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学生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上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2、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下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3、总结合唱技巧,介绍三度关系在合唱中的应用。
二、图片导入
1、观赏卢沟桥的照片和千姿百态的狮子。
2、教师简介卢沟桥的历史。
3、学生读P32拓展资料,了解“七七事变”。
三、学习《卢沟谣》
(一)初听歌曲,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故事。
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朗诵、齐唱、合唱。
(二)突破难点
1、找出出现合唱的乐句。
每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结束句。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三度关系)
3、高、低声部分别学习。
4、两个声部配合演唱。
(三)复听歌曲
1、一边听,一边跟随音乐默唱。
2、学生总结朗诵部分的节奏特点,自主学习朗诵部分。
3、问题:歌曲的两段乐谱为什么不用反复记号,而是分开写的呢?
学生比较两段旋律的区别,并唱一唱。
4、小组讨论:为什么使用了装饰音(前倚音)?
模仿语言中的二声,使语言与旋律相融合。
(四)完整演唱
1、教师钢伴,学生演唱两段旋律。
2、听原唱,学生体会情绪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跟伴奏完整演唱。
提醒高声部同学在高音部分不要喊唱,把控高位置的声音,通过腹部力量增强音量。
四、课堂小结
1、情感升华。
2、课后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的教案02-02
音乐之声教案11-02
画音乐教案01-03
玩音乐教案01-05
大班音乐教案11-15
妈妈音乐教案11-05
小班音乐教案06-24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4
音乐活动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