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08:15: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

  一、展示收集、交谈理想实现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二、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3、分析与思考:怎样设计计划表才美观,使我们看到计划表就对行为充满信心?设计美观的计划表还应配上相应的装饰图案和画面,标题可用美术字进行美化。

  4、尝试与发现:提问:计划表的设计除了绘制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法最特别?学生讨论,尝试剪贴、压印等方法设计表格局部和进行美术字的装饰美化练习。

  5、学法指导:展示尝试练习的效果,自由评述。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有学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演示示范,指导解决学习问题。

  6、交流设想,启示创意。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提出要求、创意设计

  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的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将计划进行表格化设计。

  要求:美观实用,计划内容与装饰画面富有统一性、趣味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述表达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2、学生互评,评选最佳创意作品、最佳使用作品等。

  五、教学延伸:你制定的计划是可行的吗?课后去执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我们用行动计划明天、实践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能如愿以偿。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

  2、学生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回忆

  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如:服装、日用品、食品等。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肌理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发展

  1、教师出示不同肌理效果的图片。

  (平面压印、磨印、拼贴等)

  2、学生在欣赏和触摸的过程中了解肌理效果的制作方法。

  3、启发学生。

  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在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

  三、创作指导

  1、鼓励学生,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自评、互评。

  4、展示作品,制作展示墙,选出优秀作品。

  四、总结

  课后可以尝试出用剪、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更有意思的画面。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绘画日记的表现方式,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2.逐渐养成细心观察和体会生活,认真表现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日记作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探究绘画日记与文字日记的异同。

  2、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说一说、讲一讲;“绘画日记”不仅仅要求学生关心周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关心包括小花、小草在内的小事,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作为绘画日记的内容。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白平凡的事物只要通过细心观察,大胆表现,也可以绘制出优秀的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带来日记本,选感触最深、体会最真的日记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通过看教学光盘中小朋友的作品,体会学生作品中文字和绘画相映成趣,情趣盎然,自己做也时,用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用简短、流畅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课后小结

  利用班级壁报开辟“绘画日记”栏目,使之成为班级的亮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4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能加以装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用绘画的表现方式进行情趣化个性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生——小镜子、画纸、油画棒或蜡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⑴ 课前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视频,引起学生的回忆。

  ⑵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里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

  生:回答(从魔镜里)

  师:哦,皇后是怎样问魔镜的呀?

  生:回答(魔镜魔镜,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⑶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 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墨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个信封给我们,答案就在里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秘密打开给大家看好吗?(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拆信封

  师:咦,小朋友们,你能猜到他们是谁吗?

  生:各抒己见。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⑸ 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象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

  (三)新授:

  ⑴ 深入探究:

  ①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②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③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时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⑵ 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难点: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三、教重、难点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2.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二)、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3、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

  (1)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2)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3)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冬天生活的体验和回忆,发现冬天生活的种种美好情趣,激发学

  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图片、多媒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回忆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

  生活的热爱。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或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思维,勾起他们对冬天生活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情感。

  教学难点:注意学生之间地域差别,引导学生创作时表达出南方冬天的特色。

  通过线型人物造型的学习,掌握人物各种动态的表现。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第二课时的技法的学习做铺垫)

  1、你们看,这是一张白纸,还有蓝颜料,现在请每一位同学睁大你的眼睛,瞧好了,我呀要给大家表演魔术了。看——(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在白纸上画上蓝颜料,马上出现事先用白色油画棒画的雪花。)

  2、你看到了什么?(雪花)

  3、多漂亮的雪呀!看着雪花你联想到了——(冬天),对,今天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刚刚过去的冬天。(板书课题)

  二、走进冬天,回忆冬天。(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打开思维之门)

  1、那你对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这教师提问的节奏可以快点,问题不用深入,学生自由发表)

  过渡:冬天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迷人的冬天吧!

  2、能把你了解的冬天与众不同的特征跟大家说说吗?(冬天的特征:冷,衣着,动作,

  雪,结冰,植物,动物冬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在这让学生充分回答,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带的照片等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用实物

  投影仪出示。)

  3、你最喜欢冬天里哪些特有的活动和游戏?(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活动,

  游戏范画,滑雪、跳绳、打雪仗……)

  4、在今年、去年的冬天有让你难忘的事吗?有好玩的事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乐乐。

  (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给爸爸洗鞋》、《糖葫芦》、《斗鸡》等一些作品)

  5、你能看出他们都在做什么游戏或者活动吗?

  (多媒体出示人物活动的图片:线型人物动态)

  6、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提出创作要求。

  师:刚刚我们回忆了这么多关于冬天的景、事、物,现在请每一位同学定下心来静静地思考几分钟:今天你将选择什么内容来画记忆中的冬天,要画些什么?怎么画?

  (在这主要解决学生的构图,取景问题。)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画雪景,和雪有关的事还可以画人们,或者动物,植物,在冬

  天特有的活动,变化……(多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不同表现内容的范画。)

  三、学生创作表现冬天,教师个别指导。

  要求:在作业纸上画出你心中与别人不一样的冬天。

  四、简单点评初稿,总结延伸全课。

  1、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评,如构图、没有表现出冬天特征等问题,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2、总结,提出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如何表现冬天的雪景呢?除了我们用油画棒的方法,还有更多的技法呢,先请同学们课后以自由小组为单位去尝试研究,下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水粉颜料,画笔,对头脑中的生活形象加工,体验创作乐趣,感受利用水粉画材质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学生掌握表现雪景的特殊技法,如:撒盐法、点弹法、修正液等。

  通过对北方冬天的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表现雪景的特殊技法,体验水粉画材质独特艺术效果带来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对冬天的感情。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材料,牙刷,盐、修正液、透明胶等一些特殊技法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课前尝试的心得、经验。

  1、简单小结上节课创作情况,学生提出画底稿时的问题。

  2、学生交流汇报。

  师:课前大家尝试了表现雪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体会(问题)?

  生:撒盐(先画上颜料,趁其未干时撒上盐,过会儿会出现奇怪的现象,并留下痕迹),

  滴水、油画棒,用透明胶撕……

  (学生讲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示范)

  3、在学生交流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小结、补充,同时展示相应的表现技法的范作。

  二、学生继续完成创作稿,教师个别辅导。

  1、提出上色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表现雪景的技法。

  2、教师个别辅导,集体问题集体解决,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鼓励为主。

  三、举办小型展览,评价。

  举行以“冬天的回忆”为主题的作品展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说创作的感受、困惑。同时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小结。

  四、欣赏,延伸。

  1、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北方的冬天及风俗吗?

  2、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照片、图片,增强视觉感知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二、教学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三、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四、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

  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

  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

  施教时间:9月11日—9月3日

  札记:新入学的学生好动,还不适应小学生活,40分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

  第二节

  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却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简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赏析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了解油画棒与蜡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画棒粗犷有力,蜡笔柔和匀净。]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确作画要求后,学生开始进行创作,选择优美轻松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四)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是否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做到首尾呼应,再一次地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童话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对上美术课的兴趣]

  3、总结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家人共同装裱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又增进了亲情。]

  施教时间:9月14日—9月15日

  札记:

  个别学生可能会忘记带绘画工具,教师要多准备儿童绘画用具。来保护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类似色的概念,感受统一色调下的和谐美,能够运用类似色表现某一季节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类似色作品,掌握类似色的概念和色调和谐的知识,通过动手创作,提高运用类似色表现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色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类似色概念及搭配方法。

  难点:季节的色彩在画面中的强化表现。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组织“找朋友”的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红、黄、蓝三组,分别对应在色卡中给红、黄、蓝找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朋友?

  学生可以找出颜色相近的色彩是朋友,老师顺势引导:像这样颜色相近的色彩朋友就是类似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类似色的风景》。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类似色的概念

  教师出示色相环,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提问:

  (1)刚刚我们找到的“色彩朋友”在色相环中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位置相邻近,大约在90°范围内)

  (2)谁能结合色相环,总结一下邻近色的概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环上90度以内的颜色就是类似色,也叫邻近色。

  2.欣赏作品,了解四季的色彩

  (1)展示尤金的作品《盛夏》请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①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和谐,郁郁葱葱,富有生命力)

  ②画面给你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运用了哪些颜色?(绿、黄)

  ③画面通过这些颜色表现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夏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尤金这幅作品运用了大面积的绿色和它的类似色黄色,表现了一幅郁郁葱葱的盛夏风景。像这样整幅画所呈现出的色彩倾向,我们称之为色调,这幅画就可以说是绿色调。色调统一可以给人一种和谐之美。

  (2)展示东山魁夷的作品《山湖远望》请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①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和谐,宁静,寒冷)

  ②画面给你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运用了哪些颜色?整个画面是什么色调?(蓝、白、绿;蓝色调)

  ③画面通过这些颜色表现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东山魁夷的作品《山湖远望》,通过蓝为主的色调表现了一幅宁静、寒冷的冬季。其实每一个季节都可以用一种色调来表示。

  (3)组织连线游戏,请学生将春、夏、秋、冬与对应的色彩进行连线。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春天》为例,示范并讲解类似色风景画的绘画方法:

  1.勾勒外形;

  2.铺大色块(春天以浅绿和嫩黄为主);

  3.刻画细节。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用对应的类似色表现该季节的风景画。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色彩可以夸张、概括等。

  3.完成作品后,举办“四季如画”画展,请学生自愿展示并介绍自己作品。

  4.其他同学从色彩表现、色调、氛围感受等方面互相评价作品。

  (如《秋季》:运用大量的金黄色,色调统一,给人以丰收的喜悦之感。)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这节课我们通过对类似色的学习发现大自然的色彩可真奇妙,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并且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发现它的美丽彩衣,从而创作美丽的作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2.寻找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类似色,与同学分享它的美丽所在。

  四、板书设计(略)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博古架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品味、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2、学校“多宝格”的成型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结果别致的博古架。

  教学重点

  学习(纸制)博古架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别致的博古架。

  难点

  用纸袋刻制、插接成型的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具准备

  用纸袋刻制成型的、插接成型的、组合成型的博古架作品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中国不同年代博古架作品,了解博古架艺术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博古架独特的文化品位、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造型美。博古架的造型美体现在哪里?有什么特色?

  2、实用美。它们有什么作用?

  3、装饰美。找一找架格是怎样排列与装饰的(高低、大小、方圆之间错落间隔)?有什么图形(方形、圆形)?美在哪里(造型、色泽、漆工)?

  4、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教师总结。

  二、感受与启发。

  1、教师出示博古架纸立体作品,让学生摸一摸,感受纸作品的艺术魅力。

  2、启发学生思考:

  A、这些博古架作品都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呢?

  B、想一想,它们都是用审美材料制作的呢?

  C、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组合成型法、接插成型发、纸袋刻制成型法)?

  D、你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吗?

  三、学习与尝试。

  1、教师示范用纸材制作博古架模型的步骤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与尝试。

  3、交流学习体会,探索新的制作方法,

  四、表现与创新。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件博古架模型。

  2、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表现。

  五、欣赏与评价。

  1、展示各小组的博古架模型,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2、开展评价:

  A、介绍自己的作品。

  B、评一评,谁的作品做得好,为什么?

  C、能为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吗?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传承的兴趣,同时在设计制作仲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思想情操。

  4、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

  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学具: 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打开课件,引入新课题。

  1、欣赏现实生活中房子的图片,并进行简要介绍。

  2、师:看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房子,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画未来的房子!(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电视屏幕上的范图,认真观察范图,找出它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现在注意看电视屏幕上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师:(对范图一一提问、分析补充,并加以肯定、表扬学生);

  2、师: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来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岛上,那你们想象中未来的房子会在哪里呢?提问:试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苹果里、叶子上、机器人房子等。)

  3、将来我们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板书内容);那我们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轻轻的闭上你的小眼睛,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告诉同学们。

  教师请学生答,并归纳板书。

  4、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未来房子的画,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欣赏介绍几种又神奇又有创意未来的房子,教师分析介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这么多的房子,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你设计的未来房子,也许以后你的设计就会变成真正的建筑!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瓶罐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合适的纹样对小瓶罐进行美化装饰,进行一组瓶罐装饰设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圆面透视的规律,并结合实物探究在圆面小瓶罐上装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装饰纹样的美感,感受设计的乐趣,感悟美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圆面透视的规律,掌握小瓶罐的装饰方法。

  【难点】

  对瓶子不同部分的椭圆形宽窄变化的处理以及设计的纹样能够符合圆面透视规律。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课堂开始,教师举行猜谜语活动,出示谜面:“长长脖子小小口,喝饱清水坐高楼,家中数它爱打扮,红红绿绿插满头。”学生争相回答,得出谜底:花瓶。进而导入本课的课题《装饰小瓶罐》。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瓶罐组成部分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各种花瓶、陶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瓶,并提问:

  (1)瓶罐有什么造型?(高瘦、矮胖、细颈、大肚、有耳、无耳、敞口、收口……)

  (2)不同造型的瓶罐有哪些共同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身、瓶底)

  2、瓶口、瓶底透视规律

  (1)老师带来的这些瓶罐的瓶口、瓶底有什么共同点?(圆口、圆底)

  (2)分别从瓶罐上方、侧面观察,说说瓶口的形状变化与观察角度有什么关系?(俯视瓶口时是圆形,平视瓶口时是椭圆。)

  (3)一个瓶子不同部分的椭圆形宽窄有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教师总结:观察角度越大,看到的瓶口形面积也就越大,越接近圆形。观察角度越小,看到的瓶口面积越小。这就是曲线透视规律,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4)3分钟瓶罐透视小练习,画瓶罐的瓶口、瓶颈、瓶底的三个椭圆形透视图,掌握透视规律。

  3、瓶罐纹样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欣赏瓶罐,提问:

  (1)除了造型之外,瓶罐还有哪里地方吸引人?(装饰图案)

  (2)瓶罐上的装饰都用了哪些纹样?(动物纹、植物纹、水波纹、几何纹……)

  (3)不同部位的纹样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4)纹样具有什么特点?(瓶身纹样较大,可以是独立的图案,瓶颈与瓶底往往采用连续纹样。)

  4、纹样透视规律

  引导学生从正面观察花瓶,看看花瓶中间纹样与将要转过去的部分即两侧的纹样有何不同?(花瓶中间纹样舒展适当,两边纹样变窄,花纹线条符合圆面透视规律。)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装饰花瓶的步骤:

  1、设计瓶罐造型;

  2、画瓶罐透视;

  3、设计适合的纹样。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实践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画一组瓶罐,并为其设计纹样进行装饰。

  学生开始动手练习,教师课堂内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瓶罐的透视变化和装饰纹样与瓶身透视的贴合。

  2、展示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装饰纹样和透视规律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活动五:小结作业

  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其它透视规律并尝试创作。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1、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2、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02-16

美术教学设计15篇04-26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05-04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06-2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14篇06-2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4-14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12-28

小学美术课教学计划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