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0 08:14: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蒲公英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蒲公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学设计

蒲公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唯一、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3、“肃”字的笔顺应注意。

蒲公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迫不及待、酸雨、呼啸、改善、污染等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蒲公英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酸雨、污染等资料和知识。

  [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学习梦: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

  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

  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

  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自主识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略)

  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巩固识字。

  7.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9.布置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哪部分写的是蒲公英的梦?把课文中相关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2、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

  根据学生体会板书:

  梦

  时间:第二天夜里

  梦境:草原美、太阳笑、微风吹、蝴蝶蜜蜂飞。

  感受:快乐笑

  (1)指名读。

  (2)自由选读自己认为梦中最美的情景。

  (3)引导思考: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

  3.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

  (1)默读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画出来。

  (2)蒲公英为什么不快乐?根据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们交流。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

  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A:根据学生谈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前:时间:深夜,遭遇:汽车叫喊废气酸雨

  感受:叹息,愁眉苦脸、难受、担心、一直想。

  B:总结,过度: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儿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C:小组讨论:交流开花后的遭遇和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后:第二天一早

  黑烟呛、汽车叫、罐子砸。

  咳嗽弄脏差点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据板书归纳: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

  5.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6.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学

  生评议读书的情感表达。

  [尊重学生个体感受和需求,自由选择朗读。学生朗读过程中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继续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惯,恰当进行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语言训练、拓展学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区分脑、恼、废、费。)

  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懒、遭)

  三.积累字词、造句。(课后第三题)

  四.实践活动。(课后星号题)

  参考资料:

  1、词语:

  恬静:安静;宁静;环境优雅。

  废气:工业生产或动力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气体。

  酸雨:指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的自然降水(雨雪雹雾)能腐蚀建筑物,损害植物,污染水源。

  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蒲公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蒲公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蒲公英》教学设计09-17

蒲公英教学设计10-10

《蒲公英》教学设计优秀08-22

《蒲公英》教学反思10-13

《蒲公英》教学总结04-12

《蒲公英》教学反思10-05

《蒲公英》教学反思09-18

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10-12

《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10-22

蒲公英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蒲公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学设计

蒲公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唯一、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3、“肃”字的笔顺应注意。

蒲公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迫不及待、酸雨、呼啸、改善、污染等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蒲公英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酸雨、污染等资料和知识。

  [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学习梦: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

  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

  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

  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自主识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略)

  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巩固识字。

  7.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9.布置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哪部分写的是蒲公英的梦?把课文中相关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2、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

  根据学生体会板书:

  梦

  时间:第二天夜里

  梦境:草原美、太阳笑、微风吹、蝴蝶蜜蜂飞。

  感受:快乐笑

  (1)指名读。

  (2)自由选读自己认为梦中最美的情景。

  (3)引导思考: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

  3.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

  (1)默读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画出来。

  (2)蒲公英为什么不快乐?根据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们交流。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

  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A:根据学生谈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前:时间:深夜,遭遇:汽车叫喊废气酸雨

  感受:叹息,愁眉苦脸、难受、担心、一直想。

  B:总结,过度: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儿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C:小组讨论:交流开花后的遭遇和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后:第二天一早

  黑烟呛、汽车叫、罐子砸。

  咳嗽弄脏差点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据板书归纳: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

  5.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6.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学

  生评议读书的情感表达。

  [尊重学生个体感受和需求,自由选择朗读。学生朗读过程中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继续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惯,恰当进行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语言训练、拓展学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区分脑、恼、废、费。)

  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懒、遭)

  三.积累字词、造句。(课后第三题)

  四.实践活动。(课后星号题)

  参考资料:

  1、词语:

  恬静:安静;宁静;环境优雅。

  废气:工业生产或动力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气体。

  酸雨:指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的自然降水(雨雪雹雾)能腐蚀建筑物,损害植物,污染水源。

  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