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7 10:34:5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5篇[优]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5篇[优]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笋,让幼儿了解其外形特征

  2、知道笋有营养,喜欢吃笋

  活动准备:

  笋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各种笋制品,筷子一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出示笋“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笋”

  二、幼儿通过看、摸、闻,了解笋的外形特征

  1、分发笋

  2、观察笋的外形特征

  问题:“笋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笋有哪些部分?”

  “ 笋是什么颜色?”

  “让我们剥开笋的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颜色又是什么样的,闻起来的味道和穿衣服时闻到的一样吗?”

  3、教师小结

  三、品尝笋制品

  1、了解笋的.用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营养价值高,能做菜又能做配料。

  2、出示笋制品让幼儿认识,并让幼儿品尝。

  3、教育幼儿吃饭不能挑食,多吃蔬菜身体才能长得好。

  延伸活动:

  把笋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套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调制泡泡水,以及老师演示调制泡泡水的过程,使幼儿初步感受到水的特性,知道洗涤用品溶解会产生泡泡,并用自己调制的泡泡水吹泡泡,体会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洗涤用品调出泡泡水,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

  2.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与同伴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和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的快乐;

  难点是在掌握洗涤用品上的用量上,幼儿把握的不好。

  活动准备 1.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等常见洗涤用品;2.人手一杯水和一根搅拌棒,吹泡泡的工具;3.音乐《吹泡泡》;4.调制好的泡泡水一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老师这有一瓶神奇水,它能变出很多的泡泡。”(教师演示,提高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要这瓶神奇水吗?”(想)“可是老是这只有一瓶,怎么办呢?”(自己动手制作)

  小朋友们快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瓶神奇水是怎么调制出来的。(里面加了洗衣粉;里面加了洗洁精等)由于幼儿在家都玩过,因此幼儿很快答上来了。

  二、 幼儿自己动手调制神奇水,老师观察。

  1、让幼儿从四种洗涤用品中选择一种进行调制。

  “老师这有四种洗涤用品,请选择你觉得能调制出神奇水的一种进行调制,请小朋友大胆的尝试。”

  2、幼儿尝试自己调制的神奇水能否吹出泡泡。(个别提问,神奇水是否调制成功)

  三、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调制过程。

  1、让调制不好的幼儿讲述。

  2、让调制好的幼儿讲述。

  3、分别提问:加入了多少洗涤用品?有没有搅拌?

  4、让幼儿进行比较,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

  5、教师小结:在加入洗涤用品时,不能加的太少,加太少了就不起泡了;洗涤用品没有容化也是吹不出泡泡的。

  四、教师进行调制神奇水,边说边进行。

  第一步,往水中加入适量洗衣粉或其它洗涤剂;(对于适量一词幼儿不明确,教师可根据水的多少,来规定要加多少洗衣粉。)

  第二步,用搅拌棒在水中轻轻搅拌,使洗衣粉溶解。

  提问:1、洗衣粉去哪了?(溶解)幼儿对溶解很难理解,可以解释为衣粉和水混在一起了,洗衣粉不见了,我们就说他是溶解了。

  2、我们用到了什么工具?(搅拌棒)

  3、搅拌棒有什么用处?(让洗衣粉溶解的快)

  第四步,用吹泡泡的工具吹出大大的'泡泡。

  五、引导幼儿明确自己与老师的不同之处,让幼儿按照步骤再次进行调制神奇水。

  注意:1、调制的时候要注意洗涤用品不能吃;

  2、搅拌时不要把水弄洒

  3、吹泡泡的时候嘴巴不要离杯子太近,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六、幼儿随《吹泡泡》音乐,自由吹泡泡。体验玩泡泡的快乐。

  提醒幼儿玩完后要把剩下的神奇水倒掉,以免弄洒,把杯子收好,不要乱扔。

  活动延伸:课后可以进行吹泡泡比赛,比一比谁吹的有多又大,从而延伸到如何才能吹的又多又大。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对此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在老师讲调制步骤时,幼儿只顾玩自己的,而不去听老师讲课,这一环节还需努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空气的压力。

  2.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试验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吸管、瓶子、水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水宝宝会跳舞”

  教师吹瓶子,瓶中冒气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仔细看好咯。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哦,你发现了有泡泡冒出来了,这个水宝宝像在跳舞一样,可爱吗?那你们知道怎么会冒泡泡的吗?

  小结:你真聪明,知道向瓶子里面吹气,就能冒泡泡了,水宝宝就会跳舞了。

  二、制作喷泉

  1.师:看!老师这里还有个瓶子宝宝,可是它有个盖子,调皮的水宝宝想从瓶子里面出来透透气,但是不能拧开盖子,也不能直接倒出来,更加不能去捏这个瓶子宝宝,该怎么办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了瓶子、吸管、盖子,你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幼儿集体实验。

  2.请一名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经验

  师: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师:这个办法好不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幼儿第二次集体实验。

  4.探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插入了两根吸管,却吹不出水宝宝呢?

  幼儿第三次集体实验。

  三、揭示原理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水宝宝能从吸管里跑出来吗?

  原理:当我们向吸管一头吹气时候,就会使瓶中的.空气增加,空气压力也相应的增加,压力把水逼近另外一根吸管里,水就从另外一根吸管里出来了。

  四、游戏:给小动物喂水

  师:老师这里有四只小动物,他们都有点渴了,想喝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去喂小动物喝水,好吗?

  带领幼儿离开。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同幼儿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进行初步感知)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糖果)

  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介绍工具。

  教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点介绍电吹风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幼儿尝试。

  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对已经取出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请其再拿一块冰换一种工具进行尝试。)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2、小结:小朋友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延伸: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小百科:橘(英语:Mandarin orange;学名:Citrus reticulata)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水果。"橘"(jú)和"桔"(jié)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然"桔"作橘子一义时,为"橘"的俗写。在广东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也曾做过"橘"的二简字。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12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水11-29

中班科学教案【热】02-17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