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时间:2023-12-25 17:21: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节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1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 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识作者

  轮椅上的文坛硬汉史铁生(1951— 2010),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 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2010 年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中《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对强者而言,磨难也能成为礼物)

  2、知背景

  作者在那金子般的 21岁时忽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实际上,他比所有拥有双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补充材料

  ①地坛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 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②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③史铁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二、基础知识梳理

  1.记字音

  坍圮( ) 熨帖( ) 宿命( ) 蝉蜕()窸窣()亘古不变

  ( ) 隽永( ) 倔强( ) 嘈杂( ) 假期( ) 玉砌雕栏

  ()独处( ) 捋着( ) 焦灼( ) 荒芜( ) 剥蚀( )

  2.识字形

  tuí墙()kè守( ) 教 huì( ) cù然( )

  3.积成语.

  亘古不变意思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乱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三、课堂探究:

  学习活动一:读文本,探究地坛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学生读文,交流,分享)

  1.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那么在作者笔下,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 “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

  4.地坛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动词中暗含了对比,400多年前的地坛和 400多年后的地坛对比,20岁之前的“我”和 20岁之后的“我”对比。不用常规句式(如“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表达,却把这些动词提前,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一致。突出了园子的“荒芜”和“我”的残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我”双腿残废被社会抛弃,二者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宿命”的味道,这是“缘分”。

  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处景物描写抓住: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园子荒芜单并不衰败”这一句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人虽残废却不应该颓废。应该说作者此时听到了生命的召唤,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一信念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园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历经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的蚂蚁,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

  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窣窣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这些景物之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处景物描写 (齐读六个“譬如”领起的句子)讨论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含义。明确: 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纯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坦荡自如。

  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

  小结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两点

  1.抓住景物特点

  2.关注景物暗示

  学习活动二: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却写了母亲,读文思考:

  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残疾后,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3.“我”从母亲身上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抓关键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至此,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地坛与母亲,融为一体。

  小结二叙事抒情、说理

  1.关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细节

  四、总结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的心境;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静、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二)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一座经历了 400多年风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坛,一位仅走过 49个年头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双腿截瘫用 15年时间思索生死的史铁生,一篇倾注真情影响了无数人的《我与地坛》,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诵读能力,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

  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四、题目解说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七、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八、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作特点给史铁生拟写一则颁奖辞。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灵魂的皈依。

  C、本文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3、史铁生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描写,展现地坛的博大深沉而动人的生命力。请你试着运用各种感官以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展现“秋季的雨”,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示例:

  孤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我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她是那么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人她的世界。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秋雨,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解析:

  1、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应为“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D项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2、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3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坛、母亲对“我”的影响,即三者间的关系。

  2、情感熏陶,深入体会作者关于生死、亲情等复杂难言的感受。

  教学设想:

  紧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写和母亲的人物形象为主线,以情感熏陶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地坛里的景物给作者生存的启发(该怎样活下去?)

  2、作者读懂了母亲的活法(面对苦难人生的态度)

  课前准备:

  1、阅读《读本》中其余五部分

  2、播放电视散文

  3、印发讲义: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读者》2001年第21期)

  4、网上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作品及评价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氛围,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CD、VCD、磁带均可)。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引出同样与厄运抗争并成为生活强者的本文作者——史铁生。

  二、简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余秋雨的评价(我必须仰望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还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板书)。分析开头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部分。明确特点:荒芜冷落(板书),抓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语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继而把握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失魂落魄(板书)。

  (二)、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对园子有了新的认识即意外的收获,找关键句。朗读、分析第五节的景物描写,其中的小动物及露水草木虽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这充满生机(板书)的环境给作者启示:要活下去,要珍爱生命(板书)。

  (三)、生存还是毁灭,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朗读:一个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怎样活,地坛继续充当着作者的`精神导师。分析第七节的景物描写,落日、雨燕等给作者的启示:热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结:精神家园(板书)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史铁生在地坛作了长期的呆想,最终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这结果,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亲(板书)的伴行。

  思考讨论作者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围绕理解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不幸(艰难的命运)、坚强(坚忍的意志)等几方面分析。

  找出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举止或作法。(3、8节)

  (二)、写母亲为表达感激忏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读懂了母亲对苦难人生(板书)的态度:勇于承担(板书)。母亲面对人生苦难的这种活法给作者(板书)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生命航标(板书)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三)、明确母亲、地坛与我的关系。作者成功时,母亲却去世了。有感情地诵读第七节,四个“又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毕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话做结。

  五、课余练笔

  围绕生命或母爱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走进

  失魂落魄 荒芜冷落

  地坛(精神家园)

  启发

  珍爱生命 生机盎然

  活法

  苦难人生 承 担

  母亲(生命航标)

  启发

  直面

  作 者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4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治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1、历史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2、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三、字词

  1、撅(juē):折。

  2、窸(xī)窸福╯ū)福合笊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3、熨(yù)帖:舒服、舒适。

  4、隽(juàn)永:意味深长。

  四、学习课文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的原因。

  B.她不是那种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懂得疼爱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D.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

  3.本文语言极富哲理且富有创新精神,试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①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个富有哲理的语句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②新鲜而奇崛的语言。史铁生在写作中体现出了在语言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如:“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些句子中动词的特殊使用写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和破败相,淡化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突出了其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情状,而荒园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

  解析:

  1.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A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B项不合逻辑,“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懂得疼爱儿子”应改为“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D项主语残缺,应在“几乎”前加“他的作品”。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相关文章:

【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06-18

《我与地坛》教案12-18

我与地坛教案11-25

《我与地坛》教案11-25

《我与地坛》教案 15篇01-30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1-26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3-12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2-15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