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13 10:22:0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社会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小班社会教案集锦10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选择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磁铁、铁丝、绳子、海绵、瓶子、回形针等。

  活动过程:

  一、用《智慧树》中的小咕咚引入课题

  1、小咕咚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来帮忙。

  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请小朋友再来帮帮他。

  3、幼儿到事业区操作探索多个方法。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5、教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你们除了帮助小咕咚,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帮助过谁?是怎么帮助的?

  1、出示图片一:在幼儿园里哭着找妈妈的小姑娘

  2、图片二:盲人爷爷过马路

  3、图片三:在商场里走失的.小朋友

  4、图片四:遇到灾难(地震)后的小朋友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别人不能盲目救人

  1、看图片讨论

  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该怎么办?

  3、小结: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当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可向身边的成人来寻求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知:了解怎样做客及学习如何招待客人,掌握礼貌用语:“请进”、“请坐”、“请喝茶”、“谢谢”、“再见”等。

  2、情感:养成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和热情待客的好品质。

  3、创造: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创编出迎接客人及到别人家有礼貌做客的不同情节,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熊猫的客人》。

  2、录象“客人来了”。

  3、创设多个“家”的情境及有关游戏用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熊猫的客人》。

  1、提问:熊猫家来了几位客人?

  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白兔是怎样有礼貌的?

  熊猫是怎样有礼貌的?

  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小朋友应该向谁学习?

  2、师幼分角色练习对话“你好”、“请进”、“请坐”、“谢谢”、“再见”等。

  二、看录象《客人来了》。

  师:小朋友平时你去过人家做客吗?别人也到过你家做客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录象《客人来了》,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个好客人,怎样做个好主人的?

  1、提问:录象里的小朋友是谁?谁是小主人?谁是小客人?小主人萱萱做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小客人昕昕做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2、请两位幼儿尝试情境表演,提示幼儿要有礼貌。

  3、全体幼儿自愿分成两组(小主人和小客人)进行情境表演。(进一步练习礼貌用语)。

  三、发挥想象,创编接待客人及到别人家有礼貌做客的不同情节。

  1、师:客人来了,除了请客人喝茶看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招待客人呢?去做客的时候,还可以带哪些礼物送给主人呢?(幼儿讨论)

  2、怎样请人来做客?

  音游:《打电话》(邀请好朋友来做客)

  3、分组游戏《做客》。

  看看哪一家的小主人和小客人最有礼貌。

  四、讲评:

  今天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做得真好,以后,小朋友在家里也要做有礼貌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好吗?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

  3.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学会关心妈妈,做让妈妈高兴的事、更加懂事。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调查表。

  2.课件《夸妈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

  难点: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表,互相介绍自己的妈妈。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都最爱自己的妈妈。那小朋友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向好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吧!”

  二、讲述故事《夸妈妈》,知道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

  提问:

  1.妈妈的节日是哪一天?妈妈的'节日到了,小动物们想怎样为妈妈庆祝节日?

  2.小动物们是怎样夸自己的妈妈的?他们的妈妈好在哪里?

  三、通过视频感受妈妈的辛劳、能干。

  播放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妈妈?她在干什么?”

  1.点击播放两段视频:XX小朋友妈妈在家中劳动的场景;XX小朋友妈妈工作的情景。

  提问:“XX的妈妈这是在哪里?她在干什么?”

  四、情感迁移,夸夸自己的妈妈。

  师:“XX小朋友的妈妈真能干!你们的妈妈呢?我们也来夸一夸自己的妈妈吧。”

  五、鼓励支持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提问:“妈妈的节日快到了,你们知道哪一天是妈妈的节日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为妈妈庆祝节日呢?”

  六、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教师在音乐声中总结

  活动延伸:

  提供各类操作材料 ,幼儿自由制作小礼品、贺卡等。

  小百科: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萌生分享玩具的意识,并乐意分享。

  2、学习一起玩玩具的方法,感受与伙伴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玩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玩具来了吗?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引导幼儿跟旁边的小朋友介绍。

  二、玩一玩。

  1、 幼儿玩一玩自己的玩具。

  师:“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玩具,请你们和你自己的玩具玩一玩。”

  2、教师提问:“你们玩得开心吗?”(教师引导玩玩具的幼儿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和引导没有玩具的幼儿表达自己没有玩具失落、不开心的`心情。)

  3、分享玩具一起玩。

  师:“小朋友,有些宝宝很不开心,因为呀,他们没有玩具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帮他们变得开心起来呢?”教师引导幼儿分享玩具三、想一想。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你们是怎么玩的?想一想一起玩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做,能让小朋友玩到更多玩具、变得更开心呢?”(一起玩、交换玩、轮流玩) 教师指导幼儿再次玩玩具,体验一起玩玩具的快乐,并表扬用交换、合作、轮流的方法玩玩具的幼儿。

  五、小结。

  师:“小朋友,一个人玩很开心,我们大家一起玩会更开心。我们以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玩得更开心!”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头碰头的动作以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几个

  过程:

  1、以游戏引起幼儿学说:嘿,嘿,我们是朋友!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好听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教师示范)谁出来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2)、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请小客人出来。(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3)、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2、引起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1)、这次小客人为什么不出来?(师假装听小客人说话)原来小客人希望有两个好朋友去请他。两个好朋友手拉手,碰碰头,抱一抱,请小客人出来一起玩。

  (2)、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找个好朋友请客人拿水果礼物,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3、娃娃家游戏:给娃娃和动物宝宝吃水果,逗他们玩。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 尝试用糖纸装扮糖果小屋。

  3. 体验分享糖果的快乐。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每名幼儿带2--3种不同的糖果来园

  2. 1座用各种糖果装饰的“糖果小屋”,4张不同颜色的未装饰的“糖果小屋”的轮廓图(4开大小)

  活动过程:

  1. 出示用各种糖果装饰的“糖果小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糖果,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同伴交流。

  (1)说说认识的糖果

  “糖果小屋”的糖果可真多啊!你都认识哪些、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幼儿说出:棒棒糖、棉花糖、QQ糖、巧克力糖、水果糖、奶糖等。

  (2)触摸糖果

  为每组幼儿提供一盘糖果,请幼儿摸一摸,捏一捏。老师提示、丰富幼儿的词汇:软软的、硬硬的。

  3. 鼓励幼儿打开包装,品尝糖果。

  (1)尝试剥糖纸

  鼓励幼儿自己打开糖果包装,老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适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老师提示、丰富幼儿的.动词词汇:撕、拧。

  (2)吃糖果

  孩子们吃到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糖果吃到嘴巴里有什么变化?(变小了)

  4. 请幼儿用糖纸装扮“糖果小屋”。

  (1)贴糖纸

  引导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糖果小屋”轮廓图上,体验共同布置糖果小屋的乐趣。

  5.组织幼儿喝水、漱口,培养幼儿池塘后要漱口的习惯,树立讲卫生的意识。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盘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团团地围坐着,一起说说各种糖果的名称,糖果必竟对幼儿来说是相当熟悉的,一下子孩子们说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为了让幼儿有更深地了解,我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状,糖果的软、硬等特征。有的幼儿说 “ 是棉花糖,软软的,有的说“ 是棒棒糖,硬硬的 ” 。接着,我让每位幼儿去品尝桌挑选自己喜欢的糖果品尝,通过品尝,孩子们聪明地发现糖果含在嘴里会变小,味道 是甜甜的这些感知体验。 今天又正好是我园园长来我班下班听课,她听后也给我提出了意见,我也感觉到了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在教学上有点仓促,疏忽了,我应该让幼儿们从我的盘里挑一颗,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们说一说,选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状的糖味道是怎样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结果我是让他们过去品尝,回来时他们都快吃好了,我这时才问,因此孩子答不上来,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确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有点困难,以后我会注意的。 最后,我分组让幼儿们把糖果(糖纸)送回糖果小屋,这环节,孩子们 的表现非常棒。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 动2 / 2 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目标:

  1.感受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2.了解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本领会越学越多,激发幼儿喜欢长大的情感。

  准备:

  1. 收集幼儿婴儿时期使用过的物品,如:衣服、鞋袜、帽子、手套、等。

  2. 幼儿从婴儿到现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课件、摄像短片。

  过程:

  一.感受长大的变化。

  1.出示场地上的部分物品,引发幼儿兴趣。

  ·师: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幼儿选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尝试操作。

  ·师:桌上摆放了许多物品,请你们选一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儿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问:你用了哪些东西?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因为我们都长大了,小时侯用的东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观看PPT课件,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课件,观察小宝宝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

  ·师:你们发现自己长大了吗?怎么看出来我们已经长大了呢?

  2.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幼儿自由谈论: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长大。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学会了哪些本领。

  3.观看幼儿在园的摄像短片。

  ·师:原来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棒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幼儿园里的进步吧!

  ·小结:每个人都会长大,天天好好吃饭、睡觉、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的身体长大,好好学本领,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4.做健康操结束。

  ·师:你们喜欢长大的自己吗?长大了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活动以及在听了本组老师的讨论建议后,我的收获很多,现将自己的感受反思总结如下:

  1.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2.课件的运用上,同组讨论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如果我们一张张看完PPT课件后,再完整的欣赏一遍,给孩子一个更完整的感受,感受人从小长大的过程,效果也许更好些。对于目标“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也可以每个幼儿选2—3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设计做成一组PPT,连贯播放,感受别人的长大,同时也感受自己的长大,让幼儿学得更有兴趣。

  3.在材料准备上,虽然孩子们在第一个环节试试穿穿里非常感兴趣,玩得也很开心。但是也有小朋友提出来问老师给他们这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要干什么。如果这些小衣服、鞋子、帽子是开课班的孩子自己收集带来的,可能他们谈出的东西会更多。再通过现在的衣服和以前衣服进行比较,更直观形象的感受长大。

  以上几点是我比较粗浅的体会和认识,通过电教课的开课和研究,也让我去思考:电教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只要是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起到更好教学效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要经常动脑筋去想,去尝试。

  在此,我谢谢张老师和电教组的各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指导!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大家的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动】

  1、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2、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

  【活动准备】

  1、用色彩鲜艳不同地址的才来制作各种动、植物的卡通造型,便于幼儿黏贴、佩戴的卡通标志若干。

  2、幼儿用书第一册4—5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准备的各种标志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标志的特点。

  指导、协助幼儿将自己的标志贴到自己选择的杯子、床铺、个人柜子、床铺等物品上。

  3、游戏巩固幼儿对自己的'标志及物品的位置的记忆。

  游戏开始;教师分发幼儿所选标志的头饰给幼儿,放入欢快、活泼的音乐,提高幼儿的兴趣。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问:“小猫的主人是谁啊?”

  幼儿答:“我是小猫的主人。”

  “小猫的家在哪?”幼儿跑出一一指出自己的标志及物品,指对了其他幼儿给予鼓掌。指错了,大家一起帮助纠正,教师用语言给予鼓励。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能说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3、 知道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了解安全的简单的常识。

  活动重点:

  知道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了解安全的简单的常识

  活动难点:

  能说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课件

  2、玩具店场景:各种玩具若干件、桌子4张

  3、方向盘一个、红绿灯标志

  4、 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 提问:小朋友喜欢逛商店吗?(引导幼儿说出逛商店的心情)

  2、 提问:明明也喜欢逛玩具店,可是他怎么哭了?引导幼儿猜测明明哭的'原因。

  二、出示明明在玩具店的场景(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外出安全和自救的方法。

  1、出示明明在玩具店走丢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明明为什么会走丢?”“走丢了怎么办?”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幼儿说出外出的时候要紧跟大人、拉紧大人的手,并能说出走丢后的简单自救方法。

  2、出示陌生人要带走明明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明明应该怎么做?”

  提问:明明应不应该跟他走?应该怎么和叔叔说?

  通过讨论说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三、游戏“逛玩具店”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外出安全的重要性,能运用简单的自救常识解决问题。

  游戏过程:

  坐汽车出发(上车的时候不推不挤) 汽车开动(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遇到红灯停) 汽车停(下车时不推不挤/跟着老师走)

  1、 讨论集体外出时的规则

  (1)走路时要紧跟老师

  (2)乘车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 在玩具店买玩具时创设“陌生人接小朋友”的场景,引导幼儿运用自救常识解决问题

  情景:(陌生人出场)xx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教师:根据孩子的反应进行教育,知道不跟陌生人走,遇到不认识的人要及时告诉老师。

  3、 以“玩具店赠玩具”的游戏情境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在挑选玩具时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

  “玩具店的老板要把玩具送给小朋友带到教室里玩,请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挑玩具的时候要互相谦让。

  4、教师带领挑选好玩具的幼儿“开汽车”回到活动室。

小班社会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是 “夏天真热啊”,根据主题的总目标,我们旨在让幼儿感知夏天明显的气候特征,让幼儿知道一些使身体凉快的方法。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孩子们已经对自己是怎么找凉快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小动物们是怎么找凉快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结合了上一个主题《动物的花花衣》设计了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知道夏天很热,初步了解常见动物的一些找凉快的方法。 2、 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说说人是怎么找凉快的。

  1、 师:“今天真热啊!你们有些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起来?”

  2、 师小结:“找凉快的方法有很多,有吃的方面、有服装方面、有生活用品方面、有电器方面、还可以用一些小方法等等。”

  二、为动物宝宝找凉快。

  “今天有四个动物宝宝要来请你们帮它们找凉快”,看PPT。

  1、 第一个动物宝宝是小鸡,以谜语形式引出:“尖尖嘴巴,爱吃小虫。”请幼儿为它找凉快。 看PPT,小鸡躲在了大树下面找凉快。

  2、 第二个动物是狗,用梅花脚印引出小狗。引导幼儿为小狗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小狗伸出舌头散热。

  3、 第三个动物是牛,教师让幼儿听声音引出牛,引导幼儿为牛寻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牛在河里找凉快。

  4、 第四个动物是蜗牛,教师让幼儿猜测:“这个动物有一个背壳,软软的身体,爬起来很慢。”幼儿为蜗牛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蜗牛躲在壳里找凉快。

  5、回忆一下四个动物宝宝找凉快的.方法。“刚才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牛和蜗牛找凉快的方法。”边看PPT边讲述。

  三、引导幼儿再去发现其他动物宝宝找凉快的方法。 “

  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人找凉快的方法,而且还知道了四个动物朋友找凉快的方法。请你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帮其他动物宝宝找找凉快的方法,让它们也能有一个凉爽的夏天,好吗?”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教案09-28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认识自己教案06-17

小班社会我长大了教案11-04

【精】小班社会教案03-29

小班社会教案【推荐】03-28

小班社会《吃元宵》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