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摘橘子教案

时间:2024-03-18 18:15: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摘橘子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摘橘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摘橘子教案

大班摘橘子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橘子。

  2、写生画法的培养。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

  1、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给橘子画像

  3、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大班摘橘子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等活动,了解橘子的大小和橘内瓣数的关系。

  2、积极参与剥橘子、数橘瓣等活动,能大胆地进行猜测与讲述。

  3、激发关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橘子每人两个。

  2、幼儿记录表人手一张,铅笔。

  3、毛巾、盘子。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

  2、观察各种橘子,猜测橘内的'瓣数。

  (1)橘子是什么样的?

  (2)这些橘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自由猜测橘内的瓣数。

  猜猜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呢?

  (4)在观察记录表中,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5)交流自己的猜测,并进一步进行讨论。

  你是怎么猜的?你认为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4、剥橘子,比较大、小橘子中橘肉的瓣数。

  (1)剥橘子,数瓣橘。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你是怎么数的?结果怎样?

  (3)比较大小橘子的橘肉瓣数。

  (4)教师小结。

大班摘橘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橘子,了解橘子的外形特征。

  2、迁移已有的作画经验,探索画小橘子的不同方法。

  3、大胆尝试,感受旋转涂抹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使用棉签。

  2、各种各样的橘子。

  3、红色、橘色、黄色的水粉颜料,颜料盘,棉签若干。

  4、画有白色水果篮的黑色作业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变魔术的情境出示小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看看,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什么呀?小橘子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咦?这里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和刚才的小橘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啊?

  (1)教师通过多次变魔术的情景出示不同的橘子,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橘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的不同。

  二、出示作业纸和作画的材料,幼儿探索画小橘子的不同方法。

  1、教师出示画有水果篮的作业纸。

  教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篮,可是里面空空的。谁会用棉签在篮子里变出一个小橘子呢?

  谁愿意做魔术师上来试一试?

  2、教师反馈并示范幼儿画小橘子的不同方法。

  教师:第一个魔术师是先画一个椭圆形,再给它穿上衣服的方法变出小橘子的`。

  第二个魔术师是使用转转、越变越大的方法变出小橘子的。

  第三个魔术师是使用转转、越变越小的方法变出小橘子的。这几种方法都很棒哦!

  3、要点提示

  (1)第一种方法:先画出椭圆形外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染。

  (2)第二种方法:由内向外做扩散旋转,涂抹成小橘子的外形。

  (3)第三种方法:由外向内做收缩旋转,涂抹成小橘子的外形。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继续添画橘子,引导幼儿将篮子里装满橘子。

  教师:一个大大的橘子,好甜啊!转转转……又装进来了一个橘子。

  教师:大大小小的橘子装了满满一篮子。看!都把一个橘子挤出来跳到篮子旁边了!

  (教师一边创设情景,一边示范画小橘子)

  2、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你喜欢哪个篮子里的小橘子?为什么?

大班摘橘子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大班摘橘子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色泽红润的美。

  2。能大胆运用勾、涂的方法,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

  3。体验创作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水粉笔、绘画纸、毛巾、水桶等

  2。ppt、实物橘子、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感受其饱满、红润的特征。

  1。出示实物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

  这是什么?橘子成熟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椭圆(扁圆)形,橘子摘下来之后,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赏ppt——橘子林

  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树干是怎样的?(粗、矮)枝条又是怎样的?(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

  仔细看一看,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果实的密集与稀疏)

  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色、椭圆)

  小结: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3米高,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果实,有一个的,也有两个、三个挨在一起的,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

  3。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

  小结:画橘子时,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再给橘子涂上颜色。(幼儿空手练习)

  4。欣赏名画——《门外的橘子树》作者:美国画家温斯洛。荷默

  师: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那么两个、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门外的橘子树》。

  (1)讨论: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

  小结: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

  (2)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你想画几棵?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说一说。

  要求:

  1。开始作画时,我们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添画上什么?

  2。换色时,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换颜色。

  3。音乐停止播放时,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

  三、幼儿作品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延伸活动:

  *整理绘画工具

  *让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班幼儿一起分享。

大班摘橘子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掌握Mi、so、La的音高以及节奏的'变化。

  2.培养注意力,探索尝试多种合作演唱的方法,体会合作演唱的美感。

  活动准备

  若干乐器。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主题

  师:前几天,我们到橘园去干什么?

  幼:我们去摘橘子。

  师:怎样才能把橘子摘下来呢?

  幼:手要转一下,用力摘。

  师:你摘了几个橘子,分给谁吃了?

  幼:我摘了六个橘子,给妈妈……

  师:今天,我们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编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

  幼:好哇!

  二、游戏歌曲的探索

  (一)学习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幼儿倾听思考:歌曲中共有几句,有哪几个音宝宝?

  (歌曲中有四个乐句,有do、re、mi三个音宝宝在唱歌。)

  2.教师边弹边唱师生共编的歌词。

  3 3 3 3 2 2『1一I 3 3 3 3 2 2 I 1一『3 3 3 3 2 2 I 1一I 3 3 3 3 2 2 1 1一

  师:天气真好,老师请大家快上车准备出发,说什么?

  幼儿表达歌词内容,教师一一用歌曲句子小结。

  3.幼儿边动作边说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把欣赏时听到的歌词用语言加以表达,教师即时纠正发音、咬字和口型

  如:摘、快、笑等。

  (2)幼儿倾听歌曲旋律,边拍手边念歌词(按歌曲旋律节奏拍手)。

  (3)师生共同边拍腿边念歌词:左右腿交换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第二句拍右腿,依次

  类推。

  (4)幼儿边拍腿边念歌词。

大班摘橘子教案7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唱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并尝试用动作,接唱、乐器等游戏方式表现歌曲,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参加过摘橘子的实践活动。

  2.若干乐器。

  三、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创设情景

  T:前几天,我们到橘园去了?怎样才能把橘子摘下来呢?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摘橘子,例如:手要转一下,用力摘。)

  T:今天,我们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编成一首歌来唱一唱。

  (二)游戏歌曲的探索

  1. 探索歌曲

  T:歌曲中共有几句,有哪几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幼儿倾听思考,发现歌曲中有四个乐句,有do、re、mi三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2.教师边弹边唱师生共编的歌词

  T:天气真好,大家快上车准备出发,我们可以怎么说?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T:摘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3.幼儿边动作边说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把欣赏时听到的歌词,用语言表达。

  (2)幼儿倾听歌曲旋律,边拍手边念歌词(按歌曲旋律节奏拍手)。

  (3)师生共同边拍腿边念歌词:左右腿交换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第二句拍右腿,依次类推(同样按歌曲旋律节奏拍腿)。

  (4)幼儿边拍腿边念歌词。

  (5)幼儿尝试把歌词装配到歌曲旋律中。

  T:现在我们可以把弟弟妹妹摘橘子的事情学着唱出来。

  T:这里的橘子摘完了,再换棵橘子树。(引导幼儿从C调升为D调,再引导幼儿学唱,并提醒音准。又如:“看啊,前面有个小山坡,山坡有点高,上面有棵最大的橘子树。”以D调逐渐半音向上升高,让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合作游戏

  1.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

  T:我们一起摘橘子,你们边唱歌边拍腿摘橘子,老师为你们加油鼓劲,你们看我是怎么为你们加油的。

  幼儿拍右腿: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老师动作:(拍手) (跺脚)

  幼儿拍左腿: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老师动作:(拍手) (跺脚举臂)

  T:你们摘了那么多的橘子,我真为你们高兴,我是什么时候为你们拍手跺脚加油鼓劲的? (引导幼儿发现拍手跺脚的节奏。)

  T:老师来摘橘子,你们来加油鼓劲。(引导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表现第二声部的节奏。)

  T:橘子太甜了,我们多摘一些带给朋友们。分两组,一组摘一组加油,等下交换。(幼儿分组尝试游戏)

  2.语言表现

  T:拍手跺脚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出来,你们听听是什么? (幼儿边唱歌边拍腿,老师边拍手跺脚边说话) 来啦-嗨!快乐-哈!

  T:你们听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拍手跺脚的意思及节奏,并注意发音、口型、咬字等。)

  T:我们也来试一试,为摘橘子的朋友加油。(引导幼儿分组交换合作游戏。)

  3.用歌声加以表现

  T:我们不但用拍手跺脚说话来表示愉快地摘橘子,还能用歌声唱出来。(引导幼儿用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用乐器为游戏歌曲伴奏

  1. 在音乐琴上探索合奏。

  T:小乐器也来为我们唱歌加油鼓劲,谁来试试在音块上唱出刚才的歌曲。(幼儿分组上来或自由邀请朋友)操作木琴或铝板琴。教师敲奏第二声部,幼儿在合唱中倾听。教师敲奏四句旋律,幼儿尝试敲奏拍手跺脚节奏的音高。师生尝试共同合奏歌曲(幼儿第一声部,老师第二声部,然后交换)。幼儿之间合作敲奏歌曲,两组幼儿分别担任不同敲奏内容。

  2.幼儿分组合作表现。

  一组幼儿边唱歌边拍腿;一组幼儿拍手跺脚边唱歌;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一声部;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二声部。

  3.探索运用不同音色乐器参与伴奏

  T:用什么乐器为“弟弟妹妹快快来”伴奏?什么乐器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引导幼用小铃木琴等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T:用什么乐器为“来了、嗨”配音呢? (引导幼儿选择商量,例如:铃鼓表示许多人高兴得来了等。按幼儿选择的不同乐器合作操作,听辨讨论用怎么样的乐器表现更加合适,例如:用鼓为“嗨”配音,用叉为“哈”配音等。)

  操作提示

  这是一首结构规整的游戏小曲,可以师生同唱共乐。教师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让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并使之觉得好玩而有趣。在每进一步的活动中,都给幼儿增加一点新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因而,幼儿既不会感到十分困难,又会对新发现的变化产生新奇感。

  这首游戏歌曲较重视采用边唱边动作、边动作边说话、边唱边演奏的形式。有时唱和奏不一样,有时自己唱的时候别人可以插唱等等,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控能力和多向思维的发展。于幼儿已熟悉曲子,也掌握了卡依曲式,所采用的伴奏也只是固定音型的不断重复,一切都在极短的音乐材料中反复、连接、组合,对幼儿来讲不难胜任。

  延伸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用轮走的方式进行游戏,如:幼儿分成两组,模拟坐上两辆大巴士,一辆先开,一辆后开,进行卡农曲式轮奏。

  在本次活动基础上,师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起创作改变成一首ABACADAEA回旋曲结构的乐曲。老师可引导幼儿以“一起摘橘子”的四句乐句为基础,通过创编歌词、动作、节奏、配乐器等方式进行。虽然必须表现特定的内容,但创编部分内容既无旋律又无固定节奏长短的规定,这就大大降低了创编的难度。幼儿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自己的探索下与同伴合作完成表现。

  附: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 外国儿歌

  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来啦-嗨!

  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快乐-哈!

大班摘橘子教案8

  活动设想: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橘子有几瓣。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反思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大班摘橘子教案9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今天回家后通过你们自己的办法找到答案?

  教学反思

  1、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大班摘橘子教案】相关文章:

摘橘子06-25

摘橘子06-16

摘橘子06-19

摘橘子06-27

摘橘子06-17

摘橘子06-24

摘橘子作文300字06-17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03-28

大班游戏小猴摘桃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