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6 08:14: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设计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设计9篇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和书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读对联,理解其意思,了解其手法,注意诵读的停顿位置,尝试背诵。

  3、自主学习古诗,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古诗。

  4、讲别人的童年故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并由此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

  5、习作,要求作文能写通顺,形象生动,有细致具体的描写,并且能在习作中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书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并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话。

  2、顺畅地诵读对联,背诵。

  3、能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能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做好词语卡片或者课件。

  2、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语文乐园“读对联”和“古诗诵读”部分。

  3、搜集“语文生活”部分要求的资料,做好开展班级故事会的部署。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乐园六,这里是训练语文能力,巩固语文知识的地方,大家愿不愿意来这里锻炼锻炼?

  二、词语超市

  我们先来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1、出示“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荆棘狗刨门槛枪栓劫难胸脯枪毙瓦砾中尉云杉呻吟

  2、先自己练习读一两遍,注意读准字音。再读给同桌听听。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词语。

  5、再出示“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然后说哪些词语我们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6、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7、抄写词语。

  三、金钥匙

  我们再来看“金钥匙”部分。

  1、默读。是不是有同感?你还能从本组课文中找出同样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吗?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交流意见。感受生动形象的描写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

  我们平时说话、写作,也要学习表达得生动、形象,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读对联

  1、自由读对子。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意见,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收获。

  2、指名读句子,注意正确的停顿。

  3、让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整合学生的意见,梳理字词、句子的.意思。

  5、尝试背诵。

  五、古诗诵读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江雪》。

  1、学习要求:

  A、了解作者。

  B、诵读全诗,读通读准。

  C、了解全诗大意。

  D、感悟诗境。

  2、学生反馈。老师相机引导。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B、指名朗读,纠正字音,齐读。

  C、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古诗大意,同学们集体整理后串讲句意:

  千山万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大道小路没有行人的踪迹。只有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坐着小舟在落雪的江流中垂钓。

  D、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冰雪世界一尘不染,万籁俱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介绍古诗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品析“绝”“灭”“孤”“独”这四个字。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期间。“绝”“灭”二字写出寂寥苍凉的背景,以衬托渔翁孤独的形象。“孤”“独”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寄托着诗人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品格。

  E、再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作业

  按照“语文生活”的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下一节课,我们将开展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会,看谁讲得最好。

  第二课时

  课前将学生按小组分开坐好,并且在黑板上写下美术字“不一样的童年”,安排一个小主持人。

  一、主持人出场

  开场白可以用书上的提示语或稍作修改:

  在《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等课文中,小英雄们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还有很多很多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童年都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不一样”的童年故事。

  二、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相关资料

  先在小组内讲故事。注意把一个人童年的“不一样”讲出来。讲故事要注意事情的先后。精彩的人物语言、动作可以模仿着表演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要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三、小主持人收集各小组讲故事的情况,有讲得好的,推选出来

  四、各小组推选讲得最好的代表,在班上讲故事

  评出讲得好的同学,授予“故事大王”奖。

  五、作业

  将自己的故事资料再进行修改整理。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展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会,这节课我们就把我们讲的故事写下来。

  先请同学们默读习作要求。习作要求说得很明确。谈谈自己对习作要求的理解。

  二、“根据资料和讲故事、听故事时受到的启发,丰富、完善你讲的故事”

  这句话怎么理解?

  三、“把别人感兴趣的地方写细致,写具体。”

  怎么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感兴趣的呢?怎么才能写得细致、具体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把故事再讲一遍给别人听,要别人提出意见,就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最感兴趣的了。)

  四、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

  五、誊写作文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2

  一、导入

  1、欣赏《黄果树瀑布》(课前),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来形容你对瀑布的感受。

  小结:可是有这样一条瀑布,它没有振聋发聩的轰鸣,没有雪浪飞溅的翻腾,它不是从岩壁上倾泻而下的一匹白练,而是从空中垂下的紫色的大条幅,它就是紫藤萝瀑布。(课题幻灯)

  2、这条花瀑使作者宗璞“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于是我们班上等同学就纳闷:为什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幻灯)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请同学用自我的话来说说

  (预设:喜爱藤萝,赞美藤萝,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板书:盛)

  二、赏花之盛

  1、赏

  请同学们勾画描述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句子,并选择你喜欢的句子简明的旁批你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理由能够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表现出什么等方面研究。(幻灯出示旁批要求)学生交流

  2、读

  (1)经过同学们的赏析,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紫藤花真的好美呀,如果同学们能把自我喜欢的语句有感情的读出来,那就更美了。那么如何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呢?我们一齐看这个语句,同学们觉得哪些词能更好的表现花的繁茂和作者的赞叹?

  幻灯: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预设:盛和辉煌,有赞叹之意;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能够适当注重重音;深深浅浅,叠词反复咏叹,赞美之情尽在其中,读时注意语速。(幻灯:改变字色)将这些词读时加重音,改变语速、重要的是投入自我的感情。)

  (1、请学生自我先读一读2、请一个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点评,3、全班齐读,)

  (2)、幻灯:赏读美句佳段方法:

  1、感知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2、将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句做重音、语调、语速、语气的处理。

  3、投入自我的感情,将文中语言化为自我的心声。

  请大家结合朗读技巧,再次美读自我喜欢的语句,再请两个同学来读。

  小结:经过刚才同学们的细赏和美读,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从未见过的这一树紫藤萝花的“盛”,盛在它的花开繁茂,盛在它的活泼热闹,盛在它的气势壮美,盛在它的`生机盎然,(板书),就如山涧的瀑布一样有力量,有气势,有动态,难怪作者给此文取名为紫藤萝瀑布。

  这一条流动的花瀑,让宗璞心旌摇荡,这一朵朵紫色的精灵,让宗璞心醉神迷。紫藤萝瀑布中的每朵花都装满了神秘的仙露琼浆,让宗璞情不自禁的想摘一朵,最终她摘了吗?

  (幻灯)(可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所以又有同学等有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没有摘花的疑问,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宗璞是惜花、爱花、懂得生命的完美与可贵,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尊重的宗璞。古诗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宗璞却没有摘花,更不会折枝,她期望花盛开在枝头,凋零飘落于尘土,然后化作春泥,回归自然。她对生命是热爱的,更是尊重的,她懂得生命的完美与可贵,所以她没有摘花的习惯。

  三、探花之“不盛”

  作者惜花,爱花,尊重生命,可有人虐花,摧花,伤害生命。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当时正是危难,(1966到1976年),文章中哪一段讲了十多年前的故事?

  1、此段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十多年前家门外一株藤萝的遭遇)

  2、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

  (试探这个词赏析,试探什么?试探外面是否安全,试探那个环境适不适合开花?试探结果,不安全,不能开花。(之后连花串也没有了,园中的紫藤花架也拆掉了,改种果树了。)这是一株花势衰颓的藤萝,是一株不容于世的藤萝,是一株活的战战兢兢的藤萝,是一株孤独无奈的藤萝。(板书)

  3、那为什么紫藤萝会被毁掉,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原因?

  幻灯: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这句话似乎很难理解,班上大多数同学在预习时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引导:我们此刻认为爱花的人是怎样的人?(善良完美,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可是那时的说法,这个那时指何时?

  (危难的时候,这是个特殊的时代,那时的主流思想:人们认为赏花时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谁赏花,那就是生活腐化和精神的堕落。(幻灯)

  四、研人之不幸

  1、这个背景此刻听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可那时就是这么荒谬,在那样一个时代,花尚且难逃劫难,出生书香世家,父亲是哲学泰斗的宗璞以及她的家人能幸免于难吗?文中哪里透漏了信息?(焦虑和悲痛,生死迷,手足情)

  幻灯:出示宗璞简介

  2、作者到底有着怎样的遭遇,她为什么会焦虑和悲痛呢?这是怎样的一个谜,这是怎样的一份情?

  先请同学回答,然后出示资料:

  (1)宗璞一家在危难中深受迫害,“焦虑悲痛”“一向压在”作者的心上。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可是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十分悲痛。

  (2)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这位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最终离开了挚爱他的亲人。宗璞含泪写下《哭小弟》。

  (3)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英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小结:十多年前的藤萝受到摧残,不能盛开如瀑布,十年危难中的那一代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宗璞说:“我哭我们这迟开早谢的一代人。”(幻灯)

  五、品花之神

  1、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并且开的这样盛,这样密。虽说新悲旧痛让宗璞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悲痛,可是当她看到一条闪光的辉煌的紫藤萝瀑布时,她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宁静,喜悦)

  那么作者到底从紫藤萝花中感悟到了什么呢?找出作者从花中得到生命感悟的语句。

  幻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可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齐读此段。分析作者的感悟

  作者感悟到:(引导:“我”认识到什么?“我”获得了什么力量?)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但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比个人利益大的还有团体,国家,民族,整个人类。

  我好奇藤萝为何开的如此茂盛美丽,于是我抚摸了花舱,原先是生命的酒酿。我获得了生命的力量。人亦如花,只要加快步伐,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也会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河坚持坚定的信念,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不能让悲痛压在心中,应当应对新生活,振奋精神,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2、有了这样的生命感悟,作者不觉的加快了脚步。那么从这样的感悟中,我们还发现宗璞除了是一个爱花,惜花,尊重生命的人外,他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预设:关注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自我砥砺,奋发自强,有信念,爱家爱国之人。

  3、作者把这种信念和生命力量借紫藤萝瀑布传达给我们,于是她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在作者笔下,紫藤萝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上了作者浓郁主观感情色彩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爱花之语

  作者托这一树紫色的瀑布,言一曲生命的赞歌!

  最终我给同学们带来宗璞的另外两篇生命赞歌,同学们能够在树荫下,在池塘边细细品读这些美丽的生命。《好一朵木槿花》《花的话》。

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思路:

  《画风》一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可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采用贴头像的方法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风摸不着,看不到。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

  2.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风的声音的磁带。(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根据当天的天气,聊风)

  1、猜谜语。

  师:孩子们我们来动脑筋猜个谜语好吗?

  出示谜语:(课件)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谜底:风并板书风)

  2、师:说说风——分享你的知识。

  你们知道哪些风或风的成语呢?(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中写到了风?(《风》《村居》《草》)

  小结:

  多奇怪的风啊风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可刮在脸上却能感觉到、用耳朵能听到,听,播放风的声音,你能把它画下来吗?(补充课题)(板书:画风)

  【感悟风的声音,说出写风唱风的歌谣,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画风的积极性。】

  那风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真的能吗?今天这节课周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的课文《画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6页15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同学们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快的同学读三遍。

  (2)、读准字音,用笔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课本拼音或同学、老师认识。

  (3)、标出自然段。

  2、检查生字。(过渡:同学们,读完了吗,现在老师想与你分享读书的收获。)

  (1)、课文中是谁把风画出来了?你圈出了吗?(请1、2个学生来回答。)(课件出示人名)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根据课文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识字,提高了识字质量】

  怎样认识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呢?(交流)

  (2)、他们分别是谁?

  (课件,指出文中的每个人物)

  (课件出示)孩子们,向他们打个招呼吧?

  (3)接读课文。能读好的举手。

  (同学们,课文能读通顺了吗,能一起分享你读书的收获吗?读的正确流利要是读出感情更好了,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同学们一个惊喜,现在请大家再读一遍,准备准备。)

  小结:读得还不错,成功总是属于敢于挑战的同学。通过倾听大家读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风画出来的故事。课件)

  过渡:认识了这三位好朋友,你喜欢他们吗?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画风的句子。(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三、细读感悟。

  1、自由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

  读书要求: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找出他们动脑筋画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2、分享读书的体会。学生展示句子,课件一一出示。

  师:有答案了吗?谁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⑴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她读书细心吗?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呢?能不能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楚些?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3、师:那赵小艺他们的画到底是怎样的呢?想不想看看他们的画呢?课件逐幅出示赵小艺三个人的画:你看到了些什么?这是谁画的画?能给它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

  师:配得好吗?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画和相应的文字)

  【本环节克服了乏味地串讲,对学生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自读中解决问题,随机出现图文并茂的课件,再加上老师适当鼓励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过渡:多聪明的孩子啊!他们知道风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画出来,但他们善于动脑筋,互相启发、互相提醒,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了风。这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课件展示第九自然段,教师引读,识字显。)

  4、学生读这一自然段,拓展练句子。——师小结课文画风的内容(小诗)

  四、分角色朗读。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1)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一遍,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派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三幅头像有助于学生分清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分角色朗读易于体会三个小朋友互相启发,互相协作和敢想敢做的精神。】

  五、有趣的作业。

  过渡: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来。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此环节以文本为凭借,挖掘学习资源,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识字课文和一个练习。《识字1》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分别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等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春天的特征,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多姿。《识字2》也是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足球运动,把12个词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成四组,第一组介绍了和足球相关的场地,第二、三组介绍了踢足球的动作和技巧,第四组介绍的观众反映。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增长知识。《识字3》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展示“舟、竹、石、泉、川、燕”

  “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把前面所学习的生字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识字4》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显示了基本字“车”和不同偏旁所组成的字及所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把前面学习的生字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和谐号快速飞奔的画面,表达社会科技发展的迅速。《练习!》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这五方面内容。

  1、晨 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诗歌顶针、拟人、反复等表现手法,背诵课文。

  3.在诗歌中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晨光中大自然变化的神奇、焕发的勃勃生机,愿意读、主动读更多的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读出大自然的变化和勃勃生机。

  教学难点:

  仿照第3小节说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第一教时:

  课前预习:正确朗读课文,主动识字。

  一、导入新课

  1.字源识字认识“光”,教写“光”,认识“尚字头”。 2.完成课题板书:晨光(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伙伴互助

  1.同桌分别读一遍课文,互相做小老师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2.出示PPT,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桌互相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伴帮助。

  3.《晨光》是一首诗歌,你知道它有几个小节吗?你是怎样标出小节的?

  你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请三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读后,伙伴评价。根据朗读评价,全班齐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晨光图片:孩子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啦。谁被一一叫醒啦?

  你愿意叫醒它们吗?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叫醒小伙伴?(指名朗读)

  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晨光、风、树、鸟、云,并朗读。

  晨光:晨光叫醒了风

  风: 风叫醒了树

  树:树叫醒了鸟

  鸟: 鸟叫醒了云

  云:(云会叫醒谁,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可以往下接着说。

  同学们,这一小节写得有意思吗?你觉得哪里有意思?(初识“顶针”)

  他们在叫醒对方时,会说些什么呢? 你能背诵第一小节吗?

  四、字源识字,指导书写 田字格中有7个生字,我们已经会写“光”了,剩下的6个生字中,有两个字跟“光”有关,你找到吗? 字源识字:阳 亮

  阳(认识新偏旁:双耳),重点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 亮:上紧下舒,中间宽,上下对正。

  五、作业

  1.习字册:光 阳 亮

  2.给“光 阳 亮”找朋友

  3.把第一小节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教时:

  教学新课前,诵读《日有所诵》(一年级)金波的几篇诗歌。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背诵第1小节。

  二、学习第2小节

  1.云醒了,在做什么?

  大海有什么变化?大海又在做什么?

  大海怎么会把太阳“洗亮”?你是怎么理解的?

  2.云“变成”雨滴,海水“变蓝”了,你喜欢这样的变化吗?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吗?

  3.变化很神奇,变化很美丽,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老师也来读一读)

  4.学生看着PPT,根据画面背诵第2小节。

  三、学习第3小节

  1.升起来的太阳,睁着亮眼睛——学生齐读“望着树,望着花……”

  2.太阳“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到处花花绿绿,到处热热闹闹”,看到这一切,你觉得太阳心情会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呢?

  3.“到处花花绿绿,到处热热闹闹”你看到了吗?感受到了吗?

  4.把你眼睛里的美丽世界跟大家说一说。 PPT:太阳睁着亮眼睛,望着(),望着( ),望着(),到处花花绿绿,到处热热闹闹。(自己思考,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5.齐读第3小节

  四、诵读,走近诗人,走进诗歌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金波爷爷,他为小朋友写了很多的诗歌和童话。PPT出示《日有所诵》中已诵读篇目及内容:《蝴蝶飞》《野牵牛》《小螳螂》《小枕头》《捏泥巴》学生诵读诗歌。

  2.读完这些诗歌,你有什么话想对金波爷爷说。

  3.感谢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这么多美妙的诗。孩子们,捧起书,让我们美美地再读《晨光》。

  4.如果你喜欢金波爷爷的诗,可以读一读这本诗集——《让太阳长上翅膀》。

  用你的耳朵去听,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感受,你也会发现世界的美丽,你也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诗。

  五、字源识字,写字指导

  1 .成:字源识字,认识“戈”字部。书空笔顺

  起:学生说出起的偏旁。

  处:教学偏旁,知道名称,正确写出“夂”。

  2.教学半包围字的书写(左下包围)左下包围的字,应注意左边伸展,右边收缩,内外要靠得紧一些。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起”“处”,点评作业,继续练习。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背诵课文

语文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预习的意义,掌握预习方法。

  2、预习注意什么?

  3、在实际学习中进行初步体验预习过程并学会写预习笔记,展示比较好的学生的预习笔记。

  教学的重点:

  了解预习的意义,掌握预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的难点:

  通过预习方法写预习笔记。

  二、教学准备:

  1、和预习有关的课件。

  2、一篇文章。

  3、预习笔记。

  三、教学过程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学里很多课程都是大学生靠自学完成的,大学生是不是很了不起?今天老师也想把自学的方法教给你们,想不想学习?

  生:想。

  师:首先我们得知道预习有什么好处?

  生:让我们提前感知我们要学的内容。

  生:减少课堂压力。

  生:让我们提前把不会的知识记录下来,课堂上老师讲好认真听。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预习是一种能力,是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的法宝,那同学们以语文学科为例,能试着介绍一下方法吗?

  生:先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生:一定要多读几遍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

  生: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其实是有方法的',老师给大家介绍预习方法。

  首先要查:查字典,多音字、生字新词。在课文找出来,在字典里认真看解释。再有查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

  然后是读:扫清字词障碍后,要熟读课文,要在三遍以上,有一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读之后是有感情朗读。

  最后是领悟:领悟作者写作目的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方法掌握了,但也有注意问题:

  1、不许照抄全解和别人预习笔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2、书写要认真,遇到不会的字一定要查字典。

  3、朗读要逐字逐句进行。不许丢字填字,不读错别字。注意重音和停顿,由慢到快,再到有感情。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会预习课文了吗?

  生:会了。

  四、练习预习课文《母鸡》

生分组预习交流并展示。

  小结:预习让我们学习事半功倍,希望同学们运用预习方法到其他科目学习当中。期待你们学习更轻松、更出色。

语文教学设计6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作品风格。

  (2)。通过阅读文本掌握重点的基础知识。

  (3)。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散文“行散神不散”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

  (2)通过阅读文本学习作者用素朴幽默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3)通过分析作者围绕主题选材、组织材料,培养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并学习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态,面对困境仍乐观的精神。

  (2)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用幽默素朴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2、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讨论探究—思考总结—作业巩固,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跑警报》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无拘无束,率性自由的风格。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与主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文章杂乱无章,而且非常随意。他们会认为原来这样乱写也能算是好文章,会进行模仿,想到哪写到哪,写得不伦不类。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一致,并且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叙述的,以及作者组织篇章的别具匠心。培养学生自读文章自己分析的能力。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充分预习后,一课时即可,程度差一点的班级可用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假如现在是战争年代,传来连续不断的警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躲、藏、逃等)那么我们一起回到三十年代,看看西南联大的师生是如何面对警报的?

  二、品读文本

  问题1:快速阅读文本,寻找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表现,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态或性情或精神风貌,并加以概括,用词不能重复。

  (本题设计目的:化繁为简,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体悟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直线思维)

  参考答案:下列内容顺序和部分词语均可调换。详细内容参阅课文。

  1、雷海宗先生:背得很熟,每次问“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解……女学生笔记记得比较详细:“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我们从这一问一答中,看出了一种风趣幽默:风趣在雷先生的的大师风范,博学随意;幽默在女学生记笔记的详细与速度以及答非所问。更重要的是巧妙引出昆明的空袭警报之多,表现出师生面对警报从容不迫的精神。

  2、马姓同学跑警报:背壶水,带点吃的,夹一卷温庭筠或李商隐的诗,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才慢慢回来。

  从中看出他悠闲惬意,从容稳重,该干啥就干啥,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看书,空袭来临,我自岿然不动。

  3、侯姓同学:正在听课,忽然跑出去扯嗓子喊:“现在有预行警报,五华山挂了三个红球。”

  从中看出他的敏感,久经空袭已成预报大家。

  4、马帮:细致介绍驿道、马锅头和吹口哨的吹法及呈贡调的内容,看似与跑警报无关,实则体现了坚韧乐观的民族精神。不惜笔墨对马锅头的装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马帮押运面对沿途的艰难和不测却是如此的沉稳、乐观,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不在乎”精神。

  5、西南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选择的地点特舒适(见文本中马尾松林的描写),详细介绍“丁丁糖”做法和吃法,让我们觉得这更不是躲警报,倒像是有点空闲体味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6、与空袭警报有关的小山沟,防空洞上的两幅对联,一语双关,妙笔生花,更让我们体会到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闲情逸致,浪漫情怀,借汉语的妙处把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艰险从容不迫、坚韧乐观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7、看书、闲聊、打桥牌,从不仓皇失措,让我们体会到西南联大师生对小日本的蔑视:小样,玩玩你。

  8、谈恋爱,侯生送伞。越读越觉得不是在躲警报,此情此景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浪漫,养眼,有情调,有骑士风度,怜香惜玉,温馨感人。

  9、不跑警报的:罗姓女生洗头,郑姓男生煮莲子,如此镇定自若,神定气闲,风雨不动安如山,令人惊叹不已,五体投地!

  (以上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体味交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穿插相关文史知识,并注意板书要点,为后面体味散文特点及主题做好蓄势工作)

  问题2:同样都是跑警报,他们的表现、精神风貌各不相同,但请体味他们的相同点,并概括。(异中求同,便于分析散文的特点“神聚”)

  参考答案:不在乎、皮实、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蔑视、乐观、泰然自若等等。

  引导学生归纳散文的特点:

  ①在跑警报中,材料很多,但汪曾祺先生选材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材料都是那么风趣幽默,都表现了西南联大师生对日军空袭采取了满不在乎的态度,表现了他们身处逆境而能泰然自若的精神。四大文明古国,有的已灭亡,有的已蜕变,唯有中华民族,靠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依然坚信:抗战必胜。(诵读最后两小节)

  ②本文真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品味语言

  问题3:“皮实”的意思是什么?(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那么,能把“皮实”换成“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词吗?为什么?(一定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

  问题4:你认为文章中还有那些语句、词语运用的好,找出来并从运用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提示分析的角度,帮学生整理紊乱的思维,查证认识问题的思维缺漏)

  ①新词,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例:言而有信

  ②巧用成语,化用俗语。例:心平气和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名闻全校贵在有恒侯兄送伞已成定例

  ③化用数学术语,一语双关。例:人生几何恋爱三角

  ④借用典故。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侯生送伞。

  ⑤妙用哲学逻辑推理。例: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拣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拣到金子。(举例帮助学生分析此推断的错误)

  ⑥庄谐化用。例:我看过这个女人的照片,长得就像她写的那些信(人如其信);“腻歪”“凑四合六”“被甩”等方言的运用。

  ⑦悠闲自在朴实的描写。例:马尾松林吃“丁丁糖”。

  教师整理:总之,本文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亦庄亦谐,幽默风趣。按汪曾祺先生的话说,他是受古人的影响,“从我的小说里可以看出归有光和桐城派的影响,桐城派讲究文章的摆放,断、连、疾、徐、顿、挫、讲‘文气’。正如中国画所讲‘血脉流通,气韵生动’。”(汪曾祺《两栖杂述》),这些话也适合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探究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5:抗战期间,日本空袭有过多少次,无法统计,也有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本文中我们感受的却是诗意,为什么?

  屏幕提示:

  ①汪曾祺走的是文人创作之路。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②汪曾祺追求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沈从文认为“美在生命,美在自然”。汪曾祺虽没有做过类似的表述,可确实是沈从文美学主张的`实践者。作家敏锐的眼光使他首先看到了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韧的精神,作家的责任感又促使他要把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告知世界。

  ③生活遭际。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沦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问题6:《跑警报》中的“跑”能否换成“躲”“藏”“逃“等词?为什么?

  提示:①注意从主题的角度理解用词

  ②区分几个词的内在含义。

  五、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汪曾祺老先生的创作风格,以及他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而对散文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多借鉴,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六、作业:

  1、汪曾祺喜欢写民间小吃,《跑警报》中有所体现。在他的小说《职业》中也细致描写了几种民间小吃。参阅《语文读本》第一册中的《职业》,你认为写小吃表达了汪曾祺怎样的情感?对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有何作用?

  2、整理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文化名人及民情风俗。

  七、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了解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能对相声感兴趣。

  3.体会相声里的人说话罗嗦的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懂得说话不仅要抓住要点,还要做到简明、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年的春节晚会上,都会有精彩的相声节目。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相声《疯狂的股民》、《学跳水》就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欢笑。

  你看过相声表演吗?你有什么感受?(副板书:幽默、搞笑……)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定搜集相声的小组向大家介绍几个相声节目。

  2、我们国家有许多优秀的相声演员。老师先向你们介绍一位相声界的老前辈。(幻灯片)最后定格在马季与郭启儒。 3、揭题:今天,我们来欣赏这两位著名相声演员合说的相声《打电话》(板题)

  二、模拟表演,为对比语言作铺垫

  1、大家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那么打电话时说话要注意什么呢?(板书:省时、简明、得体)

  2、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七点在北仑影剧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计时表演。板书----分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1、学生自学。

  2、幻灯片,抽读词句。

  3、交流思考题。

  这个相声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四、精读感悟,指导表演。

  1、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

  幻灯片,简介相声种类。

  2、故事中演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

  3、相声是笑的艺术,《打电话》这个相声中什么地方最令你发笑?济览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例:

  (1)“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

  ①说体会:这人慢吞吞拨号,又不紧不慢“喂”了半天,见对方没问答,又放下电话盯着看,才发现是电话拿倒了,太可笑了!

  ②师指导表演,你能学学他说话的语气、动作,来表演这句话吗?

  (语气:不紧不慢 动作:先慢吞吞拨号,再放下电话盯着话筒,忽然一拍脑袋,大声、惊讶“拿倒了!”)

  (2)“……小王,你现在不是没事嘛,你拿着电话,你注意,我给你学一学。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小王,我现在开始学:

  唱山歌来------……”

  ①说体会:公用电话旁有很多人等着打电话,啰嗦还要学唱歌剧给未婚妻听,叫人家再等一会儿,太不道德,太可笑了!

  ②指导表演:说“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时,身体转向另一边,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山歌调子试唱文中的歌剧段子。

  (3)“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准备吧。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

  ①说体会:真不愧是啰嗦!准备晚餐买几块饼干,吃掉几块留几块都要在电话里报帐,太好笑了!这不浪费电话费吗?

  ②指导表演:极尽啰嗦的事,索性扳着手指一块块数饼干“一块、两块、三块……十二块”。(四块、八块照样数)

  4、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想法?

  5、如果你是旁边等着打电话的人,你会怎样?

  (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6、师小结:打电话啰嗦真是害人害已。看来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和金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五、课堂表演。

  1、同桌练习表演相声。(将文中相声节选两段,第一段:P58——60;第二段:P60——61)

  2、推荐两组上台表演。教师板书:____小时

  3、评价表演。(副板书的标准)

  4、了解相声,出示幻灯片介绍,齐读。

  六、作业超市。

  1、演演说说

  根据相声材料《一吐不快》进行表演,再说说哪些语句令你捧腹或欣赏。

  2、熟读《打电话》,用叙述的语言写下这个故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己有知识,因“海马”一词,出人意料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2)有两上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俩又吹上啦!

  (3)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用机智妙语帮自己摆脱困境。

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区别形近字,会写四字词语,积累表示“看、说、走”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

  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写、议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区别形近字

  1.出示“但、担、峰、蜂、锋”

  2.指名读

  3.交流讨论这两组字中三个字的不同之处。

  4.分别给它们组词。

  二、走进“我能写”

  1.学生自由读这四个词语。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3.从这些带点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

  汇报你的发现。

  4.写一写这样的`四字词语。

  三、走进“我能填”

  1.出示这些词语,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2.在小组内互相学习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徘徊盘问

  溜达疾步

  3.把词语按要求分类,完成填空。

  4.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说、走”的词语?

  四、积累词语

  把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古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完成春联的活动策划。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等方式完成语文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受春联的奇妙。

  教学重点:

  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

  教学难点:

  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解题,作者介绍。

  解题:惠崇,宋朝著名画家,是个和尚。

  《春江晚景》,这是惠崇创作的一幅画,这首诗就题写在这幅画上。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3.理解诗意。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的意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甜辞方法?

  4.小结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春联活动策划

  1.出示春联,指名把这副春联读出来。

  2.介绍春联的有关知识。

  春联在我国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3.活动策划

  收集你感兴趣的春联,策划一次活动。

  收集春联,朗诵春联,书写春联,张贴春联。

  4.布置任务:课余时按策划完成活动。

  5.检查活动完成情况。

【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设计11-26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2-17

语文《彩虹》教学设计11-28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8-14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1-01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2-14

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1-24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30

小学语文《白鹅》教学设计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