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29 09:48:2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歌

  执教者:张小燕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特征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课件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

  2、水果卡片(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水果,说颜色》

  1、教师设置情景《颜色娃娃找朋友》

  2、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说说水果的颜色

  3、请幼儿点击出示彩色水果

  4、教师出示幻灯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水果分类

  (三)、展示图卡,编《水果歌》

  1、教师创设情境《请娃娃做客》

  2、教师示范根据水果颜色特征编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4、师幼共同将仿编的儿歌念一遍

  (四)、师幼共同游戏,多形式朗读儿歌

  1、游戏《击水果》

  教师介绍玩法,部分幼儿上台游戏,练习儿歌

  2、听音乐《数鸭子》,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边听音乐边创编简单的水果歌

  (五)、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鼓励回家或把其他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2、在语言区放置其他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他们编《水果歌》。

  3、与家长沟通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他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体验成功的乐趣。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地。

  时间:20xx年11月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出亲切、活泼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身体动作来熟悉歌曲,培养唱歌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指木偶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难点:根据歌词和节奏大胆表现并迁移自己的情感与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指木偶,引出课题。

  二、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老师朗诵歌词并示范用两个手指分别为两个朋友做碰指、绕指、弯指关节活动。

  2、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试着玩手指游戏,教师边玩边念歌词。幼儿熟悉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继续出示新的手指木偶,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 幼儿自己边玩游戏边学唱歌曲。

  四、迁移情感,结伴游戏,完整地表现歌曲。

  1、幼儿与教师边玩边唱。

  2、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边玩边唱歌。

  3、 幼儿自由结伴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体验快乐的情感。

  4、 邀请客人老师边玩边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伴随音乐节拍边唱边表演。

  2、体验肢体律动和合作表演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初步熟悉歌曲,音乐光碟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看谁的耳朵灵,动作快。

  听教师发口令头发、肩膀、膝盖、脚 迅速指出身体相应部位。

  2、复习歌曲

  (1)听音乐完整演唱一边。

  (2)边念歌词,边拍出身体相应部位。

  重点练习第四、第八乐句词

  3、随音乐做律动。

  (1)引导幼儿根据前奏速度提示,追逐渐加快或放慢速度,并做律动,发现动作的`顺序性。

  (2)分组表演,提醒幼儿能够按节奏唱清楚第四、第八乐句歌词并伴表演。

  (3)集体表演

  4、创编

  歌词动作

  提问:除了拍头发、肩膀、膝盖、脚之外还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启发幼儿创编歌词动作,如 拍耳朵、肚子、大腿等。

  5、合作律动表演

  两人结伴,相对而站,随音乐节拍边唱歌边表演,根据歌词内容,两个人互拍对方相应部位。

  (备注:本教案大部分参考教师用书)

  活动反思:

  《头发、肩膀、膝盖、脚》是一首轻快、有趣、让人一唱就朗朗上口的歌曲,孩子们都很喜欢唱这首歌。这次的活动是让幼儿学会根据节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把歌曲表演出来。边唱歌边表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活动方式之一,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厚,活动参与性很高,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大胆创新动作,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不过就是在合作律动方面可能教师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幼儿有点放不开,这是在今后活动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小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苹果歌

  1

  一.师生围坐在“大苹果树”前开心交谈(2分钟)

  1.这是一颗什么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树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一起看看树上的苹果多吗?

  师:树上许多红苹果。

  3.红苹果真好吃,怎么让它来到我的篮子里?

  (师: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歌词提问。

  幼: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背景图了解部分歌词。)

  师:一个一个摘下来。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倾听教师和着旋律念歌词,引出并学说“多吃苹果身体好”。

  2.教师哼唱前面旋律,念出后半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多吃苹果身体好”。

  3.教师完整示范唱

  4.完整念歌词

  5.幼儿听音乐,熟悉歌词和旋律,师幼合作随音乐念歌词。

  (师: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歌词。

  幼:在音乐声中倾听歌词、感受旋律,在和老师的合作中提高对歌词的记忆。)

  6.教师幼儿尝试随音乐演唱

  学习用美妙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用甜甜的声音能让苹果变得甜甜的”引导幼儿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演唱。)

  (师: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乐意学唱、有表情地演唱。

  幼: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乐意学习用连贯自然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1幼儿园建购式课程《教师用书 小班》P108

  三.替换歌词,仿编歌曲(4分钟)

  1.出示背景图二(桔子树),引导幼儿观察。

  2.集体讨论:怎么唱可以让桔子也变得大大的、甜甜的。

  3.师生一起有表情地给桔子树献歌。

  4.思考:果园里可能还会有谁需要我们的歌声帮忙?

  (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水果的颜色,尝试替换歌词来演唱歌曲。

  幼:结合生活经验学习仿编歌曲。)

  四.运水果(2分钟)

  1.搬水果。

  (师:引导幼儿拉个圆圈,把装水果的大筐抬到“车”上去。

  幼:初步感受音乐在不同音区的'有趣特色,提高倾听积极性。)

  2.送水果。

  (师:以开火车送水果的形式带领幼儿巩固仿编成果。

  幼:在游戏中继续保持对歌曲的兴趣。)

  活动延伸:让幼儿把自己仿编的苹果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继续体验仿编歌曲的乐趣。 活动建议:班级里布置主题墙“好吃的水果”,教师有意识地和一些幼儿进行合作仿编,引导更多的幼儿喜欢主动仿编。平时和水果接触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和幼儿一起合作演唱,提高幼儿的迁移能力。

  附歌曲:

  1=C 4/4 5 53 65 53 |1 35 3 2 21 |

  树上 许多 红苹 果,一个 一个摘下 来。 5 53 65 53 |1 35 3 2 21 ||

  我们 喜欢 吃苹 果,多吃 苹果身体好。

  苹果歌

  游戏

  游戏:水果蹲

  目标:1.学习游戏的玩法,记住自己扮演的水果角色.

  2.能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图片,认识各种水果

  二、扮演水果,学习游戏玩法

  1.佩戴水果头饰,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水果。

  2. 学念儿歌玩游戏: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

  3. 扮演的小朋友要边做蹲的动作边念儿歌。

  4. 幼儿按念到的儿歌有顺序的按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三、水果宝宝累了,回家休息

  1.跟音乐放松运动,伸伸手臂,抖抖退,结束游戏

  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尝试自愿选择角色,学习角色间的互动。

  2.坚持在自己选择的角色区游戏,不随意串区。

  3.游戏结束自觉整理玩具。

  活动准备:各活动区的操作材料。(此次重点放在娃娃家,各班根据自己班的角色区设立情 况开展)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各活动区的要求。(5分钟)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不拿着自己区域的游戏材料随意走动。

  3.重点说明娃娃家的玩法。

  二、幼儿游戏。(20分钟)

  1.教师引导同一个区角的幼儿互相交流,各个角色区的角色之间可以互相走动(如去做客、去医院看病、去小餐厅吃饭、去小商店卖水果)。

  2.重点指导娃娃家:提醒娃娃家爸爸妈妈用制作水果拼盘招待客人。

  3.提醒幼儿不要随意串区。

  4.整理游戏材料。

  三、讲评。(5分钟)

  1.对娃娃家的幼儿重点讲评。

  2.对有初步合作意识的幼儿表扬,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玩具分享:

  目标:能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能跟同伴分享;培养分享意识。

  过程:1.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介绍玩法。

  2.幼儿游戏,引导积极主动分享,并能保管好别人的玩具。

  音乐游戏:水果在哪里

  活动目标:能根据自己所拿水果卡片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准备常见水果的卡片,幼儿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拇指,你在哪里》

  二、游戏:水果在哪里

  1. 将水果名称替换《大拇指,你在哪里》歌词,集体演唱歌曲两边。

  2.教师唱歌曲的前四小节,拿着相应水果的幼儿边接唱后四小节,边高举卡片,师生共同检查所举卡片是否正确。

  3.幼儿互换水果卡片继续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双音。

  2 .理解记忆歌词, 并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3 . 体验与表达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板凳》课件、《小板凳》图谱活动过程:

  一、导入客人话题,引起兴趣。

  (1) 教师: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

  (2) 教师:今天有一个明明家也来了客人,请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3) 观看《小板凳》课件。

  二、 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明明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是怎么做的?

  ( 2 )听老师范唱。

  教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听到的,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贴相应的图片,幼儿听出来的少的话,教师第二次示范唱。)

  ( 3 )跟随音乐学唱教师:你们把图片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师:小朋友叫小板凳别怎么样?(别歪)阿姨夸谁好乖乖?重点学唱一字双音,如 3 3 5 “板”字的唱法。

  ( 4 )幼儿看图唱。

  教师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多次演唱歌曲。

  ( 5 ) 讨论:怎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招待客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开心,脸上微笑)

  ( 6)创编动作,幼儿进行表演唱。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看,又有谁来我们家做客了?(叔叔、爷爷、客人老师、奶奶)幼儿在教师的动作提醒下表演唱。

  活动反思:

  每一次的教研课都是一次锤炼,每一次的评课都让自己受益匪浅。在这次的《小板凳》音乐歌唱活动中我收获有以下几点。

  歌唱活动重在“唱”但唱的时间要把握好。

  小班的歌唱活动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提点。有休息、有放松的交替歌唱。不可从头唱到尾。要遵循先老师—师幼—幼幼的`结构层层递进。在创编儿歌的部分我只注意到了幼儿间的交替唱,忽略了老师的唱。时间上显得太长。

  统筹全局,注重细节。

  在细节方面做得很欠缺。首先,没有提起打印教案,其次,在范唱过程中要求幼儿立腰拔背、微笑。

  而自己范唱中没有站起来范唱。最后,在创编环节中图片准备不充分。当幼儿提到阿姨、奶奶时没能及时拿出图片或画出图片。

  提问准确、精炼。

  在歌唱中过多使用“请你们来试一试”此类话语。略显啰嗦。

  切记虎头蛇尾的结局。

  在结束环节因为最后一个词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此类叠词转换成“老师”一词。导致结束部分显得杂乱。

  总之,教研是一个年轻老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每次的反思让我们离成功个更进一步。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会在幼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日成为优秀幼儿教师中的一员!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24

小班音乐教案06-24

小班音乐教案袋鼠03-03

小班音乐夏教案12-20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15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

小班音乐教案《理发》09-21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2-25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11-11

小班音乐蘑菇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