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0-05 08:13: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春联,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爱春联、学春联、用春联的思想感情.

  一、 知春联,激兴趣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见过一些春联,但却缺少深入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的初始,我以一曲《新年好》导入新课,充满节日欢快气氛的乐曲伴随着声声爆竹,将学生带入入了新年的氛围中。最后,多媒体将画面定格在一个倒帖的福字和一幅大红春联上。同学们仔细看着春联,有的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开始,声音是杂乱的、没有节奏的,慢慢地就整齐、响亮了起来。有的学生边读边摇头晃脑,感觉是那么有滋有味。见时机已到,我就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读的是什么吗?你们了解春联吗?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节课的学习将会非常投入的。

  二、 读春联, 拓视野

  春联的特点是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能给节日增添许多欢快祥和的气氛。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春联的这些特点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能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1、读春联 想意境

  本课课文中一共介绍了四大类内容的春联:展现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描绘美丽春光的,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的。我先请学生自己轻声朗读这四副春联,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一下,这副春联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如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学生朗读之后是这么说的:我仿佛看见了地里的小草又长出了嫩芽,钻出了地面,经受了一个冬天寒风雨雪考验的的他们又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在果园里,在山前村后,杏花也热热闹闹地赶春来了,在枝头尽情绽放。这翠绿、这杏红,让我们又感觉到春天来了,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这么美的描述,让其他学生不禁鼓起了掌,也让我们对这副春联描绘的景象更加清晰了。

  其余的三副春联,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学生朗读感悟,互相交流,兴趣浓,效率高,效果好。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问题,个别学生对春联的朗读顺序不是很明白,我及时给予了指导:春联应该先读右边的上联,再读左边的下联,如有横批的,则最后读。

  2、读春联 明对仗

  春联的另一特点是讲究对仗。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对对子、找对仗句等练习中了解的对仗的特点及要求。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让学生知道在春联中,对对仗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然后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对仗的特点表现出来。

  学生认真地读,细心地揣摩,从停顿的长短、声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上把对仗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读春联 表情感

  春联是用来来烘托新年的气氛,表达人们美好祝愿的。因此,在学生了解了春联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读春联,结合春联展现的意境,把人们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文中出示的五副表达不同内容的春联,被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演绎。

  从“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中,同学们读出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从“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中,同学们读出了对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歌颂,美好的祝愿表露无遗;从“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中,同学们衷心赞美朴实勤劳的人们,一幅幅和和美美的天伦之乐画面展现于眼前;从“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中,同学们寄托了对新年的良好祝愿,祝愿所有的人新年幸福安康;而从“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中,同学们将春来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出来。

  人们说,诗中有画,春联又不何尝如此呢!一副春联一副画,而且是一副充满美好感情的一副画,是人们喜看爱读的一副画。学生们的朗读,将画面读活了,将情感读懂了,将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读到了心灵深处。

  三、 找春联,重积累

  苏教版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

  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春联,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学生在两方面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个是搜集的途径广、内容丰富。他们有的从新华书店购买了相关书籍,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了认为内容比较优秀的;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鼠标轻轻一点,春联就源源不断而来;有的请教爷爷奶奶,把他们见过的春联记录下来;还有的专门在人家的大门上找去年贴的春联。

  第二是交流的积极性高。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谁胆小怕羞,都是踊跃参加。交流时不但大声朗读了自己找的春联,还都要补充说明几句,这个春联讲了什么,好在哪里。

  内容丰富、各不相同的春联,让学生收益匪浅。学生在展示自己搜集的春联的同时,也在积累别人搜集的春联。

  四、写春联,尝乐趣

  在备本课的时候,我总览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看到练习7中有个练习:把春联上漏缺的字补上,看补个什么字好,并说说理由。这个练习给了我启发:何不让学生试着写写春联呢?为了减低本环节的难度,使学生顺利完成练习,品尝写春联的乐趣,我把本环节分为两步。

  1、补春联

  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练习7中的补春联一题提了上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来讨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中的方框内该补个什么字最为恰当?意在让他们能够明白春联中用词要精当,一字变化,整个春联的韵味就完全变了。问题一出来,学生就开始小声讨论起来。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就让我吃了一惊。“老师,这里该填个‘润’字。”“为什么呢?”“这个说不上来,我是看到图上有个三点水,就想到了这个润字。”“你真聪明。那你再想想,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字好不好呢?”一阵寂静,接着一阵小声议论,有人自告奋勇站了起来。“我觉得这个字用得很好。‘润’就是‘滋润’的意思,讲春雨滋润着花儿,花儿都开放了,春天来临了。而且‘润’在这里作动词,和‘拂’相对仗。”

  精彩的回答之后,没有人举手了。好象大家都觉得“润”字是最恰当的,都不敢再去想其他的字了。这样的话,不就缺少了一种“百家争鸣”的气氛了吗?还从三点水入手,我引导学生:刚才那个同学由三点水想到了“润”字,那么还有其他三点水的可以用在这里吗?大家再想想。

  一句话激起前层浪。“可以用‘滴’,雨点滴落在花儿上。”“和‘润’相比,哪个好呢?”“‘润’好。‘滴’只是落下来,感觉没有给花儿足够的水分。”

  “可以用‘洒’。雨点飘飘洒洒下来。”“和其他的字比较一下呢?” “‘洒’比‘落’好,比较轻柔,春雨就是软绵绵的。但是没有‘润’好。”

  “可以用‘洗’。春雨洗去了花儿上的灰尘,让花儿更漂亮。”“但是没有‘润’好,洗去的只是外表的灰尘,滋润是一直到花儿体内的。”另一个学生给他评价。

  “可以用‘沐’,花儿被春雨笼罩,就像在洗澡呢。但是我自己觉得也没有‘润’好。”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了,我的心里真是高兴。

  “可以用‘落’。”“‘落’字太重了,会把花儿打坏的。”小家伙真细心。

  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

  “可以用‘打’。”“‘打’字不好,比‘落’还重。”

  “可以用‘抚’,这个字就温柔了。”“对,‘抚摩’的‘抚’,春雨对花儿多好啊!”

  “可以用‘助’。”“可以用‘飘’”

  “可以用‘吻’”。真是了不得,一句话出来,全班同学都在叫好。“这个字好,春雨和花儿密不可分。”“他们多亲密啊!”……

  一个空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思考,不同的尝试,不同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了春联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写春联

  有了补春联的基础,学生对写春联没有了担心。他们从用现成的词语组成春联开始练习:“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两个成语就是一副春联,看学生脸上的开心样,我的心里也喜洋洋的。“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百鸟争鸣,百花盛开。”

  接着,学生开始自编春联了。“春风细雨入大地,桃红柳绿迎新春”。虽然还不够工整对仗,但这是学生迈出的第一步。“龙腾虎跃迎新年,莺歌燕舞庆佳节。”“春风送暖佳节到,锣鼓喧天新年至。”

  读着这一副副春联,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与智慧,也体会到了他们心中那份美好的感情。

  风拂千条柳 雨润万朵花。春联,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以他独特的魅力,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三、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四中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及时鼓励。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这道题就藏在数学书中36页,谁能找到它,快速的练一练。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快速的找到37页练一练第二题,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看谁的动作最轻画的又快又好。

  4、数一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5、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

  本课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词语、个别句子、练习题)和描写燕子的古诗,磁带、录音机。

  2、学生:

  预习本课,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应把学生引入情境。我结合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我本人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

  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1、谈话:

  当我们度过愉快的寒假,重新回到教室,回到学校,春天也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一说到春天,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2、导入(播放《小燕子》):

  有人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啊,在春天这多姿多彩的图画中,怎么可以想象会没有燕子呢?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走进有了燕子的春天,去欣赏美丽的燕子,去品读描写燕子的课文。

  1、学生自由发言。

  2、随着教师生动的描述,走进春天,想象春天的生机盎然,听着音乐调动起情绪。

  观察挂图,初读课文 1、出示本课挂图。提出观察要求:

  ⑴ 图上画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顺序说一说。

  ⑵ 观察图中燕子的不同形态,同桌交流。

  2、小结学生回答情况,板书课题。

  3、提出初读要求:

  图文对照,看文中哪些内容能在图上找出来。

  1、学生根据要求观察图画,并作答。

  2、听教师评价,明确本课课题。

  3、根据要求初读课文,作答,相互补充。

  再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1、教师个别指导。

  2、分段检查朗读情况,指导读好下面词和句子(小黑板):

  ⑴ 俊俏、吹拂、聚拢、掠过、偶尔、荡漾。

  ⑵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合作读书,互相指正,练习把课文读顺。

  2、练习了解自己的朗读情况。

  品读欣赏,多元感悟 1、你喜欢文中的燕子吗?为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内容,相机指导朗读。

  ⑴ 评议。

  ⑵ 小燕子为什么要赶?赶上春天了吗?春天来得有多快?(指导根据才赶集似的体会春天在细雨、微风中是怎样来的。)

  ⑶ 指名读三四段,评议。

  第四段中为什么不用根而用 痕?

  3、读了课文,你认为课文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4、总结,再次放歌曲《小燕子》。

  1、结合思考问题,学生自主谈想法。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男女生配合读:

  (男)一身

  (女)乌黑光亮的羽毛

  4、练习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名读,想象光彩夺目的春天和在春光中飞舞的燕子的情景。

  6、听读,评议。

  7、体会痕的准确美妙。

  8、思考并作答。

  9、随着音乐,听教师总结。

  练习朗读 播放音乐。 随着音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推荐方法,背诵本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版本: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

  秋

  夏

  课后点评

  授课者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思想,竭诚为学生提供热情而合适的服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在研究学习中取得了成功。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2.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3.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4.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5.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6.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7.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科学内容

  ◇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全章概述

  本章涉及机械运动的描述与探究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物理概念和知识,以及长度、时间、速度的测量等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

  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动与静",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世界、运动的描述。主要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以及人类文化中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从而引出科学描述运动的方法。第二节为"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差。第三节"快与慢",介绍速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速度的测量方法,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研究方法。第四节"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主要内容为探究物体作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有关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为:

  1.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一个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使学生能认识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运动,自然界以多种形式展现着物质的运动。

  2.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运动、探究运动。

  编者力图根据上述基本思路进行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体验运动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以及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介绍物理科学描述、探究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通过实践学习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

  基于上述基本思路进行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通过对时间、长度测量的学习,掌握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5.以培养学生收集证据的能力为重点设计科学探究课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 教材分析

  1. 这是一篇描写江南风情的散文(选学课文)。文章以农家孩子的视角,用朴实风趣的笔调,真实地叙述了水乡车塘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习俗、农民的勤劳淳朴和集体劳动的乐趣。文章以总引开头,先写车塘,后写捕鱼,适于完成单元训练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引出“车塘捕鱼”。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车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装车、架架子到车水,完整地写了车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捕鱼。先写大人捉鱼,后写孩子“扫荡”。文中写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为、配合默契的劳动场面以及塘水车干后各类鱼的表现,写得妙趣横生。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农民在车塘捕鱼中的情趣以及劳动中配合默契、勇为集体做事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近排了哪些材料来写“车塘捕鱼”。

  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有条件地简要叙述“车塘捕鱼”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木制水车”挂图,词语卡片,抄有“车”字的6种解释的小黑板或相应的投影仪(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喜欢捕鱼吗?你知道有哪些捕鱼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水乡去领略一番“车塘捕鱼”的乐趣。(板书课题)

  学生读“车塘捕鱼”。这里的“车”不是名词,是什么意思呢?请在出示的6种“车”的意思中选择一个(指“用水车打水”);那么课题“车塘捕鱼”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车打水把鱼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鱼。]

  接着出示水车图,认识就是这种水车可以用来车水、捕鱼。过去农村里用这种农具车水浇地、抗旱,也用它车水排涝。

  2. 初读课文。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学生字词语,划出不懂的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

  (2) 检查生字新词。是否读准生字,如翘舌音:蛳(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鲢(lián)铅(qiān)后鼻音:订(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车塘、规矩、额外、寒噤、豪爽、扫荡”等词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塘”?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捕鱼”?并按事情发展试着给课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总引,分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车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鱼”(第三段)。]

  (2) 让学生在课文中标上分段符号:“||”

  5.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最后一句“不过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讨论“不过最有趣的要算车塘捕鱼了”这句话的作用,先同桌议议,再全班讨论。

  (3) 反馈、小结。捕鱼、钓虾、摸螺蛳都是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事。“不过……”一句,是全文的总起。引出下文——“车塘”与“捕鱼”。

  6.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段。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分步学习。

  (1) 按照“车塘”的先后顺序:这一段写了哪几个过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 先4人小组议,再全班讨论。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堵住进水 脱得精光

  车塘 装水车 架车架 喝酒驱寒

  车塘水 跳入塘中

  装好架子

  (3)简述“车塘”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说(评议)自由练习说、同桌互说、指名优秀生说、鼓励后进生说,评议时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顺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着……最后……”。还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让学生自己简单复述阿大、阿土架车架的过程。)

  (4)第6自然段,鱼的挣扎姿态写得极为生动,可用引读法训练读,教师问:什么鱼?学生读各种鱼的姿态。

  7. 学习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想一想:捕鱼过程可分几层意思,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 用引读法读课文。教师读大人捉鱼,学生读小孩“扫荡”,体会捕鱼的乐趣。

  (3) 学生说说捕鱼的乐趣。(读读有关句子)

  8. 完成课后作业 3,比较写法的不同。先讨论,后评议,最后完成作业 。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适合背诵。

  【教学理念】

  1、这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收,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2、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团”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什么心愿。

  【课前准备】

  四季的图片头饰音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师:(戴太阳公公的头饰):我是太阳公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我都高高地挂在天上,给大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师: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吗?(生答)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画了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金黄色的太阳,还有一个彩色的太阳。(边说边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示意)他想把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春、夏、秋、冬。(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并读题)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认真读了课文,就会明白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用形象的太阳公公出场,亲切又简单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形象性,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二、尝试学习,整体感知

  1、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以用及小朋友们的感觉和需要。

  (如:夏天特别炎热,小朋友穿得特别少,还想吃冰淇淋和西瓜。)

  2、学生分小组尝试学习:学生边讨论以上问题,找一找书中的四季图,然后想一想:假如让你为四季画太阳,你会为春、夏、秋、冬各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为四季画太阳,不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语言来描述。)

  3、小组交流,师评议。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通过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感受太阳的颜色,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倾听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2、自由读课文,请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间,读通句子。

  3、在文中画出生字,读一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检查初读效果,生字是否读得正确。

  5、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⑵ 感悟句子意境:

  绿色的太阳,挂在天空,高山、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生感受回答:夏天天气特别热,绿色的太阳,挂在天空,太阳光不那么强烈,而且绿色让人想到绿色的树阴,我们感到特别舒服)

  ⑶ 指导读: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⑷ 学生自由练读,小组评议。

  6、你读明白了哪一段,最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让学生感悟作者画不同颜色的太阳想表达什么心愿:

  ⑴ 读第二自然段:

  ① 理解“金黄色的落叶”与“邀请”:

  师:老师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唱歌。(师生共同唱歌来理解“邀请”的意思。)

  ② “金黄色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让学生即兴表演。扮演“落叶”的同学,去寻找小伙伴。他找到“蚂蚁”、“小鱼”、“小白兔”、“小朋友”……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如:“小鱼、小鱼,你好啊!我可以当你的小雨伞,你们快来吧!”“真好,真好,这顶小伞真漂亮,以后下雨我再也不愁了。”……)

  ③ 指导读: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⑵ 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7、齐读课文。

  8、合作交流,把你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记一记。

  9、用引导背诵法背诵课文:(边背诵课文边出示四季的图片,可自由背,也可以配乐集体背。)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挂在哪里?

  生:(背)“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师:都有哪些地方?怎么样?

  生:……

  师:我画了个怎样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怎么样?金黄色的落叶在忙什么?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照亮哪个季节?阳光温暖着谁?

  生:……

  师: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

  生:……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指名汇报等形式,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语文的实践能力。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借助表演、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四个美丽的太阳吗?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吧!

  (让学生听音乐、看图画、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写训练

  写字指导:(略)

  六、扩展思维,培养创新

  1、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太阳,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季节。

  2、小组合作,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3、展示小组作品,师生评议。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运用创造性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动脑思考,思维得到发展,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体现了语文探究的学习方式。

  七、作业设计

  想象画:太阳与未来世界。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画一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既动脑又动手,增强了趣味性,鼓励学生拓展思路,使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板书设计:

  18 四个太阳

  绿色的太阳 夏天(图) 清凉

  金黄的太阳 秋天(图) 邀请尝尝

  红红的太阳 冬天(图) 温暖

  彩色的太阳 春天(图) 多彩的季节

  板书设计的目的: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来设计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性较强,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明白。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

  【师生学习目标】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重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互评。课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奖励、评价的方法也与课文紧密结合,如设“荷叶金奖”、“开心荷花”等。教学过程适当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入情入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看我写两个字,书写:荷叶。能读出来吗?再读一次会更好。(给叶注音)加一个词你们能再读一读吗?

  板贴“圆圆”。

  生读。

  真好,读得再圆些。

  (生读)

  师:这美丽的荷叶长在什么时候啊?

  生:夏季。

  师:同学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夏天,谁愿意把画拿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

  (小组交流,师随机展示图画。)

  师:同学们的夏天真美,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池塘里找夏天,因为那里有美丽的荷叶姑娘等着我们呢!

  (播放影片)

  师:你想对荷叶姑娘说一句什么话?

  生自由表达,师随机板画,并请同学读第一段。

  师:真美啊,我还想听一遍。

  生再读第一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图说:“这美丽活泼的荷叶姑娘,有许多好朋友和她在一起玩,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听,他们来了”。

  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你听到了什么?都有谁在说话?我这里有许多的小伙伴,同学们能把他们找出来,送到玩的地方吗?生板贴,

  师:你们真是能干的孩子,荷叶姑娘感谢你们,这是她送你们的礼物。送荷叶。

  2、生自读课文:

  师:这么美的故事,同学们快美美地读一读吧,荷叶姑娘今天还设了荷叶金奖,奖励读得认真的小组,看哪组能拿到。得了金奖组的小朋友,如果读完后对自己很满意,就拿一片荷叶,那是荷叶姑娘的礼物,开始。

  3、汇报:

  师:谁拿到了礼物?真棒!课文读得好,字也一定能读准。我有几个字请教小朋友们,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4、理解课文,美读课文: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到池塘中看看,小伙伴们都在干什么。师先出示文中荷叶水珠的动画,请同学说一句话。师说: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图意?生先自由说,再读文。

  (结合画面来读,并相机指导字音。)

  5、师生活动:

  师: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小伙伴们正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也做小伙伴去玩吧。放音乐活动。

  三、学习理解课文

  师:为了玩得更愉快,我们分成几个小队,跟着故事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哪个小组做小水珠宝宝队、小蜻蜓飞行队、小青蛙合唱队、小鱼儿游泳队。哪个小队玩得最尽兴,就奖荷花一朵。每个小组自读自演本段,一个人读,几个人演或几人读一人演 。

  (生活动)

  1、汇报:

  各队自愿上台,师询问刚才自己队把荷叶姑娘当成了什么,谈感受。板贴。下面的“观众”做评委,通过观看作出评价,“快乐指数”为多少,超过 4分就可以为本组摘走开心荷花。

  2、看板贴总结句式:

  师:这些小伙伴看同学们这么高兴,好象要告诉同学什么,我们听,小水珠说:生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后同前。

  3、扩展练习:

  师点击鼠标,回到荷叶图片。师:荷叶给小伙伴们带来了欢乐,如果小朋友们去池塘边玩,你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比一比谁是今天的创作大王。

  几个学生汇报后,师组织小组交流。

  4、巩固字词:

  师:我们就要离开池塘了,小伙伴们向我们告别,出示文中4个句子:

  ⑴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

  ⑵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⑶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歌。

  ⑷ 小鱼儿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读通。

  隐去句子,读生字。

  师:字宝宝也来了。这些字宝宝是谁呢?

  生读:荷、透、翅膀、蹲、嘻。

  师:字宝宝和我们是好朋友了,他们搬家了,你们还能认出来吗?读扩展练习短文:《夏季的早晨》。

  夏季的早晨

  清晨,草坪上静悄悄的。一位妈妈蹲在摇篮旁,笑嘻嘻地看着躺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小水珠也蹲在小草的肩膀上,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只蝴蝶飞来了,停在摇篮边,展开彩色的翅膀,跳着欢快的舞蹈,花儿笑了,小草也 笑了。夏季的早晨多美呀!

  5、写字:

  荷叶这么美,要把荷叶写美,出示“叶、美”生字卡片。

  生先读,再说怎样记,师写,问同学发现什么,生自己写,师注意指导写字姿势。师选择展示,小组内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

2.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7篇

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3篇

4.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6篇

5.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

6.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

7.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八篇

8.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