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0-11-04 18:05:2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教学计划 篇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学会单位间的换算。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的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验算的意义,学会加、减法演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4、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长度和周长的估算,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5、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6、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7、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9、使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列出简单实验所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10、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有续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1-29.2------9.11测量、复习9

  3-59.14----9.30加法、减法15

  610.1----10.8国庆放假

  710.9---10.16四边形8

  81010.19--10.30有余数的除法15

  1110.30---11.6期中复习5

  12-1411.911.27多位数乘一位数15

  151711.3012.18分数的初步认识6

  1812.21--12.25可能性5

  1912.28--12.31数学广角

  201.4-----1.13期末复习、检测

教学计划 篇2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手段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扩大学生在校的阅读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校的图书借阅工作做好,尽可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为此,特制订我中心校20xx年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会议通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的精神为指针,加大对各校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工作的监管、督导力度,使各校扎实做好这三项工作,把它们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目的。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那么它就不可能获得明显的成效。因此,我中心校首选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力度,建立中心校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借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各校教导主任

  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为: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的领导,重点督促各校校长及时完成相关的“硬件”建设,副组长王景海、赵丙申具体负责对各校的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与考核,同时要制定中心校的计划、考评方案及考评细则,各组员负责依照中心校的计划、方案、细则制订本单位的计划、考评方案及考评细则并认真贯彻落实。

  2、目标管理、期期考核。

  任何一项工作如不纳入目标管理,缺乏科学考评的话,将无法激励起从事者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把它纳入目标管理,并且期期进行考核,我中心校将在20xx年的责任目标中加入各校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借阅工作的责任目标,并制作出专项的考评细则,每期坚持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将纳入各单位的年度考评积分。

  3、组织竞赛、以赛促教。

  为进一步督促各校对这三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每期还将组织两次竞赛,分别是学生实验操作竞赛及读书活动竞赛,竞赛设团体奖、个人奖,个人获奖之和为团体获奖。按名次分别计10、8、6、5、4,后三名不计分,竞赛成绩纳入各单位年终积分。

  4、以奖代补,鼓励先进。

  我中心校对各项工作都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工作仍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以奖代补,鼓励先进的做法。我们将对此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对课件制作、教具制作获奖按级别给予1000元、500元、400元、200元、1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每人次还给学校分别加计15、8、6、4、2不等的积分,以此来调动各校工作的积极性。

  三、工作目标:

  1、辖区各中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为100%,分组实行开出率95%,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采用电化教学每期每科不少于30节。

  2、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保持在20xx年省“两基”检查时的水平。

  3、各校实验室不得被挤占。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件制作、教具制作、实验教学优质课等活动,争取好的成绩。

  5、定时足额收交电教代办费、英语录音磁带款、学具款等。

  总之,通过努力,确保我中心校20xx年度的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及图书借阅工作在各级检查、评比、考评中名列前茅,再上台阶。

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我担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我想本届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年龄也大了点,应该比初一强才是,但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看,差生也较多。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三、确定发展目标:

  1、 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 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一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5、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6、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7、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8、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9、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0、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

  1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12、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1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观察能力的训练

  14、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5、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16、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7、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8、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9、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0、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难点:

  1、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5、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6、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6.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7、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8、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9、(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10、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11、①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② 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1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4、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

  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

  六、提出学期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1、课前10分钟预习。

  2、课堂上积极发言。

  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6)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八、课程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其中授课32课时,机动2课时,每周2课时。(30课时):

  第一周:20xx-8-30—9-4 报名

  第二周:9-5—9-11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1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三周:9-12—9-18 第2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四周:9-19—9-25 第3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课时

  第五周;9-26—10-2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节 动物的运动 1课时

  第六周:10-3—10-9 国庆放假

  第七周:10-10—10-16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课时

  第八周:10-17—10-23 第3节 社会行为 1课时

  第一、二章小结 1课时

  第九周:10-24—10-30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学圈中的作用

  第1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2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课时

  第十周;10-31—11-6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

  第2节 细菌 1课时

  第十一周:11-7—11-13 第3节 真菌 1课时

  第三、四章小结 1课时

  第十二周:11-14—11-20 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11-21—11-27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十四周:11-28—12-4 第2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课时

  第十五周:12-5—12-11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1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课时

  第2节 从种到界 1课时

  第十六周:12-12—12-18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十七周:12-19—12-25 第六单元复习

  第十八周:12-26—20xx-1-1: 第五单元复习

  第十九周:20xx-1-2—1-7: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20xx-1-8—20xx-1-15: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2、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为祖国而锻炼的社会责任感,要配合教师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3、上课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穿皮鞋、塑料鞋和高跟鞋;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与影响安全的物品;冬季不穿大衣、不戴围巾和口罩。

  4、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立即在指定地点按规定队形整队,由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向教师报告出勤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5、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病不能上课者,课前应向体育教师请假。

  6、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认真观察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分析理解动作要领。

  7、严格按照规定的队形、顺序,动作技术规格、要求,重复的次数和组数进行刻苦练习;按规定的哨音信号或手势进行轮换练习。

  8、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本课无关的其它活动;遵守安全制度,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9、协助教师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10、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分组活动时要听从小组长的指挥。

  11、认真参加体育课考核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争取达到优秀成绩。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和假期体育作业,养成科学地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1课时)

  1、体育课教学目的和课堂常规(1课时)

  2、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于方法(1课时)

  3、脉搏自我检测法和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1课时)

  (二)实践课

  1、投掷(助跑投掷垒球)、游戏(十字接力)(1课时)

  2、投掷(助跑投掷垒球)、游戏(车轮赛)(1课时)

  3、徒手操(双人操第一套1~4节)、游戏(抢圈追逃)(1课时)

  4、徒手操(双人操第一套5~7节)、游戏(互射)(1课时)

  5、韵律活动(1课时)

  6、韵律活动(1课时)

  7、韵律活动(1课时

  8、跑(蹲踞式起跑)、游戏(打好地目标)(1课时)

  9、跳跃(跨越式跳高)、游戏(8字接力跑)(1课时)

  10、小足球(熟悉球性的练习)、游戏(传球比快)(1课时)

  11、技巧(肩肘倒立)、游戏(跑垒记分)(1课时)

  12、跑(50米快速跑)、游戏(行动一致)(1课时)

  13、队列[向左(右)转走]、技巧(肩肘倒立)(1课时)

  14、低单杠(单挂摆动上)、技巧(肩肘倒立)(1课时)

  15、投掷(垒球投远)游戏(快快跳起来)(1课时)

  16、小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游戏(迎面传球)(1课时)

  17、低单杠(单挂摆动上)、游戏(茶红旗)(1课时)

  18、低单杠(单挂摆动上考核)、游戏(连续跳长绳)(1课时)

  19、武术(1课时)

  20、武术(1课时)

  21、武术(1课时)

  22、跳跃(助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越过前面一定的横绳)、游戏(青蛙跳水)(1课时)

  23、小足球(脚底接球)、游戏(十字运球接力)(1课时)

  24、跑(400米全程跑)、游戏(打龙尾)(1课时)

  25、小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游戏(足球射门)(1课时)

  26、跳绳(向前摇绳编花跳)、游戏(快快跳起来)(1课时)

  27、跳绳(向后摇绳编花跳)、1分30秒跳短绳 考核(1课时)

  三、具体措施

  1、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2、理论实践相结合

  3、做好示范

  4、注意安全

教学计划 篇5

  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儿童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对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脚手架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 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 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相关文章:

1.教学计划模板汇编9篇

2.教学计划模板汇编8篇

3.【推荐】新学期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七篇

4.【精品】学期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5.【精选】小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7篇

6.【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编5篇

7.有关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七篇

8.有关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