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1 08:12:4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2.利息如何计算?明确:

  1.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1.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1000+93.6-4.68=1088.92(元)2.1000×4.68%×2=93.6(元)

  1000+93.6×(1-5%)=1088.92(元)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

  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

  3、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

  (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

  师:如果把遮挡的这些立体块变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挡的就能看见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他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师:现在是5个,如果是6个,7个,或者摆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就只研究用5个小立方块来搭物体(揭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上面:师:谁看到了他在观察的时候和刚才那个同学有个不一样的动作?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呢?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一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5、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这三个面的形状,看谁摆的多?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摆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头脑中会有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画的都对吗?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都做对的举手)

  7、师:老师也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画出来吗?自己动手画,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通过摆,直接画出来的,没摆怎么就能画出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摆帮助画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摆加强印象,才能最终不用摆靠想象就能画出来。

  (设计意图:3个练习,各有侧重点,5是通过大量的摆、画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在学生头脑中通过直观形成丰富的表象;6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强调了不仅要求画的多,还要画的准,也是进一步强化训练;7是逐步由直观—抽象,不通过摆而是通过想象,知道每个面的形状,整个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实物,调整你的观察位置或是转动实物来观察,不能转动的图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画出3个面的形状,也就只由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那么给你立体图形3个面的情况,你能知道原来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吗?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学生画的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汇报:(指名到前面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他是从正面先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也就是先从哪个面入手摆出基本图形都可以,)

  (设计意图: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组,师:再来摆一个,试试,行不。

  师:还有和他摆的过程不一样的吗?比比,哪个简单?

  (先摆数量多的,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这个呢,数量相同的,自己试试。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途径知道的吗?(你真了不起)

  先摆上面看见的,也就是底层肯定不动,只是在上面进行调整)

  (数量上相同的,先摆上面看见的)

  (设计意图:优化摆的方法,比较怎么摆简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尝试,汇报

  3、出示例题;判断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结束全课。新课开始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另外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及圆环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圆的半径与它的外切正方形及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特殊关系,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知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画图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的基本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2.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设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算出两种图形之间的面积差,使学生在不同的计算过程中感受到两种图形面积之间的变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纸卡圆规彩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图形世界是美丽的、奇妙的,世界因为有了五彩的图案而更加美丽。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课件出示教材6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物体吗?外方内圆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外切正方形,外圆内方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内接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求这两种图形的面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中较难的一种,它能恰到好处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设计时打破了传统统计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来教学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层次性、实用性。

  设计时,化繁为简,注重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时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为学习材料引入,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在观察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阶段,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不但使课堂教学具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PPT课件辅助教学,直观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设计时,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的便利性和直观性。在探索部分,巧妙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分析部分,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体现

  PPT课件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但我们的膳食是否平衡呢?老师这里有一幅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课件出示)

  师:它是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并用直观的宝塔图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宝塔图中知道我们需要的哪种食物最多?其次呢?接着呢?

  设计意图: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引入,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

  2.对比归纳,分析特点。

  课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去掉最后一列百分比的'数据)

  师: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表示图中的数据呢?

  (条形统计图)

  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同学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

  师:大家再来看一下这张统计表,我们增加一个栏目“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3.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不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有没有哪种统计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小组讨论)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及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质的飞跃,他们已经能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对事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思维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数学,热爱生活。

  2.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完成新知构建。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的面积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让学生猜测和运用小正方形来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的构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

  学生准备 剪刀 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 圆形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回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2)已知半径怎样求半圆的周长?

  2.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

  (1)感知圆的面积的大小。

  师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问:大家看这两张圆形纸片,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

  师明确:圆的面积有大有小。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呢?

  师指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

  指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学具,同桌之间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哪儿是圆的周长?哪儿是圆的面积?

  学生操作后,师生共同明确: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一周的封闭曲线的长;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圆的周长和面积,因此,设计了摸一摸、指一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区别的同时,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着重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对比和强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减少差错。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度量,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

  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的面积,(课件演示度量过程)观察后得出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方形小,又比3个小正方形大。初步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师:由此看出,要求圆的精确面积是无法通过度量得出的。

  2.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过渡:我们在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通过分割、拼合等办法,将它们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3.动手操作。

  (1)组织学生分别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

  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

  (2)讨论:

  ①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是近似的长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不是线段)

  ②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

  ③把圆平均分成16份和32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把圆平均分成32份后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④如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

  (课件演示,得出结论: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3)观察、汇报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

  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②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形状不同,面积相等)

  (4)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

  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原来圆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原来圆的半径,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即S圆=×r

  因为C=2πr,所以S圆=πr×rS圆=πr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鉴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复习、铺垫,理清关系。

  上课伊始,通过做复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比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理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转化、类推,理解性质。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用旧知学习新知的方法,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本质,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体验、总结,发现方法。

  教学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总结出化简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概括出化简比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新知的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什么叫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3.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回顾比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理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2)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因为它们的分数值都是0.75)

  (3)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它们的大小相等吗?怎样证明?(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都可以化成,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也可以证明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4)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2.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1)把,,改写成比的形式。(引导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3∶4;=6∶8;=12∶16)

  (2)探讨这三个比之间的关系,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3∶4=6∶8=12∶16,比值都是0.75)

  出示课堂活动卡。

  (3)观察、比较、发现。(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6÷8=(6×2)÷(8×2)=12÷16

  ↓↓↓

  6∶8=(6×2)∶(8×2)=12∶16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6∶8=(6÷2)∶(8÷2)=3∶4

  ↓↓↓

  6÷8=(6÷2)÷(8÷2)=3÷4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习: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习: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习: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 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说明:让学生说出中队长的位置,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描述小军的座位,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小军的位置,由于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而引起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认识列、行,理解数对

  1. 对照座位示意图认识列与行。

  讲解:(出示教材第15页的座位示意图)习惯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用这样的方法来描述,小军就坐在第4列第3行的位置上。(板书:第4列第3行)

  提问:(在示意图的第2列第4行的位置上,点出小明)小明坐在这个位置,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板书:第2列第4行)

  提问:小丽坐在第5列第2行,你能在图中找出小丽的位置吗?(学生指出小丽的位置,并板书:第5列第2行)

  自己在图中找一个点,并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这个点的位置,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反馈:会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吗?(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并且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既然大家约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位置,就不会引起误解。那能不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达呢?(学生可能会想用字母分别表示列和行)

  讲解:大家想出的办法很好。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规定:用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再用另一个数表示第几行,那么,小军的位置就用两个数来表示就够了。你能知道是哪两个数吗?(4和3)习惯上,我们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

  提问:数对前面的一个数4表示什么?3呢?

  提问: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的位置吗?(学生用数对表示,并说明每一个数对的含义)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另一人说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3. 完成教材第15页的“练一练”。

  (1) 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图中用笔涂出来,并用数对表示,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2) (6,5)这个数对在图中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说明:先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与确定列、行的规则,再通过确定小明、小丽的位置帮助学生熟悉这一规则,为数对的引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从列和行的规定,到用数对来表示,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又渗透了符号化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之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对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整个环节的设计,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巩固练习,发展智慧

  1. 完成练习三第1题。

  出示教室座位图,并标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 说一说: 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或同学的位置,并组织交流。

  (2) 比一比:同桌合作,在图上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同桌尽快用数对表示出这个同学的位置。比比谁的反应快。

  (3) 猜一猜: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同学是谁。

  2. 完成练习三第2题。

  出示题目。

  (1) 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请看,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讨论:你发现表示这四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前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列;后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行)

  3. 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

  出示题目。

  (1) 说位置:这是学校会议室的地面图,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

  (2) 写数对: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吗?(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3) 找规律:观察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4. 拓展应用。

  出示右图。

  谈话:如图,“光”字的位置可以用(C,2)来表示。说出下面类似于数对的每组字母和数各表示什么汉字,并连起来读一读:(B,3)、(A,5)、(C,4)、(E,2)、(D,1)。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齐读: “我们爱数学”。

  提问:你爱数学吗?为什么?

  [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首先结合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数对来确定墙面瓷砖和地面花色地砖的位置,这里注意通过比较瓷砖和地砖的位置特征,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发现数对中的一些规律,如同一列中,数对中的前一个数相同;同一行中,数对中的后一个数相同等,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最后通过类似于数对的一组字母和数找相应的汉字——“我们爱数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 自主总结,生成问题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去探究?

  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谈话:“神舟六号”之所以能顺利地返回,也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地球这么大,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说明: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神舟六号”返回地球画面的回放,引发学生思考:地球这么大,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这样做既为下节课进一步用数对确定位置打下伏笔,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1.教学中注重用迁移法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有效重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从扇形和圆的关系入手,借助知识的迁移来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弧、扇形、圆心角的过程中,利用PPT课件的动画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注重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件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课件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个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是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明确: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是一个扇形。

  3.认识圆心角。

  (1)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师明确: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扇形中找圆心角,并标上∠1的标志。

  问:说一说自己画的∠1为什么也是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

  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3)课件出示三个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扇形。

  师小结: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称为扇形,因为它们都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这一内容的学习,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能让学生用它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它能促进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使学生感知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司机所看到的建筑物的变化、路灯下的影子、小老鼠的安全活动范围等引发学生讨论。学生通过验证,明确了“观察的范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懂得了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说一说,你在不同楼层的窗口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楼层越高,看到的景物越多。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预设生:楼层高,看到的范围变大了。

  师:也就是观察的范围变大了。我们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一只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墙内张望。

  师:看,小猴爬到了这个位置(A处),它能看到地上全部的桃子吗?猜一猜小猴能看到多少个桃子?[课件出示情境图(如下图)]

  学生猜测各异。

  师: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小猴看到多少个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熟悉的环境作用下,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所以情境引入教学就是为了能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他们自愿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1.独立思考。

  师: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同学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画一画。

  2.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好方法。

  (2)全班交流:哪位同学能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

  ①在A点时,我们把小猴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观察点)

  ②阻碍小猴观察视线的是墙,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墙的顶点叫“阻碍点”。

  (板书:阻碍点)

  ③将“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小猴能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这条线实际就是小猴的视线。

  A′点右面的部分是小猴在A处时能看到的范围,A′点和墙之间的部分是小猴在A处时看不到的范围,也就是观察的盲区(如上图)。

  (3)师提问:小猴想看到更多桃子,该怎么办?

  生:根据我们在不同楼层看到的景物,我觉得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看到的桃子就越多。

  (4)师追问: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B点、C点,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课件呈现)

  学生独立思考,画一画。

  (5)反馈:结合学生的想法,观察课件动画,帮助理解。

  3.建立模型。

  (1)师生小结:先看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的范围。

  师: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说明小猴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大。

  师:可见,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2)联系古诗: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

  本课时教学的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基于教材的内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能有效地发挥类比迁移的作用,学生能够借助原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新知,从而实现知识的同化。由于本节课教学的这类应用题实际上与相应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非常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是百分数的形式。所以教学时注意以分数乘法应用题为基础,借助知识间的联系,采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

  2、注重引导思考。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学生在思考、分析、交流中,通过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能更好地掌握这类应用题,逐渐提高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解法的多样化。

  解法多样化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结构特征及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拓宽学生的思路,实现解法的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一堆沙子用去200t,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剩下多少吨?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把用去的沙子吨数看作单位“1”,求剩下多少吨,就是求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即200×=250(t)]

  3、思考:如果把题中的“”改写成“25%”,解题思路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引导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

  4、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及改写已知条件的形式,使学生在体验知识迁移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复述信息。

  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找学生复述教师刚才说的信息)

  (2)提出问题,引入例题。

  师:根据老师口述的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预设

  生1:增加了多少册图书?

  生2: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生3: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学生解答后汇报。

  (2)学习教材90页例4。

  师: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课件出示教材90页例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1、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以及一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的复习。

  教学过程中,把比的意义、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等知识作为重点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对比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

  在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过程中,不但回顾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而且将两者之间的区别进一步细化,加强了学生对比的认识和理解。在复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把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分数混合运算和比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借鉴教材“独立思考”板块进行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叫人一目了然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吧!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示范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学生对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的方法。

  ⊙分类复习

  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巩固练习。

  比一比,算一算。

  +÷× ÷×÷×

  2、复习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1)复习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在小组内举例交流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然后全班汇报。

  (2)巩固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2×20÷+

  3、复习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解决典型习题。

  ①一种服装原价120元,现在降价。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②一种服装降价后的价格是96元。这种服装的原价是多少元?

  (2)对比两道题的异同。

  相同点: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

  ①题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

  ②题单位“1”未知,用列方程法或除法解答。

  (3)交流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注意事项。

  学生相互交流,全班互相补充。

  4、复习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102页3题)

  (1)引导学生找出隐含条件,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2)结合习题复习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叫作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课本P10~11例6、例7和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打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看,你能比较这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大枣)你是怎样比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物体的大小的知识——体积和容积(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认识体积

  1.出示两个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玻璃杯,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同样高。

  (1)先在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大枣,让学生说明水面有什么变化。

  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大枣占有了水中一块地方)

  指出:大枣占有一块地方,我们就说大枣占有一定的空间。

  因为大枣占有空间,把水往上挤,所以水面上升了。

  (2)在另一个杯子放入荔枝。

  (3)提问:现在水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再比一比,哪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面会上升得高一些?

  指出:因为荔枝大一些,所以这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说明这一石块所占的空间大。

  提问 :谁来说一说,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2.出示大小不同三种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中,在倒满水,哪个杯里所占的空间大?

  让学生说出,大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小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指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也就是说,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说能说说生活中两种物体体积的小。(说完整的话)

  认识容积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例7)

  (1)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

  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也就是说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两种容器的容积。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然后教师可以操作演示,在让学生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判断,然后再根据容积的含义进行解释。

  3.完成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说明三维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使学生明确:因为它们都是有同样大小的8盒饼干堆成的,所以它们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一样。

  4.完成练习五第2题

  5.让学生明白杯子装的多说明容积大,杯子装的少的说明容积小。

  6.第3题可让学生按要求操作,让后同桌交流摆的是否正确。

  7.第4题可以让学生分别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再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8.第5题中的三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点。而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三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大吗?你觉得学好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吗?

  五、布置作业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5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类比,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解决问题。

  儿童心理学指出:类比、迁移能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因为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与分数应用题大致相同,所以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上课伊始,通过对例题改编而成的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列式、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单位“1”,谁和谁相比。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根据数据的特点可以灵活地进行转化,再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课件出示复习题。

  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思考。

  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什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单位“1”,谁和谁相比)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列式为750×)

  (3)尝试解答。(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

  2.导入。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用分数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及解法,为实现知识间的迁移作铺垫。

  ⊙学习新课

  1.旧知迁移,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85页例2。

  (2)学生尝试解题,交流计算过程。

  预设

  生1:求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就是求750的20%是多少。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列式为750×20%,计算时可以把百分数直接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750×20%

  =750×

  =750×0.2

  =150(人)

  生2:我的解题思路和他相同,但是计算过程不同,我是把百分数化成了分数,然后进行约分计算的。

  750×20%

  =750×

  =750×

  =150(人)

  (3)比较例2与复习题中问题的异同。(引导学生从题意、思路及计算方法等方面比较后得出结论)

  ①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全校人数×对应的分率。

  ②计算过程不同,复习题中的问题是用整数乘分数计算的,而例2是用整数乘百分数计算的。

  (4)小结。

  解决百分数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进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关键是弄清谁是单位“1”,谁和谁相比。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六上册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07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2-16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06-10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7-15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3-08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