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11 13:37:4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锦集七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分析:

  我班幼儿探索欲望较强,对动手操作、变魔术之类的活动比较感兴趣,为满足幼儿的这一兴趣,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乐在其中,自然而然习得知识。此活动通过以下几部曲让幼儿了解到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颜色。一、以幼儿熟悉的动画片人物“海绵宝宝”的求助,引出课题;二、围绕“海绵宝宝”的求助,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操作,了解到三原色红、黄、蓝中任意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颜色;三、幼儿练习配色涂画,为“海绵宝宝”解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魔术”,使幼儿知道三原色红、黄、蓝中任意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颜色。

  2、幼儿通过实验用蜡笔配色、涂画,探求颜色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蜡笔若干;幼儿人数的白色画纸及画有一盘水果轮廓的画纸;一些透明杯、水、红黄蓝三色广告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以“海绵宝宝”的求助引出课题

  昨晚我做了一个“海绵宝宝”的梦,海绵宝宝在梦里告诉我说:蟹老板要他完成一项工作,如果完不成就不要他在蟹皇堡工作了,海绵宝宝听说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于是就请章鱼哥帮忙送了一个橙色的神秘口袋来我们班。(让我们来找找这个神秘口袋在那里,哦!在这里“神秘口袋”。)让我们来看看口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有红、黄、蓝三种广告色、蜡笔、水彩笔,还有纸条裹好的一些轮廓画。)哟!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说:中一班的小朋友,我是海绵宝宝,蟹老板拿了这些颜料给我,要我把这些水果涂上颜色发给顾客们,蟹老板说了顾客最喜欢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绿色的西瓜,你们愿意帮我的忙吗?

  1、复习三原色。

  2、个别幼儿大胆尝试配色

  (二)、做变色游戏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看看我面前的三杯水会变成什么颜色?”

  教师:将红和黄混在一起,变成橙色。

  将红和蓝混在一起,变成紫色。

  将黄和蓝混在一起,变成绿色。

  (教师操作完毕后,由幼儿口述教师如何配色的,同时在杯上贴上相应的三原色颜色圆片。需要的颜色已经变出来了,那我们能不能用水彩笔来配色涂画呢?)

  2、幼儿口述配色方法,教师用水彩笔进行范涂。

  (要求轻涂,不超过轮廓线。)

  (三)、幼儿实验配色,并涂画

  1、幼儿在白纸上尝试用蜡笔配色。

  2、个别配好的幼儿口述,教师示范用蜡笔配色涂画。(要求涂抹均匀,不要超过轮廓线。)

  3、幼儿继续练习配色并涂画,教师随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4、幼儿作品欣赏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通过帮“海绵宝宝”的忙,学会了用三原色红黄蓝配出颜色橙紫绿,并帮海绵宝宝完成了工作,海绵宝宝非常感谢你们,他希望中一班的小朋友变得更聪明、更漂亮,你们高不高兴呀!看这是什么?海绵宝宝带给你们的礼物,哇!美人志!(好下边请小朋友们把蜡笔和海绵宝宝的画带上来,送到他的神秘口袋里,因为蟹老板已经叫海绵宝宝交画了,顾客们马上就要来了。交了的小朋友,领着美人志就可以出去看看我们幼儿园里除了红黄蓝橙紫绿还有些什么颜色?呆会儿告诉我![好!现在第一组的上来交-----])

  活动反思:

  色彩是直观地,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本人让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调色活动中感受颜色的多变,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关注,同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让幼儿对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在配色活动中,也让幼儿对科学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色、配色,幼儿兴趣浓,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给幼儿操作调色的活动时,我没能充分地引导和组织幼儿探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得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操作上,没能达到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

  2、初步了解昆虫和植物的关系,对奇妙的植物世界常产生兴趣,感受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开满桃花的树)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花瓣纷纷掉落的桃树)这棵树怎么了?

  幼儿:生病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被风吹了……

  幼儿:很伤心﹑不开心﹑糟糕

  二、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到底是怎么呢?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故事《小桃树的秘密》,答案就在里面。

  教师:小桃树有哪些好朋友?(幼儿回答)

  幼儿:小猴﹑ 小兔﹑ 小鸟

  教师: 对了,小猴、小兔、小鸟都是小桃树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来看望小桃树,和小桃树做游戏,所以小桃树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小动物的眼睛。

  教师:小猴发现桃树"病"了以后,他认为是谁伤害了小桃树?

  幼儿:蜜蜂﹑蚯蚓………

  教师:大家想到了请谁来为小桃树看病?

  幼儿: 啄木鸟

  教师:啄木鸟来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是帮小桃树松土,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采花蜜的时候也给是小桃树传了花粉,没有他们的帮助小桃树可能还不能结出桃子呢。这也说明了,许多昆虫是植物的朋友。

  三、花园里的秘密

  教师:花园里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

  教师: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做什么?

  幼儿: (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酿蜜。制作成我们爱吃的蜂蜜)

  教师:桃树和花草们为什么要感谢它们?

  幼儿:因为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是帮小桃树松土,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采花蜜的时候也给是小桃树传了花粉,没有他们的帮助小桃树可能还不能结出桃子呢。帮助小桃树更好的生长。

  教师:你喜欢这个花园吗?为什么?

  幼儿: 喜欢

  幼儿:不喜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要是你在花园里,你愿意做谁?

  幼儿:小鸟﹑小兔﹑小蜜蜂﹑蚯蚓﹑小猴﹑啄木鸟………(幼儿自由回答)

  四、小组合作与探究

  教师: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教师:选取其中一组进行展示与分析。看看这一组小朋友写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许多昆虫是植物的朋友。所以小朋友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活动延伸:

  教师:你知道植物的朋友还有哪些?它能帮植物做什么?

  教师:回家画一画花儿的好朋友与敌人。

  教师: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关于昆虫对植物的帮助,回家完成剩余的"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个学期,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玩具分享区,大多数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有电动玩具、会响的玩具、发条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玩具的种类五花八门,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玩具世界里。可玩终归是玩,得让孩子们对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啊,为此,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玩具总动员,旨在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特点,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种类。

  2、学会电动玩具安装电池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电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发条玩具等。

  2、不同型号的电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操作

  教师引导: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玩具,请小朋友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幼儿自由挑玩具玩,教师及时引导孩子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讨论与交流

  教师引导:通过相互介绍,帮助孩子梳理经验,使孩子更加明确玩具的种类

  1、师: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开关的,打开开关就可以玩了。师: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自己动起来了呢?幼:因为有电池。师:原来新电池里存了许多电,玩具装上新电池后,我们打开开关就通电让玩具动起来了。还有谁的玩具也有开关,装了电池?

  小结:我们把这些有开关装了电池的玩具叫做电动玩具(出示字条‘电动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拧一拧后它就会动了。师:为什么拧一拧它也会动呢?原来玩具里面装了发条。还有没有别的玩具不装电池也能让它动起来?

  小结:我们把这些里面装了发条,需要拧一拧、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发条玩具(出示字条‘发条玩具’)……

  (三)幼儿探索

  价值分析:让幼儿实践操作,激发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发现装电池的正确方法。

  1、师:看,老师今天还带你来了一个电动玩具,让我也来玩玩看。(装了废旧电池,老师打开开关,玩具没有反应)咦?打开开关了电动玩具怎么还不动呢?

  幼:电池没电啦,换个新电池。师:那该怎么换呢?

  2、出示各种型号的电池,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3、给电池排排队吧,你想怎么排?请个别幼儿尝试,说出排列方法从大到小或从粗到细、从高到矮。

  4、那老师的这个玩具需要换怎样大小的新电池呢?幼儿观察找出一样大小的电池。

  5、电池该怎么装进玩具肚子里呢?电池的两边一样吗?

  6、请两位幼儿一组,为电动玩具装电池。

  7、教师巡回指导,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带顶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样装配电池的。

  9、小结:给电动玩具换新电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样的新电池,安装的时候注意电池方向要正确。

  (四)保护电动玩具

  价值分析:知道节约用电池,用完电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1、电动玩具真好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电动玩具?

  2、小结:如果电动玩具长时间不玩,应该把电池取出来,不然时间长了电池的电力会消失,电池用完后不能乱扔,要放到专门回收电池的回收点。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教案出自:幼儿园教案网)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2.找出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构成的事物 3.萌发对图形能够组合成不同事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大小图片若干,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基本特征

  1、请出正方形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袋,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谁要来摸一摸里面是什么好东西。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摸出袋子里的图形。

  教师:他摸出来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儿:正方形

  教师:正方形有几条边呀,请小朋友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角呀,请一个小朋友摸一摸并且告诉我们

  幼儿:有4条边,4个角

  教师:小朋友们一起念: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我有4个角,我的边一样长,所以我是正方形

  2、请出长方形

  教师:现在老师要从第二个魔法袋里请出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图形呀

  幼儿:长方形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正方形,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长方形吧。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教师顺着长方形的边一条条的摸,增强幼儿的直观形象感)

  幼儿:有4条边,4个角

  教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那这个图形不是正方形吗,为什么会是长方形(教师拿出正方形跟长方形,请幼儿做出比较)

  幼儿:长方形的四条边不是相等的(幼儿用手指出上下两条边是相等的左右两条边是相等的)

  教师:小朋友们发现我们的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面的两条边相等

  3、请出三角形

  教师:小小的魔术袋里还有什么图形呢,在请一个小朋友摸一摸(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摸出三角形且请他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询问其他小朋友该幼儿说的对不对,有什么不同意见)

  教师: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教师顺着三角形的边一条条的摸三角形的`角一个个的点)

  4、请出圆形

  教师:老师的魔法袋里还有一个图形,我们摸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图形(教师从袋子里掏出圆形)圆形有什么特点呢

  幼儿:圆形没有角 教师:圆形有没有边

  幼儿讨论圆形有没有边,教师引导幼儿圆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二)、寻找隐藏在图片中和周围环境中的图形

  教师:图形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看图形宝宝在哪里(教师打开ppt课件,展示儿童简笔画如小鱼、小鸡、花等)

  幼儿根据教师呈现的ppt上的图片找出图形藏在图片的哪个部位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你们都能把图形找出来了,那你们能不能找找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些图形(教师启发幼儿寻找,比如窗户是长方形、镜子是正方形等,教师可以让幼儿放学后回家找一找家里有没有图

  (三)、拼有趣的图形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事物都是用图形拼出来的,我们用这些图形来拼你想拼的图案吧(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图形,教师指导幼儿拼图案,比如用长方形跟几个三角形拼成一棵雪松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摆放位置的影响,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装有几何图形的信封若干、包含有梯形的几何图形贴画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复习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引出梯形。
  "小兔子的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提示孩子举手发言)
  总结:这是一座特别的房子,都由几何图形组成的,有梯形的房顶,圆形的窗户,正方形的身体,长方形的门和正方形的门,在黑板上一一出示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二、观察图形
  (一)、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大家仔细看看梯形是什么样子的?""和长方形相比呢?" 总结:原来梯形有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不一样长,左右两条边是斜的。
  (二)、情景,找一找梯形"小兔子的家周围有梯形吗?有几个?"引导幼儿找一找,数一数。
  (三)、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梯形变换梯形的位置,(拿梯形教具演示)让幼儿明白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斜着放、随便朝那边放,它还是梯形。(课件展示不同摆放位置的梯形)。

  三、游戏操作
  (一)、找一找、贴一贴小兔子设计了一条漂亮的几何图形的路,请小朋友帮小兔子把路铺好,从信封里的几何图形中找出梯形,铺在梯形的砖上,要注意有的梯形宝宝是经过变魔术的,其他的图形归类放好,师幼找错纠正。
  (二)、走一走小兔子的路铺好了,我们一起去找小兔子郊游吧,大家排好队,踩着梯形的砖铺路,一起去郊游(游戏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