识守护生命。根据这一教材的编排的目的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心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教学难点:学会在地震中自救。

  二、说教法与学法

  针对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实践操作法,情境体验法,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游戏体验等方法来学习。为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境导入 直观地震

  2.动手操作 认识地震

  3.讨论交流 学会自救

  4.情感延伸 学会互救

  现在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授这一节课的。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直观地震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先让学生观看两组视频,第一组我们将看到:秀美的山村,繁华的都市,以及朝气蓬勃的校园。再让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学生将看到地震后山村、学校、都市的图片。顷刻间,美丽的景色变得面目全非。然后我会问学生:你知道是谁夺走了这美好的一切吗?是可怕的地震来了。通过鲜明的反差,揭示课题。这种设计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紧接着我再问: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太大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简单的提问将教学自然的引入到第二环节。

  2、动手操作 认识地震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前兆。

  (1)了解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形成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地震的成因,我首先播放一段地震视频。观看后,让学生简单的说说地震形成的原因。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活动。我让学生拿出一根一次性的筷子,模拟地球的岩层在挤压下断裂的过程。再用力将它弯断,观察并说说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动手实践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震的形成,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巨大威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

  (2)了解地震的前兆

  过渡语:地震是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它来的突然,难道一点征兆也没有了吗?接着让学生说说课外的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地震前兆,最后老师进行小节。老师出示课件,带领学生读儿歌。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性和学习兴趣,又了解地震来临前的一些征兆。儿歌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更好的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

  3、讨论交流 学会自救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了: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

  (1)看一看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呢?我先让学生看几组不同地点地震发生时人们逃生的图片。

  (2)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刚刚看到的图片说说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学生讨论交流后,我再出示地震逃生法则,教会学生正确的地震逃生办法。

  (3)练一练

  当学生对地震知识有了理性的认识后,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地震情景模拟环节。我将这样引导:假如我们正在二楼上课,地震来了,我们将如何自救。我在四个小组中挑选若干名学生上前演示,并让学生自评互评,谁的做法更安全。接着让全班同学进行地震安全演习

  4、情感延伸,学会互救

  当学生掌握地震的逃生方法后,我再介绍汶川地震中小英雄唐文樱的的故事,鼓励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协助自救。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救,还会互救,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珍爱生命,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中的对学生进行的爱心教育。

  这个环节中,我组织学生由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更加明确地震中如何应用到学到的知识,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和珍爱生命。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很好的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浓缩。好的板书设计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便于记忆。

  因此,本课的板书如下:

  课后语:纵观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掌握地震的成因、前兆。更重要的是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掌握到地震当中的自救知识,学会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各位评委,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18课《分离混合物》,孩子们通过分离溶解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观察到的现象中亲身体验事物具有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

  二、解读学生

  四年级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改革的方向。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预测、设计简单的混合物的分离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能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实验过程,并体会出一些现象是可逆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

  3、科学知识:运用实验结果去解释发生的现象或推测可能发生的事,初步接触一些化学变化,渗透"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思想。

  四、难点定位

  本课难点是分离混合物的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

  五、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注重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溶解和不溶解、分离混合物融合在4个游戏活动中,着重于学生的预测过程和验证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性理解。

  在新课教学阶段,先用“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兴趣,再进行利用各种方法分辨具有不同性质的物体,后进行“分离混合物”的实验。学生从游戏中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用自己选择的工具材料,去探究自己选择的研究内容,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科学探究融合在孩子的“玩”中,我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让他们的“玩”变得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乐此不彼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其潜力也是无量的。所以,我把这节课整体定位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知识。

  1、迷藏游戏,体验不同观察方法

  一进教室,我就由游戏捉迷藏引出,问学生愿不愿意找出藏在几个杯子中小客人,从而激发课堂气氛。在这我特地选择豆浆、水与盐水,学生很容易分辨豆浆和水,但是光看是分辨不出盐水和水的,接下来的环节,顺理成章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

  先用问题——“如果不用尝的方法,你能区别出来吗?你有些什么方法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纷纷发言,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再利用一个演示实验:将豆浆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中,倒入清水中的豆浆成为更稀的豆浆,而倒入盐水中的豆浆形成豆花,与水明显分离开。通过这一步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从颜色、气味、味道分辨物体,还可以利用其它的东西进行观察,而且效果更好。

  2、猜谜游戏,根据观察预测事物。

  承此启发,我又提出新的问题:不打开桌上的纸包,你用什么方法猜出里面的东西?让学生讨论,并汇报各个组是怎么猜的。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听纸包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有的学生说用掂的物体轻重,用手捏时物体的粗细软硬感觉来判断;还有的学生利用磁铁判断。而学生到底猜得对不对,拆开纸包就知道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形成预测式的假设(例如这包一定是泡沫,因为它很软很轻等等)。我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和借助其它工具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到“工具台”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进行猜测,在“猜东西”游戏中,学生通过感受物体大小、形状、轻重、软硬等来进行简单预测,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分离游戏,感受可逆变化现象。

  分离固液混合物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将刚才学生猜出来的物体:盐、细沙、泡沫碎片、小铁片任选2——4种混合在一起,进行分离。

  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到教室的前面拿需要的实验器材。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要分离的混合物,不统一要求学生分离几种混合物。要求学生在分离混合物前的有一个“设想”的过程,学生经过了思考,设计了分离方法,并在实验设计单中写下了自己的计划:比如利用泡沫能浮,小铁片会沉的性质,用加水的方法,让泡沫浮起来,铁片沉到水里,来进行分离;用盐能溶解的性质就能分离出细沙等,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意见,说盐溶解在水中,并没有分离出来。这个问题难度增大了,要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有的学生可能一下想不出来,而我,就利用了一个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海水晒盐。经此提示,学生立刻想到了用加热使水蒸发,剩下的就是盐了。

  而分离混合物的实验过程是个验证过程,验证想法(依据)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可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固体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学会了利用物体不同性质分离混合物的多种方法。这些知识、方法不是由我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行学习的。

  “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能使孩子们得到了“资源互补”,得到了相互启发。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各组学生都能“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合计”着,完成探究实验。这种方式,营造了 “人人参与,个个主动”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津津乐道于“科学探究”,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现实应用,童话情景巩固拓展。

  “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后一环节,我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回顾生活中见过的分离混合物的现象?并利用课件分析一些实例,加深巩固。最后创设一个情景,请大家想办法帮助灰姑娘把豆子从灰里捡出来,在轻松的童话氛围中结束新课。

  另外,我再说一下本课的板书,由于教学对象是中年级,要求板书简明扼要,富有条理性,而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溶解和不溶解物的分离。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

  灵活处理教材,积极营造宽松探究环境,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本课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我将自己的身份定位在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上,为了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实验。我允许学生自由走动,自已选择猜测的纸包和要分离的混合物,自己确定观察实验的方法,自己选取观察实验工具和材料,自己验证自己的想法。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以上是我对《分离混合物》一课的说课设计,希望今天的说课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帮助,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心中那盏灯》选自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本课分为3个课时教学,今天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揣摩人物细节,根据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亲用爱制作冰灯给儿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忆,并体会出父亲的爱。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出父亲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激发情感”的思路,采用多媒体课件,以“直观教学、以读代讲”等方法,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感受人间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2、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思、议、辩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

  2、让学生画出能够让自己感受到爱的句子并与大家交流。

  (二)引导探究,读中感悟(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我分四步进行)

  1、交流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描写人物言谈举止的句子,感受真爱的力量。

  2、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父亲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重点理解“悟”字。)

  让学生通过读、思、议、辩去感受父亲那种伟大而无私的爱。

  3、抓住人物语言,体会思想感情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里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

  用字理知识让学生理解“尴尬”一词,从而理解句子含义。

  运用字理知识来析词,避免了繁琐机械的词语解释,攻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4、想象身临其境,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①师: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的灯,所以这也是一盏用(生)_________做成的灯。(心)

  师: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这也是一盏用(生)________做成的灯。(爱)

  师: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情。所以这也是一盏用(生)____________做成的灯。(情)

  向学生渗透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了问题。

  ②师生联读:

  师:那是一盏用“_________”(情)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师:那是一盏用“__________”(爱)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师:那是一盏用“________”(心)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通过联读,更深化了中心。)

  (三)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透镜》。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一、《透镜》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第三章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通过让学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4.教学重点

  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探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形象具体,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课教学以实验为教学的主线,以讲学稿为学习载体,采用实验、讨论、交流、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四、教具准备:

  电教媒体、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分为七个部分完成:

  (一)课前预习:

  分为温故知新和问题线索两部分。本过程是在复习光的折射的基础上,结合问题线索有序地对教材进行全面预习,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板书课题: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此环节准确的找出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顺利的猜想和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流程按学点进行。

  学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板书:透镜的种类)

  先设置活动为“收集透镜并进行分类,试说出分类的依据”;

  此过程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和生活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看幻灯片认识透镜及概念:主轴和光心;并设置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板书:主轴、光心)

  幻灯片可形象地展示透镜及概念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学点2、透镜对的光的作用、焦点和焦距(板书:焦点、焦距;透镜对光的作用)

  本流程设置三个活动,分别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光路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同时设计一道思考题: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传播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工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思考题的设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通过对比的方式,观察到:平行主轴的光经凸透镜作用后,折射光线靠近主轴,光束变窄;平行主轴的光经凹透镜作用后,折射光线远离主轴,光束变宽。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接下来,幻灯片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及焦点和焦距。在演示过程中,通过如下问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还是虚焦点?在透镜的另一侧还有焦点吗?透镜的两焦距是否相等?引导学生认识实焦点、虚焦点,且透镜均有两个焦点。

  经过如上流程的学习,学生可轻松完成如下部分。

  小结: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 ,用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为 焦点,凹透镜的焦点为 焦点,且分别有 个。

  运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光路的可逆性,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过程中安排小组自由指定组员到黑板展示,或将练习情况通过展台展示,并由学生点评。

  此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地应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解决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点3、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板书: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此过程中,要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其他方法,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如:学生在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借助圆规来量焦距(即“亮点”到“光心”的距离),方便、精确!

  (三)课堂小结:

  学生用知识树的形式将本节课的收获展示出来。

  此环节可有效督促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幻灯片演示:

  (四)课堂达标:

  (五)拓展提升:

  (六)课后延伸:

  以上三个环节,以练习的形式巩固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反 思:

  该环节,学生可反思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收获、能力的锻炼、认识上的提升,也可以反思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自己不足之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正。

  态度成就人生,细节决定成败!

  作为执教者,我在每节课教学完成后,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和反思情况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教材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技能。最后,安排了“想想做做”1、2从易到难逐步巩固深化新知,而“想想做做”3则将新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3、教材目标与重难点: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本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教材重整和设计:对于练习的设计我重整了教材,教材原来是教学完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后开展想想做做1,拨珠比较。鉴于教材在试一试时已经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和孩子们已有的计算基础和口算能力,我把练习二的三组题分散到例题和试一试之后,及时巩固算法,把想想做做1中的题去掉拨珠要求,贯穿以植物大门的情景,同时为了加强方法的对比新增了小蜜蜂采花蜜的习题以及综合练习采南瓜和解决花店买花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不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而且做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对比和拔高。

  二、说教法: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采用这样的教法,不但层次分明,而且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①观察对比的方法②动手操作的方法④交流总结的方法。采取这样的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说设计意图:

  计算教学要为孩子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孩子计算的欲望与需求。在教学时要让孩子从理解算理过度到掌握算法上来,在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比,对比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相同数位计算的算理,为顺利实现迁移做准备;对比各种算法,总结算法的相同点,从而顺利掌握计算方法,在对比中加强了区别与联系;在练习中对比,再次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如何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也是本节课的落脚点之一。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月亮是一种自然现象,每晚都会高挂在天空,但它仅仅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散文诗《月亮》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自然界的生物都拟人化了。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目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本次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㈠观察感知,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利用挂图、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㈡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约需3"5分钟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月亮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材料。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

  游戏后,我发出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㈢理解学习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约需10分钟。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卡片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㈣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约需10分钟

  中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月亮除了会落在树梢还会落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

  引导幼儿自由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

  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活动特色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从初中一年级下期第四课开始,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

  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授课部分

  <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部分>

  点击“开始”,进入课件首页。首页分四个部分:脸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变化、作业演示,它们分别链接到不同的章节。

  一、脸型特征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有一样,我们要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点击“脸型特征”,进入《脸型特征》,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由若干人物头像组成的图片。这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高中美术说课稿(人像头像)说课稿,标签:美术说课稿,美术说课教案,

  点击图片,出现“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讲解。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用鼠标指向“田、国、目”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由、甲、申”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用、风”两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完成脸型特征的讲解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巩固,再在学生中选出一部分脸型比较明显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判断他们的脸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八种不同脸型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大家回答的情况,加以进一步和分析)

  二、五官位置

  (过滤)提问:掌握了人物的脸型以后,我们的人物画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像在画面中已经画了一个脸的轮廓了,哪么接下来又该画什么了呢?(学生一起回答:五官)。

  点击“五官位置”,进入页面,出现一个人头像。

  要画五官,首先得确定出它们不同的位置,这个很重要。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

  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

  ?请大家看图:

  ①鼠标进入发际区域,出现“发际”二宇,点击,鼠标进入眉弓区域,出现“眉弓”二宇,点击,出现“上停”;

  ②鼠标进入鼻底区域,出现“鼻底”二字,点击,出现“中停”;

  ③鼠标进入下颏区域,出现“下颏”二字,点击,出现“下停”;

  (讲此节内容时,还应适当的结合自己的面部进行讲解)

  注意: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脸的中间部位. (在确定五官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

  2、五眼

  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

  点击鼠标,出现几条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同时有两只转动的眼睛,可以移动到每一份中,大家会发现,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五眼的关系)

  “三停五眼”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但是,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显得越紧凑。

  (过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丰富的表情,人们把感情写在脸上,今天,我们就把表情写在纸上。

  (点击“下一节”)出现标题“丰富的表情”,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面砖墙,在墙上画有三种具有不同的表情简笔人像画,还有一个小丑。

  高中美术说课稿(人像头像)说课稿,标签:美术说课稿,美术说课教案,

  (三)丰富的表情

  今天这里也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丑,他已经捺不住了,就忙着在墙上画了起来,我们看他画的是什么?哦,原来他画了三个人像,还不一样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不同的人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

  (提问)再请同学们观察他们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现的呢?

  (回答)通过五官的不同来表现的,主要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来表现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变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样把人物的喜、怒、衰、乐画出来的呢?有什么绝招吗?

  我们来问问他?

  点击鼠标,出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决。 (与同学们一起念)。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画出简单的人物表情,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也想在你的纸上画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样画,大家的心里可能还没有底,哪么我们的人物画该怎样画呢?(点击“下一节”)

说课稿 篇10

  教学内容:

  《小草之歌》是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文本分析:

  《小草之歌》是一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在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第二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设计从情景导入入手,让学生在自自悟中学会学习。在语文实践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精彩的段落。

  4.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草的特点。

  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先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好吗?播放课件《小草》的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小草)

  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六课《小草》。(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圈出课后生字所在的词,多读几遍。

  师:好,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一定很有收获,从课文中找到你想要知道的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后的内心感受呢?

  2.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刚读了几遍课文就能说出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的走进小草,去体会小草的“美”。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合作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草没有花的绚丽,没有苍松的高大,但是人们总是爱他赞美他。(板书:热爱 赞美)

  师:好,在下面课文的学习中,只要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就一定能读懂课文了。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下面我们读第二段,带着什么问题来读?(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小草)

  好,课文读完了,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小草?(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找得非常准确,那谁能来说一说哪些句子能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呢?(生边读边画出重语句)

  (生:小草虽然体态纤细,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风风雨雨??)

  这些句子都是,那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呢?

  重点词句理解:

  纤细、茁壮:你是怎么理解纤细这个词语的(非常细),在我们心目中,小草是那么细小,可它在面对风吹雨打中,却长得越来越茁壮,茁壮是什么样的,粗壮强大起来,可见小 草的生命力有多顽强

  无论是野火、狂风、干旱,都不能??: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生命力却是惊人的。无论野火、狂风、干旱都不能打倒他,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顽强的生长出来,看到这些,你能不说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吗?

  学到这,你能用一句诗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含义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指导: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死死永无休止?? 好,谁再能根据这段文字来说描述出这句诗的含义呢。

  你发现这段文字在描写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先是用古诗来概括本段的段意,而下面的文字又是围绕这句古诗来写的,古诗与下面文字可以说是相互照应。

  好,这段文字学完了,我想同学们也加深了对小草的理解,那你愿意用读来表示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读?(有感情地读)对,要抓住重点词句,读出诗的韵律和现代文的抒情,更要把小草的顽强读出来。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好了,人们为什么要赞美小草,我们已找到了一个方面,我们是怎么找到的,先是带着问题来读课文,画出段中赞美小草的诗句,并联系词句加深理解,最后带着感情来品读课文。下面我们就按着刚才的学习方法来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好吗?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自己喜欢的一段或几段。

  出示自学提示:

  A.有感情的朗读你选的自然段.

  B.画出人们为什么要赞美小草的语句

  C.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

  D.你能用一句诗来概括这一段的文字吗?理解诗意。

  E.想一想,小草能带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板书、讲解)

  四、回顾全文(根据板书回顾全文)

  五、指导写作技巧和方法。

  1.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成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文中第二部分每一自然段均以古诗开头,总括全段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升华主题

  1.你还能说出小草的其他品质吗?

  2.在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些人像小草一样?

  3.你想对小草说什么?

  七、作业

  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小草之歌

  顽强生命力

  到处能生长

  热爱、赞美 象征着希望 敬佩、启示

  (总起) 给大地增色 (总结)

  (分述)

【【热门】说课稿十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集合6篇

2.【热门】说课稿汇编5篇

3.【热门】说课稿3篇

4.【热门】说课稿集合9篇

5.【热门】说课稿4篇

6.【热门】说课稿四篇

7.【热门】说课稿九篇

8.【热门】说课稿三篇

9.【热门】笑猫日记模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