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8 11:39:3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

  2、学习4的加减法。

  3、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室。

  1、教师引导语:"今天邹老师要开着小汽车搭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跟随我来吧。

  2、"瞧瞧,我们来到哪里了?"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农场"。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场。

  二、学习4的加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进入马棚,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1+3=4,教师引导幼儿看算式,交换其中两个数,得数不会变,还可以怎么列算式?大;考吧.幼,师网出处3+1=4,教师告诉幼儿,交换前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的得数不变,这种方法叫加法交换律。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继续往前走,来到奶牛栏,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2+2=4,

  三、学习4的减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来到羊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1=。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鸡舍,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2=2.

  3、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猪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3=1.

  四、游戏"给动物喂食",复习4以内的加减运算。

  1、播放课件,"因为农场里太多动物了,饲养员实在忙不过来,请我们帮他给动物们喂食,你们愿意么?"请幼儿观察画面,并说出有哪些动物需要喂食,它们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戏规则:根据动物要吃的食物,给动物喂食,没种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只要把算式题算出来,可以给所需要的动物喂食了。

  五、送动物们回家,复习4的加减运算。

  播放课件,"天晚了,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帮饲养员把动物们送回家吧。"幼儿观看图画,每个动物的家都有一把锁,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把动物身上的密码解开了,动物们就可以回家了。

  六、结束活动:

  天快黑了,我们也要结束一天的农场生活了,开着我们的小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认识,理解符号含义。

  2、操作课件,学习用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河马嘴巴的形象。

  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瞧,有一只小河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还是一只贪吃的小河马,吃东西时,大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

  (二)结合课件讲述,知道河马大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

  1、河马爸爸妈妈送食物,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妈妈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盘子里有*个?一个盘子里有*个?小河马说:我要吃多的那盘,是哪个?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爸爸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爷爷奶奶来喂它,食物来啦,香蕉一样多,这下小河马不知道要朝哪边张嘴巴了?小河马闭起嘴巴。(出示已经学过的=号)

  2、小动物送果实,幼儿练习掌握小河马张嘴方向。

  教师:咚咚咚谁来啦?(小马)小马给小河马送来了吃的?猜猜小河马的嘴巴会朝那边张开呢?(幼儿操作电脑)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猫、小鸡。

  教师:贪吃的小河马大大的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其实在这个大嘴巴里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符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根据河马嘴巴,认识理解符号。

  1、观察河马不同张嘴的方向,认识理解符号。

  教师:小河马的这张大嘴巴是朝哪边张开的?

  (大嘴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嘴巴扁扁等于号。)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符号,理解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师:小河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应该用哪个符号。(出示课件,选择正确的符号)(四)农场摘果子比赛,集体练习符号的运用。

  1、幼儿分组进行摘果子比赛。

  教师:农场里的果子熟了,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们摘果子吗?我们来比赛,在一段音乐中,看看哪一队摘的多?(幼儿操作)

  2、集体统计比赛结果,练习用数字记录,使用符号。

  教师:用数字记录,读起来可真方便。刚才你们做的操作卡回到教室后也可以用数字记录一下,再读一读,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继续练习符号的运用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目 地 要 求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 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金色珠;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如39、57等。

  3.《操作手册》第6册19-20页。

  蒙氏数学:《感知数位》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幼儿边走线边模仿老师做动作。

  二、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然后取出数字卡片“30”和“9”,拼成数字卡片“39”。

  2.认识数位。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9”,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三、操作活动

  1、听数说数。幼儿两人一小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2、幼儿自己拿数字卡片,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相应的金色珠。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图形中的公用边,能有创意地拼搭。

  2、初步了解公用边能节省材料。

  3、愿意接受挑战,体验主动探索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磁铁操作板、磁条以及若干材料。

  2、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自由拼搭,发现公用边。

  1、羊村村长邀请小朋友来当环保设计师,为羊村设计环保建筑。

  村长想要一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房子,请用最少的棒搭出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讨论:原来这两个图形要用几根小棒搭出来?(7根)你用了几根?(6根)为什么少了1根。

  小结:这根棒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正方形的一条边,是这两个图形的.公用边。这样就节省了1根小棒。

  二、自主观察,寻找公用边。

  1、逐个出示图形,找一找公用边。

  2、交流:公用边在哪里?

  三、再次拼搭,感知公用边。

  1、美羊羊想要2个三角形组成的花园。你能用最少的小棒设计出来吗?试一试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你是怎么搭的?你的三角形在哪里?(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你告诉小朋友哪条边是两个图形的公用边?他找对了吗?

  小结:原来六根棒能搭出的图形,用5根就搭出了。我们又节省了1根噢!

  2、沸羊羊也赶来了,他想要游泳池。他要由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组成的,他只有8根小棒。设计师们使用公用边帮他设计一下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

  (1)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在哪里?公用边在哪里?

  (2)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

  (3)你节省了几根棒?(2根)你是一个合格的环保设计师。

  四、合作拼搭,进一步理解公用边。

  1、小羊们都想请你们设计既漂亮又节省材料的建筑,请2个设计师为一组,接受任务单,共同设计完成吧!

  2、分享交流。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

  五、拓展延伸,发现生活中的公用边

  1、生活中也有许多环保设计师建造了环保建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精彩作品!

  2、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运用了公用边,节省了材料。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内容与要求:

  1.学会看整点、半点,知道时钟与幼儿园生活的关系。

  2.懂得时间的重要性,愿意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课件《整点探密》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认一认

  1、引导语:我们小朋友以前认识过时钟,时钟上有三个朋友,他们是谁呀?

  2、看整点、半点。(加密狗:练一练)

  2、游戏:我是小时钟。

  引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当小时钟,你们扮演时针、分针。我说几点,就请相关的两个小朋友躺下。

  玩法:教师在地上铺好垫子,摆上1——12的'数字,请12名幼儿沿着钟的方向走,然后,老师说7:30,两名幼儿分别当时针和分针倒下,指向7:30。游戏继续。

  二、情境展开:说一说

  1、提问:时钟对我们生活可重要了,他能告诉我们几点钟该做什么?

  2、提问:我们先来看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平时我们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学本领?几点吃饭?几点午睡?

  3、提问:到了小学,我们又该几点起床呢?几点到学校?几点吃饭?如果10点钟下课了,那么几点钟上课铃声会响呢?几点放学?

  小结:我们时时处处都需要时间,它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

  三、感受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

  (1)静坐一分钟。

  请幼儿坐一分钟不动,教师看时间。

  提问:这一分钟你们感觉怎么样?

  (2)一分钟画自己。

  请幼儿在一分钟里画自己。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同。时间一瞬既逝,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3)一分钟能做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一分钟能跑很长一段路,一分钟能念完一首诗,一分钟能。。。。。。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分钟,不能浪费时间。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中投放相关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开展"看看拨拨(看时间,拨钟点)""的时钟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尝试进行上下、左右空间相对位置的综合运用练习。

  2、在亲身尝试的基础上,学习通过视觉感知、理解平面图形中人物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画像、自制表格。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片。

  认读数字1-10,初步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二、谈话引入,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小朋友,你们都长大了,是哥哥姐姐了。黄老师今天看到你们个个穿着漂亮的衣服,我可喜欢你们了,你们看黄老师今天带了什么过来?(照相机)你们知道照相机用来干什么用的?(照相)今天,黄老师看看谁最乖,我请他上来照相好不好?(好)其实我今天给你们照相,是想记录一下你们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成长记录》。

  三、在亲身尝试的`基础上,学习通过视觉感知、理解平面图形中人物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1、请两名男孩子和两名女孩子上来。

  2、引导幼儿认识上下、左右空间相对位置。

  (1)师:你们看,我们的讲台上站了几个小朋友?(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是4个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其中的两个小朋友站那里?还有两个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站地上,两个站凳子上)

  (2)学习左右、上下箭头符号。(引导幼儿说出箭头向左代表小朋友在左边,箭头向右代表小朋友在右边,箭头向上代表小朋友在上面,箭头向下代表小朋友在下面)

  3、用箭头记录小朋友的位置,并在正确的箭头上涂上颜色。

  (1)出示左右箭头,问:这里有两个箭头它表示什么意思?(向左向右)你们看一看我们班的朱家乐小朋友,他站的位置要用那个表示,请我们的小朋友记录一下,(引导幼儿说出朱家乐站的是左边,在向左边箭头涂颜色。)

  (2)出示上下箭头,这两个箭头跟上面的两个箭头一样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两个箭头是表示向左向右,下面的箭头表示向上向下)那我们班的陆欣怡小朋友,她站的位置要用那个箭头表示?请一名小朋友在黑板上记录下来。(先让幼儿说出陆欣怡在上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在向上的箭头涂颜色)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吴湛斌、范嘉怡各站在什么位置,并在正确的箭头上涂上颜色。

  四、示范游戏,进一步尝试进行上下、左右空间相对位置的综合运用练习。

  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的四个小朋友他们在照片上的位置,在正确的箭头上涂上颜色。

  课外延伸:

  带小朋友在操场上照相。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猪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面积或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难重点:

  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体积或相等体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ppt

  学具:

  1、房子轮廓卡片人手一份、三种大小型号不同的蓝色砖块;

  2、三座大房子和砖块记录表;

  3、记号笔、便签纸。

  操作音乐《肖邦钢琴曲-雨滴》《三只小猪》

  活动过程:

  一、三只小猪造房子。

  1、激发兴趣。

  --你们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哪座房子最牢固?

  --今天叶老师也请来了三只小猪,看,这是谁?他们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后,也决定造砖头房子,看,这是他们房子的`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的?不同在哪里?

  2、小猪造房子--三只小猪太心急了,砖块还没有造好呢,瞧,这是他们要用的砖,什么形状?猜一猜最小的房子要用几块这样的砖呢?

  --猜测中间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猜测最大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3、讨论:砖块的多少和房子的大小关系?

  4、小结:砖块相同时,房子越大,所需的砖头越多,房子越小,所需的砖头越少。

  二、造房子比赛。

  1、介绍材料和比赛内容。

  2、幼儿操作

  3、集体验证

  4、讨论:造一样大的房子,砖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5、小结:造相同的房子,砖块越大,所需的砖越少,砖块越小,所需的砖越多。

  三、帮助小猪造新房。

  1、观察大房子,激发帮助小猪的愿望。

  2、提出要求。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4、集体验证--这组用了多少块砖?查看记录表。

  5、活动延伸--刚才我们用到所有型号的砖块进行造房子比赛,而且发现每组所用的砖块数量不同,有多有少,下次我们还可以进行用最少砖或最多砖进行造房子,一定一很有趣,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8-20

大班数学教案11-04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认识球体》数学教案10-17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11-29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1-02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02-25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2-23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2-16

大班数学教案【荐】02-16