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时间:2023-05-15 17:27:39 教案 我要投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

  2、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二、吟读诗歌,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用“/”划出节奏,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下加“△”标出韵脚。要求节奏读得分明,韵脚读得响亮,读出延长音。

  2、我们找一名同学读一遍,注意刚才的要求。

  正音。“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

  明确诗歌韵脚的变换。

  3、齐读一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特有的韵味。

  三、品读诗歌,读出感悟

  1、读好诗歌还需懂得诗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疑难处标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读完这首诗歌,秋风破屋,夜雨屋漏,作者辗转难眠,遥望广厦的情景像四幅画面浮现在我们脑海。

  2、圈点勾画做批注

  (1)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歌的语言也堪称典范,请同学们深入字里行间,品味语言,圈点勾画作批注,可就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写下你的感悟。比如“诗中—————————写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或“从诗中————————————————————————里,我读出了————————————————————————————————————。”

  举例:“怒号”一词用得好,用拟人手法写出风吼如雷,震天撼地,传达出风云突变,狂风骤至的天气变化,正因风力之猛才卷起屋上三重茅草,风力愈大,屋破愈惨。

  现在同学们细细品读,写下感悟,一会我们交流。

  (2)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

  重点赏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

  问: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这里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他真的认为“群童”是强盗吗?他叹息什么?

  这一富有戏剧性的镜头,把诗人焦灼的心情写得形象逼真。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想秋风无情,竟将屋顶的茅草掀去,这怎不让诗人痛惜万分呢?大风把茅草吹得到处乱飞,诗人要想收集,犹如火后拾炭;何况风还在刮,草还在飞,他又能抓回多少呢。

  这一风中夺茅的插曲,作者意在表现爱茅如命的心情,而非诬蔑群童“为盗贼”的行为。虽然诗中用了“群童欺我”、“忍能对而为盗贼”等带有贬意的语句,可是其中的感情,全出于“惜茅”,而非源于“恨童”。

  他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叹无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叹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损船偏遇顶头风,破屋又遭连夜雨,诗人在叹息声中,又迎来了新的灾难。“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诵读指导:重读“欺、忍能、公然”,“呼——不得——””读出焦灼之情,“叹息”延长读得无奈,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问: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如铁的棉被中你读出了什么?娇儿恶卧烘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无眠的雨夜,作者想到些什么?

  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

  “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是说小孩子不好好睡觉,不是一般的“睡态不好”。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上地下已是雨水漫流,秋风秋雨冷飕飕,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铁”,陈年败絮,又硬又冷,小孩子怎么经受得了,哪里能酣然入梦。他们在那里乱踢乱蹬,陈旧不堪的被里子也给蹬裂开了。“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诗人在想什么?诗人自从社会动乱以来,国家安危常燃烧着他的心,民生疾苦常煎熬着他的.胸,使得他经常失眠。如今身在屋内,抬头见天;躺在床上,身边有水,眼看小儿都难入睡,自己又怎能合眼。抚事感时,万念交集,自然通宵不眠了。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捱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诵读指导:环境阴沉,压抑,读出凄苦之状,重读“何由彻”,痛苦中的爆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问:诗人没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却想到广厦万间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一种情怀?我们原来学过的杜甫诗作中有没有类似的表现?

  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由个人遭遇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是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很多诗作中都能看到。比如我们曾学过的比如《春望》描写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愁苦;《石壕吏》中目睹老妇一家的遭遇而哀伤。还有“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

  诵读指导: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重读“安得、千万、大庇、天下、俱、何时、独、死”,其中“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呜呼”“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要读得坚定有力。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3、老师配乐范读。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老师给同学们配乐朗诵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四、创读想象,再造意境

  1、这首诗歌的画面感很强,读后身临其境。我们都曾经看过电视诗歌散文,配合音乐和画面诵读诗文,让凝固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们为这首诗制作电视诗歌,我们不用画笔和乐器,而是用我们的嘴巴将你的设计描绘出来。

  要求:任选诗句,大胆地展开想象联想,运用恰当修辞,将情节、画面、动作、声音等根据自己的见解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再现了诗歌意境。

  举例:第一句

  (呼啸的狂风自画外传来)昏黄的天底下,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好像随时被狂风卷走。秋风把屋顶上的茅草大把大把撕下,狂笑着扔向空中。茅草无助地漫空奔走寻找落脚之地,有的紧紧抓住高高的树梢,惊魂不定;有的跌落进深深的池塘,随机没了影子;有的扑向江对面的岸上,被风裹挟着满地滚爬。

  2、交流评价。

  3、想象是欣赏诗歌的翅膀,借助想象,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茅屋这方凄伤之地,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结语

  “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让我们齐声背诵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会诗人精神和作品魅力同样的不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诵读指导

  2、 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唐师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展示课件:杜甫简介 写作背景 题目)

  二、 整体感知

  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 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

  3、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 品味语言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 思考诗歌的意旨。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6)对比一下,那么她是不是范仲淹心目中的故仁人呢?

  四、小结

  1、课堂小结。

  2、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重、拖音)

  3、学生借鉴录音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诗歌内容。

  4、学生共同朗读。

  五、能力拓展

  赏析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六、作业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诵本诗并背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典诗歌更离不开诵读,以读贯串课堂始终,以读促解。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创设诗歌学习氛围,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自然不是一件喜事,诗歌笼罩在一种悲的氤氲下,所以我所选的幻灯片背景大多是淡色调,目的是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张幻灯片在诗人杜甫处链接了二胡曲〈〈月夜〉〉,(上课前打开,根据需要可随时关闭)凄凉的乐曲把学生带进诗歌学习的特定情境中。第二张幻灯片是介绍杜甫生平,导入新课。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人们叫他“诗圣”。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春望》。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下一张幻灯片,解题。这张幻灯片下面有一个小喇叭,插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朗诵,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学生出声读,带着第三张幻灯片上的问题指名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下一步进入到赏析环节,配合着多种形式的读,我后面的五张幻灯片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以独立思考及交流讨论的形式付诸实施,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完成问题,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

  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设计了补充杜甫的《又呈吴郎〉〉这首诗。教师可作如下讲解:《又呈吴郎〉〉这首诗几乎谈不上什么写作技巧,纯粹是一片真情。杜甫由于贫困,不得已把草堂转借给了一个吴姓的亲戚。临走还想着去年前来打枣的一个老妇人,特意写诗让吴姓的亲戚老妇人来打枣时对她尽可能的温和些。自己已走投无路了,还想着一个老妇人,诗人总是这样先人后己,使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努力为别人撑出一片树荫,苦苦的为别人遮风挡雨。

  补充爱国诗句,使学生明白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正是他们的忧国忧民,中华民族这条巨龙才走到了今天,如今美丽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高楼,使人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在今天已成为现实。

  “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陕西民歌中也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为了使学生对杜甫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以自查资料的方式完成作业,学会用多种工具搜集所需信息,然后根据需要整理,通过写作,实现与诗人的对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4

  教材分析: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的用词;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杜甫的精神、情怀。

  教学设想: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背景·导入

  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命运坎坷。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识,初步感受诗人感情。 1、激发学习兴趣;

  2、为阅读教学准备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识。

  二、感知·定向

  1、范读课文;

  2、明确学习重点:

  细节描写

  朗读训练

  思想意义

  3、解析“学习重点”,导入下一教学环节。

  听读;

  注意字词读音;

  整体感知全诗。 1、使学生了解全诗概貌;

  2、加强阅读目标定向。

  三、诵读·品味

  1、辅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重音、动词;

  2、提问:

  “怒号”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卷”换成“吹”、“刮”行不行?

  3、引导想象:

  后三句中描绘的景象;

  诗人当时的模样。 1、学生朗读;

  2、回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的凶猛气势;“卷”字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3、想象、表述、概括。 使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描绘的生动,并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并辅导;

  2、第二节写什么?

  3、“归来倚杖自叹息”,“叹”的是什么?

  4、评价诗人的.“叹息”。 1、朗读;

  2、概括:“群童抱茅”

  3、讨论回答:“叹”的是:天公无情毁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 抓住诗人之“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难点。

  1、范读第三小节。

  2、字词辅导:

  俄顷、向、黑

  布衾、恶卧、彻

  3、提问:

  “铁”换成“石”行不行?“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小节写什么? 1、参照注释理解字词;

  2、答问:

  “铁”字说明被子的硬、冷、脏,且押韵;

  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3、齐读这一小节;概括:“长夜沾湿” 本节难理解词语较多,且又富有表现力,是以把它们作为使学生理解诗人长夜难眠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1、提问:为何还要写第四小节?

  2、分析:本节大意;

  展示同一题旨的诗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万里裘,裹盖四周垠。天下无饥寒,温暖皆如春。”……

  评价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提问:第四小节怎样概括? 1、答问: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齐读这一小节;

  3、概括:“推己及人” 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将教学导向深入,提升“这一节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潜在探究热情,为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做铺垫。

  四、整合·小结

  1、设疑:

  第四小节的用韵、诗句的长短、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

  歌行体的特点;思想意义。 思考、答问:

  第一小节押“ao”韵,后三节换韵;前三节以七言为主,第四节变为长句;前三节叙述,第四节抒情。 分析后进行整合,使学生了解文体常识并对全诗产生完整的印象。

  五、巩固·延伸

  1、课内练习:

  选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2课外作业上:

  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

  将这首诗改写成文。

  1、答问;

  2、课外作业建议分组完成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1、巩固、拓展;

  2、试图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飞跃。

  备课小结: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受“研究性学习”的启发,设计了一些相关环节,虽有“效颦”之嫌,但还是想以此作一点尝试。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一、秋风破屋

  如闻其声

  风

  如感其形

  二、群童抱茅

  天公毁屋 叙

  叹群童顽皮

  黎民困苦 事

  三、夜雨沾湿

  布衾似铁

  苦屋漏床湿

  长夜难眠

  四、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抒

  忧

  心怀天下 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情感目标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学情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02-20

【精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三篇04-28

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篇05-06

以歌为话题作文11-09

对韵歌教案10-11

量词歌教案10-01

《场景歌》教案10-01

《螃蟹歌》教案02-08

《卖报歌》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