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0-03 13:44: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设计理念: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竟能使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逐渐枯竭而至消失。让学生自主、独立体会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披情入文,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采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瀑布被葬送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再现情境,是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还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环保资料(特别是环境被破坏的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并让他们作为“巴西总统”,动手写到此,初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谈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深刻内涵及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CAI课件(瀑布往昔的壮观景象和枯竭后的衰败景象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1、(板书:葬礼)师:什么是葬礼?(为死人开的追悼会)

  2、(补充板书:大瀑布的)看了课题,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是怎么回事?谁为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这样做?……)

  3、过渡:同学们提出的这一连串问题,书中都有答案。请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想象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后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过渡: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由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巴西,来到追悼会现场,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

  三、情境对比,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追悼会场景)

  (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为之哀悼;看到他们深厚枯竭的瀑布……)

  2、对比阅读,夸赞曾经的瀑布,惋惜现在的瀑布。

  (1)找出描写瀑布的句子今昔对比,对比阅读。(运用“读—画—品”的方式自学,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学习。)

  (2)小组交流:(可采取“甲方乙方”的形式)

  如:学生甲1:曾经的瀑布使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

  学生乙1:现在的瀑布一个观光者也没有,因为风景早就消失了。

  学生甲2:曾经,站在很远,都能听见瀑布的水声震耳欲聋。

  学生乙2:现在,瀑布却连一滴水也没有。

  学生甲3:曾经,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种有1万立方米的水飞流直下……

  学生乙3:现在的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读书,把书读活,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来说话,与人交流。)

  (3)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

  如:描写瀑布雄伟壮观的句子: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随机播放录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瀑布枯竭的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播放录像,真实感受)

  3、过渡语: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现在人们再也觅不到它的踪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合作探究,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自由读课文,找出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原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

  5、学文质疑:巴西总统为什么要给它举行葬礼?

  6、学生思考,交流各自见解。(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四、再读课文,谈感受。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各自感受。(再也不能让悲剧再发生!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

  1制作生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2交流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

  七、拓展

   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

  2根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试着仿照儿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

  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 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专业化的要求

  现在,很多学校里把备课和写教案称为教学设计了。有的学校,教学处对老师们的要求是,不再用原有的“备课本”了,改用“教学设计本”。那里面的栏目也变了。原来的“教学目的”改成了“教学目标”。还增加了“学情分析”,“教学背景”,“教学策略”等栏目。老师们的教案虽然往这个新本上写,内容基本上还是老样子。这是一种认识。认为从备课到教学设计只是一种书写形式的改变。另外一种认识就是把教学设计看得很神秘、很玄乎。说起备课,他知道怎么做;说进行教学设计,他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我认为,把备课改为教学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在书写格式上的改变;但也不是很神秘、很高不可攀的事。汉语词典里,“准备”的意思是“予先筹划、打算、安排”。“设计”的意思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先制定方案、方法、图样等等”。显然,“设计”的要求比“准备”要高得多。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专业化要求。教学设计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面否定,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对于传统备课的继承、发展、深化和提高。经验型的,业余的,无论什么水平的老师,上课之前准备一下,都可以叫备课。如果只知道备课,那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是初步的要求。要是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就高得多。备课可以是经验型的,而教学设计则要有理论上的依据,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比较高,是一件专业化的工作。

  备课是上课之前的准备。包括这一节课的程序、结构;师生的活动安排;教学的物质器材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过去说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实验,当然还有备习题篇子,备作业等等。备课还有狭义备课和广义备课两个意思。狭义备课是备教材、备学生、备实验、写教案或者说是“三备一写”。这些事已经不简单。广义备课则是时时处处都备课。老师有研究型的生活态度,勤于读书、观察、思考,丰富充实的阅历、高雅的情趣修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都会对教学有帮助,都属于广义备课。北京市有一百多家博物馆,去那里参观也属于广义备课。

  教学设计比备课要求高,高在哪呢?它比较专业化,科技的含量多,要求的理论、技术各方面的门道比较多。在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教学设计更侧重于指导思想和整体的设计方案、方法、模式、框架等方面的考虑。或者说,对于那些具体的物质准备,例如一堂实验课的器材准备,是属于备课范畴里面的事。教学设计不包括这些太具体的事情。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设计的依据,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考虑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和应用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新成果,以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手段为我所用。

  二.备课的内容

  备课,首先要通读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教学目的。备课向来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后来也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但还是比较看重结果,不太重视过程。备课重视基础、重视循序渐进、重视基本的现象和事实、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基本的技能和训练。备课还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往往采用以旧带新的方法。就是从复习旧的知识,自然地引入和过渡到新的内容。并且今天讲的新知识,又为今后要学的新知识进行了准备,做了预设和伏笔。备课要拟定一系列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备课还要考虑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措施。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老师为了教好某一个概念,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物理现象和事实。常常花费很多心血设计、制作教具。备课要对练习和作业,对于课堂的板书,对于目标测试的问题,都有精心准备。这些事情都是备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并不简单。把这些事都做周到,也可以造就一堂效果很出色的、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课,备课考虑的事情,重在教材的要求,教法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所谓教学效果表现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科能力两个方面。传统的备课也有它的章法,也有它的好传统,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出色的老师。在传统备课里面,总的说,还是考虑怎样教比较多。很多精致的教具和出色的演示实验,也是为老师的讲解服务的。为了帮助老师讲解清楚,帮助学生观察和领会老师所教的内容,还是立足于教。备课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重视循序渐进。很多传统的备课和教学的原则,即使拿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也是很科学、很优秀的。历史上有一大批很高水平的老师,不只是很漂亮的板书和很好的语言修养。传统的命题考试也是有很多的讲究,也有很多很好的考题。但是这一切,还是传统备课的路数。总的来说,还是考虑老师“怎么教”,考虑学生怎样掌握知识比较多。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专业化的要求。专业化的要求比起经验型的做法,根本的区别在于有理论上的依据,站得高,思路开阔,顾及长远,科学、技术的含量高。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就不仅限于研究教材和教法,着眼于自己怎样教了。和备课相比较,教学设计的重心转到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有效学习,或者说转到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多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指导思想里,有一系列的新的理念。例如要以人为本,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德育,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设计一系列探究的课题;要用信息技术跟教学整合;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等等。这都是教学设计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教学设计和备课的一个更大的区别。教案中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变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三项内容: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跟过去的理解不一样。更注重学习活的知识,生成获取知识的能力。除了学科能力之外,现在还有检索、提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都是过去没有的的提法。过程与方法,一个是要做中学;一个是重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一个是了解物理学历史发展的过程。这里面有好几个“过程”。还有,是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或实验的过程,或展现物理图景的过程。学生亲身参与了,经历了,这本身就是教学目标。“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一下。什么事不只是光动嘴。不但看过,还亲身做过。过程与方法这项教学目标,就是说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过程,从中学到东西,得到培养。什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学习是快乐的事。第二是有成功的体验,我能行,我能学会,我明白了,我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原来物理是这样的。第三,学了有用。不是只学到应付考试的一些东西。学了物理,就像近视眼戴上眼镜一样。再出去一看,真是豁然开朗。觉得学了物理,对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周围世界、自然界、家里生活,许多事情都明白了。这都是教学目标。跟过去从教材教法的角度谈这一课的教学目的相比较,教学目标的思路就开阔多了,站的角度也高多了。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效学习方式的设计。过去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只要他们上课积极就行了。现在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要有所设计。具体的说,有观察、思考、听、说、读、写、做七件事。从理论上说,学习方式有个体、群体的两类。个体的学习方式首先是亲身经历的体验,在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中学习。有了体验,出现了疑惑和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探究。探究并不神秘。小孩掏鸟窝、捉迷藏等都是很完整的探究过程。都有问题提出——假设方案——制定措施——实施——结果的比对——判断结论。教学当中,很多原来由老师口传心授的事情,现在都设计成由学生自己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个体学习的第三种方式是接受。不能事事让学生探究。前人的智慧、成果、科学技术,有文字记载的各种资料浩如烟海。人的主要学习方式还是接受。但不要把接受误认为是光听老师讲课。接受,首先是阅读好书,吸纳营养。其中有效的检索是重要的。在书海当中,各种好资料、烂资料、垃圾资料都有。要能从中迅速找到你需要的东西,这是接受学习的核心能力。所以老师设计学生平时学习活动的方式,可以选择体验、探究、接受;还有群体的学习方式就是合作。具体的方式就是观察、思考、听、说、读、写、做。观察是头一条。让学生弄清现象和事实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最重要的事。有的老师老强调:你们要注意老师是怎么讲的,怎么分析的。下课之后,我告诉他,你怎么想,怎么分析不是最要紧的。况且你分析得也不一定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到:现象和事实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教学设计还要考虑探究课题的选择和设计。只要抓得准,学生就探究得来劲极了。捉迷藏就是这样,这地方找不到,马上就会想到另一个地方。

  教学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人为本,当然包括以老师为本。尊重老师的创造性。老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执行大纲、教材和教法。老师要创造性的工作,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创造。这是老师尊重自己的表现。我是一个创造者,这课堂是我施展创造力的舞台,我要创造出适合学生的出色的教学。这是老师尊重自己的表现。有的老师认为,反正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教的,爱怎怎的,就这么着吧。那还怎么能有进步呢?

  教学设计要体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必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对待误差。正确的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过去老是想征服自然,最后受到自然的惩罚。现在是顺其自然,要谋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和谐共处,这就是科学精神。让学生观察一个现象,是不是看到的都是这样,有没有看到不是这样的?有没有没看到的,得的不是这个结论的?

  教学设计要考虑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主要的不是在于使用模拟的课件,而是在于帮助我们展示直观图景和帮助学生学习这两方面。现在的摄像头、投影、多媒体录音录象的材料、网络等等都特别方便。考虑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主要是发挥它们的作用。学生该写该画的也不弄了,坐在那看老师比划完就下课。那是绝对不行的。老师该讲、该做、该画、该拿三角板、直尺,少一点都不行。当然繁杂的公式推导、书写可以用课件,省点时间。但是学生应该完成的操作、书写、画图、运算、讨论,决不能省事。教学设计还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科学评价。这是两个大的专题。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关于“有效教学”的二十句经典名言

  一、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合理,要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体系;

  二、要有教学的适切的教学方式,形式力减浮华;

  三、尊重学生发展为本,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四、要有整体设计,有弹性、有难点、流程清晰;

  五、激发学生迁移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六、注意基础目标的达成度,要有清晰的反馈;

  七、注意学生有效思维时间的长度;

  八、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设计有梯度;

  九、尊重教材,超越教材;对教材内容拿捏有度,取舍相宜;

  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个性化学习;

  十一、了解学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联系;

  十二、老师心中有知识,教学口中无术语;

  十三、基于问题的学习: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并进行假设 、推断和检验;

  十四、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注意思想情感的涵养内化;

  十五、语言要善于激趣、深于传情、工于达意、巧于启智;

  十六、教学情境不能过分晃动;

  十七、节奏要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张弛有致;

  十八、课堂应创设情境并与游戏相联系;

  十九、教师应有自己教学个性的亮度;

  二十、语言具象、直观,注意感性与理性结合。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题研究

  创意说明:

  阅读这类较长的文章,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不仅要学会阅读理解,还要学会主动发问:

  有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或者依据文中有关事实,向作者、老师或同学提出商榷性的疑问。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没有发问,就没有研究,没有研究就不可能解答,不能解答就不能发展。因此,要鼓励学生善于敏捷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能够以新颖的形式表述结果。

  〖教学步骤

  一、阅读全文

  二、对课文发问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问,并将自己发现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

  三、课题的选择

  指导学生在他所罗列的问题之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探究的问题。选择课题也是一种学问和能力。在选择课题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1、量力而行。课题尽量小一点,容易突破,以免半途而废。

  2、问题明确。在选择一种课题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其意义价值,以及其先进性和科学性。

  3、避免重复。尽量避免与别人的课题重复。当然,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比别人的更深、更新、更透、更高一筹,也是可行的。

  四、资料准备

  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有所见地,有理有据。资料的准备,包括平时的阅读资料收集和根据此课题而有目的、有系统地查阅文献两种。

  五、深入研究

  在资料准备就绪之后,就要展开研究了。研究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六、小论文撰写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敏捷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以新颖的形式表述其研究结果,富有创意地进行小论文的撰写。

  七、交流总结

  先小组交流,后由小组选出代表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

  提供以下课题范例以供参考: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

  3、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4、从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截然不同的个性风格来看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6、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景仰的?“德才兼备”的传统价值观如今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你认为“做事”与“做人”哪个更为重要?这二者之间会有一些怎样的相互影响?

  7、人应当怎样在事业中完成自己的生命?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中班语言活动:小猪盖房子

  活动目标:

  1、倾听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中三只小猪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勤劳、不怕困难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只小猪盖房子)

  2、语言磁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看见过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如木头、草、竹子、砖等)

  教师:你认为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最结实?

  教师:有三只小猪,他们每个都盖了一幢房子。他们为什么要改房子?使用什么材料盖的房子呢?房子结实吗?我们来听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

  2、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一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三只小猪为什么要盖房子?

  教师;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盖了房子?(小黑猪用稻草,小白猪用木头,小猪用砖头)

  教师:那么,哪只小猪盖得房子结实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那只小猪盖的房子最结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那么,小白猪和小黑猪盖的房子结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结实,因为被大灰狼用力一撞就撞到啦)

  教师:小白猪和小黑猪的房子被撞倒了他们逃到了哪里呢?(小花猪的房子里)

  教师:带灰狼为什么没把小花猪的房子撞到呢?(因为小花猪的房子是用砖头造的)

  教师:三只小猪是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大灰狼的?

  教师:故事中谁是最勤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你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教师:那么,你想对小猪们说些什么呢?(如小白猪,以后做事可不能贪图省力,勤劳的小猪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小花猪你是一只爱劳动的小猪,我喜欢你)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的绘画作品《托儿所的装饰画》,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运用自己领会的美术形式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课件《托儿所的装饰画》

  2、各色水粉颜料、水粉笔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出示作品,——>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引发幼儿表达表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作品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哪儿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画家名字叫米罗(出示米罗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画的一幅画。(点击画)

  2、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你觉得这幅画怎样,象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颜色怎么样?

  (4)请你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好吗?

  大家起的名字真不错,都是按照你的感觉来起的,你们想知道米罗自己给这幅画取名叫《托儿所的装饰画》

  3、引发幼儿表达表现

  (1)仔细猜猜看,米罗是怎么画画的?

  (2)好,现在请你们也来画画看,试试什么颜色在一起是很漂亮的。

  4、评价

  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很高兴,觉得你们比大画家米罗还能干呢,very-good ,请你们说说你觉得那幅画有意思?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七篇

2.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七篇

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七篇

4.【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8篇

5.【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

6.【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5篇

7.【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8.【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