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1 10:00: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个体的多样性,知道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

  2、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从而充分了解自我,形成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能通过直观的观察比较,发现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实践体验中,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并愿意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找不一样)

  生活图片是幼儿最喜欢、最直接的、最易接受的教具,是阅读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用图片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不一样的我》。

  (出示图片)

  1、师:春意盎然的花园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瞧!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根茎叶等不同)

  2、师:同样是花,但是有着那么多的不一样!花叶上还有几个可爱的小家伙在捉迷藏,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小瓢虫,谁能把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找出来?(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数量也不一样;瓢虫身上的颜色不一样,有红色、黄色和白色等)

  3、师:那么狗呢?它们哪里不一样?幼儿讲述(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斑点多、有的斑点少……)哈巴狗(长毛狗,毛发的颜色不一样)虽然都是小狗,可仔细一看他们长得也都不一样。

  小结: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植物,同样是动物,可它们有着许多的不同,那么我们人呢?我们都一样吗?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比。

  二、理解活动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我们一样吗)

  1、请两名幼儿走上前,请其他幼儿比比有什么不一样?

  (1)男孩和女孩比:重点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不同:性别不一样。

  师:谁能够找出它们最大的不同?

  师:那两个男孩两个女孩都一样了吗?

  (2)男孩和男孩比:身高、体型不一样。

  师:两个男孩比好了,我们再来比比两个女孩。

  (3)女孩和女孩比:肤色、五官(重点眼睛)不一样。

  铺垫:我们的眼睛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请两个小模特睁大眼睛。(单双眼皮,眼睛大小,眼珠颜色等)

  小结:性别相同,我们也找出了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

  (4)那么老师和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大人和小孩年龄不一样)

  师:我看见你们比的真开心,我也来和你们比比看,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师:那我们大人长得都一样吗?我和你们的陈老师一样吗?

  小结:原来我们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小朋友和大人之间,大人和大人都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都是不一样。那你了解自己的长得什么样吗?今天我还给你们准备了小镜子,再找一个好朋友去空的地方比一比哪里不一样?

  2、和好朋友比不一样

  引导幼儿先照镜子,再和好朋友比不一样。(想一想还有那些地方可以比)

  3、现在谁来说一说你长得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

  小结:刚才大家找了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只要我们多关注自己多关注别人,就能发现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4、游戏:找朋友

  (1)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来说他的特征,请你们来猜猜这个小朋友是谁?

  (2)老师说说某个幼儿特别的地方,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谁。

  教师小结: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很快就能找出他是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画。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放在袋子中,剪刀。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科学探索的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唱起来把。请幼儿欣赏歌曲《形状变变变》。

  (二)视频导入,巩固练习图形

  1、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在立体图上可以找到平面图形。

  3、巩固四种图形,智慧屋中做游戏。

  4、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欣赏生活中的图形。

  (三)观察、思考图形宝宝的不同用处。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火箭、坦克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

  2、幼儿讨论。

  (1)如何记住自己的拼图方法?

  (2)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图形都用了多少个?

  3、教师出示统计表,请幼儿来做记录。

  (四)第二次尝试活动

  用折纸或剪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或剪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二、活动准备

  花朵图片7个,花瓶两个。

  三、活动过程

  1、插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插在花瓶里,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花园里一共开了几朵花?让我们把花儿分给分别插在花瓶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并请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游戏“分花”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雪花片,一人将7朵雪花片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雪花片,猜另外一只手的雪花片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雪花片,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教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展开讨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绳,集体交流。

  师:“你喜欢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4)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天绳子特别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好朋友。”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朋友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活动反思:

  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学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五、“以绳代球”

  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以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以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科学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追求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是幼儿科学教育界价值取向。

  材料准备:

  气球(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玩具小汽车(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废旧笔管、透明胶带。

  制作方法:

  (1)把气球套在废旧笔管的~端,并用线固定住,然后经由笔管向气球吹气,吹好气球后,用笔帽或其他东西把笔管的另一端塞住,防止气体流出。

  (2)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这样气球动力车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让幼儿拔掉笔帽,让小车向前行驶。或者让两名幼儿进行比赛,看谁的小车向前行驶得更远。

  指导建议:

  ●为幼儿提供小一些的玩具小汽车,以便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气流的力量。

  ●当用透明胶带把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时,请两名幼儿互相配合,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碰破气球。

  ●提醒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出气球的大小、小车的大小与小车行驶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替代:

  ◆可以将气球粘在其他大小适合的玩具上,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大小与玩具运行速度和距离间的关系。

  ◆可以用纸板、吸管、细铁丝自制小车。

  科学小知识:

  气球是用橡胶制成的,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当将笔帽拨开时,膨胀的气球就会自动收缩,气球里的空气会猛地向外排出,产生一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玩具小车行驶的动力。在玩具小车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气球内的`气体越充足,这个动力就会越大,玩具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跑得就越远。在气球内气体多少不变的情况下,玩具小车越小,行驶的速度越慢,距离越近。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

  延伸阅读:气球吃什么教案

  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过程: 1.气球吃什么。

  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2.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为了不让空气溜走,幼儿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3.充气玩具吃空气。

  出示充气玩具。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引用了简短的小故事,让小朋友形象地了解了气球变鼓的原因是空气的充入。在讨论:怎样不让空气溜走时,小朋友能够积极地发挥想像,并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借助不同的材料来绑住气球,有的说把气球嘴打个结。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从气球里溜走,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小朋友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在他们给气球充气后,然后帮助他们把气球嘴扎好。我借鉴了课后的建议,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演气球慢慢变鼓的样子。小朋友对这个环节很喜欢,都用丰富的体态表现出瘪气球、气球吃了空气鼓鼓的样子,他们玩的很开心。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3-26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大班科学教案06-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7

《花》大班科学教案02-28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2-25

大班科学教案【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