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21 14:02: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小商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86—87页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在活动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小小商店里的买与卖进一步让学生训练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找零。

  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教具:小黑板、挂图、有关的物品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要提前把这次活动的大致情况给学生介绍一下,说明这次活动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让学生把经常使用的玩具、学习用品、简单的生活用品以及家里废弃的易拉罐和矿泉水瓶带来,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这些物品的价格并制作出价格标签(最好有用小数表示的价签),例如,到商店实地调查,询问家人,查书籍资料,等等。

  (二)、模拟购物。

  1、上课时,教师先要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分类方法,把带来的东西分成不同的类。如果有的物品类别不太明确,学生分类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

  2、在学生把所有的物品分好类以后,老师要带着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可以仿照教科书上的样子,设置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柜台和回收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设置其他的柜台。然后让学生把各种物品分别放在相应的货架上(货架可以用课桌代替),可以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标签上的价格,如果学生所标的价格过于偏离实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选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在全体学生开始活动之前,可以先做一个示范。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怎样买一块橡皮?”指定一名学生用学具卡片上的人民币买一块橡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给其他学生一些提示:顾客先要确定买什么东西,再到相应的柜台找到该商品,读出商品的价格,再决定怎样付钱最方便;而售货员需要熟练地计算出顾客付的钱够不够,是否需要找零,找多少,等等。

  4、全体学生开始活动。“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手中有的钱数确定买什么东西,而“售货员”要针对“顾客”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活动过程中,“顾客”和“售货员”都要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活动中学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数学问题,也有其他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些什么问题,碰到问题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是不是用了比较简单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还不能解决,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来,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力量。教师要利用“回收站”的题材,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5、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讨论,例如,可以让学生交流在商品交易中碰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有两个同学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比较他们的解决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一些。还可以让几名“顾客”汇报一下原来有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是否等于剩下的钱数,让几名“售货员”汇报一下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等等。还可以让废品回收员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收入多少钱。通过全班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交流的习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由于活动的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都比较强,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但不要过多地干预或打断学生的活动。活动的目的也不能简单地定为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意识。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活动所需的商品、人民币等。

  【活动过程】

  一、明确目标,课前准备

  教师:我们要开展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需要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商店,并利所学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进行一次真正的购物。同学们有的要做售货员,有的要做顾客。商店里的商品需要大家共同准备,请大家把平时使过的玩具、学习品和生活品带一些来作为商品(每人带2~3样物品),并制作出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这些物品的价格你们可能不一定知道,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例如,可以到商店去调查,也可以问问自己的家人,或者根据情况估一估价格、查一查资料。另外我们聘请班长担任商场董事长,中队长当商场经理,在购买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购买活动时使模拟人民币的学具卡片)

  二、创设商店购买情景

  教师:小朋友今天带来了一些物品,打算办个“小小商店”(板书)。商店设“儿童玩具”、“学习品”和“生活品”3个柜台。

  教师同时给出3个柜台的标牌。

  教师:你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品,哪些是生活品,请同学们分一分,并进行交流展示,再分别把物品摆放到相应柜台上。

  三、学生角色分配

  教师:现在我们要选出6个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来购买商品,当然,我们一会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交换。

  四、购买过程

  1示范购物,明确注意事项

  请两名学生上台分别当顾客、售货员模拟示范购物。让顾客自主选购物品,同时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的买卖过程。

  讨论:你认为在购物中应注意什么?

  小结:

  ①采购员首先要确定买什么东西?属于哪一类商品?再到相应的柜台找到该商品,了解商品的价格,同时要根据需要购买,不要浪费。

  ②要根据自己手里的钱确定怎样付款。

  ③售货员则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顾客付的钱数计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并说出找补钱的全过程。这一情节可让学生重点示范。如:5元钱买3支铅笔。

  顾客:请问你的铅笔多少钱一支?

  售货员:6角一支。顾客:我买3支给你5元。

  售货员:3支铅笔应付1元8角钱,收你5元,补你3元2角。

  顾客:为什么补3元2角?

  售货员:5元减1元8角,5元减2元等于3元,其中1元来减8角剩2角,2角加3元是3元2角。

  教师:小朋友在购物的过程中,要尽量提出一些新颖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你觉得哪些问题比较新颖,想一想自己在活动中会提出哪些问题来“为难”售货员。

  2现场购物,体验成功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有关的购物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出的钱数。在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或向董事长、总经理、教师请求帮助。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五、汇报讨论,总结评比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引导学生汇报出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判断一下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教师:在我们今天的活动中,最佳售货员是哪些小朋友?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其他同学的推荐,评出“最佳售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