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加法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加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加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运算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口算下面两题50+70+30240+105+95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针对先算70+30和105+95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2、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一次。
3、效果预期:关于加法计算,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加法结合律。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识加法结合律
1、任务呈现:
(1)、出示算式
(88+104)+96=288(千米)88+(104+96)=288(千米)
再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88+104)+9688+(104+96)
(2)、猜一猜:这两个式子相等吗?怎样证明?
观察思考: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通过这两个式子,你作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2、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按照任务要求认真完成。
3、展示交流,说说你有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自己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任务二、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1、任务呈现:你会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展示学生的各种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图形表示法和字母表示法。
任务三、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任务呈现:你会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出示题组,请学生独立完成。
A、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2+93+68(2)154+46+79+121
B、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560+(140+70)=(+)+()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
三、检测导结
1、出示检测题,要求8分钟内独立完成。
、你能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吗?
(45+36)+64=45+(36+)
(72+20)+=72+(20+8)
560+(140+70)=(560+)+
、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72+16A、(75+25)+48
45+(88+12)B、16+72
75+(48+25)C、(45+88)+12
2、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3、反思总结: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88+104)+96=88+(104+96)
(a+b)+c=a+(b+c)
教学反思:
本课能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发展。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小学加法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运算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口算下面两题50+70+30240+105+95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针对先算70+30和105+95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2、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一次。
3、效果预期:关于加法计算,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加法结合律。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识加法结合律
1、任务呈现:
(1)、出示算式
(88+104)+96=288(千米)88+(104+96)=288(千米)
再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88+104)+9688+(104+96)
(2)、猜一猜:这两个式子相等吗?怎样证明?
观察思考: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通过这两个式子,你作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2、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按照任务要求认真完成。
3、展示交流,说说你有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自己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任务二、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1、任务呈现:你会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展示学生的各种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图形表示法和字母表示法。
任务三、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任务呈现:你会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出示题组,请学生独立完成。
A、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2+93+68(2)154+46+79+121
B、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560+(140+70)=(+)+()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
三、检测导结
1、出示检测题,要求8分钟内独立完成。
①、你能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吗?
(45+36)+64=45+(36+□)
(72+20)+□=72+(20+8)
560+(140+70)=(560+□)+□
②、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⑴72+16A、(75+25)+48
⑵45+(88+12)B、16+72
⑶75+(48+25)C、(45+88)+12
2、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3、反思总结: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88+104)+96=88+(104+96)
(a+b)+c=a+(b+c)
【小学加法教案】相关文章:
《5的加法》教案10-31
加法课教案07-23
加法教学教案07-11
加法的验算教案08-18
10的加法教案09-11
数学加法教案08-12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07-02
9以内的加法教案07-04
5以内的加法教案09-21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