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29 19:17: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美术教案集合5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2.学习一些制作贺卡的方法,感受为他人送祝福的快乐。

  重点:用自己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表达祝福。

  解决策略:请幼儿观察不同的贺卡的特点,鼓励他们向周围的人表达祝福。

  活动准备

  1.贺卡图片若干。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工具。

  活动过程:

  一.贺卡真美。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贺卡图片,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贺卡,这张贺卡有什么特点。

  二.贺卡表心意。

  1.你想送谁贺卡?

  2.讨论给亲朋好友的贺卡中送去怎样的祝福。

  师总结:如给新年老人的贺卡中,可以画一画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给长辈的贺卡中,可以从健康、工作等方面表示祝福;给好朋友的贺卡中,可以从友好这方面去祝福,等等。

  3. 讨论如何做张精美的贺卡。

  (剪贴、斯贴、画)(若幼儿想出的方法较局限,则再观察各种贺卡图片,让幼儿自己发现。)

  4. 学习一些制作贺卡的方法。

  教师可适当演示一些装饰图案、撕贴技巧等。

  三.做张精美的贺卡。

  1.幼儿讨论准备做怎样的贺卡?你想给谁送贺卡?幼儿自由选择制作贺卡的材料及方法,如用彩纸剪贴、撕贴等。

  2.幼儿制作贺卡,教师巡视。

  3.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贺卡上表达自己对收卡人的祝福,帮助个别想写字的幼儿写上祝福的话,如祝爸爸妈妈更年轻,祝爷爷奶奶像老寿星,等等。

  4.欣赏自制的贺卡。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的美劳区继续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大胆制作不同的贺卡。

  美丽的帆船(中班美术)

  一、活动名称:美丽的帆船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

  1、“大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大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美术教案 篇2

  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点画小鱼的不同花纹,感受点的变化美、图案美。

  2.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感受点彩这一作画技巧的与众不同。

  3.在操作中体验点彩活动的乐趣。

  准备:

  1.点彩大鱼;鱼幻灯片。

  2.用浅色卡纸剪成的鱼若干;大、小棉签、彩色圆纸片、颜料、胶棒等。

  过程:

  一、初步感受点彩画由点成面的造型和用色特点

  1.出示彩色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老师带来了一只神奇的魔术袋,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2.逐一打开魔术袋上的小门,引导幼儿观察点彩大鱼的局部,发现图案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感受其造型和用色特点。

  (1)教师打开第一扇小门,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许多点点出一个圆)

  师:你看到什么?这些点点组成了什么图案?

  (2)教师打开第二扇小门,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变化。(许多点点出图形组合)

  师:这次你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请幼儿打开第三扇小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和色彩变化。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打开最后一扇小门,看看这次的点点、图案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由各色各样的点组成的图案,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小点点们真能干,你猜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二、寻找大鱼身上由点组成的图案

  1.出示完整的“鱼妈妈”,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由点组成的图案。

  师:神奇的魔术袋里到底藏着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原来是漂亮的鱼妈妈。

  师:鱼妈妈身上有许多小点点,她是一条漂亮的斑点鱼。

  2.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斑点鱼,进一步感知点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点点在漂亮的鱼身上还变出了什么?(边播放幻灯片边和幼儿一起欣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组成各种图案。

  师:如果请你用点点来变一变,会变出什么呢?

  三、尝试创作点彩画

  1.引出鱼宝宝,交代任务。

  今天鱼妈妈还带着它的宝宝一起来到我们班。她想请你们也用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点给鱼宝宝变出各种美丽的花纹。你想帮鱼宝宝用点点变出什么好看的花纹呢?

  2.出示操作材料。

  老师准备了大小不一样的棉签、颜料、小棍、彩色圆点、胶棒等材料。你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怎么用它们变出点点和美丽的花纹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四、展示和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鱼宝宝哪里最漂亮。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活动(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毛线团(美术)

  活动目标:认识油画棒,使用油画棒进行画线活动。

  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各种线条

  物质准备:油画棒、垫子、图画纸(有小猫的图案在上面)

  活动过程:

  1、出示油画棒,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老师示范油画棒的使用方法,小朋友模仿。

  3、出示图画纸,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朋友,小花猫,小花猫哭了,为什么呀,他的玩具毛线团不见了,小朋友愿意帮他找一找么?

  4、自由绘画毛线团。

  5、展示我们的作品。

  二、户外活动

  1、集体活动:藏猫猫目标:

  (1)知道户外活动时,不离开老师。

  (2)能听从老师的口令。

  过程及指导:

  (1)教师蒙住自己的眼睛说:"藏猫猫,藏猫猫,我的眼睛看不见。睁开眼,瞧一瞧,哪个孩子回来了?"

  (2)反复练习几次游戏,并逐步加深游戏难度。

  (3)模仿练习:听老师的要求,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动作。

  2、分散活动:大型器械准备:大型玩具,手头玩具等指导要点:

  (1)教师注意安全,注意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到别处玩,及时请幼儿回来。

  教学反思:

  幼儿对毛线团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交流碟片的用途,知道废旧的碟片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碟片的形状特征大胆想象制作各种有趣的动物,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收集各种废旧碟片带到幼儿园。

  2、教师制作1个废旧碟片制作的小猪。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提问引出主题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出示废旧碟片并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二:老师出示示范作品小猪,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幼儿分组创作

  1、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2、示范创作方法--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废旧碟片改造的基本技能、常规。

  3、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4、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发挥,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四: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小猪送到小兔的商店。

  反思:

  在活动中我能运用教具很好地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并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鼓励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表演的快乐;通过表演,促进幼儿良好合作能力的养成。虽然在合作表演环节个别幼儿表现的不那么尽人意,但整体还是挺好的,能达到预期目标。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讲的课的名字叫做《平平稳稳》。

  下面我先给同学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大家要仔细观察,看看所有这些图片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的特点呢?来,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播放图片 具有对称特点的建筑、生活用品、玩具等)

  这个是什么?

  这个又是什么呢?

  …………(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互动起来,起到热场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图片看完了,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图片上的东西是不是大家都见过啊?

  那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说一下,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和这些图片上的东西类似的物品还有哪些。注意哦,同学们首先要总结出刚刚那些图片上的物品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大家仔细思考,提示一下,要结合我们今天所讲的课的题目哦。

  给大家半分钟的考虑时间,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我。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你的思考成果。(若干同学回答)

  好,刚刚几位同学说了自己思考的成果,那么其中有很多物品都具有和刚刚那些图片上的物品一样的特点,那么这个特点就叫做——对称。

  那么有同学就要问了,什么叫做对称,对称的东西又有哪些特点呢?对称的物品又带给人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刚刚给大家看过的那些图片。

  (播放之前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在每一幅图片上的物品的正中央画一条直线,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对,直线的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形状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上有一个变化。那么我们沿着中间的这条直线将每一个物品的图片对折,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是不是图片两边的图案是重叠在一起的啊。还有另外一些图片,把他们依据中心点转动,是不是也能重合啊?

  没错,具有这样的特点的物品,都是对称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称的意思。 大家都明白了吗?

  那么下面我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一组图片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有人得出结论了吗?

  我们看到了,这些图片并不是均衡的,那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下面我们拿两幅图片来对比一下。

  (第一幅:海面上,画左是一艘大船,画右是三艘小船 第二幅:画左是一艘大船,画右是一艘小船)

  这两幅图片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呢?

  是不是感觉第一幅图片比第二幅图片有更加整齐平稳的感觉啊?

  同学们,让我们有这种整齐、平稳的感觉的`正是均衡这种特点。

  画面的左边和右边的物体面积大概相同,基本就会给我们大家带来这种均衡的感觉。虽然画面左右不对称,但是给我们的视觉上感觉是均衡的。

  我这里还有一组图片,这些图片里有些是对称的,另一些是均衡的,我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哪一些是对称的,哪一些是均衡的。(请同学来区分)

  好,既然同学们都明白了,那么下面,我们就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分别写出四个对称的物品名称,并且描述出两幅均衡的画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同学们回答完毕)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不错,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手来,亲自做一些对称、均衡的美丽图画吧。

  同学们可以使用绘画、剪纸、拼贴等各种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开始吧。

  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4

美术教案03-15

小班美术教案06-19

幼儿美术教案11-17

儿童美术教案07-28

蔬菜美术教案01-17

大班美术教案11-03

中班美术教案11-03

美术活动教案11-03

有关美术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